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0694U -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0694U
CN218790694U CN202221611800.3U CN202221611800U CN218790694U CN 218790694 U CN218790694 U CN 218790694U CN 202221611800 U CN202221611800 U CN 202221611800U CN 218790694 U CN218790694 U CN 218790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reathing window
crack
cloth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18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filed Critical 90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16118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0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0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0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防护服技术领域的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包括头罩和呼吸窗;所述头罩正面与呼吸窗密封连接,并且是一体化密封整体,能够使医护人员处于更加封闭的环境内,因此可以更安全的进行防护,头罩内有一定的空间,也避免了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的压迫,增加了舒适性,在污染环境内一段时间后防护口罩防护功能下降,或防护口罩被污染、喷溅液体、潮湿等防护力下降时,可及时换用新防护口罩而不会暴露,避免了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必须尽快撤离污染区的无奈选择,可大大增加污染区医护人员工作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防护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背景技术
现在的医用防护服主要连体衣,也就是上衣和裤子是连体的,通过胸口前正中间位置的竖直拉链,进行开口穿脱,而这种医用防护服外部的脸部开口,用于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袖子的手腕处也开口,便于佩戴医用一次性橡胶手套,鞋子多是整体的密封套筒;
这种防护服在实际使用时有诸多不便:1、在污染区需要佩戴N95型防护口罩,这种口罩基本在4-6小时需要更换一次,否则将失去原有的防护效果,在防护口罩被污染、潮湿、破损等情况下防护功能也会下降。而医护人员在穿戴防护服是禁止由污染区直接进入清洁区的,也不能单独于污染区或脱衣区更换口罩,这样会导致直接暴露和感染风险。如果还要继续在污染区工作,就需要通过退出通道进入脱衣区进行完整的脱除防护服、护目镜、防护口罩等整套防护装备,进入清洁区后换用一套新的防护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再通过进入通道进入污染区作业。
2、目前的防护服面部是开口的,通过口罩和护目镜防护,缝隙较多,口罩与面部贴合因为脸型的不同,间隙也各有不同,难以做到标准化贴合,导致容易产生缝隙,并且说话时也会因为面部肌肉的变换产生更多缝隙,在污染区空气中有较多的病毒气溶胶,容易通过这些缝隙进入防护口罩内,造成感染风险,导致医生在污染区尽量减少语言交流,给处理病情带来不便,这样的防护服面部其实就是病毒污染的风险区,防护难度大,为了更好的达到密闭效果,口罩一般都会佩戴很紧,会对面部产生深勒痕,给医护人员带来损伤,增加不适感,影响工作效能;
3、护目镜压合在面部,配合防护口罩使用,随着呼吸很容易导致护目镜起雾,甚至随着时间延长雾化更加严重,视野完全模糊,给患者诊治和急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也增加医护人员自身的风险;
4、常规的防护服,在脱除衣物,脱衣时容易造成污染,而且目前的防护服穿脱是由中间向左右两侧敞开,然后然后沿身体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卷脱,脱去帽子和衣领部位时很容易碰倒脸和颈部,增加感染风险。同时,中间向两侧开口,开口面积较小,脱衣进行缓慢,除不便外,时间也较长,增加了暴露和感染风险。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能够单人就可方便穿脱的防护服,并且是一体化密封整体,能够使医护人员处于更加封闭的环境内,因此可以更安全的进行防护,而本装置的头罩与防护服是整体结构,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针对目前的防护装备不能在污染区直接更换防护口罩,给防护工作带来的诸多不便,本医用防护服可以不摘除口罩就能将备用口罩进行更换,给更换口罩这一高风险操作,提供更便捷安全的方式,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安全的防护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包括:
头罩、呼吸窗、备用袋和口罩布;
所述呼吸窗竖直设置在头罩正面,所述头罩与呼吸窗密封连接为整体结构;
所述呼吸窗为环形框架,所述呼吸窗内环开设了换气口,所述换气口穿透呼吸窗的内外两侧,所述呼吸窗是两片环形框架叠合而成的内外夹层结构,所述呼吸窗的内外两片环形框架之间设有夹缝,所述夹缝在呼吸窗两片环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开口,所述呼吸窗上下两侧与头罩密封连接;
所述备用袋为密封袋,所述夹缝在呼吸窗横向的一侧开口与备用袋密封连接连接,所述夹缝在呼吸窗横向的另一侧开口与头罩外部连通;
所述口罩布能滑动的密封夹设在夹缝内,所述口罩布完整覆盖换气口,所述换气口的内外两侧通过口罩布密封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头罩的左侧设置了贴片,所述贴片为竖直的长条状自粘性硅胶片,所述贴片处于夹缝外部开口处的后侧,所述贴片的上下长度与口罩布的高度相同,所述贴片距离夹缝的开口处的最大水平间距不小于换气口的左右两侧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袋固定贴合在头罩内部,所述备用袋内也设置了口罩布,所述备用袋内口罩布的横向宽度大于换气口的左右方向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布的一侧通过夹缝露出在头罩外部,所述口罩布的另一侧通过夹缝收纳在备用袋内,所述换气口内夹持的口罩布与备用袋内的口罩布为连续的整体片状结构,整片的所述口罩布的左右方向长度不小于呼吸窗左右方向长度的两倍。
进一步地,夹缝内设置了pvc密封胶条,所述夹缝的pvc密封胶条围设布满换气口边沿,所述呼吸窗的框架为弹簧钢片制成的整体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呼吸窗与头罩密封连接,能够对人员更安全的进行防护,并且通过竖直框架结构的呼吸窗,使口罩不会夹紧面部,而是与头罩形成整体密封结构,本装置不勒伤穿戴人员的面部,而且也不会因为说话和呼吸产生更多缝隙,提供更有效的防护;
2、本装置通过呼吸窗将头罩完全封闭,只要再将头罩的眼睛处用护目镜或者密封的面镜进行隔离密封,就会给面部提供更安全的封闭环境,形成完整的有效隔离空间,提高防护效果;
3、本装置的呼吸窗内设置了备用袋,且内部设置了额外的口罩布,额外的口罩布可以通过拉拽,对用过的口罩布进行替换,因此更换口罩的过程不摘掉佩戴的过的口罩,而是通过拉扯替换的方式更换新的口罩布,如此人员面部始终被隔离防护,即使更换口罩布的过程,也都全程在有效封闭防护下进行,口罩布制作为平展状,拉扯更换更加方便,防护效果佳,并且呼吸窗是弹性的方框结构,口罩布覆盖隔离在换气口内,防护效果佳。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呼吸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呼吸窗内部夹设了口罩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呼吸窗与备用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呼吸窗在头罩上的安装示意图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头罩内部的备用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头罩,11-贴片,2-呼吸窗,21-夹缝,22-备用袋,23-口罩布,24-换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包括:
头罩1、呼吸窗2、备用袋22和口罩布23;
所述呼吸窗2竖直设置在头罩1正面,所述头罩1与呼吸窗2密封连接为整体结构;
所述呼吸窗2为环形框架,所述呼吸窗2内环开设了换气口24,所述换气口24穿透呼吸窗2的内外两侧,所述呼吸窗2是两片环形框架叠合而成的内外夹层结构,所述呼吸窗2的内外两片环形框架之间设有夹缝21,所述夹缝21在呼吸窗2两片环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开口,所述呼吸窗2上下两侧与头罩1密封连接,组成所述呼吸窗2两片环形框架的上下两侧密封连接为整体;
所述备用袋22为密封袋,所述夹缝21在呼吸窗2横向的一侧开口与备用袋22密封连接连接,所述夹缝21在呼吸窗2横向的另一侧开口与头罩1外部连通;
所述口罩布23能滑动的密封夹设在夹缝21内,所述口罩布23覆盖换气口24,所述换气口24的内外两侧通过口罩布23密封隔离,本装置头罩1和呼吸窗2是一体化密封整体,能够使医护人员处于更加封闭的环境内,因此可以更安全的进行防护,头罩1是与防护服是整体结构,密封效果更好,并且还可以不摘除口罩就能将备用口罩进行更换,给更换口罩这一高风险操作,提供更便捷安全的方式,对医护人员提供更安全的防护设备;头罩1内有一定的空间,也避免了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的压迫,增加了舒适性,在污染环境内一段时间后防护口罩防护功能下降,或防护口罩被污染、喷溅液体、潮湿等防护力下降时,可及时换用新防护口罩而不会暴露,避免了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必须尽快撤离污染区的无奈选择,可大大增加污染区医护人员工作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其中,头罩1的左侧设置了贴片11,所述贴片11为竖直的长条状自粘性硅胶片,所述贴片11处于夹缝21外部开口处的后侧,所述贴片11的上下长度与口罩布23的高度相同,所述贴片11距离夹缝21的开口处的最大水平间距不小于换气口24的左右两侧宽度;
备用袋22固定贴合在头罩1内部,所述备用袋22内也设置了口罩布23,所述备用袋22内口罩布23的横向宽度大于换气口24的左右方向宽度,便于对部分口罩布23进行隔离保存,又能方便的抽出替换;
口罩布23的一侧通过夹缝21露出在头罩1外部,所述口罩布23的另一侧通过夹缝收纳在备用袋22内,所述换气口24内夹持的口罩布23与备用袋22内的口罩布23为连续的整体片状结构,整片的所述口罩布23的左右方向长度不小于呼吸窗2左右方向长度的两倍,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外侧的口罩布23拉拽离开换气口24,又能将备用袋22内的口罩布23隔离保存,更换时抽出替换原有换气口24内的口罩布23,不需要将口鼻暴露在外面即可完成口罩的更换;
夹缝21内设置了pvc密封胶条,所述夹缝21的pvc密封胶条围设布满换气口24边沿,所述呼吸窗2的框架为弹簧钢片制成的整体框架结构,使得夹缝21能够将口罩布23进行密封夹持,确保其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更封闭的头罩、面镜和呼吸窗,提供隔离效果更好的防护服,并且有效的解决的口罩更换、呼吸说话缝隙、面镜起雾的困扰。
实现了的技术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呼吸窗2与头罩1密封连接,能够对人员更安全的进行防护,并且通过竖直框架结构的呼吸窗2,使口罩不会夹紧面部,而是与头罩1形成整体密封结构,本装置不勒伤穿戴人员的面部,而且也不会因为说话和呼吸产生更多缝隙,提供更有效的防护;
2、本装置通过呼吸窗2将头罩1完全封闭,只要再将头罩1的眼睛处用护目镜或者密封的面镜进行隔离密封,就会给面部提供更安全的封闭环境,形成完整的有效隔离空间,提高防护效果;
3、本装置的呼吸窗2内设置了备用袋22,且内部设置了额外的口罩布23,额外的口罩布23可以通过拉拽,对用过的口罩布23进行替换,因此更换口罩的过程不摘掉佩戴的过的口罩,而是通过拉扯替换的方式更换新的口罩布23,如此人员面部始终被隔离防护,即使更换口罩布23的过程,也都全程在有效封闭防护下进行,而且口罩布23是N95型防护口罩材料,只是制作为平展状,拉扯更换更加方便,防护效果佳,并且呼吸窗2是弹性的方框结构,口罩布23覆盖隔离在换气口24内,防护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取用常规的医用防护布料,作为本装置防护服的材料,并制作为常规防护服的样式,然后还需要在头罩1上密封制作制作面镜和呼吸窗2,需要通过面镜和呼吸窗2将防护服的面部完全密封隔离,只需要相互粘黏,并在连接处贴合PU或者PVC密封薄膜即可确保密封性,这种密封工艺属于常规技术,早已应用在现在的防护服制作工艺上;制作时确保气密性和防水密封性。
制作呼吸窗2,呼吸窗2是环形的方框结构,内圈镂空为换气口24,并且呼吸窗2使两层相同的方框叠合为整体,并且呼吸窗2的方框是两片相互夹紧的弹簧钢片叠合而成,确保呼吸窗2的两层方框具有相互夹紧的持续夹持力,呼吸窗2的两片方框之间还有夹缝21,呼吸窗2竖直设置,且呼吸窗2的外圈密封连接在头罩1上,且呼吸窗2处于面镜下方,面镜正对眉眼处,呼吸窗2正对口鼻处,呼吸窗2可以向下适当延伸至下颚处,而面镜的最下端确保在鼻尖处,使面镜能够有更大视线范围,不影响呼吸即可;
呼吸窗2的右侧连接了备用袋22,夹缝21左右方向穿透呼吸窗2,夹缝21内竖直夹设一个口罩布23,备用袋32是竖直贴合在头罩1右侧内部,备用袋32内也竖直展开的设置了口罩布23,备用袋32与夹缝21右侧开口密封连接,并且备用袋32内的口罩布23左右方向宽度要大于呼吸窗2的左右方向宽度,确保备用的口罩布23也能完全覆盖换气口24的空洞,从而通过口罩布23将呼吸窗2的换气口24进行封闭,又能通过口罩布23的隔离进行呼吸,外部的空气进入头罩1内部时必须要经过换气口24上覆盖的口罩布23进行过滤,在而夹缝21的左侧开口伸出在头罩1外部,使口罩布23的左侧边沿露出在头罩1外部1cm宽即可,便于拉拽;在呼吸窗2的左右两侧还设置了竖直的1-2根长条形贴片11,左侧的贴片11用于粘附使用过的口罩布23,便于对拉拽离开夹缝21的口罩布23进行粘贴,贴片11为自粘性硅胶片,便于对废弃的口罩布23进行粘贴,避免被拉拽出来的口罩布23吊挂飘扬,
在呼吸窗2的右侧夹缝21处,头罩1只需要与呼吸窗2的内层密封连接即可,确保密封性,而外层只是用于夹装口罩布23,并且夹缝21与口罩布23贴合的夹持面上可以包裹密封胶条,可以使用PU或者PVC的密封胶条,密封胶条需要围设在换气口24四周边沿,确保口罩布23在夹缝21内密封连接,又能方便的滑动,该密封胶条与N95型口罩与鼻梁贴合的密胶条相同,确保密封即可,而口罩布23就是N95型口罩布料,确保净化空气和有效隔离。
N95型口罩布料是具有一定硬度的,其硬度远高于常规的医用防护口罩,这种口罩的硬度与硬纸板的硬度接近,而且这种N95型口罩布料硬度较高,能够在密封胶条的夹持下拉扯滑动而不会破损。
防护服、头罩1、呼吸窗2和面镜组成密封隔离环境,在拉链拉起封闭时,穿戴的人员只能通过呼吸窗2上的口罩布23与外部进行空气交流。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左右是指人员穿戴了本装置后,穿戴人员的前后左右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穿戴完成后使整个防护服和头罩1都封闭,通过面镜可以查看外面,通过呼吸窗2中间圈内的口罩布23对外面进行空气交换;
当佩戴了4小时后,呼吸窗2上夹缝31内的口罩布23就已经不可继续使用了,需要更换,而医护人员更换口罩是非常繁琐的,本装置只需要从夹缝21左侧伸出在头罩1外部的开口拉扯口罩布23即可,此时备用袋22内的口罩布23也向左侧竖直的被拉出,用过的口罩布23就被向后拉出了,将用过的口罩布23粘贴在贴片11上,避免被拉扯出来的口罩布23飘扬,而用过的口罩布23是与备用袋22内的口罩布23是连接为一体的,只是在备用袋22内的口罩布23是洁净的,然后备用袋22内的口罩布23沿着夹缝21穿行滑动,不间断的跟随前端,备用袋22内的口罩布23向左行进覆盖住呼吸窗2,如此就更换了隔离空气的口罩布23,因为更换口罩布23的全程头罩1的内外部是保持隔离的,更换口罩的风险远低于常规的口罩更换方式,并且呼吸窗2是两片弹簧钢片,能够有效的密封夹持口罩布23,这种两片相互贴合夹持的方式远比口罩佩戴覆盖在鼻子和嘴上更加严密,而且不会因为说话和表情的影响使佩戴的缝隙产生变化;
而在脱除本装置时,先离开污染区,并进入分隔消毒区,然后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通过脱衣绳向后提拉,如此头罩1和双肩部就被一起向后翻起,使头罩1和上半身一起脱离头部和身体,便于脱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放入医疗废物袋内,本装置因为拉链长度大,能够将面前一侧翻开,有效避免脱衣时触摸到污染面,使本装置脱除时更加安全,因为开口更大,人员脱衣时,更顺畅,不容易碰触开口处的污染边沿,而且防护服正面翻开的部位能够将内面翻开在外,从而能够向外翻开触摸卷起,脱衣更安全便捷,因为脱衣时间越久,被感染风险也越大,因此本装置通过快速脱除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几率。
污染区是指有救治和隔离病患的区域;交替区或者消毒区是指对进入过带有病毒的区域的人员进行封闭消毒的区域,凡是进入过污染区的物品一律不可带入干净区,需要进行高温消毒和灭菌剂浸泡消毒24-48天后,检测无污染后才可携带进入洁净区,因此凡是进入过污染区的物品一般都被消毒和销毁;干净区是指没有病毒感染的洁净区域,这是高传染疾病的防护规则,本装置特别适用于高传染性疾病的防护。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顶部”、“底部”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罩(1)、呼吸窗(2)、备用袋(22)和口罩布(23);
所述呼吸窗(2)竖直设置在头罩(1)正面,所述头罩(1)与呼吸窗(2)密封连接为整体结构;
所述呼吸窗(2)为环形框架,所述呼吸窗(2)内环开设了换气口(24),所述换气口(24)穿透呼吸窗(2)的内外两侧,所述呼吸窗(2)是两片环形框架叠合而成的内外夹层结构,所述呼吸窗(2)的内外两片环形框架之间设有夹缝(21),所述夹缝(21)在呼吸窗(2)两片环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开口,所述呼吸窗(2)上下两侧与头罩(1)密封连接;
所述备用袋(22)为密封袋,所述夹缝(21)在呼吸窗(2)横向的一侧开口与备用袋(22)密封连接连接,所述夹缝(21)在呼吸窗(2)横向的另一侧开口与头罩(1)外部连通;
所述口罩布(23)能滑动的密封夹设在夹缝(21)内,所述口罩布(23)完整覆盖换气口(24),所述换气口(24)的内外两侧通过口罩布(23)密封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1)的左侧设置了贴片(11),所述贴片(11)为竖直的长条状自粘性硅胶片,所述贴片(11)处于夹缝(21)外部开口处的后侧,所述贴片(11)的上下长度与口罩布(23)的高度相同,所述贴片(11)距离夹缝(21)的开口处的最大水平间距不小于换气口(24)的左右两侧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袋(22)固定贴合在头罩(1)内部,所述备用袋(22)内也设置了口罩布(23),所述备用袋(22)内口罩布(23)的横向宽度大于换气口(24)的左右方向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布(23)的一侧通过夹缝(21)露出在头罩(1)外部,所述口罩布(23)的另一侧通过夹缝收纳在备用袋(22)内,所述换气口(24)内夹持的口罩布(23)与备用袋(22)内的口罩布(23)为连续的整体片状结构,整片的所述口罩布(23)的左右方向长度不小于呼吸窗(2)左右方向长度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缝(21)内设置了pvc密封胶条,所述夹缝(21)的pvc密封胶条围设布满换气口(24)边沿,所述呼吸窗(2)的框架为弹簧钢片制成的整体框架结构。
CN202221611800.3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Active CN218790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1800.3U CN21879069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1800.3U CN21879069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0694U true CN218790694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49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1800.3U Active CN21879069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0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83947U (zh) 一种高防护性口罩
CN113017179A (zh) 一种一次性医疗防护服
CN211794490U (zh) 一种医用防护服
CN212650457U (zh) 医用一体防护服
CN111150133A (zh) 一种防护服
CN218790694U (zh)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CN209825302U (zh) 一种便于穿戴的智能医用防护服
CN111345524A (zh) 一种改进型安全防护服装
IT202000013420A1 (it) Mascherina sanitaria a doppia protezione, preferibilmente per il filtraggio di polveri, smog, aerosol, agenti patogeni, virus e similari
CN210581098U (zh) 一种防护服
CN115336824A (zh)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的隔离口罩
CN214630159U (zh) 一种一次性医疗防护服
CN215381658U (zh) 一种防眼镜起雾的口罩
CN213961948U (zh) 防护面罩、护目镜和口罩一体化设置的轻型防护服装置
CN212382157U (zh) 一种一体化医用防护服
CN211091984U (zh) 一种便民疫情防治防护服
CN218942352U (zh) 一种全密闭式医用防护服
CN113498905A (zh) 一种头盔式微生物隔离防护装置
CN215992836U (zh) 一种医疗防护衣
CN212233172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冠状病毒治疗用防护服
CN212938093U (zh) 一种医用连体式防护服
CN213215491U (zh) 一种护士使用的病毒隔离服
CN210901507U (zh) 一种医疗防护服的头部防护结构
CN212117166U (zh) 一种头颈面部的防护用具
CN215649397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便于穿戴的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