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3607U - 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3607U
CN218763607U CN202223220637.0U CN202223220637U CN218763607U CN 218763607 U CN218763607 U CN 218763607U CN 202223220637 U CN202223220637 U CN 202223220637U CN 218763607 U CN218763607 U CN 218763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
pipe
regulating valve
electric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06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张艳明
王海博
赵兴源
郝青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Hong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Hong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Hong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Hong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06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3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3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3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二网供水管道、二网回水管道和PE地暖管道;二网供水管道沿供水方向依次安装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热量表和供水三通接头,供水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PE地暖管道,另一个接口经二网供水支路管道依次连接单向阀、循环泵和热源;二网回水管道上依次安装第二电动调节阀和回水三通接头,回水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PE地暖管道,另一个接口经二网回水支路管道依次连接第二热量表、第四电动调节阀和热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热系统,具有储热空间小,成本低,平缓放热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城市供热多为集中供热,利用电厂余热或锅炉热量实现居民供暖;随着环保和能源政策要求,热源问题日趋紧张,近年来发展出“电代煤”、“气代煤”等新热源,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出光热分布式供热,但是各种新出现的供热分别存在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1.城市集中供暖对热源需求量大,受昼夜温差影响,夜间需求远大于白天,造成热源热网昼夜不平衡,夜间须增加供热负荷;
2.“电代热”普遍采用空气源热泵方式供暖,但是空气源热泵的COP受环境气温影响较大,温度较高的白天热泵COP可达到夜间的数倍,但热需求量大的夜间环境温度太低限制了空气源热泵的制热功效;
3.近年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出的光热供暖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白天收集太阳能转换成所需热能在水箱储存夜间供暖,但是存在水箱占地面积大,后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难以在建筑容积率较大的城市居民供暖中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二网供水管道、二网回水管道和PE地暖管道;
二网供水管道沿供水方向依次安装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热量表和供水三通接头,供水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PE地暖管道,另一个接口经二网供水支路管道依次连接单向阀、循环泵和热源;
二网回水管道上依次安装第二电动调节阀和回水三通接头,回水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PE地暖管道,另一个接口经二网回水支路管道依次连接第二热量表、第四电动调节阀和热源;
二网供水管道和二网回水管道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支路上安装第三热量表和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一支路位于第一电动调节阀和第二电动调节阀的前端。
进一步地,PE地暖管道包括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同步盘绕呈嵌套的矩形结构,进水管道与供水三通接头连接,回水管道与回水三通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PE地暖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和支架,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周,支架嵌入内管和外管之间。
进一步地,内管填充复合相变材料,内管和外管之间填充水。
进一步地,该供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与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热量表、单向阀、循环泵、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二热量表、第四电动调节阀、第三热量表和第三电动调节阀电连接,电源为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热量表、单向阀、循环泵、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二热量表3、第四电动调节阀、第三热量表和第三电动调节阀供电。
进一步地,热源为空气源热泵或集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储热水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采用的地暖盘管分布储热空间小且成本低,可作为储能方式与光热/空气源热泵系统联合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利用PE地暖管道导热系数偏低,适应复合相变材料温度,平缓放热温度-时间曲线,延长在舒适温度下的放热时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PE地暖管道耐腐蚀性优于钢管,降低损坏风险,避免供暖循环水受储热材料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E地暖管道的剖视图。
图中:1、热源;2、第四电动调节阀;3、第二热量表;4、PE地暖管道;41、进水管道;42、回水管道;43、内管;44、外管;45、支架;5、第三热量表;6、第三电动调节阀;7、第一电动调节阀;8、第一热量表;9、单向阀;10、循环泵;11、第二电动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如图1-2所示,该供热系统包括热源1、二网供水管道、二网回水管道和PE地暖管道4。
二网供水管道沿供水方向依次安装第一电动调节阀7、第一热量表8和供水三通接头,供水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PE地暖管道4,另一个接口经二网供水支路管道依次连接单向阀9、循环泵10和热源1。
二网回水管道上依次安装第二电动调节阀11和回水三通接头,回水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PE地暖管道4,另一个接口经二网回水支路管道依次连接第二热量表3、第四电动调节阀2和热源1。
二网供水管道和二网回水管道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支路上安装第三热量表5和第三电动调节阀6,第一支路位于第一电动调节阀7和第二电动调节阀11的前端。
具体的,PE地暖管道4包括进水管道41和回水管道42,进水管道41和回水管道42同步盘绕呈嵌套的矩形结构,进水管道41与供水三通接头连接,回水管道42与回水三通接头连接。
具体的,进水管道41和回水管道42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PE地暖管道4包括内管43、外管44和支架45,外管44套设于内管43的外周,支架45嵌入内管43和外管44之间。
具体的,内管43填充复合相变材料,内管43和外管44之间填充水。
具体的,该供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与第一电动调节阀7、第一热量表8、单向阀9、循环泵10、第二电动调节阀11、第二热量表3、第四电动调节阀2、第三热量表5和第三电动调节阀6电连接,电源为第一电动调节阀7、第一热量表8、单向阀9、循环泵10、第二电动调节阀11、第二热量表3、第四电动调节阀2、第三热量表5和第三电动调节阀6供电。
具体的,热源1为空气源热泵或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PE地暖管道4,利用双层PE管道储存SSD复合相变材料的大容量储热特点,将白天转化效率较高的分布式热源(光热或空气能)储存到PE地暖管道4中,利用PE管自身导热系数偏低可缓慢放热特点,制成具备储热功能的PE地暖管道4。该PE地暖管道4从内到外依次是储能层、流体层、主体层。通过单螺旋挤出机挤出储能层,定径冷却后,往储能层管内部添加SSD(十水硫酸钠)复合相变材料;热熔储能层管道两端,并添加热熔堵头,封堵形成密闭空间;更换定径套(增大直径)模具再通过单螺旋挤出机主体层,冷却后通过拽管机将储能层穿过主体层内部,在储能层与主体层两端安装固定架;白天热泵或集热器等装置将转化后的热能通过流体层传递给储能层内部,内部物质相变吸热储热;夜晚流体层内的循环水温度降低,储能层内部SSD材料相变放热,对循环水进行增温,降低对热网热力需要。
本实施例提供的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储热及散热运行原理:
开启第四电动调节阀2和第一电动调节阀7,热源1运行;当第二热量表3的温度高于第一热量表8的温度,且高出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关闭第一电动调节阀7和第二电动调节阀11,开启第三电动调节阀6和循环泵10,此时PE地暖管道4的内管43内填充的SSD(十水硫酸钠)复合相变材料,SSD复合相变材料吸收水的热量,热源1与PE地暖管道4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二网循环水通过第一支路返回;当第一支路上的第三热量表5温度与第二热量表3温度相同时,开启第一电动调节阀7和第二电动调节阀11,缓慢关闭第四电动调节阀2、第三电动调节阀6和循环泵10,此时储热地暖管内部储能层的剩余热量基本与二网循环水温度一致,由二网循环水进行接替供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热系统包括热源(1)、二网供水管道、二网回水管道和PE地暖管道(4);
二网供水管道沿供水方向依次安装第一电动调节阀(7)、第一热量表(8)和供水三通接头,供水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PE地暖管道(4),另一个接口经二网供水支路管道依次连接单向阀(9)、循环泵(10)和热源(1);
二网回水管道上依次安装第二电动调节阀(11)和回水三通接头,回水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PE地暖管道(4),另一个接口经二网回水支路管道依次连接第二热量表(3)、第四电动调节阀(2)和热源(1);
二网供水管道和二网回水管道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支路上安装第三热量表(5)和第三电动调节阀(6),第一支路位于第一电动调节阀(7)和第二电动调节阀(11)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PE地暖管道(4)包括进水管道(41)和回水管道(42),进水管道(41)和回水管道(42)同步盘绕呈嵌套的矩形结构,进水管道(41)与供水三通接头连接,回水管道(42)与回水三通接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管道(41)和回水管道(42)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PE地暖管道(4)包括内管(43)、外管(44)和支架(45),外管(44)套设于内管(43)的外周,支架(45)嵌入内管(43)和外管(4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管(43)填充复合相变材料,内管(43)和外管(44)之间填充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与第一电动调节阀(7)、第一热量表(8)、单向阀(9)、循环泵(10)、第二电动调节阀(11)、第二热量表(3)、第四电动调节阀(2)、第三热量表(5)和第三电动调节阀(6)电连接,电源为第一电动调节阀(7)、第一热量表(8)、单向阀(9)、循环泵(10)、第二电动调节阀(11)、第二热量表(3)、第四电动调节阀(2)、第三热量表(5)和第三电动调节阀(6)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源(1)为空气源热泵或集热器。
CN202223220637.0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Active CN218763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0637.0U CN218763607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0637.0U CN218763607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3607U true CN218763607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0637.0U Active CN218763607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3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3219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变蓄热装置
CN201327216Y (zh) 复合能源太阳能相变蓄热供热装置
CN104895218A (zh) 耦合可再生能源的蓄能调温墙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226541A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建筑供能系统
CN114183802B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蓄热转换系统
CN114165832B (zh)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方法
CN106439993A (zh) 高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多能互补采暖及供热系统
CN202119161U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建筑供能系统
CN203687391U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全自动平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
CN205402901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墙内壁蓄热采暖系统
CN105570973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墙内壁蓄热采暖系统
CN211822634U (zh) 太阳能-水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
CN110578960A (zh) 一种被动式太阳能相变蓄能供暖系统
CN103712500B (zh) 一种应用于极端条件下的模块化太阳能蓄热系统
CN207797205U (zh) 太阳能跨季储热系统
CN206352853U (zh) 高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多能互补采暖及供热系统
CN218763607U (zh) 一种pe地暖管道供热系统
CN209744494U (zh) 一种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CN204693564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
CN201652572U (zh)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系统
CN110332597A (zh) 被动式太阳能双级相变储热供暖装置
CN204202010U (zh) 太阳能蓄能采暖系统
CN207393399U (zh) 碟式光热发电系统
CN114183801B (zh) 一种房屋温控方法
CN109442536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的蓄热舱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