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7825U -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7825U
CN218787825U CN202223355885.6U CN202223355885U CN218787825U CN 218787825 U CN218787825 U CN 218787825U CN 202223355885 U CN202223355885 U CN 202223355885U CN 218787825 U CN218787825 U CN 218787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backing plate
rise building
square frame
cen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58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子龙
李国柱
王绍君
丁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Haiju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Haiju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Haiju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Haiju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58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7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7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7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框,支撑底框一端设有支撑竖框,支撑竖框上侧设有上部托架,中侧设有中部托架,上部托架与中部托架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投影面,检测仪器设于上部托架上,对中标志设于中部托架上,检测仪器中心和对中标志中心点在同一铅垂线上。本实用新型借用电梯井,进行竣工高层建筑测量,避免对竣工建筑各层楼板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测量领域,尤其是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一般是这样划分的:4层以下为一般建筑;5~9层为多层建筑;10~16层为小高层;17~40层为高层建筑;40层以上为超高层建筑。工程测量中称层数为17层以上的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施工的空间有限,工种交叉,作业难度大,测量须与施工同步,且要与施工协调安排。高层建筑施工重点是控制竖向偏差,要将基础控制网逐层向上传递。
1、内部控制网的建立和传递
为保证高层建筑的几何形状和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需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常用的控制形式是内控制网。所谓内控制网,就是在建筑物的±00高程面上建立基础控制网,各层楼板在基础控制网点竖向相应位置预留传递孔(尺寸约为30cm*30cm),使用测量仪器将±00面的控制点,通过传递孔层层向上传递的网。根据传递至各楼层的内控制网,放样楼层的轴线,指导立模和施工。用内控制网进行施工测量的步骤为:
(1)建筑物基础部分完工后,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特点,在建筑物的±00高程面上建立基本形状为“矩形”或“+”字形的基础控制网,作为建筑物垂直度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
(2)使用铅垂仪或激光投点仪或全站仪加弯管目镜,将仪器架设在±00面的基础控制网点上,随施工进度,将控制点传递至相应楼层。
(3)为消除仪器的轴系误差,投测时应采用四个对称位置分别向上投点,取投点的平均位置为最后的投测点。
(4)在施工楼层检测投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要求后,即可利用传递至该层的内部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
(5)投点时,接收靶采用刻有“+”字线的透明有机玻璃板。这种接收靶对激光铅垂仪和全站仪都适用。在接收位置,可以直接看到激光铅垂仪投射的激光点,可使光学铅垂仪或全站仪的操作人员方便地观测接收靶上的“+”字线。
使用铅垂仪或激光投点仪或全站仪时,必须满足“对中”、“整平”。由于这两个要求均需靠调节脚螺旋来完成,这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动作:用脚螺旋满足“整平”后,“对中”又不满足;用脚螺旋满足“对中”后,“整平”又不满足,一般对中、整平需要反复几次才能同时满足。
2、对中的方法
(1)锤球对中
这种对中方法的特点:操作简单,但精度不高(有较大的对中误差),在野外受风的影响较大;另外,锤球线容易断,重新打结将影响使用效果。由于这些原因,实际工程中很少使用锤球对中。
(2)光学对中
目前的经纬仪(或部分全站仪)基本都有光学对点器,借助于这种光学对点器可实现对中,相对于锤球对中,精度有提高。
(3)激光对中
目前大部分型号的铅垂仪或激光投点仪或全站仪采用的是激光对中,这种对中方式精度高、直观性强(眼睛可直接看到激光点)。
3.“对中”“整平”要领
(1)在某控制点(测站点)上将三脚架分开至合适角度→将仪器连接至三脚架→手捂两只脚架适当摆动,使从激光对点器能看到地面控制点(此时仅是大致“对中”),之后放下脚架→调节三个脚螺旋实现精确“对中”,在这一过程中观测者并未关心气泡,接下来应使气泡居中。
(2)伸缩脚架使圆气泡居中。具体伸缩哪一只脚架应观看圆气泡的位置,一般反复伸缩两只脚架即可。这一步实现的“整平”还仅是粗平。
(3)检查对中,若有偏移可松开连接螺旋适当平移仪器。
(4)再次粗平,再次检查“对中”。
(5)精平必须靠三个脚螺旋实现,可将三个脚螺旋分成两组来调,根据气泡移动的规律来调气泡。
(6)反复进行上述步骤,直到精准对中地面控制点并且仪器整平(圆水准气泡居中)。
以上“对中”、“整平”一般都在宽敞、稳定的地面,通过反复操作,较容易达到对中、整平效果,满足正常作业。
但在特殊环境下,如高层建筑已经竣工(或对竣工建筑物进行检测时),原有预留传递孔(尺寸约为30cm*30cm)已经不存在,恢复将导致较大破坏和经济损失。如何将建筑物的±00高程面上建立基础控制网,重新传递到建筑各楼层,按施工阶段的方式无法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借用电梯井,进行竣工高层建筑测量,避免对竣工建筑各层楼板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框,支撑底框一端设有支撑竖框,支撑竖框上侧设有上部托架,中侧设有中部托架,上部托架与中部托架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投影面,检测仪器设于上部托架上,对中标志设于中部托架上,确保检测仪器中心和和对中标志中心大致在同一铅垂线上,初步实现粗对中。
检测仪器依托中部托架的对中标志进行对中,将控制点继续进行竖向传递。中部托架对中标志起中间传递作用,下方控制点传递至中部托架的对中标志后,检测仪器依托上部托架和中部托架的对中标志,继续向上传递控制点。
进一步地,上部托架和中部托架上设有垫板,上部托架的垫板与中部托架的垫板在同一投影面上,检测仪器和对中标志分别设于上部托架垫板与中部托架垫板上。
进一步地,支撑底框右侧设有支撑竖框,支撑竖框与支撑底框之间设有长斜撑。
进一步地,上部托架和中部托架设于支撑竖框右侧,上部托架、中部托架与支撑竖框之间设有短斜撑。
进一步地,上部托架为方形框,上部托架垫板设于方形框上,方形框的外边长度大于垫板的长度,垫板长度大于方形框的内边长度,确保垫板在托架上有一定的活动余量,方便对中。
进一步地,中部托架为方形框,中部托架垫板设于方形框上,方形框的外边长度大于垫板的长度,垫板长度大于方形框的内边长度,确保垫板在托架上有一定的活动余量。
进一步地,上部托架垫板中部设有仪器放置孔,仪器放置孔周围设有若干安装孔;中部托架垫板中部设有圆孔,圆孔直径大于仪器放置孔直径。
进一步地,带检测仪器的支撑装置一端伸入电梯井中进行检测,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对于已经竣工的高层建筑进行竖向控制点传递及检测,无需对已竣工的建筑各层进行破坏(即逐层依次重新开控制传递孔),就可以按施工测量阶段的情形进行等精度(或高精度)的无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部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部托架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底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设于电梯井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上”、“下”、“左”、“右”、“横”以及“竖”等仅用于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的方位而言的,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的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框1,支撑底框1一端设有支撑竖框2,支撑竖框2上侧设有上部托架3,中侧设有中部托架5,上部托架3与中部托架5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投影面,检测仪器10设于上部托架3上,对中标志11设于中部托架5上,完成检测仪器10对对中标志11的粗对中。
本实施例的检测仪器是激光垂准仪。对中标志11可以是一般商用版本(激光垂准仪配套产品)或自制作版本的对中标志或标靶或靶纸等,主要作用是精确的标识点位。
作为优选,上部托架3和中部托架5上分别设有上垫板4和中垫板6,上垫板4和中垫板6分别放置在上部托架3和中部托架5上,可以水平活动。上垫板4和中垫板6在同一投影面上,检测仪器10和对中标志11分别设于上垫板4和中垫板6上。
支撑底框1右侧设有支撑竖框2,支撑竖框2与支撑底框1之间设有长斜撑9。上部托架和中部托架设于支撑竖框右侧,上部托架、中部托架与支撑竖框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短斜撑7、第二短斜撑8。长斜撑9、第一短斜撑7、第二短斜撑8可以是角钢或钢筋。支撑底框1、支撑竖框2的结构可以是角钢制作的框体,如图5、6所示。
上部托架3可以为方形框,上垫板4放置于方形框上,方形框的外边长度Lmax大于垫板的长度L,垫板长度L大于方形框的内边长度Lmin,确保上垫板4在托架上有一定的活动余量,方便对中。
如图2、3所示,中部托架5可以为方形框,中垫板6设于方形框上,结构与上部托架3相同,确保中垫板6在托架上有一定的活动余量。
上垫板4中部设有仪器放置孔,仪器放置孔周围设有3个安装孔;中垫板6中部设有圆孔,圆孔直径大于仪器放置孔直径。
如图6所示,将支撑装置一端伸入电梯井13中,另一端可以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通过重物12压住支撑底框1。
基于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检测的过程如下:
步骤1、将对中标志11放置在中部托架5的垫板6上面,大致与上部托架的垫板4在同一投影面上。
步骤2、在建筑的一层地面采用传统测量方式测出对中标志11的中心点坐标,作为内部控制网的已知控制点。
步骤3、将检测仪器10(激光垂准仪)安装在上部托架3的垫板4上,以对中标志11的中心点为目标(已知控制点)进行对中,依托检测仪器10自身的脚螺旋、垫板4进行反复的对中、整平,最终达到精确对中、整平。
步骤4、打开检测仪器10向上的激光,即完成控制点从一层平面的竖向传递。
步骤5、在目标楼层(如15层),重复步骤1,此时应将对中标志11的中心点移动到与步骤4中检测仪器10竖向传递的激光重合,即完成控制点从1层传递至15层。此时可采用传统测量方式将控制点引入到楼层内。
步骤6、重复步骤3-4,继续完成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本实施例借用电梯井13,避免对竣工建筑各层楼板的破坏。
本实施例的装置在制作时,按照上部托架及垫板与中部托架及垫板在同一投影面上且尽量水平,确保支撑中部放置对中标志,支撑上部安置仪器能实现粗对中。确保以中部托架及垫板上放置的对中标志进行对中时,上部再完成仪器自身的粗平后,能在上部托架及垫板上实现对中、整平操作。
本实施例中,两个托架上的垫板外轮廓(L)略大于上部托架的开孔范围(Lmin),小于上部托架的最大支撑范围(Lmax),确保垫板在托架上有一定的活动余量,方便对中。
上部托架上的垫板三个预留孔按照常规三角架架头支撑位置制作,并适当放大,保证架头有一定的活动余量,方便对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框,支撑底框一端设有支撑竖框,支撑竖框上侧设有上部托架,中侧设有中部托架,上部托架与中部托架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投影面,检测仪器设于上部托架上,对中标志设于中部托架上,检测仪器中心和对中标志中心点在同一铅垂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托架和中部托架上设有垫板,上部托架的垫板与中部托架的垫板在同一投影面上,检测仪器和对中标志分别设于上部托架垫板与中部托架垫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底框右侧设有支撑竖框,支撑竖框与支撑底框之间设有长斜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托架和中部托架设于支撑竖框右侧,上部托架、中部托架与支撑竖框之间设有短斜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托架为方形框,上部托架垫板设于方形框上,方形框的外边长度大于垫板的长度,垫板长度大于方形框的内边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托架为方形框,中部托架垫板设于方形框上,方形框的外边长度大于垫板的长度,垫板长度大于方形框的内边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托架垫板中部设有仪器放置孔,仪器放置孔周围设有若干安装孔;中部托架垫板中部设有圆孔,圆孔直径大于仪器放置孔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检测仪器的支撑装置一端伸入电梯井中进行检测,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
CN202223355885.6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Active CN218787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5885.6U CN21878782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5885.6U CN21878782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7825U true CN218787825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5885.6U Active CN21878782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7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33053U (zh) 一种自动扶正式水准仪测量标尺
CN110487258B (zh) 一种棱镜支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79769B (zh) 隧道竖井逆向坐标传递投点施工测量方法
CN106895820A (zh) 隧道竖井逆向坐标传递投点测量方法
CN106908048B (zh) 深竖井逆向坐标传递投点测量方法
CN105444733A (zh) 一种自动扶正式水准仪测量标尺及测量方法
CN111963865A (zh) 一种提高精度的超高层建筑工程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2539737A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砖铺设用平整度测量装置及实施方法
CN110905224A (zh) 一种施工测量辅助投点装置及方法
CN101464146B (zh) 将地面水准点高程精确传递到高架桥上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218787825U (zh) 一种竣工高层建筑测量支撑装置
CN105588551B (zh) 测定建筑物垂直度的360°旋转棱镜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25263B (zh) 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及其应用测量标高的方法
CN211550976U (zh) 一种计量仪器的安装工具
CN210108333U (zh) 基于精密激光测距仪的拱顶沉降测量装置
CN107255473A (zh) 一种建立动态基准平面的测量方法
CN106979768A (zh) 深竖井逆向坐标传递投点施工测量方法
CN215572760U (zh) 一种平面现浇混凝土楼板平整度及标高检测装置
CN116164718A (zh) 一种垂直度检测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1949679U (zh) 一种施工测量辅助投点装置
CN206787564U (zh) 一种仪器高精确确定的全站仪
CN108020215A (zh) 一种全站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10221089U (zh) 一种用于测绘仪的支撑架
CN214173362U (zh) 内控点激光定位辅助装置
CN212692856U (zh) 水准尺尺架装置及水准尺测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