CN218832368U -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2368U
CN218832368U CN202220466989.5U CN202220466989U CN218832368U CN 218832368 U CN218832368 U CN 218832368U CN 202220466989 U CN202220466989 U CN 202220466989U CN 218832368 U CN218832368 U CN 218832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magnetic stimulation
pelvic floor
inflatable cush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669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宇航
吕现奎
仇凯
徐慧文
张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Vishe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Vishe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Vishe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Vishe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669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2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2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2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所述智能座椅包括安装在智能座椅上的充气坐垫、背部靠垫、以及与充气坐垫和背部靠垫相连用于控制其充放气时长的控制主机;所述背部靠垫为双层气囊结构,外层气囊的高度根据人体腰椎高度中位数设定,内层气囊与外层气囊的高度差贴合人体脊柱曲线。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座椅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盆底磁治疗方案,在磁刺激仪启动后,智能座椅上的充气坐垫调整至最佳充气状态,背部靠垫支撑被治疗者盆底肌贴合磁刺激最佳区域,在保证磁刺激点准确的状态下让被治疗者有一个舒适的腰背和臀部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刺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PFD治疗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疗法。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并发症,费用较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通常用于重症患者。保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盆底肌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等。其中盆底磁刺激治疗是通过反复活化终端的运动神经纤维和运动终板,从而强化盆底肌肉的强度和耐力,改变盆底肌群的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研究表明:盆底磁刺激不需患者接收培训,不受衣服的限制,患者坐在治疗仪即可接收治疗,具有非侵入、简单无痛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PFD治疗方案。
目前盆底磁治疗一次的治疗时间在20min以上,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坐姿,如果没有腰臀部的支撑,会有臀部和腰背的不适感,很难坚持一整个治疗方案,从而导致坐姿偏移,降低治疗效果。市场上,磁刺激设备为达到治疗效果,刺激线圈多是贴近座椅座面,座椅座面相对较硬,缺少腰背和臀部的支撑,即使有支撑部件,也都是简单的固定部件,很难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起到有效支撑作用。
传统的充气坐垫多为平面形或者单一对称结构,没有考虑到人体生物力学的影响,其舒适性不高,并且在检测特定坐姿时会有较大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通过充气坐垫和背部靠垫分别对用户的臀部和腰背部提供有效的支撑,缓解用户在治疗过程中臀部和腰背部的不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所述智能座椅包括安装在智能座椅上的充气坐垫、背部靠垫、以及与充气坐垫和背部靠垫相连用于控制其充放气时长的控制主机;所述背部靠垫双层气囊结构,外层气囊的高度根据人体腰椎高度中位数设定,内层气囊与外层气囊的高度差贴合人体脊柱曲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结合人体生物力学,对充气坐垫做出了改进性设计,具体根据人体坐姿压力分布和磁刺激区域进行排布;同时背部靠垫依据人体脊柱曲线设计,采用双层气囊结构,内层气囊起到整体支撑作用,外层气囊高度取用户人体腰锥高度中位数,如女性人体腰椎高度中位数为17cm,通过内外层气囊高度差贴合人体脊柱曲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坐垫和背部靠垫分别对用户的臀部和腰背部提供有效的支撑,缓解用户在治疗过程中臀部和腰背部的不适感,且背部靠垫还进一步支撑用户盆底肌贴合磁刺激区域,磁刺激精准度提升50%,使用户长时间保持有效盆底磁刺激点治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座椅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气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部靠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气坐垫,101-内弧型气囊,102-W型气囊,103-坐骨结节气囊,104-第一检测气囊,105-第二检测气囊;2-背部靠垫,201-内层气囊,202-外层气囊,203-柔性包裹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包括安装在智能座椅上的充气坐垫1、背部靠垫2、以及与充气坐垫1和背部靠垫2相连用于控制其充放气时长的控制主机。智能座椅与磁刺激设备相连,所述磁刺激设备的刺激线圈安装在智能座椅座面下方或集成在智能座椅座面内部。
控制主机包括运算控制模块、充放气模块、监测模块和通信模块,充放气模块和监测模块分别与运算控制模块相连,运算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连接磁刺激设备。其中充放气模块主要由气泵、气路、和电磁阀组成,气泵通过气路和电磁阀与充气坐垫1和背部靠垫2相连通,用于控制各分部气囊的充放气;监测模块可以为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各分部气囊的压力值,并传输给运算控制模块。
传统的充气坐垫多为平面形或者单一对称结构,没有考虑到人体生物力学的影响,其舒适性不高,并且在检测特定坐姿时会有较大的误差,因此,本实用新型结合人体生物力学,对充气坐垫做出了改进性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坐垫1由各独立的分部气囊组成,具体根据人体坐姿压力分布和磁刺激区域进行排布。由人体解刨学可知,由于大腿下面至膝盖后面有主动脉,受力后容易产生麻木感,当人体的重量主要在坐骨结节时,人的感觉最舒服。由此,充气坐垫1前部设有内弧型气囊101,增大面积以减小大腿底部压强。根据人体座椅面压力分布可知,座椅面的受力是以坐骨结节处为最大受力点,由此向外压力逐渐减小,直至座椅面前缘与大腿接触处压力最小,因此在充气坐垫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椭圆形状的坐骨结节气囊103,两个坐骨结节气囊103中心间距根据正常坐骨结节间距为8.5cm~9.5cm设计。充气坐垫1后部设有W型气囊102,用以贴合支撑人体臀部后侧,如此设计既保证臀部压力分布良好,让压力大的地方有足够的柔性支撑以提升舒适度,也提高了坐姿检测准确度。充气坐垫中部设有检测气囊,为磁刺激区域的检测区域。
由人体解刨学可知,盆底肌分为尿生殖区肌肉和肛门区肌肉两个部分,为了提高检测精度,中间检测气囊可设计为前后两个分部气囊,包括第一检测气囊104和第二检测气囊105,分别对应尿生殖区肌肉和肛门区肌肉,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组合检测收缩压力。依据临床统计,90%的女性肛门与阴道口间距为2cm~4cm,两个检测气囊中心间距取中位数3cm,以适应绝大多数用户。图2中肛门区肌肉对应的检测气囊中间圆点为内置硬物凸起顶点,用于初步定位用户肛门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部靠垫2的结构示意图,依据人体脊柱曲线设计,采用双层气囊结构,内层气囊201起到整体支撑作用,外层气囊202高度取用户人体腰锥高度中位数,如女性人体腰椎高度中位数为17cm,通过内外层气囊高度差贴合人体脊柱曲线。
进一步地,背部靠垫还包括柔性包裹外套203,可置于座椅靠背内部或贴于座椅靠背表面,依据人体肌肉骨骼生物模型构建而成。
磁刺激设备的刺激线圈安装在智能座椅座面下方或集成在智能座椅座面内部。在线圈磁刺激强度固定,刺激线圈不移动的情况下,磁场分布也是固定的,此时为了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需要用户盆底肌部位处于固定的最佳磁场区域进行治疗,而不同的体位对应治疗区域不同,此时就需要用户坐姿体位保持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座椅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盆底磁治疗方案,在磁刺激仪启动后,智能座椅上的充气坐垫调整至最佳充气状态,背部靠垫支撑被治疗者盆底肌贴合磁刺激最佳区域,在保证磁刺激点准确的状态下让被治疗者有一个舒适的腰背和臀部支撑。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椅包括安装在智能座椅上的充气坐垫、背部靠垫、以及与充气坐垫和背部靠垫相连用于控制其充放气时长的控制主机;所述背部靠垫双层气囊结构,外层气囊的高度根据人体腰椎高度中位数设定,内层气囊与外层气囊的高度差贴合人体脊柱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垫包括支撑架,所述内层气囊为支撑气囊,对称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外层气囊与内层气囊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垫还包括柔性包裹外套,所述柔性包裹外套依据人体肌肉骨骼生物模型设置,置于智能座椅的靠背内部或贴于靠背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垫各分部气囊根据人体坐姿压力分布和磁刺激区域进行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垫位于中间磁刺激区域设有检测气囊,所述检测气囊内设有凸起部,用于定位坐姿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气囊为两个独立分部气囊结构,包括位于盆底肌前部的第一检测气囊和位于盆底肌后部的第二检测气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垫还包括位于充气坐垫前端用于支撑腿部压力的内弧型气囊和位于充气坐垫后端用于支撑臀部压力的W型气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垫还对称设有坐骨结节气囊,两个所述坐骨结节气囊的中心间距根据人体坐骨结节间距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包括包括运算控制模块、充放气模块、监测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充放气模块由气泵、气路、和电磁阀组成,气泵通过气路和电磁阀分别与充气坐垫和背部靠垫相连通,所述充放气模块和监测模块分别与运算控制模块相连,运算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连接磁刺激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刺激设备的刺激线圈安装在智能座椅座面下方或集成在智能座椅座面内部。
CN202220466989.5U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Active CN218832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6989.5U CN21883236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6989.5U CN21883236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2368U true CN218832368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66989.5U Active CN21883236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2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33742A (en) Inflatable sit-up exercise device
CN108888440A (zh) 一种柔性且可调整的防压疮床垫
CN101999978A (zh) 双层脉冲气循环防褥疮坐垫
CN211382432U (zh)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治疗床
US11369532B2 (en) Adjustable anatomical support and seat cushion apparatus for wheelchairs
CN114572074A (zh) 睡眠设备
CN218832368U (zh)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CN204601070U (zh) 一种脊柱按摩座椅
CN206044794U (zh) 复式颈椎治疗仪
CN210760374U (zh) 一种带有保健功能的座椅
US20030014818A1 (en) Orthopedic body segment support
FI109177B (fi) Tuoli
CN110897847A (zh) 一种十气袋气动按摩方法
CN201870925U (zh) 双层脉冲气循环防褥疮坐垫
CN209270154U (zh) 一种柔性且可调整的防压疮床垫
CN211797392U (zh) 一种孕妇胎监垫
CN106923566A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气囊床垫
JP3906649B2 (ja) 生体信号検出装置付き椅子
CN114451707B (zh) 一种用于盆底磁刺激的智能座椅
CN105662777A (zh) 按摩椅
CN219398721U (zh) 一种盆底肌康复训练装置
CN201710606U (zh) 气袋按摩床
CN218127931U (zh) 一种改进型健康枕
CN215456728U (zh) 一种按摩坐垫
AU2021105113A4 (en) Modular Spine Orthotic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