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3267U - 一种分体式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3267U
CN218763267U CN202223319692.5U CN202223319692U CN218763267U CN 218763267 U CN218763267 U CN 218763267U CN 202223319692 U CN202223319692 U CN 202223319692U CN 218763267 U CN218763267 U CN 218763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ide plate
interval
lamp holder
arc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96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荣丰
陈志曼
梁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ajiang Photo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ajiang Photo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ajiang Photo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ajiang Photo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96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3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3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3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灯具,电源模块与灯头模块间隔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为镂空结构,灯头模块具有外壳,外壳的顶部具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多块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散热筋。在前后方向上,散热筋的长度从中间至两侧逐渐变小,且两块第一散热筋之间限定形成有散热间隔,第一散热筋的厚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与灯头模块间隔设置在支架上,各自能独立散热。且两块第一散热筋之间形成有呈上宽下窄的散热间隔,散热间隔能引导热量向外界发散并由于散热间隔的上侧空间较大,增大了用于进行热量交换的空间,能加速第一散热筋与外界空气的热量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灯具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目前,LED灯具主要面临防水和散热两个问题,散热效果和防水效果均会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灯具的散热效果已出现分体式灯具,但是现有的分体式灯具即使电源模块与灯头模块分开设置,灯具的散热效率依旧不够高,使得灯具散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灯具,解决灯具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灯具,包括:支架、电源模块以及灯头模块,所述支架为镂空结构;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灯头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间隔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的下方,所述灯头模块包括外壳及LED光源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设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顶部具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块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散热筋;在前后方向上,所述散热筋的长度从中间至两侧逐渐变小,且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之间限定形成有散热间隔,所述第一散热筋的厚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散热间隔从下至上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筋的顶侧包括第一弧形部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前、后两侧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及所述第二弧形部均朝上凸起,所述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部平滑过渡,且所述第二弧形部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弧形部。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中,至少有一块所述第一散热筋上的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左、右侧面具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壳体及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壳体的外周设置有呈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散热筋。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灯头模块均位于所述顶板的下侧,且所述电源模块的顶部紧贴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下侧面,所述灯头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下侧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灯头模块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上分别一体成型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呈倒立三角形状,且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设有筋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分体式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电源模块与灯头模块间隔设置在支架上,各自独立散热,且所述第一散热筋在外壳的外周间隔分布,且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之间限定有呈上宽下窄的散热间隔,所述散热间隔呈上宽下窄的结构能引导热量向外界发散并由于散热间隔的上侧空间较大,增大了用于进行热量交换的空间,进而能加速第一散热筋与外界空气的热量交换,进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具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具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B的放大图;
图中,100、灯具;1、支架;11、顶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31、通孔;132、把手;133、减重孔;14、筋板;2、电源模块;21、壳体;22、电源本体;23、第二散热筋;3、灯头模块;31、外壳;310、散热组件;311、第一散热筋;311a、第一弧形部;311b、第二弧形部;311c、凸起;312、散热间隔;32、LED光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左”、“右”、“上”、“下”、“底”、“顶”、“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分体式灯具100,包括支架1、电源模块2以及灯头模块3。所述支架1为镂空结构,所述电源模块2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灯头模块3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且间隔位于所述电源模块2的下方。所述灯头模块3包括外壳31及LED光源组件32,所述LED光源组件32设在所述外壳31的内部,所述外壳31的顶部具有散热组件310,所述散热组件310包括多块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散热筋311。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散热筋311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从中间至两侧逐渐变小,且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311之间限定形成有散热间隔312,所述第一散热筋311的厚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散热间隔312从下至上逐渐变大。
基于此,所述电源模块2与所述灯头模块3间隔设置,使得电源模块2和所述灯头模块3各自独立散热,且所述第一散热筋311在外壳的外周间隔分布,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311之间限定有呈上宽下窄的散热间隔312,所述散热间隔312呈上宽下窄的结构能引导热量向外界发散并由于散热间隔312的上侧空间较大,增大了用于进行热量交换的空间,进而能加速第一散热筋311与外界空气的热量交换,进而提高了散热效率。且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散热筋311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从中间至两侧逐渐变小,使得雨水能从第一散热筋311中部沿两侧快速滑落,增强灯具100的防水性。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灯头模块3的防水效果,所述第一散热筋311的顶侧包括第一弧形部311a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部311a的前、后两侧的第二弧形部311b,所述第一弧形部311a及所述第二弧形部311b均朝上凸起,所述第二弧形部311b与所述第一弧形部311a平滑过渡,且所述第二弧形部311b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弧形部311a,以此保证第一散热筋311的侧边斜率,使得雨水等能在第一散热筋311的的顶部快速滑落而不产生积水。且通过第一弧形部311a和第二弧形部311b的设置增大第一散热筋311的散热表面积,能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能增强灯头模块3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第一散热筋311的散热效率,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311中,至少有一块所述第一散热筋311上的所述第二弧形部311b的左、右侧面具有凸起311c,所述凸起311c增大第一散热筋311的厚度使得能快速将灯头模块3内部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筋311,同时所述凸起311c能增大第一散热筋311的散热表面积,提高了第一散热筋311的散热效率。优选地,具有所述凸起311c的第一散热筋311间隔分布,使得能够保证所述散热间隔312的宽度,保证有足够的散热空间,且其规律地间隔分布能保持灯头模块3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壳体21及电源本体22,所述电源本体22设于所述壳体21内,且所述壳体21的外周设置有呈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散热筋23。电源模块2通过所述第二散热筋23进行散热,第二散热筋23为左右间隔的纵向并列分布,以此使得第二散热筋23数量多,散热面积大,保证灯具100的散热效率,保证灯具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包括顶板11、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所述顶板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2及所述灯头模块3均位于所述顶板11的下侧,且所述电源模块2的顶部紧贴固定于所述顶板11的下侧面,所述灯头模块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连接。基于此,电源模块2紧贴于所述顶板11的下侧面,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加强整体结构的强度,且能够以顶板11抵挡雨水,增强灯具100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的下侧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通孔131,所述灯头模块3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通孔131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连接,所述灯头模块3可在所述通孔131内进行角度调节。角度调节过程为:先拧松所述紧固件,再将所述灯头模块3转动,转动的角度按需设置,然后再次锁紧所述紧固件即完成灯头模块3的角度调节,以此满足不同需求,提高灯具100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12及所述右侧板13上分别一体成型有把手132,所述把手132方便安装或搬运过程中的拿取。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上均设有减重孔133,以此减轻重量并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均呈倒立三角形状,且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设有筋板14,保证了支架1的强度,使得支架1更稳固结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电源模块2通过紧固件紧贴安装于顶板11下侧,再将灯头模块3两端分别穿过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所述通孔131,并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即完成灯具100的组装。当需要调节灯源角度时,可通过拧松紧固件,再根据需要转动一定角度,最后锁紧紧固件,即可完成灯头模块3的角度调节,得到不同方向的灯源。使用过程中,灯头模块3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筋311并通过第一散热筋311的外表面向外界传递;电源模块2的热量则传递至第二散热筋23,并通过第二散热筋23的外表面向外界传递。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体式灯具100,电源模块2与灯头模块3间隔设置在支架1上,各自能独立散热,且所述第一散热筋311在外壳31的外周间隔分布,且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311之间限定有呈上宽下窄的散热间隔312,所述散热间隔312呈上宽下窄的结构能引导热量向外界发散并由于散热间隔312的上侧空间较大,增大了用于进行热量交换的空间,能加速第一散热筋311与外界空气的热量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
且所述第一散热筋311具有第一弧形部311a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部311a的前、后两侧的第二弧形部311b,所述第二弧形部311b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弧形部311a,使得雨水等能在第一散热筋311的的顶部快速滑落而不产生积水。且通过第一弧形部311a和第二弧形部311b的设置增大第一散热筋311的散热表面积,能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能增强灯头模块3的美观性。具有凸起311c的第一散热筋311呈左右间隔分布,所述凸起311c能增大第一散热筋311的厚度及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且其间隔分布能保证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311之间的散热间隔312大小合适,保障第一散热筋311的散热效率并保持美观性。
且顶板11与电源模块2紧贴安装,顶板11能抵挡雨水,能够对电源模块2起防水作用。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分别设置有减重孔133,且均呈倒立三角形状设置,且前后两侧边设有筋板14,能在保证支架1的强度的同时降低经济成本及减轻支架1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为镂空结构;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以及
灯头模块,所述灯头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间隔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的下方,所述灯头模块包括外壳及LED光源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设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顶部具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块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散热筋;在前后方向上,所述散热筋的长度从中间至两侧逐渐变小,且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之间限定形成有散热间隔,所述第一散热筋的厚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散热间隔从下至上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筋的顶侧包括第一弧形部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前、后两侧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及所述第二弧形部均朝上凸起,所述第二弧形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部平滑过渡,且所述第二弧形部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弧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散热筋中,至少有一块所述第一散热筋上的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左、右侧面具有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壳体及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壳体的外周设置有呈左右间隔分布的第二散热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灯头模块均位于所述顶板的下侧,且所述电源模块的顶部紧贴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下侧面,所述灯头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下侧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灯头模块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上分别一体成型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均设有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呈倒立三角形状,且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设有筋板。
CN202223319692.5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分体式灯具 Active CN218763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9692.5U CN218763267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分体式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9692.5U CN218763267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分体式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3267U true CN218763267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1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9692.5U Active CN218763267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分体式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3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3634B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1462747U (zh) 一种散热灯具
CN202532243U (zh) 一种led灯
CN218763267U (zh) 一种分体式灯具
CN101699139B (zh) 大功率led路灯
CN202203807U (zh) Led筒灯及其灯体
CN201521878U (zh) 一种新型led路灯
KR100909788B1 (ko) 엘이디 조명기구
CN209445225U (zh) 用于植物灯的散热器及植物灯
CN205938945U (zh) 一种模组式户外灯具
CN205938907U (zh) 一种模组式户外灯具
CN111156447A (zh) 一种大功率防溢光led投光灯
CN218153948U (zh) 一种节能护栏灯
CN202203905U (zh) Led筒灯及其灯体
CN215446187U (zh) 一种分体式led灯具
CN102734675B (zh) 一种新型走线槽与安装件一体化模组灯
CN106051611B (zh) 一种闪频灯
CN214249314U (zh) 一种植物补光顶灯
CN21669315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模组
CN218846071U (zh) 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led模组
KR101495250B1 (ko) 엘이디 조명의 효율성을 높이기 위한 가로등용 조명장치
CN215722758U (zh) 一种led壁灯
CN220957994U (zh) 一种led灯
CN102563504A (zh) 一种太阳能模块化led路灯
CN212057205U (zh) 一种悬挂式植物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