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3754U -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3754U
CN218813754U CN202223164782.1U CN202223164782U CN218813754U CN 218813754 U CN218813754 U CN 218813754U CN 202223164782 U CN202223164782 U CN 202223164782U CN 218813754 U CN218813754 U CN 218813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anchor
pile
service life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47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典塔
熊勃
吕军
罗国帅
宁武超
何嘉丽
黄聪
曹冬
邓爱群
许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g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g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g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g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47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3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3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3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基坑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包括若干灌注桩、若干支护桩、若干腰梁、浇筑层、锚梁和锚索,若干支护桩垂直于基坑底部,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每两根所述支护桩之间设置有一根所述灌注桩,灌注桩垂直并伸入基坑底部,腰梁垂直并固定连接于若干支护桩和若干灌注桩,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锚梁,另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的内壁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浇筑层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浇筑层包裹灌注桩、支护桩和腰梁;在使用年限到期的支护结构上加设若干灌注桩、腰梁、锚梁和锚索,起到加固超出使用年限的支护结构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基坑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一种在建筑在基础设计位置上按照基底的尺寸开挖的土坑,属于临时性工程,为基础的砌筑作业提供空间,为了保障基坑的稳定性,往往需要加设基坑支护,加设基坑支护需要在基坑的侧壁附近打下支护桩然后在支护桩的顶部浇筑一层砼板,使支护桩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
但是某些工程因意外事件而停工,施工人员在打下支护桩后,对支护桩的顶部和内部进行浇筑后,工程就停止了,支护桩所属的基坑支护在露天环境下快速老化,过了几年后,基坑支护的使用年限已经到期,其稳定性较差,难以加固基坑侧壁。
新开启的项目需要向基坑底部更深处进行挖掘,需要对使用年限到期的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加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使用年限到期的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本申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包括若干灌注桩、若干支护桩、若干腰梁和浇筑层,所述支护桩垂直于基坑底部,所述支护桩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每两根相邻的支护桩之间设置有一根所述灌注桩,所述灌注桩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所述灌注桩的一端插入基坑底部,所述腰梁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所述腰梁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各灌注桩,所述浇筑层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所述浇筑层包裹灌注桩、支护桩和腰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支护桩垂直于基坑底部并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是使用年限到期的支护结构的一部分;每两根相邻的支护桩之间设置有一根灌注桩,所述灌注桩垂直并插入基坑底部,使灌注桩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灌注桩用于支撑腰梁和加固支护桩;腰梁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和各灌注桩,将使用年限到期的支护结构和灌注桩连接在一起,以达到加固超出使用年限的支护结构的效果,从而提高基坑侧壁的稳定性,降低基坑侧壁的岩土层因支护结构强度不足而发生滑落和坍塌的可能性;浇筑层包裹灌注桩、支护桩和腰梁,使灌注桩、支护桩和腰梁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上,进一步起到加固超出使用年限的支护结构的作用。
可选的,还包括锚梁,所述锚梁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所述锚梁固定连接有若干根锚索,所述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锚梁,另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内部并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各锚索等距排列且相互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锚梁用于给锚索提供连接点,锚梁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使若干根锚索与锚梁的连接端位于同一高度;锚索用于加固使用年限到期的支护结构,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锚梁,另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内部并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以增大基坑内壁表面的抗滑摩擦阻力;各锚索等距排列相互且平行,使锚索受力的大小一致,力的方向相互平行,降低了部分锚索因受力不均而绷断的可能性。
可选的,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腰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基坑的另一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将本申请的支护结构与另一基坑侧壁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基坑的另一侧壁能够分担腰梁所受到的力的作用。
可选的,还包括冠梁,所述冠梁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的顶部,且所述冠梁固定连接于各灌注桩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冠梁将各支护桩和各灌注桩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各灌注桩能够分担各支护桩所受到的力,从而使本申请的支护结构更为稳固。
可选的,还包括排水渠,所述排水渠设置于基坑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渠设置于基坑的底部,用于将流入基坑内的地下水排出基坑,以限制地下水带走基坑侧壁内的岩土,从而降低基坑侧壁因地下水侵蚀而坍塌的可能性。
可选的,还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浇筑层,另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的内部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浇筑层,另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的内部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锚杆提高了本申请的支护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固了基坑侧壁。
可选的,所述锚杆设置有若干列,各列所述锚杆相互平行且均位于支护桩的底部,各锚杆相对于支护桩的倾角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每根支护桩的底部设置若干列锚杆,进一步起到加固超出使用年限的支护结构的作用;各列锚杆相互平行,每一根锚杆相对于支护桩的倾角一致,使每一根锚杆承受到的力的方向相互平行,从而使锚杆的受力均匀,降低了部分锚杆因受力不均而折断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冠梁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围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围栏设置于冠梁的顶部,降低了施工人员朝基坑内跌落的可能性,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
可选的,所述支护桩呈管状,所述支护桩内部设置有新灌注的灌注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原有的支护桩呈管状,施工人员挖空支护桩的内部,再重新朝支柱桩的内部灌注混凝土,支护桩内的挖空处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灌注芯,灌注芯进一步加固了本申请的支护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座和锚板,所述固定座和锚板均呈长方体状,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所述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座远离基坑底部的一面,所述锚板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锚杆通过通孔穿设于锚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所述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座远离基坑底部的一面,使锚板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锚板将锚杆从基坑侧壁的伸出端锚定,降低锚杆在进行浇筑时和受到力的作用时相对于基坑侧壁运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锚杆的稳定性。
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若干支护桩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作为使用年限到期的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在使用年限到期的支护结构上加设若干灌注桩、腰梁、锚梁和锚索,每两根相邻的支护桩之间设置有一根灌注桩,灌注桩垂直并伸入基坑底部,使灌注桩固定于基坑底部,灌注桩用于支撑腰梁;腰梁固定连接于若干支护桩和灌注桩,将使用年限到期的支护结构和新设置的支护结构连接在一起,以达到加固超出使用年限的支护结构的效果;锚索用于增大基坑内壁表面的抗滑摩擦阻力;浇筑层包裹灌注桩、支护桩和腰梁,使灌注桩、支护桩、腰梁和锚梁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上,进一步起到加固超出使用年限的支护结构的作用,从而提高基坑侧壁的稳定性,降低基坑侧壁的岩土层因支护结构强度不足而发生坍塌和滑落的可能性。
2.锚梁垂直于若干根支护桩,使连接于同一根锚梁的锚索与锚梁的连接端位于同一高度,连接于锚梁的锚索等距排列相互且平行,使锚索受力的大小一致,力的方向相互平行,降低了部分锚索因受力不均而绷断的可能性。
3.冠梁将若干支护桩和若干灌注桩固定连接在一起,使支护结构更为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浇筑层施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切线的剖切图;
图3是图1中B-B剖切线的剖切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浇筑层施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C剖切线的剖切图;
图6是本实施例二中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浇筑层施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D剖切线的剖切图;
图8是图7中E-E剖切线的剖切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坑侧壁;200、基坑底部;1、支护桩;101、灌注芯;2、灌注桩;3、冠梁;4、腰梁;5、支撑柱;6、锚梁;7、锚索;8、锚杆;9、锚板;10、固定座;11、防护围栏;111、防护杆;112、防护网;12、浇筑层;13、排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对使用年限到期的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包括支护桩1、灌注桩2、冠梁3和腰梁4,若干根支护桩1等距排列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200,作为使用年限到期的支护结构,用于支撑腰梁4;每两根相邻的支护桩1之间设置一根灌注桩2,灌注桩2垂直并插入基坑底部200,灌注桩2用于加固支护桩1和支撑腰梁4;冠梁3垂直于各支护桩1和各灌注桩2,冠梁3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1和各灌注桩2的顶部,使各支护桩1和各灌注桩2固定连接在一起,加大本申请的支护结构的强度;腰梁4垂直于各支护桩1,腰梁4固定连接于各干支护桩1和各灌注桩2,使各支护桩1和各灌注桩2更加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支护结构的强度,降低了基坑侧壁100岩土滑动和坍塌的可能性。
腰梁4设置有若干根,腰梁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腰梁4远离基坑内壁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基坑的另一侧壁,使基坑的另一侧壁能够通过支撑柱5分担腰梁4所承受的力,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支撑柱5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柱5固定连接于同一根腰梁4的支撑柱5等距排列,使腰梁4均匀受力,降低腰梁4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局部裂痕甚至断裂的可能性。
支护桩1远离基坑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锚梁6,锚梁6设置有若干根,各锚梁6垂直于各支护桩1,锚梁6上固定连接有锚索7,锚索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锚梁6,另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100的内部,增大了基坑内壁表面的抗滑摩擦阻力,改变了基坑侧壁100内部的岩土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基坑侧壁100岩土滑动和坍塌的可能性;锚梁6上设置有若干根锚索7,若干根锚索7等距排列且相互平行,使锚梁6上的锚索7受力的方向相互平行,受力的大小一致,降低了部分锚索7因受力不均而绷断的可能性。
冠梁3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围栏11,防护围栏11包括防护杆111和防护网112,防护杆111等距排列固定连接于冠梁的顶部,每两根相邻的防护杆111之间固定连接防护网112,施工人员在对支护结构进行浇筑时,当施工人员因不慎绊倒朝基坑方向跌落,防护网112能够包裹住施工人员,以降低施工人员掉入基坑内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还包括排水渠13,排水渠13位于基坑底部200,当基坑底部200低于地下水的水位时,地下水由于地势差会流入基坑内,使基坑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并侵蚀基坑侧壁100,排水渠13能够引导地下水排出基坑,以限制地下水带走基坑侧壁100内的岩土,从而降低基坑侧壁100因地下水侵蚀而坍塌的可能性。
参照图3和图4,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还包括锚杆8和浇筑层12,浇筑层12包裹支护桩1、灌注桩2、腰梁4和锚梁6,使支护桩1、灌注桩2、腰梁4和锚梁6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进一步加固了本申请的支护结构;锚杆8位于支护桩1的底部,锚杆8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100并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10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浇筑层12,进一步加强了本申请的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达到加固基坑侧壁100底部的效果。
参照图4和5,锚杆8设置有若干列,每一列锚杆8相互平行,各列的锚杆8相对于支护桩1的倾角一致,使每一根锚杆8承受到的力的方向相互平行,从而使锚杆8的受力均匀,降低了部分锚杆8因受力不均而折断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固了本身申请支护结构的底部,降低了基坑侧壁100的底部因基坑支护的底部强度不足而坍塌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每两根相邻支护桩1之间建造灌注桩2,以加固本申请的基坑支护;冠梁3和腰梁4将各支护桩1和灌注桩2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基坑支护的稳定性;腰梁4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用于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基坑支护的稳定性;锚梁6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1,用于给锚索7提供连接点,锚索7用于加固基坑侧壁100;支护桩1底部设置有锚杆8,用于提高本申请的基坑支护底部的强度;冠梁3顶部设置有防护围栏11,用于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基坑底部200设置有排水渠13,用于降低基坑侧壁100因地下水侵蚀而坍塌的可能性。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照图6和图7,支护桩1内部设置有新灌注的灌注芯101,支护桩1呈圆柱管状,施工人员将支护桩1内原有浇筑材料打碎并挖空,再往支护桩1内灌注混凝土,支护桩1内的挖空处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灌注芯101,从而提高支护桩1的强度,进一步起到加固本申请的基坑支护的效果。
参照图7和图8,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还包括锚板9和固定座10,锚板9和固定座10均呈长方体状,在本实施例中,锚板9和固定座10均由钢铁制成,固定座10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200,锚板9的一侧焊接于固定座10远离基坑底部200的一面,使锚板9通过固定座10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200;锚杆8为钢筋锚杆,锚板9设置有若干通孔,锚杆8的一端穿过锚板9的通孔并焊接于锚板9,从而限制锚杆8在进行浇筑和受到力的作用时相对于基坑侧壁100运动;若干锚板9间隔设置,以预留出浇筑空间,使浇筑层12也能够包裹住锚板9和固定座10,进一步加固了本申请的支护结构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设灌注芯101、固定座10和锚板9,灌注芯101位于支护桩1内,用于提高支护桩1的强度;固定座10用于将锚板9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200;锚板9用于锚定锚杆8从基坑侧壁100延伸出来的一端,从而限制锚杆8在进行浇筑和受到力的作用时相对于基坑侧壁100运动,进一步加固了本申请的基坑支护的底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灌注桩(2)、若干支护桩(1)、若干腰梁(4)和浇筑层(12),所述支护桩(1)垂直于基坑底部(200),所述支护桩(1)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每两根相邻的支护桩(1)之间设置有一根所述灌注桩(2),所述灌注桩(2)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200),所述灌注桩(2)的一端插入基坑底部(200),所述腰梁(4)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1),所述腰梁(4)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各灌注桩(2),所述浇筑层(12)固定连接于基坑内壁,所述浇筑层(12)包裹灌注桩(2)、支护桩(1)和腰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梁(6),所述锚梁(6)垂直并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1),所述锚梁(6)固定连接有若干根锚索(7),所述锚索(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锚梁(6),另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100)内部并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100),各锚索(7)等距排列且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腰梁(4),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基坑的另一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冠梁(3),所述冠梁(3)固定连接于各支护桩(1)的顶部,且所述冠梁(3)固定连接于各灌注桩(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渠(13),所述排水渠(13)设置于基坑底部(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杆(8),所述锚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浇筑层(12),另一端延伸入基坑侧壁(100)的内部固定连接于基坑侧壁(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8)设置有若干列,各列所述锚杆(8)相互平行且均位于支护桩(1)的底部,各锚杆(8)相对于支护桩(1)的倾角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3)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围栏(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1)呈管状,所述支护桩(1)内部设置有新灌注的灌注芯(10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10)和锚板(9),所述固定座(10)和锚板(9)均呈长方体状,所述固定座(10)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200),所述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0)远离基坑底部(200)的一面,所述锚板(9)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锚杆(8)通过通孔穿设于锚板(9)。
CN202223164782.1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Active CN218813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4782.1U CN21881375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4782.1U CN21881375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3754U true CN218813754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4782.1U Active CN21881375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3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0564B (zh)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腰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742566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基坑支护
CN107044142B (zh) 用于减小房屋不均匀沉降的可调节式加固纠偏方法和结构
CN110777806B (zh)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2129160U (zh) 一种桩顶斜拉基坑支护结构
CN106013834A (zh) 用于地下室增层的装置及方法
CN218813754U (zh) 一种基坑支护使用年限到期后加固处理结构
CN109610407B (zh) 一种基于自重平衡的防滑坡生态挡墙
CN214940186U (zh) 大断面隧道破壁穿越车站基坑的加固保护结构
CN217204165U (zh) 装配式锚杆框架梁
CN211690287U (zh) 一种隧道内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的挤密桩
CN211113674U (zh) 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
CN212026286U (zh) 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
CN211815253U (zh) 一种路堑坡脚梁板式加固结构
CN212225231U (zh) 一种偏压隧道洞口防护结构
CN209958372U (zh) 铁路新增二线台后路基桩管帷幕支护结构
CN210066763U (zh) 一种基坑侧壁结构加固支护装置
CN114197504A (zh) 一种不稳定边坡的综合整治施工方法
CN113136886A (zh) 一种基坑止水帷幕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04765U (zh) 一种软弱地质边坡的高大支挡结构
CN111074916A (zh) 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629966U (zh) 一种临地铁的大跨度半逆作法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15629919U (zh) 一种应用rjp桩加固基坑兼顾传力带的结构
CN217399664U (zh) 一种靠近已有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3867835U (zh) 一种复合型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