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1259U - 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1259U
CN218771259U CN202223123912.7U CN202223123912U CN218771259U CN 218771259 U CN218771259 U CN 218771259U CN 202223123912 U CN202223123912 U CN 202223123912U CN 218771259 U CN218771259 U CN 218771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ternating current
module
power supply
switch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39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洪
张建光
周孝亮
李少科
叶界明
范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f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f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f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f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39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1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1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1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防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开关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端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端通过开关模块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端;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连接点连接用电设备的壳体接地点;预设交流电源的预设相线还连接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还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还连接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其中,预设相线可以为地线/火线和零线。从而,放置用电设备漏电的前提下,电路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灯具通电后,可用于照明,便于人们的生活。但是,市面上灯具中的灯板由铜箔、绝缘层和铝基板组成,当灯板因为多种原因而出现绝缘层损坏时,会使铜箔对铝基板击穿,电源输出会直接跟铝基板连接,铝基板会连接灯壳散热,灯壳接大地,从而使电源输出会与灯壳连接,产生漏电。当人体接触到外壳时会有触电风险。除了灯具,其他用户设备也存在当人体接触到外壳时会有触电风险。
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隔离电源为用户设备供电,隔离电源的负载端和输入端是间接连接,因此触摸负载没有触电的危险。虽然,隔离电压避免了触电的风险,但是,隔离电源采用的电路结构是反激式电路方案,因此相对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亟需一种成本较低、电路设计简单的防漏电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漏电电路复杂度高、成本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所述防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开关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
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端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端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端;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连接点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壳体接地点;
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预设相线还连接所述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为第一互感器;所述第一互感器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所述第一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互感器的原边绕组套设在所述地线上。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为第二互感器,所述第二互感器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分别连接所述火线和零线,所述第二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互感器的第一原边绕组套设在所述火线上,所述第二互感器的第二原边绕组套设在所述零线上。
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
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正直流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正电源端,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负直流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负电源端;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包括:整流电路、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为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端,以连接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所述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漏电保护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以及用电设备,所述防漏电保护装置中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该防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开关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端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端通过开关模块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端;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连接点连接用电设备的壳体接地点;预设交流电源的预设相线还连接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还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还连接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其中,预设相线可以为地线/火线和零线。从而,放置用电设备漏电的前提下,电路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模块设置在地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检测单元为互感器的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模块设置在火线和零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检测单元为互感器的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漏电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交直流转换模块、200-开关模块、300-检测模块、400-控制模块、500-用电设备、310-第一检测单元、311-第一互感器、320-第二检测单元、321-第二互感器、210-第一开关、220-第二开关、110-整流电路、120-电压转换电路、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M1-第一场效应管、M2-第二场效应管、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L1-第一绕组、L2-第二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为降低防漏电电路成本,降低防漏电电路设计难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如下通过具体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进行解释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防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100、开关模块200、检测模块300、控制模块400。
交直流转换模块100的交流端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图1中的AC_L端)和零线(图1中的AC_N端),交直流转换模块100的直流端通过开关模块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端;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图1中的PE端)连接点连接用电设备的壳体接地点。
预设交流电源的预设相线还连接检测模块300,检测模块300还连接控制模块400,控制模块400还连接开关模块200的控制端。其中,预设相线可以为地线/火线和零线。检测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模块400的两个模数采样口。
交直流转换模块100的交流端接收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传输的交流电信号,并将该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信号,并采用直流端通过开关模块200将直流电信号传输至用电设备的电源端,以为用电设备供电。
其中,可通过开关模块200的闭合/断开控制是否继续为用电设备供电。
在预设交流电源的预设相线上还连接检测模块300,检测模块300可检测预设相线的电信号的变化。
检测模块300还连接控制模块400,控制模块400通过检测模块300获取电信号的变化值。
控制模块400还连接开关模块200的控制端,以控制开关模块200的闭合/断开,进一步地控制预设交流电源是否继续为用电设备供电。
示例地,当电信号的变化值超过了预设变化值,表征了可能存在漏电危险,则控制模块400控制开关模块断开,以停止预设交流电源为用电设备供电,避免用电意外发生。当电信号的变化值未超过预设变化值,则继续保持开关模块200闭合,预设交流电源继续为用电设备供电。其中,预设变化值可根据实际用电设备而设定,此处并不限定。
在现实生活中,为避免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等情况,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载与用电设备的壳体之间充填有绝缘层,当用电负载中通过电流时,由于绝缘层的绝缘,用电设备的壳体上不会有电流,确保了人体在接触用电设备的壳体时的安全性。但是,随着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越来越久,可能会出现绝缘层损坏等情况。此时,会导致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使得壳体带电,而壳体一般与地线连接,若人体碰触带电的壳体,会发生触电。
而当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时,导致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零线通过一部分用电负载及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点与地线导通形成新的回路。在用电正常的回路中,用电负载整体作为负载;而在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的回路中,只有一部分用电负载作为负载。在预设交流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的回路中的电流大于用电正常的回路中的电流。而由用电正常的回路变为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的回路时,预设交流电源的每个相线上的电流都会发生变化,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将由用电正常的电流增大至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的电流,而地线上的电流将由零增大至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的电流。
由于在预设交流电源的预设相线上连接有检测模块300,当连接有检测模块300的预设相线上的电流发生变化时,检测模块300可以检测到预设相线上的电信号发生变化。而控制模块400通过检测模块300获取到电信号的变化值,当电信号的变化值超过了预设变化值,则控制模块400控制开关模块200断开,以停止预设交流电源为用电设备供电。切断供电电源之后,用电设备的壳体上也就不会带电,避免了发生触电等风险。当用电设备的故障排除之后,从理论上讲,通路上的电流会下降,则控制模块400控制开关模块200导通,从而达到保护功能。
由于防漏电保护装置是在非隔离电源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防漏电保护装置整体结构相较于隔离电源电路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预设相线可以为地线/火线和零线。为便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例,图1中展示的是检测模块300连接在所有相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而在实际操作中,检测模块300连接在地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检测模块300连接在火线和零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具体示例将在下述实施例中展示。进一步地,在火线和零线上连接检测模块300、在地线上也连接检测模块300的防漏电保护装置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但这样的设置,重复使用了检测模块300,造成了资源浪费,在下述实施例中不再具体解释说明。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开关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端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端通过开关模块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端;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连接点连接用电设备的壳体接地点;预设交流电源的预设相线还连接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还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还连接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其中,预设相线可以为地线/火线和零线。从而,放置用电设备漏电的前提下,电路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在图1的对应实施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模块设置在地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模块设置在地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检测模块300包括:第一检测单元310。
第一检测单元310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第一检测单元310还连接控制模块400。
当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上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第一检测单元310可以检测到地线上的电信号发生变化。而控制模块400通过第一检测单元310获取到电信号的变化值,当电信号的变化值超过了预设变化值,则控制模块400控制开关模块200断开,以停止预设交流电源为用电设备供电。切断供电电源之后,用电设备的壳体上也就不会带电,避免了发生触电等风险。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第一检测单元还连接控制模块。从而,通过对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上的电信号进行检测,避免了发生触电等风险。
在图2的对应实施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一检测单元为互感器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检测单元为互感器的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检测单元310为第一互感器311。
第一互感器311的原边绕组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第一互感器311的副边绕组连接控制模块。副边绕组的两端分别作为检测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模块400的两个模数采样口。
第一互感器311的原边绕组连接在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上。当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载和壳体未接触时,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上不会有电流流过,电流也不会流经第一互感器311的原边绕组,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互感,副边绕组上也不产生电流。
当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时,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上会有电流流过,电流也会流经第一互感器311的原边绕组,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互感,使得副边绕组上也产生电流。由于第一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控制模块400,以使得控制模块400获取到地线上的电信号变化值。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单元为第一互感器;第一互感器的原边绕组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第一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控制模块。从而,以便于检测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上的电信号变化。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3,第一互感器的原边绕组还可以套设在地线上。
在图1的对应实施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模块设置在火线和零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模块设置在火线和零线上的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检测模块300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320。
第二检测单元320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第二检测单元320还连接控制模块400。
在使用预设交流电源时,在一个交流供电周期内,火线和零线都有可能作为预设交流电源的输出,因此,在火线和零线上连接第二检测单元320,可实时进行检测。
当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第二检测单元320可以检测到火线和零线上的电信号发生变化。而控制模块400通过第二检测单元320获取到电信号的变化值,当电信号的变化值超过了预设变化值,则控制模块400控制开关模块200断开,以停止预设交流电源为用电设备供电。切断供电电源之后,用电设备的壳体上也就不会带电,避免了发生触电等风险。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第二检测单元还连接控制模块。从而,通过对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信号进行检测,避免了发生触电等风险。
在图4的对应实施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二检测单元为互感器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检测单元为互感器的防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检测单元320为第二互感器321。
第二互感器321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分别连接火线和零线,第二互感器321的副边绕组连接控制模块。副边绕组的两端分别作为检测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模块400的两个模数采样口。
第二互感器321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分别连接火线和零线上。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上会有电流流过,电流也会流经第二互感器321的原边绕组,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互感,使得副边绕组上也产生电流。
而当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载和壳体接触时,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或零线上流过的电流会增大,流经原边绕组的电流也会增大,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互感,使得副边绕组上的电流也会增大。
由于第二互感器321的副边绕组连接控制模块400,以使得控制模块400获取到地线上的电信号变化值。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第二互感器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分别连接火线和零线,第二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控制模块。从而,以便于检测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信号变化。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5,第二互感器的第一原边绕组还可以套设在火线上,第二互感器的第二原边绕组套设在零线上。以使得在用电正常的情况下,第一原边绕组套与第二原边绕组不会对用电设备的电流造成影响。
在图1的对应实施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开关模块。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210、第二开关220。
交直流转换模块100的正直流端通过第一开关210连接用电设备的正电源端,交直流转换模块100的负直流端通过第一开关210连接用电设备的负电源端;第一开关210和第二开关220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模块400。
当预设相线上的电信号的变化值超过了预设变化值,表征了可能存在漏电危险,则控制模块400控制第一开关210和第二开关220断开,以停止预设交流电源为用电设备供电,避免用电意外发生。当电信号的变化值未超过预设变化值,则继续保持第一开关210和第二开关220闭合,预设交流电源继续为用电设备供电。示例地,第一开关210与第二开关220可以是继电器或者其他开关器件(如,机械式、晶体管式开关),图6中仅为示例,并不限定开关的样式。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交直流转换模块的正直流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用电设备的正电源端,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负直流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用电设备的负电源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模块。从而,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实现防漏电控制。
在图1的对应实施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交直流转换模块。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交直流转换模块包括:整流电路110、电压转换电路120。
整流电路110的交流输入端为交直流转换模块100的交流端,以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整流电路110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120的输入端,电压转换电路120的输出端为交直流转换模块100的直流端。
示例地,整流电路110可以为桥式整流器。桥式整流器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为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桥式整流器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第二交流输入端预设交流电源的零线;也可以桥式整流器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零线,第二交流输入端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桥式整流器的直流正极和桥式整流器的直流负极为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通过桥式整流器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
示例地,电压转换电路120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场效应管M1、第二场效应管M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绕组L1、第二绕组L2。
第一电容C1、第一绕组L1、第一场效应管串联M1,第一电容C1与第一绕组L1之间的位置为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电容C1与第一场效应管M1之间的位置为电压转换电路120的第二输入端。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电容C2串联,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电容C2的串联电路与第一场效应管M1并联;第二场效应管M2与第二二极管D2串联,第二场效应管M2与第二二极管D2的串联电路与第二电容C2并联;第二绕组L2与第三电容C3串联,第二绕组L2与第三电容C3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第二绕组L2与第三电容C3之间的位置为电压转换电路120的第一输出端,第三电容C3与第二二极管D2之间的位置为电压转换电路120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120将整流电路110转换后的直流电信号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信号,以向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信号。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交直流转换模块包括:整流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为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端,以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端。从而,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信号。
在上述任一实施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防漏电保护系统。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漏电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实施例的防漏电保护装置,以及用电设备500,防漏电保护装置中开关模块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端。
当连接有检测模块300的预设相线上的电流发生变化时,检测模块300可以检测到预设相线上的电信号发生变化。而控制模块400通过检测模块300获取到电信号的变化值,当电信号的变化值超过了预设变化值,则控制模块400控制开关模块200断开,以停止预设交流电源为用电设备500供电。切断供电电源之后,用电设备500的壳体上也就不会带电,避免了发生触电等风险,确保了用电设备500的用电安全。由于防漏电保护装置是在非隔离电源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防漏电保护装置整体结构相较于隔离电源电路设计简单、成本较低。从而,防止用电设备500漏电的前提下,电路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提供的防漏电保护装置中的火线上串联有保险装置,用以在电信号过大等情况下熔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示例地,保险装置可以为保险丝。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开关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
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端连接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端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端;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连接点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壳体接地点;
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预设相线还连接所述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为第一互感器;所述第一互感器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地线,所述第一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互感器的原边绕组套设在所述地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连接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为第二互感器,所述第二互感器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分别连接所述火线和零线,所述第二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感器的第一原边绕组套设在所述火线上,所述第二互感器的第二原边绕组套设在所述零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
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正直流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正电源端,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负直流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负电源端;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包括:整流电路、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为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端,以连接所述预设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所述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直流端。
10.一种防漏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防漏电保护装置,以及用电设备,所述防漏电保护装置中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端。
CN202223123912.7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8771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3912.7U CN218771259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3912.7U CN218771259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1259U true CN218771259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5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3912.7U Active CN218771259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12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8405U (zh) 一种带漏电保护的直流供电系统
CN211089218U (zh) 大容量高可靠快速电源切换装置
CN202633675U (zh) 一种带检测控制的带智能插座
CN218771259U (zh) 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CN106711922B (zh) 触电保护装置以及供电系统
CN205829286U (zh) 一种变电站应急照明系统
CN110635447A (zh) 脱口控制单元、漏电模块和安全直流物联网保护开关
CN218124562U (zh) 电源转换器、供电电源及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CN201153341Y (zh) 两线应急灯的控制电路
CN214125173U (zh) 配电终端用开关电源输入电压失电告警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10661295A (zh) 逆变器和光伏发电系统
JP6147402B1 (ja)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CN108063496B (zh) 一种电场能收集装置及其无源无线传感器
CN108023353A (zh) 一种家庭集中式多类型电能输出管理系统
KR100729239B1 (ko) 중성선 전류를 이용한 조명등
CN202737761U (zh) 水池用开关电源电路
CN101867309A (zh) 单电压开关状态转换电路
CN105406733A (zh) 一种基于印制电路板的电源转换器
CN212366915U (zh) 直流照明配电设备和直流照明配电系统
CN201742312U (zh) 单电压开关状态转换电路
CN220249908U (zh) 隔离控制器、照明控制设备及照明系统
CN221127521U (zh) 一种电动船交流配电板按钮指示灯的控制系统
CN219086487U (zh) 一种智能配电箱
CN212210966U (zh) 一种电子开关电路及应用有该电路的电子装置
EP3557727A1 (en) Low-radiatio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