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4704U -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4704U
CN218734704U CN202222995644.1U CN202222995644U CN218734704U CN 218734704 U CN218734704 U CN 218734704U CN 202222995644 U CN202222995644 U CN 202222995644U CN 218734704 U CN218734704 U CN 218734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plate
optical fiber
ho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56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雨龙
李倩
王晓东
陈勋
李洪栋
王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56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4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4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4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涉及网线固定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光纤或者网线与路由器的接头处容易晃动导致接触不良甚至脱落。该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盒。其中,底座具有主表面。固定盒设置于主表面上,且该固定盒具有容纳腔。该固定盒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围板。顶板、底板和围板围设出上述容纳腔。基于此,固定盒还包括夹板组件,设置于容纳腔中,并用于夹持光纤或者网线。为了使得光纤或者网线可以穿入固定盒中,固定盒的围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一通孔与一个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且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Description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线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庭入网的过程中,通常没有对光纤网线进行固定,随着时间推移,光纤网线与路由器的接头处容易晃动导致接触不良甚至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用于解决光纤或网线与路由器的接头处因光纤或网线晃动导致的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或网线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或网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与固定盒等组件。其中,底座具有主表面,需要与光纤或网线连接的路由器或者其他设备(以下以路由器为例进行说明)可以放置在该底座的主表面上。基于此,需要与路由器连接的光纤或网线可以穿过固定盒,该固定盒具有容纳腔,需要固定的光纤或网线在固定盒的容纳腔中被固定,固定之后的光纤或网线再与放置于底座上的路由器连接。
为了通过固定盒实现固定光纤或网线的目的,该固定盒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围板。顶板、底板和围板围设出上述容纳腔,需要被固定的光纤或网线穿设于该容纳腔中。
在此情况下,为了使得光纤或网线可以穿设于固定盒内,围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一个第一通孔对应一个第二通孔,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即一个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一个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一来,需要被固定的光纤或网线可以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穿过固定盒并被固定。例如,光纤或网线由一个第一通孔穿入固定盒的容纳腔内,再由与该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穿出。
在此基础上,该固定盒还包括夹板组件,该夹板组件设置于容纳腔中,用于夹持穿设于固定盒容纳腔内的光纤或网线。例如,当光纤或网线从第一通孔穿入固定盒的容纳腔中后,光纤或网线穿设于夹板组件之间,再由第二通孔穿出,穿设于夹板组件之间的光纤或网线可以被夹板组件夹住,实现固定光纤或网线的目的。
进一步,夹板组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其中,第一夹板,位于容纳腔中,且与底板相连。第二夹板,位于容纳腔中,且位于第一夹板邻近顶板的一侧,第二夹板与围板滑动连接。基于此,固定盒还包括第一螺纹杆,该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位于固定盒内,且与第一夹板转动连接。该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盒,在此情况下,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二夹板与顶板,且该第一螺纹杆与顶板转动连接,该第一螺纹杆还与第二夹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第一夹板朝向第二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间隔设置。第二夹板朝向第一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间隔设置,一个第一凹槽与一个第二凹槽相对应,一个第一凹槽与一个第一通孔相对应。
进一步,夹板组件还包括多个限位柱和多个限位孔。多个限位柱与第一夹板相连,且位于第一夹板朝向第二夹板的一侧,且至少一个限位柱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凹槽之间。多个限位孔设在第二夹板上,且一个限位孔与一个限位柱相对应。
进一步,夹板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柱以及至少一个导向孔。其中,导向柱设置于第一夹板朝向第二夹板的一侧,且与第一夹板和顶板中的至少一者相连。导向孔开设于第二夹板上,且贯穿第二夹板,一个导向孔对应一个导向柱。基于此,导向柱可以穿设于导向孔中。
进一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或网线固定装置还包括承载板,该承载板与底座相连,且位于主表面所在的一侧,用于承载路由器。
进一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或网线固定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组件,该升降驱动组件设在底座上,且与承载板相连。
进一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滑动连接,且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载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滑动连接,且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载板转动连接。升降组件还包括驱动见,该驱动件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相连,且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驱动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以及第二螺纹杆。其中,第一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且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且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与底座转动连接,且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滑块与第一螺纹段螺纹配合,第二滑块与第二螺纹段螺纹配合。
进一步,主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承载板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且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每一者滑动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固定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1中固定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1中固定盒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10-主表面;101-第一限位部;102-第二限位部;
2-固定盒;21-顶板;22-底板;23-围板;200-容纳腔;231-第一通孔;232-第二通孔;
3-夹板组件;31-第一夹板;311-限位柱;3111-导向柱;310-第一凹槽;32-第二夹板;322-限位孔;3222-导向孔;320-第二凹槽;
4-第一螺纹杆;40-手柄;
5-承载板;
61-第一支撑杆;611-第一端;612-第二端;62-第二支撑杆;621-第三端;622-第四端;
7-第二螺纹杆;71-第一螺纹段;72-第二螺纹段;
8-滑槽;
9-路由器;90-路由器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或网线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该宽带接入用光纤或网线固定装置(以下简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盒2等组件。其中,底座1具有主表面10,该底座用于承载需要与光纤或网线连接的设备,例如路由器。这样,需要与光纤或网线连接的路由器可以放置在该底座1的主表面10上。
上述固定装置的固定盒2具有容纳腔,需要与路由器连接的光纤或网线可以穿过该固定盒2,需要固定的光纤或网线在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被固定,固定之后的光纤或网线再与放置于底座1上的路由器9或者其他需要接入光纤或网线的设备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对上述固定盒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为了通过固定盒2实现固定光纤或网线的目的,该固定盒2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21和底板22以及位于顶板21与底板22之间的围板23。顶板21、底板22和围板23围设出上述容纳腔200,需要被固定的光纤网可以线穿设于该容纳腔200中。
在此情况下,为了使得光纤或网线可以穿设于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如图2所示,围板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3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32。第一通孔231与第二通孔232相对设置,一个第一通孔231对应一个第二通孔232,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31与第二通孔232同轴设置,也即一个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一个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一来,需要被固定的光纤或网线可以通过第一通孔231与第二通孔232穿过固定盒2并被固定。例如,光纤或网线由一个第一通孔231穿入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内,再由与该第一通孔23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32穿出。
在此基础上,如图2所示,该固定盒2还包括夹板组件3,该夹板组件3设置于容纳腔200中,用于夹持穿设于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的光纤或网线。具体的,该夹板组件3包括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其中,第一夹板31位于容纳腔200中,且与固定盒2的底板22相连。第二夹板32同样位于容纳腔200中,位于第一夹板31靠近顶板21的一侧,且该第二夹板32与固定盒2的围板23滑动连接。
这样一来,光纤或网线可以由第一通孔231穿入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并穿设于夹板组件3的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之间,再由与第一通孔231对应的第二通孔232穿出。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一夹板31与固定盒2的底板22连接,而第二夹板32位于第一夹板31靠近顶板21的一侧,且第二夹板32与围板23滑动连接。当第二夹板32朝向靠近第一夹板31的方向滑动时,穿设于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的光纤或网线可以被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夹住,实现上述通过固定盒2固定光纤或网线的目的。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盒2对于光纤或网线的固定能力,参见图1,上述固定盒2还可以包括第一螺纹杆4,该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位于上述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另一端伸出固定盒2。该第一螺纹杆4位于容纳腔200中的一端与上述夹板组件3的第一夹板31转动连接。此外,该第一螺纹杆4贯穿夹板组件3的第二夹板32,并与第二夹板32螺纹连接。且该第一螺纹柱4还贯穿固定盒2的顶板21,并与顶板21转动连接。
由上述可知,为了提高固定盒2的固定能力,上述固定盒2还包括第一螺纹杆4。该第一螺纹杆4贯穿固定盒2的顶板21和夹板组件3的第二夹板32,且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与夹板组件3的第一夹板31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固定盒2。这样一来,可以转动第一螺纹杆4伸出固定盒2的一端进而带动整个第一螺纹杆4转动。
在此情况下,由上知夹板组件3的第二夹板32与固定盒2的围板23滑动连接,且第一螺纹杆4与第二夹板32螺纹连接。这样,当第一螺纹杆4朝不同方向旋转时,与第一螺纹杆4螺纹连接的第二夹板32可以朝向靠近固定盒2的顶板21或者底板22的方向移动。
例如,如图1所示,当第一螺纹杆4沿X方向转动时,第二夹板32将沿靠近第一夹板31的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当第二夹板32朝向靠近固定盒2底板22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将位于第一夹板31与第二夹板32之间的光纤或网线夹住,实现固定光纤或网线的目的。当需要拆除光纤或网线时,只需沿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螺纹杆4,使得第二夹板32朝远离固定盒2底板22的方向移动即可。
在此情况下,如图1所述,该第一螺纹杆4可以包括手柄40,该手柄40设置于第一螺纹杆4伸出固定盒2的一端。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持握该手柄40进而转动与手柄40相连的第一螺纹杆4。
由上述可知,为了对穿设于固定盒2中的光纤或网线进行固定,固定盒2包括夹板组件3和第一螺纹杆4。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上述夹板组件3的第一夹板31朝向第二夹板3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310,且多个第一凹槽310间隔设置。基于此,上述夹板组件3的第二夹板32朝向第一夹板3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30,多个第二凹槽320同样间隔设置,且一个第一凹槽310与一个第二凹槽320相对应。在此情况下,第二夹板32朝靠近第一夹板31的方向移动并与第二夹板抵接时,第一凹槽310与第二凹槽320可以形成避让孔(见图4)。
这样一来,当光纤或网线从第一通孔231或者第二通孔232穿入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时可以穿设于第一凹槽310与第二凹槽320形成的避让孔中,对穿设于第一夹板31与第二夹板32之间的光纤或网线进一步限位。当远离路由器一侧的光纤或网线被触碰并使得光纤或网线晃动时,由于固定盒2中的光纤或网线被夹板组件3的第一夹板31与第二夹板32夹持住,因此由固定盒2穿出的光纤或网线晃动幅度将大幅减小甚至消除。这样便可以解决由于光纤或网线与路由器接头处容易晃动导致接触不良甚至脱落的问题。
此外,上述一个第一凹槽310与一个第一通孔231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第一凹槽310与一个第一通孔231相对应指的是,第一凹槽310的槽壁所在圆周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通孔231的中心轴线重合。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凹槽310相对应的第二凹槽320的槽壁所在的圆周的中心轴线同样与第一通孔231的中心轴线重合。
这样一来,当光纤或网线从固定盒2的围板23上的通孔穿入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时穿设于夹板组件3之间的光纤或网线排布简洁,不易交叉缠绕,便于后期维护工作。接下来进行举例说明,例如需要被固定的光纤或网线从第一通孔231穿入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进而穿设于与该第一通孔231相对应的第一凹槽310与第二凹槽320之间。继而光纤或网线可以由与该第一通孔23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32穿出。在此情况下,当第二夹板32朝靠近第一夹板3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夹板31与第二夹板32可以将穿设于其间的光纤或网线夹持住,起到固定光纤或网线的作用。
由上述可知,第一夹板31开设有第一凹槽310,第二夹板32开设有第二凹槽320,第一凹槽310与第二凹槽320相配合使穿设于其间的光纤或网线位于第一凹槽310与第二凹槽320形成的避让孔中,使得穿设于固定盒2中的光纤或网线排布简洁。
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夹板组件3还可以包括多个限位柱311,位于第一夹板31朝向第二夹板32的一侧,且限位柱311与第一夹板31相连。基于此,夹板组件3还可以包括多个限位孔322,限位孔开设于第二夹板32上,且一个限位孔322与一个限位柱311相对应。这样一来,第二夹板32朝向靠近第一夹板31的过程中,位于第一夹板31上的限位柱311将先插入开设于第二夹板32上的限位孔322中,确保开设于第一夹板31上的第一凹槽310与开设于第二夹板32上的第二凹槽320对位准确。
继续参照图3,上述夹板组件3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柱3111以及至少一个导向孔3222。导向柱3111设置于第一夹板31朝向第二夹板32的一侧,且导向柱3111与第一夹板31和顶板21中的至少一者相连。基于此,导向孔3222开设于第二夹板32上,并贯穿第二夹板32,且一个导向孔3222对应一个导向柱3111。这样一来,导向柱3111可以穿设于与之对应导向孔3222中,在第二夹板32沿第一螺纹杆4移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由上述可知,为了解决光纤或网线与路由器接头处容易晃动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或网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底座主表面10上的固定盒2。光纤或网线穿设于固定盒2的容纳腔200中,并对穿设于容纳腔200中的光纤或网线进行固定已解决上述问题。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纤或网线与与路由器接头处的连接稳定性,如图1所示,上述宽带接入用光纤或网线固定装置还包括承载板5,该承载板5与底座1相连,且位于底座1的主表面10所在的一侧,用于承载路由器9。这样一来,将需要与光纤或网线连接的路由器放置在承载板5上,通过调节承载板5相对于底座1的高度使路由器接头90的高度与开设于固定盒2围板23上的第一通孔231与第二通孔232在同一水平高度,确保第一通孔231与第二通孔232的开孔范围能够对准路由器接头。这样,当光纤或网线由固定盒2穿出并与路由器接头连接时可以避免光纤或网线折弯,从而减少光纤或网线与路由器接头插接后,光纤或网线与路由器插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光纤或网线与路由器接头之间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调节承载板5的目的,固定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组件,该升降驱动组件与承载板5相连,并用于驱动承载板5相对于底座1上升或者下降,以下结合附图对该升降驱动组件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上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61和第二支撑杆62,第一支撑杆61与第二支撑杆62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杆6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11与第二端612(参见图1)。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与底座1滑动连接,同时该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还与底座1转动连接,该第一支撑杆61的第二端612与承载板5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6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621与第四端622(参见图1),其中第三端621与底座1滑动连接,同时该第三端621还与底座1转动连接。该第二支撑杆62的第四端622与承载板5转动连接。基于此,第一支撑杆61与第二支撑杆62可以用于支撑承载板5。
在此基础上,为了通过上述第一支撑杆61与第二支撑杆62对承载板5相对于底座1的高度进行调节,该升降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相连,且该驱动件还与第二支撑杆62的第三端621相连。如图5所示,在驱动件的作用下,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向a方向移动,第二支撑杆62的第三端621向b方向移动,这样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和第二支撑杆62的第三端621相互靠近进而将承载台5升起。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端611背离a方向移动,第三端621背离b方向移动时承载台5将降低。
由上述可知,通过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以及与第一支撑杆61和第二支撑杆62相连的驱动件可以驱动承载板5升降,进而调节承载板5相对于底座1的高度,以实现上述通过调节承载板5相对于底座1的高度使路由器接头的高度与开设于固定盒2围板23上的第一通孔231与第二通孔232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目的。
接下来对上述驱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驱动件包括第一滑块631和第二滑块632。第一滑块631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该第一滑块631还与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连接,且第一滑块631与第一端611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基于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与底座1之间的滑动连接,是由于第一滑块631与底座1滑动连接,而第一滑块631还与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连接,在此情况下实现了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与底座1的滑动连接。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一支撑杆61的第一端611与第一滑块631的连接为转动连接,这样一来便实现了第一支撑杆61第一端611与底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
在此情况下,第二滑块632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该第二滑块632还与第二支撑杆62的第三端621连接,且第二支撑杆62的第三端621与第二滑块632之间的连接同样为转动连接。基于此,上述第二支撑杆62的第三端621与底座1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三端621与底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的实现远离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在此基础上,上述驱动件还包括第二螺纹杆7,与底座1转动连接,且该第二螺纹杆7具有第一螺纹段71和第二螺纹段72。第一螺纹段71和第二螺纹段72的旋向相反,基于此,上述第一滑块631与第一螺纹段71螺纹配合,第二滑块632与第二螺纹段72螺纹配合。这样一来,当转动第二螺纹杆7时,可以使得第一滑块631与第二滑块63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实现上述驱动承载板5升降的目的。
在此情况下,为了实现上述第二螺纹杆7与底座1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一滑块631和第二滑块632与底座之间的滑动连接。底座1相对的两侧开设有滑槽8(请结合图5和图6),上述第一滑块631、第二滑块632以及第二螺纹杆7设置于该滑槽8中。在此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升降驱动组件可以为两个,一个滑槽8中设置一个升降驱动组件,且一个升降驱动组件与承载板5的一侧相连,另一个升降驱动组件与承载板5的另一侧相连。这样一来,相对设置的两个升降驱动组件同时驱动承载板5,确保承载板5能够平稳的进行升降。
由上述可知,上述升降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承载板5进行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将承载板5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如图5所示,底座1的主表面10上还设有第一限位部101和第二限位部102。上述承载板5位于第一限位部101与第二限位部102之间,且承载板5与第一限位部101与第二限位部102滑动配合。
这样一来,当承载板5在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升降时,第一限位部101和第二限位部102可以确保承载板5平稳的上升或者下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主表面;
固定盒,设置于所述主表面上,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固定盒包括:
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围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围板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夹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夹持网线;
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围板上;
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围板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组件包括:
第一夹板,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底板相连;
第二夹板,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板邻近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围板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盒还包括:
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盒内,且与所述第一夹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固定盒,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所述第二夹板,且与所述第二夹板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夹板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间隔设置,一个第一凹槽与一个第二凹槽相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凹槽与一个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组件还包括:
多个限位柱,与所述第一夹板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且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柱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
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在所述第二夹板上,且一个所述限位孔与一个所述限位柱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顶板中的至少一者相连;
至少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夹板上,且贯穿所述第二夹板,一个所述导向孔对应一个所述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还包括:
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底座相连,且位于所述主表面所在的一侧,用于承载路由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还包括:
升降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承载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端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且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端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以及,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端相连,且还与所述第三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所述第三端转动连接;
第二螺纹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具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螺纹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每一者滑动配合。
CN202222995644.1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Active CN218734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5644.1U CN218734704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5644.1U CN218734704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4704U true CN21873470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5644.1U Active CN218734704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4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2932B2 (en) Multi-positionable telecommunications tray
US11448843B2 (en) Rotatable patch cable holder
US11002931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tray with a cable routing path extending through a pivot hinge
US9952398B2 (en) Modular high density telecommunications frame and chassis system
US7349615B2 (en) Fiber optic housing assembly for fiber optic connections comprising pivotable portion
US6226436B1 (en) Fiber optical pedestal
US20100061691A1 (en) Horizontal fiber optic patching assembly
US20100189403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s with High Density Patching Modules
AU2011245168A1 (en) Stackable shelves for a fiber optic housing,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CN1595215A (zh) 光纤端接模件
CN218734704U (zh) 一种宽带接入用光纤网线固定装置
US6157766A (en) High-density and high-capacity distribution frame for optical fibers
CN115411623A (zh) 一种防止线缆掉落的输配电设备台架
KR200457881Y1 (ko) 광 케이블 접속 장치
KR200457959Y1 (ko) 광 케이블 접속 장치
WO2011137350A1 (en) Fiber optic housings with removable panel clips
EP3891540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panel
CN220605447U (zh) 一种线束排线预固定装置
CN218726761U (zh) 一种光纤涂覆层图像摄取装置
CN208978213U (zh) 防护机构及具有其的箱体结构
CN117676374A (zh) 一种电力通信机柜的配线架
CN115653395A (zh) 防护装置
AU2015224449A1 (en) Fiber optic housings with removable panel cli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