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7715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7715U
CN218767715U CN202223179068.XU CN202223179068U CN218767715U CN 218767715 U CN218767715 U CN 218767715U CN 202223179068 U CN202223179068 U CN 202223179068U CN 218767715 U CN218767715 U CN 218767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film layer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90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晓鸽
郜双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90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7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7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7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设置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板,设置于背板一侧,灯板上包括多列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且在行方向上,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交替排布;沿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第一光源到灯板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光源到灯板的垂直距离;其中,在宽视角模式下,至少第一光源发光,在窄视角模式下,仅有第二光源发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双液晶盒或双背光模组,有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功耗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平板显示领域。
为了满足人们对隐私的保护需求,液晶显示装置正朝着具备宽窄视角切换能力的方向发展,当使用者需要共享信息时,打开宽视角模式;当使用者想要保护显示信息时,使用窄视角模式。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双液晶盒的方式或者双背光模组的方式实现宽窄视角切换,存在制程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工艺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该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一侧,所述灯板上包括多列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且在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交替排布;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光源到所述灯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光源到所述灯板的垂直距离;
其中,在宽视角模式下,至少所述第一光源开启,以使得各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向不同方向扩散;在窄视角模式下,仅有所述第二光源开启,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大于预设角度的光被所述第一光源遮挡,以使得各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聚拢。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层和调光膜层;所述光学膜层位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所述调光膜层位于所述光学膜层远离所述背板一侧;
其中,所述调光膜层具有雾态和透明态,在所述宽视角模式下,所述调光膜层处于所述雾态;在所述窄视角模式下,所述调光膜层处于所述透明态。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层包括量子膜层或荧光膜层,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自发光均为蓝光。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层包括主体部和分支部,所述主体部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分支部在对应所述灯板的边缘位置处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分支部与所述灯板接触。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位于所述灯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灯板包括多列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各所述第一灯条的一端相互连接,各所述第二灯条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灯条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灯条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光源,所述第二灯条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灯条之间。
可选地,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光源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所述第二光源的截面形状为正梯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包括LED器件。
可选地,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同一灯板上设置两种不同的光源,其中第一光源到灯板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光源到灯板的垂直距离,在宽视角模式下,至少第一光源发光,在窄视角模式下,仅有第二光源发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双液晶盒或双背光模组,有利于降低成本。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形状光源的光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背板;20-灯板;30-光学膜层;40-调光膜层;50-胶层;60-扩散片;70-棱镜片;80-保护基板;
11-控制信号接口;12-切换控制模块;21-第一灯条;22-第二灯条;91-第一驱动模块;92-第二驱动模块;93-第三驱动模块;
201-第一光源;202-第二光源;301-主体部;302-分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为图1所述背光模组沿切割线AA’剖切得到的剖面结构。参考图1和图2,该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10;
灯板20,设置于背板10一侧,灯板20上包括多列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且在行方向上,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交替排布;沿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第一光源201到灯板20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光源202到灯板20的垂直距离;
其中,在宽视角模式下,至少第一光源201开启,以使得各第一光源201发出的光向不同方向扩散;在窄视角模式下,仅有第二光源202开启,第二光源202发出的大于预设角度的光被第一光源201遮挡,以使得各第二光源202发出的光向显示面板的中心聚拢。
具体地,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在灯板20上呈阵列排布,且一列第二光源202位于相邻两列第一光源201之间,在行方向上,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交替排布,且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换句话说,在列方向上,同一列仅包括第一光源201或第二光源202;在行方向上,同一行包括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且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交替设置。其中,列方向可以为Y方向,行方向可以为X方向。
其中,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为两种不同型号的光源,但二者的发光类型相同,具有相同的出光角度,差别仅体现在光源的大小上,尤其是光源的厚度(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201到灯板20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光源202到灯板20的垂直距离,由于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均位于灯板20上,因此,在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光源201的高度H大于第二光源202的高度h。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以在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源下显示图像。其中,该显示装置具有视角切换功能,能够根据视角切换信号从窄视角模式切换至宽视角模式,或者由宽视角模式切换至窄视角模式。在宽视角模式下,至少第一光源201发光。可选地,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参考图3,由于第一光源201的高度高于第二光源202,因此,第一光源201能够正常发光,其出射光线的角度为第一光源201本身的出光角度,从而使得背光模组的发光角度较大,各第一光源201发出的光能够向不同方向扩散,从而满足宽视角共享态的出光要求。
第二光源202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光源201之间,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二光源202发光,第一光源201不发光。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参考图4,由于第一光源201的高度高于第二光源202,因此,第二光源202的大于预设角度的出射光线会被第一光源201挡住,使得第二光源202的出射光线的角度小于其本身原始的出光角度,能够将每个第二光源202的发光角度限制在一定视角范围内,从而使得第二光源202发出的光向显示面板中心聚拢,这样从侧面看上去整个屏幕呈现暗态,进而实现防窥功能。这里,预设角度可以为大于90°的任意角度。
应当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防窥角度的需求设置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之间的高度差。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可应用于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本实施例提到的宽视角模式和窄视角模式均为显示装置对应的宽视角模式、窄视角模式,可通过切换控制信号进行视角切换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同一灯板上设置两种不同的光源,其中第一光源到灯板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光源到灯板的垂直距离,在宽视角模式下,至少第一光源发光,在窄视角模式下,仅有第二光源发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双液晶盒或双背光模组,有利于降低成本。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参考图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可以同时发光。由于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同时发光,使得背光模组处于超亮模式,因此可以提高宽视角模式下的发光亮度,增强视觉效果。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沿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第一光源201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第二光源202的截面形状为正梯形。也就是说,第一光源201的顶部(出光侧)的宽度大于底部(非出光侧)的宽度,第二光源202的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形状光源的光路图,结合图7,相对于长方形的第一光源201,倒梯形的第一光源201具有更大的出光角度,因此,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光源201的出射光线的角度更大(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宽视角显示效果更好。在窄视角模式下,梯形结构的第一光源201能够进一步对第二光源202大视角的出射光线进行遮挡,相当于收缩了第二光源202的出射光线的角度,将第二光源202的发光角度限制在一个更小的视角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窄视角显示效果。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层30,光学膜层30位于灯板20远离背板10一侧,用于实现彩色显示。具体地,光学膜层30可以为量子膜层,量子膜层内设置有多个红光量子点、多个绿光量子点和多个空白区域。这里,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的自发光均为蓝光,蓝光能够激发量子膜层内的量子点,使得不同量子点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其中,第一光源201和/或第二光源202发出的蓝光照射到红光量子点上时,红光量子点被激发后发出红光;第一光源201和/或第二光源202发出的蓝光照射到绿光量子点上时,绿光量子点被激发后发出绿光;第一光源201和/或第二光源202发出的蓝光照射到空白区域后,蓝光能够直接透过空白区域,从而形成RGB三色光,实现彩色显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膜层30还可以为荧光膜层,其工作原理与量子膜层的工作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8,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调光膜层40,调光膜层40位于光学膜层30远离背板10一侧,其中,调光膜层40可以与光学膜层30通过胶粘实现连接。调光膜层40具有雾态和透明态两种状态,通过改变施加在调光膜层40上的电压,可以改变调光膜层40的状态。其中,调光膜层40可以为PDLC膜层。
具体地,在窄视角模式下,对调光膜层40施加一定的电压,使得调光膜层40处于透明状态,第二光源202发光的光线经光学膜层30后能够直接透过调光膜层40射出,调光膜层40不会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在宽视角模式下,不对调光膜层40施加电压,使得调光膜层40处于雾态,第一光源201发出的光线经光学膜层30后进入调光膜层,呈现雾面模式的调光膜层40具备扩散功能,能够将入射光线扩散开,扩大出光角度,从而实现更大的视角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光学膜层30和调光膜40形成的复合膜层,在宽视角模式下,控制高度相对较高的第一光源201发光,使得发光角度较大,此外搭配雾态的调光膜层40,能够将发光角度进一步扩大,从而更好地实现宽视角效果;当需要防窥时,切换至窄视角模式,控制高度相对较小的第二光源202发光,并搭配透明态的调光膜层40,将第二光源202的发光角度限制在一定视角内,从而实现窄视角效果。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光学膜层30包括主体部301和分支部302,主体部301沿垂直于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延伸,分支部302在对应灯板20的边缘位置处沿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延伸。
具体地,在采用“量子膜层+蓝光”结构的设计时,存在蓝光从四周漏光的现象,导致背光模组出光侧泛蓝,影响显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延长光学膜层30,并在光学膜层30对应灯板20边缘的位置打骑缝线,使得光学膜层30能够向靠近灯板20一侧弯折,将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包裹住,从而使得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膜层30再发射出去。换句话说,通过将光学膜层30的四周打上骑缝线,以将光学膜层30向下弯折形成分支部302,则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从背光模组侧边发出的蓝光会经过分支部302转换为白光,避免出现背光模组四周泛蓝的现象,有利于改善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优选地,分支部302与灯板20接触,以便光学膜层30能够将灯板20上的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完全包裹住,防止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出现漏光的现象。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胶层50,胶层50位于灯板20和光学膜层30之间。其中,胶层50为透明态,避免对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的出光产生影响。在制备过程中,当在灯板20上完成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的打件后,进行封胶,使得胶层50覆盖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能够防止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从灯板20上脱落。同时,胶层50还可以用于支撑后续膜层,有利于后续膜层的制备。
继续参考图10,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调光膜层40远离背板10一侧的扩散片60,扩散片60用于对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以使得出射光线分布更加均匀。
在扩散片60远离背板10一侧还设置有棱镜片70,棱镜片70用于对光线进行聚拢。进一步地,为了保护背光模组,在棱镜片70远离背板10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基板80,其中,保护基板80为透明基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可以直接在同一个灯板20上打件制作大小不同的pad,分别对应不同型号的光源,如图1所示。也可以分别在不同的灯条上制作,然后将多个灯条形成灯板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分别打件在不同的灯条上,各灯条垂直排列,打件有第一光源201的多列第一灯条21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灯条,打件有第二光源202的多列第二灯条22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另一个大灯条,两个大灯条组合形成灯板20。其中,第二灯条2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灯条21之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还可以有其他打件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可以均为LED器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自发光器件,在此不作限制。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2,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200,背光模组射出的光线直接进入到显示面板200中,该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进一步地,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驱动模块,以驱动显示面板200、第一光源201和第二光源202等部件。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2和图13,第一驱动模块91用于为显示面板200中的薄膜晶体管提供驱动信号和电压。第二驱动模块92用于向第一光源201提供驱动电流,第三驱动模块93用于向第二光源202提供驱动电流。其中,第一驱动模块91与控制信号接口11连接,第二驱动模块92和第三驱动模块93通过切换控制模块12与控制信号接口11连接,控制信号接口11可以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提供显示数据信号以及控制信号,还可用于提供显示模式切换控制信号。切换控制模块12根据接收到的显示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控制第二驱动模块92和/或第三驱动模块93工作,以分别驱动对应的光源发光。
其中,第一驱动模块91和切换控制模块12位于驱动板(PCBA)上,第二驱动模块92和第三驱动模块93可以位于驱动板上,也可以位于灯板20上。显示面板200和灯板20分别通过柔性电路板FPC与对应的驱动模块连接,驱动板可以设置在背光模组的非出光一侧,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因此该显示装置也具备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一侧,所述灯板上包括多列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且在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交替排布;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光源到所述灯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光源到所述灯板的垂直距离;
其中,在宽视角模式下,至少所述第一光源开启,以使得各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向不同方向扩散;在窄视角模式下,仅有所述第二光源开启,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大于预设角度的光被所述第一光源遮挡,以使得各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聚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层和调光膜层;
所述光学膜层位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所述调光膜层位于所述光学膜层远离所述背板一侧;
其中,所述调光膜层具有雾态和透明态,在所述宽视角模式下,所述调光膜层处于所述雾态;在所述窄视角模式下,所述调光膜层处于所述透明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包括量子膜层或荧光膜层,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自发光均为蓝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包括主体部和分支部,所述主体部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分支部在对应所述灯板的边缘位置处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部与所述灯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位于所述灯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多列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各所述第一灯条的一端相互连接,各所述第二灯条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灯条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灯条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光源,所述第二灯条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灯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光源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所述第二光源的截面形状为正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包括LED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CN202223179068.XU 2022-11-28 2022-11-28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8767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9068.XU CN218767715U (zh) 2022-11-28 2022-11-28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9068.XU CN218767715U (zh) 2022-11-28 2022-11-28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7715U true CN218767715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7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9068.XU Active CN218767715U (zh) 2022-11-28 2022-11-2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7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1735B (zh) 显示装置
EP2192440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2460249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0501546C (zh) 显示装置
KR20080051499A (ko) 광원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2008006831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7007026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zigzag-shaped pixel color filters
KR10246023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7006131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0537184A (en) Display device, color filte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KR2017001265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40009695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JP2007287385A (ja) 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1163107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487980B (zh) 显示装置
US9476577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CN218767715U (zh) 显示装置
CN114299828B (zh) 显示单元、拼接屏以及显示装置
US12111529B2 (en) Splicing display panel and splicing display device
KR101261881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JP2013218922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10816719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353709A1 (en) Display module, spliced screen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14311229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WO2023230879A1 (zh) 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