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5190U - 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5190U
CN218825190U CN202223105642.7U CN202223105642U CN218825190U CN 218825190 U CN218825190 U CN 218825190U CN 202223105642 U CN202223105642 U CN 202223105642U CN 218825190 U CN218825190 U CN 218825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witch
interface
antenna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56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平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56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5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5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5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包括:射频电路、第一开关器件、第一天线和第一充电接口,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未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而已,第二天线为电子设备的外置天线,受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影响更小,所以电子设备在被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能够优化电子设备的网络信号的质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在需要充电的时候,会与充电设备配合使用,由充电设备为电子设备充电,然而,由于电子设备内的元器件数量较多,导致电子设备内天线的设置受到电子设备的空间限制,进而导致电子设备的内置天线的各个频段的天线效率较低,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尤其是在电子设备和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充电设备对电子设备充电时,充电电流会进一步影响电子设备的天线效率,导致电子设备在充电时的信号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以改善上述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射频电路、第一开关器件、第一天线和第一充电接口,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未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第二充电接口、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用于在上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射频电路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电子设备和上述充电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未连接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未使用充电设备充电的情况下,射频电路与第一天线连接,即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如果在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即在电子设备使用充电设备充电的情况下,射频电路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即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接收射频信号,也就是说,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而已,第二天线为电子设备的外置天线,受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影响更小,所以电子设备在被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能够优化电子设备的网络信号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第二开关器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第二开关器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电子设备通常都配备了充电设备,充电设备一般分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其中无线充电由于充电效率以及充电线圈面积的限制,充电速度慢,无法实现电子设备的快充。对于有快充需求的电子设备,充电设备的充电方式通常使用有线充电方式。通常,电子设备为了实现无线通信的功能,电子设备会内置天线,以便通过内置天线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
然后,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电子设备在充电的时候,由于充电设备会对电子设备的内置电池进行充电,而由于电子设备的空间限制,电子设备内的天线和各个电子元件分布于紧凑的内部空间,也就是说,由于电子设备内的元器件数量较多,导致电子设备内天线的设置受到电子设备的空间限制,进而导致电子设备的内置天线的各个频段的天线效率较低,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尤其是在电子设备和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充电设备对电子设备充电时,充电电流会进一步影响电子设备的天线效率,导致电子设备在充电时的信号更差。另外,由于电子设备的空间的限制,电子设备的天线一般只做主集天线,没法同时做主集和分集的天线,即使强制做分集的天线,由于环境的原因,分集几乎不会起任何效果。
所以,电子设备由于其形态特性限制,电子设备的天线各频段的无源效率很低,电子设备在充电底座上有线充电的时候,天线的无源效率会更差,如遇周围基站信号比较弱,手表蜂窝信号非常弱,导致用户在手表充电过程中错过电话或者无法呼出电话的情况发生,此问题成为用户在电子设备充电过程中的一大痛点之一。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充电设备内置天线,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在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可以使用充电设备的天线,而由于充电设备内置的电子元件比较少,因此,充电设备内的天线的布置受限制的影响更少,所以,充电设备的天线的效率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智能手表等设备,于本申请中,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介绍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智能手表10包括主体11,在主体11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包括中框,该中框包括设置在中框上的后盖和屏幕,也就是说,中框设置在屏幕和后盖的中间,智能手表10的主板12和电池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智能手表10还包括功能组件13,该功能组件13可以是智能手表的健康模块,包括心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即后盖)设置有第一接口组14,该第一接口组14包括第一充电接口141、第一传输接口142和第二传输接口143以及第一接地口144,当智能手表与充电设备连接的时候,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一接地口144与充电设备之间构成充电回路,以便充电设备为智能手表进行充电,第一传输接口142和第二传输接口可以作为智能手表和充电设备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当然,也可以是作为使用充电设备的天线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的通信通道。
另外,该智能手表10还包括表带连接器15和表带16,表带连接器15用于将智能手表的表带16与智能手表的主体11连接,智能手表的表带16用于将智能手表佩戴到人体的手臂区域。
再者,智能手表10内置有第一天线(图中未示出),智能手表通过该第一天线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一天线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中框上。
下面,再介绍下与智能手表配合使用且用于为智能手表充电的充电设备。如图2所示,充电设备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接口组22和第二开关器件23,该第二接口组22包括第二充电接口221、第三传输接口222和第四传输接口223以及第二接地口22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二壳体21包括第二表面,该第二接口组22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当电子设备(智能手表10)与充电设备20之间连接,即电子设备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接触,并且,第一接口组14和第二接口组22连接,即第一充电接口141、第一传输接口142和第二传输接口143以及第一接地口144与第二充电接口221、第三传输接口222和第四传输接口223以及第二接地口224对应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充电接口141与第二充电接口22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组的各个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接口组的各个接口均为触点式接口,当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贴合的时候,第一表面的各个接口和第二表面的各个接口采用上述的方式也贴合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将该第一传输接口142和第二传输接口143命名为第一数据接口,将第三传输接口222和第四传输接口223命名为第二数据接口,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之间可以传输数据,例如,作为USB接口使用,当然,二者之间也可以传输天线接收到的射频数据,例如,作为天线的射频信号传输通道。充电设备的第二接口组22通过连接线24与连接头25连接,该连接头25是可以USB接口、Type-C接口、30-pin充电接口或lighting接口类型的连接头,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进行充电。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连接线24包括充电线和数据线,其中,充电线用于传输充电信号,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例如,USB信号等。
为了便于电子设备可以使用充电设备的天线接收和/或发送射频信号,则充电设备20包括第二天线,如图3所示,该第二天线211设置在充电设备的第二壳体的侧边,即中框,具体地,第二壳体可以包括中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中框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其中,第一盖板的背离第二盖板的表面为第二表面,充电设备的第二接口组22设置在第二表面,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211设置在第二壳体的中框的内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充电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开关器件23,该第二开关器件23用于将第三传输接口222和第四传输接口223与连接线24内的数据线连接或者与第二天线连接,也就是说,通过第二开关器件23能够将充电设备的第二数据接口(即第三传输接口222和第四传输接口223)与数据线(例如,USB数据线)或第二天线连接。结合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开关器件23可以包括连接触点232和第十连接端233以及第十一连接端234,其中,连接触点232与第二数据接口连接,第十连接端233与充电设备20的第二天线221连接,第十一连接端234与数据线连接。
连接触点232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是一个位置点也可以是一个位置范围,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连接触点232可以是一个滑动组件,能够在开关的不同的开关量程下滑动,其中,不同的开关量程即是连接触点的不同位置,连接触点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所连接的连接端是不同的,如图4所示,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232位于第一位置,另外,该第二开关器件还包括操作部231,该操作部231与连接触点232连接,且该操作部231不导电,用户可以手持该操作部231控制连接触点2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充电设备的连接触点2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功能,将在后续实施例,结合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而说明。
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包括电子设备10和充电设备20,电子设备10包括第一天线17、射频电路19和第一开关器件18,其中,图6中的第一充电接口141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如图6所示,充电设备20包括第二天线211和第二充电接口221。
参阅图6,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21之间的连接,其表示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21之间的连接在一些情况下处于连接状态,在一些情况下未处于连接状态,例如,当电子设备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21之间连接,当电子设备未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21之间未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前述的实施例可知,在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21之间连接的情况下,第一接地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地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连接,从而电子设备和充电设备之间构成充电回路,通过该充电回路,充电设备对电子设备充电,其中,在充电的过程中,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之间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当然,也可以作为第二天线的射频信号的通信通道,具体地,可以基于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
因此,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电子设备在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充电设备的
在图6中,第一开关器件18和第二天线211之间的连接,其表示在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11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开关器件18和第二天线211之间会建立连接,电子设备121的射频电路19与第二天线211连接。由于,充电设备20的空间相比电子设备来说,空间受限制的更小,而且,充电设备通过不包括充电电池,所以,充电电池对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的影响也很小,所以,电子设备使用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收发射频信号,相比使用电子设备内置的第一天线的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图6中,射频电路19与第一天线17之间通过虚线连接,这表示,在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11连接的情况下,射频电路19可以继续保持与第一天线17的连接,即同时使用第一天线17和第二天线211收发射频信号,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11连接的情况下,射频电路19与第一天线17断开连接,此时射频电路19停止使用第一天线17而使用第二天线211收发射频信号。
示例性地,下面将分开两种情况,即在第一充电接口141和第二充电接口211连接的情况下,射频电路继续使用第一天线和射频电路不使用第一天线这两种情况下说明上述充电系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控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一开关,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射频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连接所述充电设备内设置的第二天线;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端输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也就是说,电子设备通过一个开关,即第二开关,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情况下,使射频电路可以使用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则在此情况下,射频电路与第一天线的连接可以断开也可以不断开。
示例性地,假设该射频电路包括主集电路和分集电路,其中,主集电路负责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分集接收射频信号但是不发送射频信号,且要能够将各个接口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合并处理。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受限于电子设备的空间布局,在电子设备可以只设计第一天线,电子设备的主集电路和分集电路的其中之一使用该第一天线,另一个电路在电子设备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
为了方便描述,可以假设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为所述主集电路和分集电路中的一个电路,所述第二电路为所述主集电路和分集电路中的另一个电路。则第一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电路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处于未连接的状态下,第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未连接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所以,不论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状态设置为断开状态还是导通状态,第一电路都无法连接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处于未连接的状态下,第一开关未检测到主控单元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状态设置为断开状态。则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处于未连接或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电路均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则表示在电子设备未使用充电设备充电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都可以通过第二电路和第一天线构成的射频通路接收和/或发送射频信号。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处于连接的状态下,第一开关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从而将第一电路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电子设备的第二电路通过内置的第一天线收发射频信号,电子设备的第一电路通过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即外置天线)收发射频信号。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以该第一电路为分集电路,所述第二电路为主集电路说明上述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控单元121,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一开关181,所述主控单元121与所述第一开关181的第一控制端a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81的第一连接端(a4,a5)与所述分集电路192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81的第二连接端(a6,a7)用于连接所述充电设备内设置的第二天线211,具体地,第一开关181的第二连接端(a6,a7)连接第一数据接口(第一传输接口142和第二传输接口143)。第一开关181的第三连接端(a2,a3)与所述主控单元121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同一时刻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的其中一个连接端连接,与另一个连接端断开。示例性地,第一开关181的第一控制端a1在未检测到主控单元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二连接端默认与第三连接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端断开。
充电设备的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232与第二数据接口(第三传输接口222和第四传输接口223)连接,第二开关器件的第十连接端233与充电设备20的第二天线221连接,第十一连接端234与数据线(假设为USB数据线)连接,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232在第二位置的时候,连接触点232与第十连接端233连接,即连接触点232与第二天线221连接,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232在第一位置的时候,连接触点232与第十一连接端234连接,即连接触点232与USB数据线连接。需要说明的时候,在默认情况下,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232在第一位置处,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232连接USB数据线,就是说,该第一位置为连接触点的初始位置,在用户操作该第一开关的操作部231的情况下,可以将该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232调整为第一位置。
在实际的使用方式可以是,充电设备还未对电子设备充电,电子设备的主集电路191与第一天线17连接,此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器件都处于默认状态,即第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端断开,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232连接USB数据线,然后,用户将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与充电设备的第二表面接触,使得第一接口组和第二接口组接触并连接,用户操作该第一开关的操作部231,将连接触点232调整为第一位置,充电设备的第二数据接口通过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与第二天线连接,并且,由于第一接口组和第二接口组接触并连接,所以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此时,主控单元还未发现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所以,第一开关依然保持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端断开。
当主控单元确定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时,主控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第一开关将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且将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之间断开,从而分集电路192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21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主控单元确定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实施方式至少包括两种,第一种,电子设备设置有指定控件,当电子设备与充电设备连接之后,用户操作该指定控件,输入确认指令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检测到该确认指令,则判定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第二种,电子设备的主控单元检测主控单元的信号端的电平。由于,第三连接端(a2,a3)与所述主控单元的信号端连接,而第一开关在默认情况下,第三连接端(a2,a3)与第二连接端(a6,a7)处于连接状态,也就是说,在主控单元未确定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情况下,第三连接端(a2,a3)与第二连接端(a6,a7)处于连接状态,而第二连接端(a6,a7)与电子设备的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则在电子设备和充电设备之间连接和未连接的情况下,即在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或未连接的情况下,第二数据接口的电平是不同的,进而第三连接端(a2,a3)的电平不同,因此,通过检测第三连接端(a2,a3)的电平变化,能够确定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是否连接,进而在确定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所以,电子设备在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可以使用内置的第一天线用于主集电路,使用外置的第二天线用于分集电路,使得电子设备同时具有主集和分集的功能,提高电子设备的天线效率和无线网络的网络质量。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为蜂窝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7中,主集电路和分集电路的位置也可以互换,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在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可以使用内置的第一天线用于分集电路,使用外置的第二天线用于主集电路,也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同时具有主集和分集的功能,提高电子设备的天线效率和无线网络的网络质量,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两个开关的方式,使得电子设备在未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内置的第一天线,在电子设备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外置的第二天线。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控制端和第三开关的第三控制端连接,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五连接端与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六连接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七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八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充电设备内设置的第二天线;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控制端输入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向第三开关的第三控制端输入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五连接端断开,从而将电子设备的射频电路与第一天线的连接断开,然后,将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导通,从而将射频电路与第三开关的第七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将第三开关的第七连接端和第八连接端导通,从而实现射频电路与第二天线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射频电路可以是主集电路,也可以是分集电路,示例性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射频电路为主集电路。另外,第三开关的第九连接端与所述主控单元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端同一时刻与所述第七连接端和第九连接端的其中一个连接端连接,与另一个连接端断开。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控单元121,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还包括第二开关182和第三开关183,主控单元121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182的第二控制端b1和第三开关183的第三控制端c1连接,主控单元121与主集电路191连接,主集电路191与第二开关的第四连接端b2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五连接端(b5,b6)与第一天线连接,述第二开关的第六连接端(b3,b4)与第三开关183的第七连接端(c4,c5)连接,第三开关183的第九连接端(c2,c3)与所述主控单元的信号端连接,第三开关183的第八连接端(c6,c7)与第一数据接口(第一传输接口142和第二传输接口143)连接。其中,图8中的充电设备的第二开关元件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一开关相似,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也有默认状态,第二开关在默认状态下,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五连接端导通且第四连接端与第六连接端断开,第三开关在默认状态下,第九连接端(c2,c3)与第八连接端(c6,c7)连接且第七连接端(c4,c5)与第八连接端(c6,c7)断开。
在实际的使用方式可以是,充电设备还未对电子设备充电,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都在前述的默认状态下,电子设备的主集电路191与第一天线17连接,然后,用户将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与充电设备的第二表面接触,使得第一接口组和第二接口组接触并连接,用户操作该第二开关器件的操作部231,将连接触点232调整为第一位置,充电设备的第二数据接口通过第二开关器件的连接触点与第二天线连接,并且,由于第一接口组和第二接口组接触并连接,所以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此时,主控单元还未发现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所以,第一开关依然保持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端断开。
当主控单元确定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时,主控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第二开关将第四连接端与第六连接端之间导通,且将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五连接端之间断开,从而主集电路191与第三天线的第七连接端连接。并且,主控单元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第三开关,第三开关将第七连接端(c4,c5)与第八连接端(c6,c7)导通并且将第九连接端(c2,c3)与第八连接端(c6,c7)断开,从而主集电路191通过第一数据接口与第二数据接口连接,进而通过充电设备的第二开关元件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单元确定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实施方式至少包括两种,第一种,与前述的第一种相同,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而第二种,与前述的第二种类似,也是通过主控单元121的信号端的电平,具体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以,电子设备在未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可以使用内置的第一天线用于主集电路,电子设备在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外置的第二天线用于分集电路,由于充电设备与电子设备不同,其内部未设置有过多的电子元件和电池,所以,其内置的第二天线所受到的充电电流的影响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主控单元121可以是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未连接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未使用充电设备充电的情况下,射频电路与第一天线连接,即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如果在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即在电子设备使用充电设备充电的情况下,射频电路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即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接收射频信号,也就是说,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而已,第二天线为电子设备的外置天线,收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影响更小,所以电子设备在被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能够优化电子设备的网络信号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可以使用内置的第一天线用于主集电路,使用外置的第二天线用于分集电路,使得电子设备同时具有主集和分集的功能,提高电子设备的天线效率和无线网络的网络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未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可以使用内置的第一天线用于主集电路,电子设备在通过充电设备充电的时候,使用外置的第二天线用于分集电路,由于充电设备与电子设备不同,其内部未设置有过多的电子元件和电池,所以,其内置的第二天线所受到的充电电流的影响较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电路、第一开关器件、第一天线和第一充电接口,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未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充电设备的第二天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一开关,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射频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连接所述充电设备内设置的第二天线;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控制端输入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包括主集电路和分集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电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路为所述主集电路和分集电路中的一个电路,所述第二电路为所述主集电路和分集电路中的另一个电路,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处于未连接或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电路均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为分集电路,所述第二电路为主集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主控单元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同一时刻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的其中一个连接端连接,与另一个连接端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控制端和第三开关的第三控制端连接,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五连接端与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六连接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七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八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充电设备内设置的第二天线;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控制端输入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向第三开关的第三控制端输入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五连接端断开连接,将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导通;
所述第三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将第三开关的第七连接端和第八连接端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包括主集电路,所述主集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四连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九连接端与所述主控单元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端同一时刻与所述第七连接端和第九连接端的其中一个连接端连接,与另一个连接端断开。
9.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充电接口、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二天线;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用于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射频电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第十连接端和连接触点,所述连接触点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移动,所述第十连接端与第二天线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接口与第二充电接口连接的状态下,连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情况下,所述连接触点与所述第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射频电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触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线,所述第二开关器件还包括第十一连接端,所述第十一连接端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连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连接触点与所述第十一连接端连接,所述数据线通过所述连接触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控单元连接。
12.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和如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充电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充电设备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充电接口、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一接地接口,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充电接口、第二数据接口和第二接地接口;
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接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接地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地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连接,第一开关器件将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第二开关器件将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连接。
CN202223105642.7U 2022-11-21 2022-11-21 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Active CN218825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5642.7U CN218825190U (zh) 2022-11-21 2022-11-21 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5642.7U CN218825190U (zh) 2022-11-21 2022-11-21 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5190U true CN21882519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5642.7U Active CN218825190U (zh) 2022-11-21 2022-11-21 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5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6119B (zh) 天线共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CN105281819A (zh)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6549451B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0771111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8810260A (zh) 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62522B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17895A (zh) 一种具有外置天线的移动终端、外置天线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8300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332093A (zh) 一种天线调谐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211421A (zh) 天线调谐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18825190U (zh) 电子设备、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CN109687150B (zh) 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8155457A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
CN110797985B (zh) 线圈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552253B (zh) 电子设备、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76793A (zh) 一种金属框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1009739A (zh) 一种mimo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857068A (zh) 可切换天线模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8411310B (zh) 接口电路和电子装置
CN111565053B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1381763A (zh) 触摸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215070411U (zh) 一种基于金属边框天线的移动终端
KR20200082646A (ko) 빔포밍에 기반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US20140148215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antenna modes
CN201215948Y (zh) 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