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9814U -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9814U
CN218759814U CN202223135645.5U CN202223135645U CN218759814U CN 218759814 U CN218759814 U CN 218759814U CN 202223135645 U CN202223135645 U CN 202223135645U CN 218759814 U CN218759814 U CN 218759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grouting
hose
drill rod
dr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56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建华
卫佳琦
尹骥
俞海洲
李想
徐司慧
鹿存亮
孔令荣
罗成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56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9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9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9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包括钻杆、与所述钻杆前端可拆卸式连接的注浆软管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注浆软管上的若干囊袋;其中,所述注浆软管由若干管段组成,所述囊袋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管段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定向钻设备可在任意位置、任意角度布设囊袋注浆钢管,使得囊袋注浆结构的布置更加灵活多变,对隧道、管线的保护效果更佳;定向钻施工回拖过程中,可一次性放入多个囊袋,大大提高了囊袋施工效率;囊袋注浆结构芯体不限于钢管,可采用软管,布置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可能会影响邻近管线、地铁隧道、建筑物(下称保护对象)的安全。目前,常用的保护隧道、管线措施为周边注浆。但是,在土层中注浆难以控制浆液扩散的方向,注浆效果难以保证。
《一种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CN201810580515.1)、《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方法》(201910330432.1)提出了采用囊袋注浆的方式,控制土体的变形。囊袋通常绑扎于钢管上,垂直或斜向放入土体中。对于大型隧道、管廊等,如果要控制沉降,限于角度,较难直接放入隧道或管廊底部,保护效果不佳。
因此,需要一种可任意位置、任意角度布设的囊袋注浆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该囊袋注浆结构经注浆软管的管段将若干囊袋串接成串,通过钻孔中的钻杆将其拖入钻孔中指定位置,以实现囊袋注浆产生膨胀挤压土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注浆结构包括钻杆、与所述钻杆前端可拆卸式连接的注浆软管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注浆软管上的若干囊袋;其中,所述注浆软管由若干管段组成,所述囊袋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管段之间。
所述囊袋呈椭球状且其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囊袋上的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管段的端口上并经卡扣扣接。
所述钻杆的后端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定向钻机相连接。
所述注浆软管与所述钻杆相连接的端口套装有金属螺旋接头,所述金属螺旋接头与所述钻杆前端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定向钻设备可在任意位置、任意角度布设囊袋注浆钢管,使得囊袋注浆结构的布置更加灵活多变,对隧道、管线的保护效果更佳;定向钻施工回拖过程中,可一次性放入多个囊袋,大大提高了囊袋施工效率;囊袋注浆结构芯体不限于钢管,可采用软管,布置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囊袋注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向钻钻进施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钻杆回拖注浆软管和囊袋进入钻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将注浆软管和囊袋回拖至预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经注浆软管向囊袋内进行注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5,图中各标记分别为:隧道1、基坑2、定向钻机3、钻孔4、钻杆5、钻头6、囊袋7、卡扣8、注浆软管9、水泥砂浆10、水泥浆11。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在基坑2开挖过程中将会引起隧道1产生一定的沉降,因此需要利用本实施例中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来控制隧道1的沉降。该囊袋注浆结构主要包括钻杆5、与钻杆5前端可拆卸式连接的注浆软管9以及在注浆软管9上间隔设置的若干囊袋7。
如图1、2、3所示,在施工地面设置有定向钻机3,定向钻机3上的钻杆5在完成钻孔4的施作后露出于地面,在其前端连接注浆软管9,从而在钻杆5回拖过程中将注浆软管9及其上的囊袋7引导至钻孔4内的预定位置。钻杆5的前端与注浆软管9之间采用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具体的,在注浆软管9的连接端套装金属螺旋接头以使其可螺纹连接在钻杆5的前端。本实施例中注浆软管9分为若干管段,相邻的管段之间连接设置囊袋7,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囊袋7呈椭球状,其两端开设有通孔并分别套装在其对应侧的管段端口上,套装后通过卡扣8进行扣接。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位于地面的定向钻机3通过钻杆5及其前端的钻头6按照既定线路进行钻孔,形成钻孔4;本实施例中的既定路线如图2所示,呈半圆弧状并下穿隧道1的下方。
(S2)待钻杆5上的钻头6钻出至隧道1另一侧的地面后,拆除其上的钻头6,并将注浆软管9的端头通过金属螺旋接头可拆卸式连接在钻杆5的前端,注浆软管9上设置有若干囊袋7;之后控制钻杆5回缩,从而将注浆软管9及其上的囊袋7拖拽至钻孔4内的指定位置。
(S3)待各囊袋7被拖拽至钻孔4内的指定位置后,向钻孔4内灌入水泥砂浆10,以充实钻孔4。
(S4)解除钻杆5与注浆软管9之间的连接,将注浆软管9同地面上的注浆泵相接通,通过注浆软管9向囊袋7中注入水泥浆11,使得囊袋7产生膨胀,挤压土体,从而控制隧道1的变形,可根据隧道变形量实时监测,调整注浆量。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定向钻设备可在任意位置、任意角度布设囊袋注浆钢管,使得囊袋注浆结构的布置更加灵活多变,对隧道、管线的保护效果更佳;定向钻施工回拖过程中,可一次性放入多个囊袋,大大提高了囊袋施工效率;囊袋注浆结构芯体不限于钢管,可采用软管,布置更加灵活。

Claims (4)

1.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注浆结构包括钻杆、与所述钻杆前端可拆卸式连接的注浆软管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注浆软管上的若干囊袋;其中,所述注浆软管由若干管段组成,所述囊袋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管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呈椭球状且其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囊袋上的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管段的端口上并经卡扣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的后端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定向钻机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软管与所述钻杆相连接的端口套装有金属螺旋接头,所述金属螺旋接头与所述钻杆前端螺纹连接。
CN202223135645.5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Active CN218759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645.5U CN21875981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645.5U CN21875981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9814U true CN218759814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6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5645.5U Active CN21875981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9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13018Y (zh) 浆囊袋注浆锚杆
CN105649012B (zh) 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钻孔桩施工方法
CN105040775B (zh) 深层承压自流井封堵系统与方法
CN107288657A (zh) 地下工程顶部弱胶结岩体渗透破坏区注浆综合控制方法
WO2022083096A1 (zh) 上软下硬地层的隧道开挖方法
CN102561950B (zh) 一种对地层空洞内填充的骨料进行注浆固结的工艺及喷射钻头
CN105863648B (zh) 一种暗挖浅覆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
CN101701646B (zh) 地下管道的泥水平衡式拉管施工方法
CN106567714A (zh) 地下矿山巷道的注浆材料及注浆治水方法
CN107740699A (zh) 地面浇筑冻结法施工地铁联络通道混凝土结构的方法
CN104863108B (zh) 一种地连墙侧向土压力盒埋设装置
CN112252973A (zh) 一种用于管道埋设通道的非开挖定向钻进施工方法
CN105909265B (zh) 穿越既有盾构隧道防隆起后退式深孔注浆系统及方法
CN108386198A (zh) 一种新型隧道仰拱基底软弱围岩处理方法
CN107035376A (zh) 一种在巨厚基岩含水层中普通法开凿立井施工方法
CN101793154A (zh) 利用隧道围岩地质参数和设置分流孔的注浆堵水方法
CN103031847B (zh) 变径搭接组合式孔口管灌浆法
CN111441819A (zh) 一种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及方法
CN109973115B (zh) 一种岩溶地区隧道拱顶排水的施工方法
CN108590716A (zh) 一种巷道过富水断层树根型疏堵水一体化施工方法
CN218759814U (zh) 一种基于定向钻的囊袋注浆结构
CN114109442A (zh) 隧道岩溶破碎带溜塌半断面帷幕前进式注浆加固处理方法
CN112035975A (zh) 一种油气管道定向钻回拖设计方法
CN104564105B (zh) 一种煤层底板注浆加固二级套管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00807A (zh) 海工驳船灌浆方法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93 No. 38 Shui Fe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93 No. 38 Shui Fe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