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9341U - 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9341U
CN218789341U CN202223186960.0U CN202223186960U CN218789341U CN 218789341 U CN218789341 U CN 218789341U CN 202223186960 U CN202223186960 U CN 202223186960U CN 218789341 U CN218789341 U CN 218789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light
culture
resistant
roo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69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鹏博
乔李
孙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1869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9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9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9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所述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包括遮光架和培养容器;所述遮光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所述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培养容器中水平设置有具有遮光作用的植物定距卡条。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能够模拟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环境,使植物根系在黑暗环境下生长,而茎叶等部分在光照下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条件下植物根系在黑暗中生长,有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对光照十分敏感,植物根系具有负向光性,根的负向光性生长可避开强光对根的氧化伤害,快速向地生长以获得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在植物培养过程中保持根系在黑暗环境中生长至关重要。同时,植物除根系以外的部分需要光照,以满足生长需求。
目前,植物幼苗培养大多在培养皿中,将培养皿置于光照培养箱或者苗床中进行培养,而市售培养皿均为透明色,现存光照培养箱和苗床只能控制整体的光照周期,对于上述技术问题解决方案通常是,将若干培养皿下半部分即根部生长的部分用黑色塑料袋或者锡纸整体包裹,这种方法无法避免上部光源照射,且材料无法重复利用。
而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植物培养装置,如培养箱或培养盒等,解决的往往是气密性与生长环境调节等问题。CN103299846B公开了一种植物培养盒,包含有:一盒体,具有一底壁、一第一周壁,以及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周壁连接于所述底壁的周缘而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一相对所述底壁的开口,所述定位部环设于第一周壁的外壁面;一上盖,具有一顶壁及一第二周壁,所述顶壁盖设于所述盒体的开口,所述第二周壁连接于所述顶壁的周缘且与所述盒体的定位部结合,使得所述盒体的第一周壁、所述盒体的定位部,以及所述上盖的第二周壁之间形成出一区隔空间,且所述盒体的开口呈密封状,使盒体与上盖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气密效果。
CN107155724A公开了一种植物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开口处分别铰接有封闭开口的玻璃内门和外箱门,所述外箱门罩住玻璃内门,所述外箱门上贯穿设置有以外箱门转动轴为轴线的弧形孔,所述玻璃内门上设置有与弧形孔滑移配合且一端凸出于弧形孔的弧形片,所述弧形片凸出于弧形孔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滑移且可与外箱门背对箱体一端相抵的抵接件。在植物培养箱培养植物的过程中,能够使玻璃内门和外箱门形成互锁,防止玻璃内门和外箱门意外打开,使箱体保持密封状态。
CN101743866A公开了一种植物培养箱,所述的植物培养箱设置有植物培养系统、环境调节系统、控制系统,所述的植物培养系统包括用于培养植物的箱体;所述的控制系统中设有植物培养程序数据库,所述的植物培养程序数据库预设有植物适宜生长的各阶段的环境参数,控制系统根据植物培养程序数据库的环境参数设定环境调节系统。
以上研究能够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气密性与生长环境自动调节问题,但是难以解决植物根系与茎叶等部分所需生长环境不同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植物培养装置,能够满足植物的根系在黑暗环境下生长,而茎叶等部分在光照下生长的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能够模拟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环境,使植物根系在黑暗环境下生长,而茎叶等部分在光照下生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所述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包括遮光架和培养容器;
所述遮光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所述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
所述培养容器中水平设置有具有遮光作用的植物定距卡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包括遮光架和培养容器,培养容器中可竖直放置待培养植物,遮光架和植物定距卡条能够遮光,可为植物根系提供黑暗的生长环境,而培养容器位于凹槽之外的部分能够透光,可满足植物茎叶等部分在光照下生长的条件,从而模拟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环境,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本实用新型中,遮光架的材质为遮光材质,其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或木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植物定距卡条的材质为遮光材质,其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形状可以与培养容器的形状匹配,能使培养容器在凹槽中更加稳固。
优选地,所述遮光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例如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5个、6个、8个、10个或20个,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遮光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至少两个凹槽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遮光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槽,所述至少三个凹槽等间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有多个凹槽的遮光架适用于多种类型植物的大批量培养,并可重复利用。
优选地,所述植物定距卡条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遮光架的顶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植物定距卡条沿一侧长边开设有至少一个种植孔,例如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5个、6个、8个或10个,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植物定距卡条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至少三个种植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种植孔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种植孔可以对培养的植物起到分隔和支撑作用。
优选地,所述植物定距卡条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4~10个种植孔,例如可以是4个、5个、6个、7个、8个、9个或10个。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内壁贴设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用于支撑并稳定所述培养容器。
本实用新型对海绵条的厚度不作具体限定,根据培养容器的尺寸选择不同厚度的海绵条,改变海绵条的厚度可以改变培养容器在凹槽中的高度,可使培养容器中的植物的根茎恰好处于黑暗环境中,而茎叶等部分处于光照条件下。海绵条还可以保护培养容器在反复放入和取出的过程中不被磨损。
优选地,所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竖直放置在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培养皿的接口处密封。
本实用新型对密封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封口膜对培养皿的接口处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海绵条还可以保护封口膜在反复放入和取出的过程中不被磨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包括遮光架和培养容器,培养容器中可竖直放置待培养植物,遮光架和植物定距卡条能够遮光,可为植物根系提供黑暗的生长环境,而培养容器位于凹槽之外的部分能够透光,可满足植物茎叶等部分在光照下生长的条件,从而模拟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环境,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遮光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植物定距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植物定距卡条与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遮光架;2-海绵条;3-植物定距卡条;4-培养皿;5-凹槽;6-种植孔;7-封口膜。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包括遮光架1和培养容器;
所述遮光架1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5,所述凹槽5内放置有所述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5中;
所述培养容器中水平设置有具有遮光作用的植物定距卡条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简单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包括遮光架1和培养容器,培养容器中可竖直放置待培养植物,遮光架1和植物定距卡条3能够遮光,可为植物根系提供黑暗的生长环境,而培养容器位于凹槽5之外的部分能够透光,可满足植物茎叶等部分在光照下生长的条件,从而模拟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环境,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本实用新型中,遮光架1的材质为遮光材质,其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或木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植物定距卡条3的材质为遮光材质,其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中,凹槽5的形状可以与培养容器的形状匹配,能使培养容器在凹槽5中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架1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5。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架1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5,所述至少两个凹槽5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架1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槽5,所述至少三个凹槽5等间距设置,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5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有多个凹槽5的遮光架1适用于多种类型植物的大批量培养,并可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遮光架1的顶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沿一侧长边开设有至少一个种植孔6。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至少三个种植孔6,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种植孔6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种植孔6可以对培养的植物起到分隔和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4~10个种植孔6。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5的内壁贴设有海绵条2,所述海绵条2用于支撑并稳定所述培养容器。
本实用新型对海绵条2的厚度不作具体限定,根据培养容器的尺寸选择不同厚度的海绵条2,改变海绵条2的厚度可以改变培养容器在凹槽5中的高度,可使培养容器中的植物的根茎恰好处于黑暗环境中,而茎叶等部分处于光照条件下。海绵条2还可以保护培养容器在反复放入和取出的过程中不被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皿4,所述培养皿4竖直放置在所述凹槽5中。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4的接口处密封。
本实用新型对密封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封口膜7对培养皿4的接口处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海绵条2还可以保护封口膜7在反复放入和取出的过程中不被磨损。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上述植物根系培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
根据培养皿4的尺寸,选择合适厚度的海绵条2贴于凹槽5的内壁,将待培养的植株摆放在培养皿4中,将植物定距卡条3放置于培养皿4中,植物置于植物定距卡条3的种植孔6中,将培养皿4盖好,用封口膜7将培养皿4密封,竖直放入遮光架1的凹槽5中,并将整个装置置于适宜的培养箱中或苗床上;
其中,植物定距卡条3为长方形,如图4所示,其两端向下折90°后中部的长度与培养皿4的内径等长,将其左右两端紧贴培养皿4两侧壁以遮挡光线;同时,植物定距卡条3的一侧长边开设有种植孔6,用于分隔支撑植物,其另一侧长边紧贴培养皿4的盖子,可以更好地阻挡上方的光线。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遮光架1和培养皿4,所述遮光架1的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材质,所述遮光架1的顶面设置有3个凹槽5,所述3个凹槽5平行且等间距设置,所述凹槽5的内壁贴有海绵条2,所述凹槽5内放置有所述培养皿4,所述培养皿4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5中;
所述培养皿4中水平设置有植物定距卡条3,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4个种植孔6,种植孔6中可放置待培养植物;封口膜7将培养皿4的接口处密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遮光架1和培养皿4,所述遮光架1的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材质,所述遮光架1的顶面设置有9个凹槽5,所述9个凹槽5平行且等间距设置,所述凹槽5的内壁贴有海绵条2,所述凹槽5内放置有所述培养皿4,所述培养皿4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5中;
所述培养皿4中水平设置有植物定距卡条3,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7个种植孔6,种植孔6中可放置待培养植物;封口膜7将培养皿4的接口处密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遮光架1和培养皿4,所述遮光架1的材质为木质材料,所述遮光架1的顶面设置有15个凹槽5,所述15个凹槽5平行且等间距设置,所述凹槽5的内壁贴有海绵条2,所述凹槽5内放置有所述培养皿4,所述培养皿4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5中;
所述培养皿4中水平设置有植物定距卡条3,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植物定距卡条3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10个种植孔6,种植孔6中可放置待培养植物;封口膜7将培养皿4的接口处密封。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包括遮光架和培养容器;
所述遮光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所述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
所述培养容器中水平设置有具有遮光作用的植物定距卡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至少两个凹槽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槽,所述至少三个凹槽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定距卡条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遮光架的顶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定距卡条沿一侧长边开设有至少一个种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定距卡条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至少三个种植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定距卡条沿一侧长边等距开设有4~10个种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贴设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用于支撑并稳定所述培养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竖直放置在所述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的接口处密封。
CN202223186960.0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Active CN218789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6960.0U CN218789341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6960.0U CN218789341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9341U true CN218789341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3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6960.0U Active CN218789341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93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2701A (zh) * 2023-07-31 2023-09-19 扬州大学 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2701A (zh) * 2023-07-31 2023-09-19 扬州大学 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89341U (zh) 一种植物根系避光培养装置
KR20120094613A (ko) 식물뿌리 관찰용 투명 인테리어 화분
WO2010014597A2 (en) Plant acclimatizing enclosure
CN208191212U (zh) 一种易于分离根和苗的种子萌发培养装置
CN202635209U (zh) 一种育苗培养装置
CN207543794U (zh) 拟南芥实验培育箱
CN216722335U (zh) 一种用于有机营养土培育辅助装置
CN212212241U (zh) 一种植物水培定植杯及包含它的植物水培装置
CN215269737U (zh) 一种方便去苗的农作物栽培用育苗装置
CN212164320U (zh) 双直筒透明根系栽培容器
CN213718998U (zh) 一种水果种植用幼苗集体培育装置
CN210630291U (zh) 一种中药材组培育苗移栽成活率的高效炼苗棚
CN211407170U (zh) 拟南芥水培装置
CN217089032U (zh) 一种嵌套式水培装置
CN207461070U (zh) 一次性竖式植物培养皿
CN207940172U (zh) 一种植物根部造型容器
CN208501003U (zh) 一种生物细胞培育用密封培育装置
CN216775679U (zh) 一种菌类观赏培养瓶
CN207733389U (zh) 一种实验室水培鉴定水稻根系形态的装置
CN217064776U (zh) 一种蔬菜类育苗用保温盒
KR20090037064A (ko) 실내 채소재배기
CN217487069U (zh) 一种组合育苗杯
CN201515636U (zh) 用于教学、观赏的生物培养装置
CN217516933U (zh) 一种环境可控的灵芝恒温培养箱
CN213368928U (zh) 一种培育白莲种子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ang Pengbo

Inventor after: Qiao Lijin

Inventor after: Sun Heng

Inventor before: Liang Pengbo

Inventor before: Qiao Li

Inventor before: Sun 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