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5134U - 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5134U
CN218735134U CN202221765556.6U CN202221765556U CN218735134U CN 218735134 U CN218735134 U CN 218735134U CN 202221765556 U CN202221765556 U CN 202221765556U CN 218735134 U CN218735134 U CN 218735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hip
film
binding
bin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55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刚
辛武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55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5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5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5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该覆晶薄膜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连接部位于第一间隔内,且连接部连接于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其中连接部从第一绑定部朝第二绑定部延伸的延伸路径长度大于第一间隔的间隔距离,如此覆晶薄膜在受到拉扯力时,覆晶薄膜的连接部会发生形变以降低覆晶薄膜受拉扯时产生的应力,从而降低了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绑定处剥离的风险。

Description

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高屏占比的显示器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趋势,而要实现高屏占比就要缩窄边框。其中采用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技术能够有效缩窄边框,COF技术是运用柔性电路板作封装芯片载体将芯片与柔性电路板电路接合的技术。
近年来,曲面显示器由于具有比较时尚的外观及比较强的视觉效果备受用户欢迎。然而在曲面显示器的组装过程中,由于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Print Circuit Board,PCB)的弯曲,COF在这一过程中受拉扯,产生应力,进而出现 COF和显示面板的绑定处发生剥离(peeling)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以缓解现有COF和显示面板的绑定处存在剥离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其包括:
第一绑定部,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绑定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绑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隔;
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隔内,并连接于所述第一绑定部和所述第二绑定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从所述第一绑定部朝所述第二绑定部延伸的延伸路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隔的间隔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的第三绑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子部还连接于所述第一绑定部,所述第二子部还连接于所述第二绑定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中,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二子部以及所述第三绑定部均沿第二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中,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绑定部沿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中,所述第一子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子部的长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中,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三绑定部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一子部的和所述第二子部的表面形状均包括长条状、S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呈直角,所述第一子部的和所述第二子部的表面形状均包括长条状、S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中,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绑定部的第一末端平齐,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绑定部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一末端,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绑定部的连接位置远离所述第二绑定部的第一末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
显示面板;
印刷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以及
如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的第一绑定部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所述覆晶薄膜的第二绑定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绑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中,覆晶薄膜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连接部位于第一间隔内,且连接部连接于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其中连接部从第一绑定部朝第二绑定部延伸的延伸路径长度大于第一间隔的间隔距离,如此覆晶薄膜在受到拉扯力时,覆晶薄膜的连接部会发生形变以降低覆晶薄膜受拉扯时产生的应力,从而降低了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绑定处剥离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覆晶薄膜的应力仿真云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应力仿真云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 [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为了解决在曲面显示器的组装过程中,由于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的弯曲,导致COF受拉扯产生应力,进而出现COF和显示面板的绑定处发生剥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以解决该问题: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覆晶薄膜100包括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绑定部10和第二绑定部20,所述第一绑定部10和所述第二绑定部20之间具有第一间隔L1。所述覆晶薄膜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隔L1内的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 连接于所述第一绑定部10和所述第二绑定部20。其中,所述连接部30从所述第一绑定部10朝所述第二绑定部20延伸的延伸路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隔L1 的间隔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所述覆晶薄膜100上的所述连接部30从第一绑定部 10朝第二绑定部20延伸的延伸路径长度大于第一间隔L1的间隔距离,如此当所述覆晶薄膜100在受到拉扯力时,所述覆晶薄膜100上的所述连接部30会发生形变以降低所述覆晶薄膜100受拉扯时产生的应力,从而降低了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绑定处剥离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部30的延伸路径长度跟所述连接部30的表面形状相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0整体呈规则的长条状,则所述连接部30 的延伸路径长度即为所述连接部30的长度,也即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第一绑定部10的连接位置的中心点到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第二绑定部20的连接位置的中心点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30包括第一子部31、第二子部3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的第三绑定部33,其中所述第一子部31还连接于所述第一绑定部10,所述第二子部32还连接于所述第二绑定部20。所述第三绑定部33用于绑定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部31、所述第二子部32以及所述第三绑定部33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如此使所述连接部30整体呈规则的长条状,也即所述连接部30的表面形状呈规则的长条状。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的夹角a呈锐角,也即所述第一子部31与所述第一绑定部1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同时所述第一绑定部10和所述第二绑定部20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而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如此所述第二子部32与所述第二绑定部20之间的夹角也等于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的夹角a。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绑定部10、所述第二绑定部20以及所述第三绑定部33均包括柔性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绑定端子和信号走线。比如所述第一绑定部10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绑定端子,第二绑定部20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绑定端子,所述第三绑定部3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绑定端子对应的第三绑定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二绑定端子对应的第四绑定端子。信号走线包括第一输入信号走线和输出信号走线,所述输入信号走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绑定端子和所述第四绑定端子,所述输出信号走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绑定端子和所述第三绑定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绑定部10与显示面板绑定,所述第二绑定部20与印刷电路板绑定,所述驱动IC通过所述第三绑定部33的所述第三绑定端子和所述第四绑定端子绑定在所述第三绑定部33上。
另外,为了实现各绑定部(第一绑定部10、第二绑定部20、第三绑定部 33)上对应端子的电连接,所述信号走线还要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0内,比如所述输入信号走线从是第二绑定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子部32以及所述第三绑定部 33,与所述第三绑定部33上的第四绑定端子电连接;所述输出信号走线从是第一绑定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子部31以及所述第三绑定部33,与所述第三绑定部 33上的第三绑定端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部3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子部32的长度相等,使所述第三绑定部33位于所述连接部30的中间区域,如此所述第一子部31上的信号走线长度与所述第二子部32上的信号走线长度相等。
另外,所述第一绑定部10的第一末端11和所述第二绑定部20的第一末端 21平齐,所述第一子部31与所述第一绑定部10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第一绑定部10的第一末端11,所述第二子部32与所述第二绑定部20的连接位置远离所述第二绑定部20的第一末端21,使所述覆晶薄膜100的整体结构呈“Z”字型,以使所述连接部30的延伸路径长度足够长,如此在所述覆晶薄膜100受到拉扯力时,所述连接部30的形变量也会增大,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小所述覆晶薄膜100受到的拉扯产生的应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覆晶薄膜 101的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所述第三绑定部33沿第三方向Z延伸,且所述第三方向Z与所述第二方向Y不同,也即所述第三绑定部33与所述第一子部31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以进一步增大所述连接部30的延伸路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部3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子部32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子部31与所述第三绑定部33的夹角b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如此使所述第一子部31与所述第二子部32之间具有重叠区域,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大所述连接部30的延伸路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0的延伸路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子部31的长度、所述第二子部32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三绑定部33 的长度之和,其中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以及所述第三绑定部33 的表面形状均为规则的长条状。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的表面形状还可为不规则的长条状或S形等,其同样具有增大所述连接部30的延伸路径长度的功效。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覆晶薄膜102中,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的夹角a呈直角,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的表面形状均为S型。S型的结构形变能力以及抗拉伸能力更好,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小所述覆晶薄膜100受拉扯产生的应力。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的表面形状为S型时,所述第一子部31 和所述第二子部32的延伸路径长度等于该S形的曲线长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的夹角a呈直角时,所述第一子部31和所述第二子部32的表面形状还可为长条状,不过此时所述第一子部31在所述第一绑定部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部32在所述第一绑定部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通过模拟仿真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覆晶薄膜的功效: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图4为现有覆晶薄膜的应力仿真云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应力仿真云图。对比图4和图5可知,图4 中现有覆晶薄膜受到拉扯力时,覆晶薄膜的产生的最大应力Max:+7.725e+01 较大,且最大应力Max:+7.725e+01集中在覆晶薄膜的端部,该端部即为覆晶薄膜用于与显示面板绑定的绑定部,该位置的应力较大,很容易导致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发生剥离。
而本实用新型的覆晶薄膜的应力分布如图5所示,从图5能够看出,覆晶薄膜受到拉扯力时,覆晶薄膜产生的最大应力Max:+4.517e+01相较于图4的最大应力Max:+7.725e+01较小,且该最大应力Max:+4.517e+01集中在覆晶薄膜的中间位置,即所述连接部30的中间位置,而覆晶薄膜的第一绑定部10 和第二绑定部20处的应力较小,从而能够降低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发生剥离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力仿真以所述覆晶薄膜101的结构为例说明,但覆晶薄膜100以及覆晶薄膜102具有与覆晶薄膜101相同的功效。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模组1000包括显示面板200、印刷电路板30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覆晶薄膜100,所述覆晶薄膜100电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200和所述印刷电路板300。
所述显示面板200具有出光侧和背离所述出光侧的非出光侧,所述印刷电路板300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非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所述覆晶薄膜100的第一绑定部1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所述绑定区绑定,所述覆晶薄膜100的第二绑定部20与所述印刷电路板300绑定,以实现所述印刷电路板30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1000可应用于手机、电视、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等。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该覆晶薄膜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连接部位于第一间隔内,且连接部连接于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其中连接部从第一绑定部朝第二绑定部延伸的延伸路径长度大于第一间隔的间隔距离,如此覆晶薄膜在受到拉扯力时,覆晶薄膜的连接部会发生形变以降低覆晶薄膜受拉扯时产生的应力,从而降低了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绑定处剥离的风险。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绑定部,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绑定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绑定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隔;
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隔内,并连接于所述第一绑定部和所述第二绑定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从所述第一绑定部朝所述第二绑定部延伸的延伸路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隔的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的第三绑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子部还连接于所述第一绑定部,所述第二子部还连接于所述第二绑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二子部以及所述第三绑定部均沿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绑定部沿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子部的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三绑定部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一子部的和所述第二子部的表面形状均包括长条状、S形。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呈直角,所述第一子部的和所述第二子部的表面形状均包括长条状、S形。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绑定部的第一末端平齐,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绑定部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第一绑定部的第一末端,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绑定部的连接位置远离所述第二绑定部的第一末端。
1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印刷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的第一绑定部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所述覆晶薄膜的第二绑定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绑定。
CN202221765556.6U 2022-07-07 2022-07-07 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Active CN218735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5556.6U CN218735134U (zh) 2022-07-07 2022-07-07 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5556.6U CN218735134U (zh) 2022-07-07 2022-07-07 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5134U true CN21873513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6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5556.6U Active CN218735134U (zh) 2022-07-07 2022-07-07 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5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40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172236B2 (en) Narrow fr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CN11051759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10212089B (zh) 柔性oled显示面板
CN110379312B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1296556B (zh) 软性电路板
CN11139929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098696A1 (en) Connection device
US1151536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86757B (zh) 柔性基板及采用该柔性基板的显示面板
CN109378334B (zh) 一种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8934A (zh) 显示装置
CN112599018B (zh) 显示装置
CN209803525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10169791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15993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1236524U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JPH06194680A (ja) 液晶フィルム基板
CN218735134U (zh) 覆晶薄膜和显示模组
WO2010058622A1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20200113094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9559643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09496067B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2707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188869A (zh) 柔性印刷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