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8460U -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8460U
CN218808460U CN202223194729.6U CN202223194729U CN218808460U CN 218808460 U CN218808460 U CN 218808460U CN 202223194729 U CN202223194729 U CN 202223194729U CN 218808460 U CN218808460 U CN 218808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water
plate
discharg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47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富华
李秀伟
徐占武
陈光武
王迪
李泽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anglu Haij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anglu Haij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anglu Haij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anglu Haij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47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8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8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8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包括支撑机构、螺旋输送机构、水轮动力机构和加料斗;水轮动力机构设置于基座上,水轮动力机构包括集水通道和设置于其中间且通过水轮螺杆固定的水轮,水轮螺杆顶端伸出集水通道且设置主动轮;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出料通道和设置于其内部的螺旋螺杆,螺旋螺杆一端设置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出料通道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内部设置遮料板,遮料板与出料口侧壁铰链连接,出料口外部设置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伸入出料口内,与遮料板接触;加料斗设置于出料通道顶部且与其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野外在没有电力条件下人工加料不均匀且不可控速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布料均匀度。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加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自动加料设备大多需要电力推动,但是在野外环境条件下,并没有电力提供,所以野外投料只能人工操作,并不能实现机械化投料。
近期,我公司在调节苦卤酸性的研究的项目过程中,需要添加粉末状的氧化镁来调节苦卤的pH值,能够在不引入杂质离子的条件下有效的解决苦卤的酸性问题,在投料过程中面临着以下的问题:一是由于投料区域位于广袤的盐田附近,并没有电力提供,无法采用电力驱动的投料设备,只能通过人力进行手工加料,但是仅通过人力无法做到均匀的完成投料任务,同时苦卤的流速不稳定,人工加料无法控制加料速度,易造成反应不完全,物料沉积的现象,造成原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在野外无电力条件下人工投料不均匀且投料速度无法控制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初步实现野外流体中添加固体粉料的半自动化控制,利用流体动力实现均匀可控投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包括支撑机构、螺旋输送机构、水轮动力机构和加料斗;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水轮动力机构设置于基座上方,所述水轮动力机构包括集流通道和设置于集流通道中间的水轮,水轮通过水轮螺杆固定于集流通道内;水轮螺杆底端插入基座内,其顶端伸出集流通道,且顶端设置主动轮;
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出料通道和设置于出料通道内部的螺旋螺杆,螺旋螺杆一端伸出出料通道,且此端部设置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螺旋螺杆的另一端与出料通道内壁固定;位于出料通道内部的螺旋螺杆外部设置螺旋体桨叶;出料通道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内部设置遮料板,遮料板与出料口侧壁铰链连接,出料口外部设置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伸入出料口内,与遮料板接触;
所述加料斗设置于出料通道顶部且与其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基座四角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可调节高度的伸缩型支撑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一端与出料通道固定,另一端与集流通道固定,所述右支架一端与出料通道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基座顶部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流通道为两端敞口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轮螺杆与基座之间设置轴承;螺旋螺杆与出料通道内壁之间设置轴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均为锥齿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口设置于;出料通道远离水轮的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料斗设置于远离出料口的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流通道迎向水流方向的一侧形成集水口,集水口的顶部形成斜面,且斜面按水流方向向下倾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水口内设置导流板组件,所述导流板组件包括主导流板、辅导流板和引流板,辅导流板和引流板设置于同侧,且两者和集水口内壁形成钝角三角形,辅导流板和引流板一端均与集水口内壁固定,另一端与辅支撑板固定,辅支撑板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集水口内壁;所述主导流板设置于辅导流板的异侧,其一端与集水口内壁固定,另一端与主支撑板的端部固定,主支撑板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集水口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自动加料设备,解决了野外在没有电力条件下人工加料不均匀且不可控速的问题,具备了实用性能高,有效减轻人员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布料均匀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腿,便于调节整个设备的高度,调节加料位置,适应不同的野外加料环境;通过设置基座,对基座配重,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基座上设置支撑杆,起到支撑螺旋输料通道的作用;通过设置导流板,将流体集中推动水轮的转动,提供设备动力;通过设置水轮螺杆与螺旋螺杆,带动螺旋输送实现均匀加料的作用;通过控料器控制遮料板的倾斜度来调节出料口口径,进而控制加料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自动加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自动加料设备中集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基座          2 支撑腿
3 左支架        4 右支架
5 加料斗        6 集流通道
7 水轮          8 水轮螺杆
9 主动轮        10 出料通道
11 螺旋螺杆     12 从动轮
13 螺旋体桨叶   14 出料口
15 遮料板       16 调节螺栓
17 集水口       18 主导流板
19 辅导流板     20 引流板
21 主支撑板     22 辅支撑板。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包括支撑机构、螺旋输送机构、水轮动力机构和加料斗;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1、多个支撑腿2以及支架组件;
所述基座1实现对螺旋输送机构和水轮动力机构的支撑,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基座为实体增加重量,进一步增强设备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腿2设置于基座1的四角。为了进一步实现设备的稳定性及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流体加料,所述支撑腿2为可调节高度的伸缩性支撑腿,当流体深度较深时或者面对不同软硬程度的土层时,通过调整支撑腿2的高度来控制设备的位置,实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左支架3和右支架4,左支架3一端与出料通道10固定,另一端与集流通道6固定,所述右支架4一端与出料通道10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基座1顶部固定。
所述水轮动力机构包括集流通道6和设置于集流通道6中间的水轮7,集流通道6为两端敞口结构,其固定于基座1顶面;水轮7通过水轮螺杆8固定于集流通道6内;水轮螺杆8底端与插入基座1内,且两者之间设置轴承,其顶端伸出集流通道6,且顶端设置主动轮9;
所述集流通道6迎向水流方向的一侧形成集水口17,集水口17的顶部形成斜面,且斜面按水流方向向下倾斜,便于水流更好的进入集流通道6。
所述集水口17内设置导流板组件,所述导流板组件包括主导流板18、辅导流板19和引流板20,辅导流板19和引流板20设置于同侧,且两者和集水口17内壁形成钝角三角形,辅导流板19和引流板20一端均与集水口17内壁固定,另一端与辅支撑板22固定,辅支撑板22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集水口17内壁;所述主导流板18设置于辅导流板19的异侧,其一端与集水口17内壁固定,另一端与主支撑板21的端部固定,主支撑板21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集水口17内壁,即主导流板18、主支撑板21和集水口17内壁形成直角三角形;所述主支撑板21的宽度可以遮挡水轮7的一半,能将流体更好的集中,到达整个集流通道的中心位置,推动水轮转动,提供动力。
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出料通道10和设置于出料通道10内部的螺旋螺杆11,螺旋螺杆11一端伸出出料通道10,且此端部设置从动轮12,从动轮12与主动轮9均为锥齿轮,且两者相互啮合;螺旋螺杆11的另一端与出料通道10内壁固定,且两者之间设置轴承;位于出料通道10内部的螺旋螺杆11外部设置螺旋体桨叶13;出料通道10原理水轮的一端底部设置出料口14,出料口14内部设置遮料板15,遮料板15与出料口侧壁铰链连接,出料口14外部设置调节螺栓16,调节螺栓16的一端伸入出料口14内,与遮料板15接触,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6控制遮料板15的倾斜度来调节出料口口径,进而控制加料速度。
本申请中螺旋输送机构的输送料结构与螺旋输送机原理相同,将原有需要电路提供的螺旋输送机改造为通过水流提供动力,实现粉料输送。
所述加料斗5设置于出料通道10顶部且与其连通,加料斗5设置于远离出料口14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流体通过集水口带动水轮转动,进而带动轮旋输送管将加料斗中的物料输送至下料口进行布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使用时,使用者将加料设备,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后,根据流道的软硬程度调节支撑腿的高度,增加设备的稳定性,同时根据水深高度调节加料设备的位置,流体通过集水口17,在导流板组件的作用下,水流冲击水轮叶轮19带动水轮7转动,提供动力,可以实现流体带动水轮7转动,进而带动螺旋输送系统中螺旋螺杆11的转动,将加料斗5中粉状固料输送到出料口14,根据加料的需求,旋转调节螺栓16控制遮料板15的倾斜度,实现野外流体的可控制加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螺旋输送机构、水轮动力机构和加料斗(5);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1),水轮动力机构设置于基座(1)上方,所述水轮动力机构包括集流通道(6)和设置于集流通道(6)中间的水轮(7),水轮(7)通过水轮螺杆(8)固定于集流通道(6)内;水轮螺杆(8)底端插入基座(1)内,其顶端伸出集流通道(6),且顶端设置主动轮(9);
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出料通道(10)和设置于出料通道(10)内部的螺旋螺杆(11),螺旋螺杆(11)一端伸出出料通道(10),且此端部设置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12);螺旋螺杆(11)的另一端与出料通道(10)内壁固定;位于出料通道(10)内部的螺旋螺杆(11)外部设置螺旋体桨叶(13);出料通道(10)底部设置出料口(14),出料口(14)内部设置遮料板(15),遮料板(15)与出料口侧壁铰链连接,出料口(14)外部设置调节螺栓(16),调节螺栓(16)的一端伸入出料口(14)内,与遮料板(15)接触;
所述加料斗(5)设置于出料通道(10)顶部且与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基座(1)四角的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为可调节高度的伸缩型支撑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左支架(3)和右支架(4),左支架(3)一端与出料通道(10)固定,另一端与集流通道(6)固定,所述右支架(4)一端与出料通道(10)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基座(1)顶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通道(6)为两端敞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螺杆(8)与基座(1)之间设置轴承;螺旋螺杆(11)与出料通道(10)内壁之间设置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2)与主动轮(9)均为锥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4)设置于;出料通道(10)远离水轮(7)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5)设置于远离出料口(14)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通道(6)迎向水流方向的一侧形成集水口(17),集水口(17)的顶部形成斜面,且斜面按水流方向向下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口(17)内设置导流板组件,所述导流板组件包括主导流板(18)、辅导流板(19)和引流板(20),辅导流板(19)和引流板(20)设置于同侧,且两者和集水口(17)内壁形成钝角三角形,辅导流板(19)和引流板(20)一端均与集水口(17)内壁固定,另一端与辅支撑板(22)固定,辅支撑板(22)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集水口(17)内壁;所述主导流板(18)设置于辅导流板(19)的异侧,其一端与集水口(17)内壁固定,另一端与主支撑板(21)的端部固定,主支撑板(21)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集水口(17)内壁。
CN202223194729.6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Active CN218808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4729.6U CN21880846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4729.6U CN21880846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8460U true CN21880846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4729.6U Active CN21880846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8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2416A1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高效清淤装置
CN218808460U (zh) 一种应用于野外流体的加料设备
CN107882092A (zh) 一种清淤船
CN213343338U (zh) 一种滇黄精快速移栽装置
CN108560473B (zh) 一种积雪铲除装置
CN116550744B (zh)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的高效修复装备
CN115367986B (zh) 一种具有填埋处理功能的移动式热泵污泥干燥装置
CN210314203U (zh) 液下溢流装置
CN102431812B (zh) 多功能平整料堆机
CN210583806U (zh) 一种用于脱除渗滤液浮渣和沉积物的固液分离装置
CN112546683A (zh) 一种高效清除底部污泥的排泥口
CN209292984U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库盆岩土清理装置
CN114342586A (zh) 一种土壤板结改良修复装置
WO2012031454A1 (zh) 粮食翻仓机
CN207831369U (zh) 一种进料装置
CN218405615U (zh) 一种水利施工淤泥清除装置
CN214485781U (zh) 一种高效清除底部污泥的排泥口
CN216685837U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用垃圾池
CN220723777U (zh) 一种具有自动回流功能的污泥回流装置
CN216586745U (zh) 水力渠道清淤机
CN218373179U (zh) 一种水泥碎石基层平铺装置
CN114766107B (zh) 一种具有深层翻土机构的农业用大范围土壤改良设备
CN220521447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库清淤装置
CN217459145U (zh)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曝气池
CN217499049U (zh) 一种黑臭底泥原位生态渐进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