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7632U - 一种定日镜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日镜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7632U
CN218787632U CN202222884347.XU CN202222884347U CN218787632U CN 218787632 U CN218787632 U CN 218787632U CN 202222884347 U CN202222884347 U CN 202222884347U CN 218787632 U CN218787632 U CN 218787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girder
main beam
heliostat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43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川川
肖婷婷
张茂佳
王子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sin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sin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sin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sin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43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7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7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7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日镜支架,包括主梁和沿主梁轴线间隔设置在主梁上的若干支架单元,支架单元包括中心支架、副梁、两个支梁。中心支架固定设置于主梁上。副梁与中心支架顶部连接,用于安装反射镜。两个支梁设于主梁轴线的两侧,支梁的两端分别与副梁和中心支架连接。其中,相邻两个副梁中,靠近主梁中心的副梁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小于另一副梁沿所述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日镜支架中,沿主梁轴线方向,越靠近主梁两端的副梁,其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越大,从而使得越靠近主梁两端的副梁的结构越稳固,从而能够减小振幅,提高定日镜中反射镜面形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定日镜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日镜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光热发电技术是继光伏发电技术之后的新兴太阳能利用技术,其中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因具有储能和24小时不间断发电的好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定日镜实现的功能是将太阳光聚集到吸热器上,定日镜聚焦的精确度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
定日镜在实际应用时,处于野外环境,且定日镜中反射镜的面积很大,因此非常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使得反射镜的面形发生变化,无法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至目标位置,而提高定日镜中反射镜面形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又会导致定日镜的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如何在实现提高定日镜中反射镜面形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的同时,降低定日镜的制造成本,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日镜支架,包括主梁和沿所述主梁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若干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
中心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梁上;
副梁,与所述中心支架顶部连接,用于安装反射镜;
两个支梁,设于所述主梁轴线的两侧,所述支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梁和所述中心支架连接;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副梁中,靠近主梁中心的所述副梁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小于另一所述副梁沿所述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
某一实施例中的定日镜支架,所有所述副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相邻两个所述副梁中,靠近所述主梁中心的所述副梁的厚度小于另一所述副梁的厚度。
某一实施例中的定日镜支架,以垂直于所述主梁轴线且经过所述主梁中心的平面为所述主梁的中心面;所有所述副梁关于所述主梁的中心面对称。
某一实施例中的定日镜支架,相邻两个所述副梁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主梁两端减小。
某一实施例中的定日镜支架,同时与所述主梁轴线方向和所述副梁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垂向,在垂向上的长度为高度;
相邻两个所述副梁中,靠近所述主梁中心的所述副梁的高度小于另一所述副梁的高度。
某一实施例中的定日镜支架,所述副梁包括:
竖板,与所述主梁轴线垂直,所述竖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副梁的高度;
第一横板,连接于所述竖板的顶部;
第二横板,连接于所述竖板的底部;
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设于所述竖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横板设于所述竖板朝向所述主梁中心的一侧。
某一实施例中的定日镜支架,所述副梁横截面呈“Π”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日镜支架,沿主梁轴线方向,越靠近主梁两端的副梁,其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越大,从而使得越靠近主梁两端的副梁的结构越稳固,从而能够减小振幅,提高了定日镜中反射镜面形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同时,由于主梁轴向受到的应力和变形从两端向中心向逐渐减小,因此靠近主梁中心的副梁,可采用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较低的副梁,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日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梁和副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副梁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副梁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实施例1
参看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日镜支架,包括主梁1和沿主梁1轴线间隔设置在主梁1上的若干支架单元。支架单元包括中心支架3、副梁2和两个支梁4。中心支架3固定设置在主梁1上,具体,中心支架3为如图1所示的结构,套设在主梁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心支架3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是V型,夹持在主梁1上,故,中心支架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副梁2与中心支架3顶部连接,用于安装反射镜5。两个支梁4设于主梁1轴线的两侧,支梁4的两端分别与副梁2和中心支架3连接。
其中,相邻两个副梁2中,靠近主梁1中心的副梁2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小于另一副梁2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强度。
具体,所有副梁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在相邻两个副梁2中,靠近主梁1中心的副梁2的厚度小于另一副梁2的厚度。即,所有副梁2在沿主梁1轴线方向排列时,越靠近主梁1中心的副梁2的横截面面积越小。
以垂直于主梁1轴线且经过主梁1中心的平面为主梁1的中心面,所有副梁2关于主梁1的中心面对称。相邻两个副梁2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主梁1两端减小,从而进一步加强定日镜支架在主梁1两端处的抗震动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定日镜支架,通过不同副梁2的结构相同、厚度变化的形式布置,使得副梁2的厚度从主梁1中心向主梁1轴向两端增大,从而达到副梁2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从主梁1中心向主梁1轴向两端增强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提供一种定日镜支架,其相比于实施例1的变化为:不同副梁2的横截面形状不同。不同副梁2的形状可以是类似的,也可以是不类似的,只要在相邻两个副梁2中,靠近主梁1中心的副梁2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小于另一副梁沿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即可。
当不同副梁2的形状是类似的时候,可以是相邻两个副梁2中,靠近主梁1两端的副梁2的高度比另一(也就是靠近主梁1中心的)副梁3的高度大,从而使得横截面面积更大,进而增强结构强度。其中,关于高度的定义为:同时与主梁1轴线方向和副梁2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垂向,在垂向上的长度为高度。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左右对称的8根副梁2,8根副梁2距离主梁1中心由远到近分别为:副梁21、副梁22、副梁23和副梁24。如图3所示,副梁2包括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竖板与主梁1的轴线垂直,竖板的高度等于副梁2的高度。第一横板连接于竖板的顶部,第二横板连接于竖板的底部。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设于竖板的两侧,且第一横板设于竖板朝向主梁1中心的一侧,第二横板设于竖板朝向主梁1两端的一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提供一种定日镜支架,相比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副梁2的横截面形状做出了改变。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副梁2横截面呈“Π”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定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和沿所述主梁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若干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
中心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梁上;
副梁,与所述中心支架顶部连接,用于安装反射镜;
两个支梁,设于所述主梁轴线的两侧,所述支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梁和所述中心支架连接;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副梁中,靠近所述主梁中心的所述副梁沿所述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小于另一所述副梁沿所述反射镜重力方向的支撑结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副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相邻两个所述副梁中,靠近所述主梁中心的所述副梁的厚度小于另一所述副梁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主梁轴线且经过所述主梁中心的平面为所述主梁的中心面;所有所述副梁关于所述主梁的中心面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副梁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主梁两端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同时与所述主梁轴线方向和所述副梁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垂向,在垂向上的长度为高度;
相邻两个所述副梁中,靠近所述主梁中心的所述副梁的高度小于另一所述副梁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包括:
竖板,与所述主梁轴线垂直,所述竖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副梁的高度;
第一横板,连接于所述竖板的顶部;
第二横板,连接于所述竖板的底部;
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设于所述竖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横板设于所述竖板朝向所述主梁中心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横截面呈“Π”形。
CN202222884347.X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定日镜支架 Active CN218787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4347.XU CN218787632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定日镜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4347.XU CN218787632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定日镜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7632U true CN218787632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4347.XU Active CN218787632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定日镜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7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9848B (zh) 一种环形线性菲涅尔高倍聚光器
CN201974572U (zh) 平面反射聚光板
US20130153007A1 (en) Torque tube with outrigger
CN201788979U (zh) 一种太阳能瓦形槽式柱面聚光器
CN218821061U (zh) 一种分布式点聚焦光热系统
CN218821060U (zh) 一种新型点聚焦光热系统
WO2024078477A1 (zh) 一种分布式点聚焦光热系统
CN115468320A (zh) 一种新型点聚焦光热系统
CN102213494A (zh) 一种新型槽式太阳能聚光反射镜及支架
CN218787632U (zh) 一种定日镜支架
CN102254962A (zh) 一种太阳能瓦形槽式柱面聚光器
CN101587235B (zh) 一种挠曲柱面聚光镜组构造
CN102981191A (zh) 一种太阳能斯特林发电聚光装置
JPH0629883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
CN201532958U (zh) 聚光型太阳能电池装置
CN112260614B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器
CN112013552B (zh) 一种定日镜的镜架
CN203433180U (zh) 局部镀膜实体复合抛物面型聚光器
CN102044589A (zh) 聚光太阳能电池装置
EP2748537B1 (en) A solar collector unit and a method of providing such a solar collector unit
CN202393960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反射镜
CN201584928U (zh) 槽式光伏聚光装置
CN202419962U (zh) 太阳能集束聚光控制系统
CN204731483U (zh) 一种聚光光伏二次聚光镜之改进结构
CN219243938U (zh) 一种定日镜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