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3063U - 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3063U
CN218733063U CN202223019882.5U CN202223019882U CN218733063U CN 218733063 U CN218733063 U CN 218733063U CN 202223019882 U CN202223019882 U CN 202223019882U CN 218733063 U CN218733063 U CN 218733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duct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push rod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98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长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ngtong Meih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Huawe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Huawe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Huawe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98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3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3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3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母线槽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外侧护板。该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通过推动外套筒件在母线槽本体的表面滑动位移,带动活动推杆向外侧推动,即利用对接插头的插接处的顶部和底部均受到向外侧的作用力,便于能够快速稳定的将其对接插头与母线槽本体上的导插板稳定分离,同时可借助接触顶块插入对接插头上的卡块的凹槽内,同时配合限位卡盘块上的内插限位滑块旋转位移至外侧护板表面的L形滑槽的卡槽内,能够稳定的将其对接插头与母线槽本体上的导插板插接固定,避免了对接安装后脱离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了在实际使用时母线槽本体的插拔对接更合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同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大大降低的母线槽两端部连接处及分线口插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温升,并在母线槽中使用了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母线槽的安全可靠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目前,现有的插接式母线槽在连接安装时,都是直接将其母线槽端头的多个导插板插入对接头的插槽内的,由于考虑到连接稳定性,出厂时都会默认设置的对接头的插槽大小是与导插板的横截面积基本等大,这样才会使其导插板能够与插接头稳定对接,并通过内置相互挤压产生的摩擦阻力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固定,但是这样会使其母线槽在与插接头插拔时非常困难(如果厂家将其插接头设置的插槽缝隙太大,虽然导插板能够与插接头插拔轻松,但是母线槽上的导插板与插接头容易脱离),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母线槽的插拔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解决了现有的插接式母线槽在连接安装时,都是直接将其母线槽端头的多个导插板插入对接头的插槽内的,由于考虑到连接稳定性,出厂时都会默认设置的对接头的插槽大小是与导插板的横截面积基本等大,这样才会使其导插板能够与插接头稳定对接,并通过内置相互挤压产生的摩擦阻力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固定,但是这样会使其母线槽在与插接头插拔时非常困难(如果厂家将其插接头设置的插槽缝隙太大,虽然导插板能够与插接头插拔轻松,但是母线槽上的导插板与插接头容易脱离),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母线槽的插拔极为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所述母线槽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外侧护板,所述母线槽本体的两侧均插入有对接插头,所述母线槽本体和外侧护板的表面滑动套接有两个推动外套筒件,所述对接插头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侧面凹槽内插入有接触顶块,所述接触顶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件,所述连接块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推杆,所述活动推杆的另一端插入母线槽本体的外侧护板的内部,且与外侧护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的内部插入有推按杆,所述推按杆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推压板,所述推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与卡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入锥杆件,所述插入锥杆件的表面活动插入卡块侧面开设的凹槽内,其端头延伸至接触顶块表面开设的锥形卡槽,所述活动推杆位于外侧护板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推滑块,所述内推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件,所述外侧护板的表面开设有配合滑动件使用的滑动穿槽,所述滑动件的中部穿过外侧护板开设的滑动穿槽,且延伸至外侧护板的外部,所述滑动件位于外侧护板外部的一端与推动外套筒件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推杆位于外侧护板外部的表面转动套接有限位卡盘块,所述限位卡盘块的侧面与外侧护板的侧面接触,所述限位卡盘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U型连杆。
优选的,所述U型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插限位滑块,所述外侧护板的正面开设有配合内插限位滑块使用的L形滑槽,所述内插限位滑块的表面与外侧护板表面开设的L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推滑块的侧面沿口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内圈套在活动推杆的表面,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内推滑块的一侧与外侧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推杆位于外侧护板内部的一端插入有定位稳定插杆,所述定位稳定插杆的表面与活动推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稳定插杆的另一端与外侧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推动外套筒件分别以母线槽本体的中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推动外套筒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推移块所述推按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拨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通过推动外套筒件的设置,以及外侧护板、卡块、接触顶块、连接块件、活动推杆、推按杆、压缩弹簧、推压板、插入锥杆件、内推滑块、定位稳定插杆和滑动件的配合使用,从而起到了通过推动外套筒件在母线槽本体的表面滑动位移,带动活动推杆向外侧推动,即利用接触顶块对其接触卡块进行向外侧推压,使其对接插头的插接处的顶部和底部均受到向外侧的作用力,便于能够快速稳定的将其对接插头与母线槽本体上的导插板稳定分离,同时可借助接触顶块插入对接插头上的卡块的凹槽内,利用插入锥杆件位移插入接触顶块的锥形卡槽内,同时配合限位卡盘块上的内插限位滑块旋转位移至外侧护板表面的L形滑槽的卡槽内,能够稳定的将其对接插头与母线槽本体上的导插板插接固定,避免了对接安装后脱离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了在实际使用时母线槽本体的插拔对接更合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B处内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4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3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母线槽本体;2、对接插头;3、推动外套筒件;4、外侧护板;5、卡块;6、接触顶块;7、连接块件;8、活动推杆;9、限位卡盘块;10、推按杆;11、按压拨块;12、压缩弹簧;13、推压板;14、插入锥杆件;15、内推滑块;16、复位弹簧;17、定位稳定插杆;18、滑动件;19、推移块;20、U型连杆;21、内插限位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1,母线槽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外侧护板4,母线槽本体1的两侧均插入有对接插头2,母线槽本体1和外侧护板4的表面滑动套接有两个推动外套筒件3,通过推动外套筒件3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便于轻松同步的带动两个活动推杆8向外侧位移,即借助接触顶块6对其卡块5向外侧推压,使其能够轻松的使其母线槽本体1上的导插板与对接插头2的插接分离,两个推动外套筒件3分别以母线槽本体1的中部呈左右对称分布,推动外套筒件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推移块19,通过推移块19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便于推移推动外套筒件3的效果,对接插头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卡块5的侧面凹槽内插入有接触顶块6,接触顶块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件7,连接块件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推杆8,活动推杆8的另一端插入母线槽本体1的外侧护板4的内部,且与外侧护板4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推杆8位于外侧护板4外部的表面转动套接有限位卡盘块9,限位卡盘块9的侧面与外侧护板4的侧面接触,限位卡盘块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U型连杆20,U型连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插限位滑块21,外侧护板4的正面开设有配合内插限位滑块21使用的L形滑槽,内插限位滑块21的表面与外侧护板4表面开设的L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限位卡盘块9的设置,利用限位卡盘块9在活动推杆8上旋转,即带动内插限位滑块21能够稳定的卡在外侧护板4正面设置的L形卡槽内,从而以达到对其活动推杆8的位移进行固定的效果,卡块5的内部插入有推按杆10,推按杆10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推压板13,推按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的底部与卡块5的内壁固定连接,推按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拨块11,通过按压拨块11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便于向内侧推压推按杆10的效果,推压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入锥杆件14,插入锥杆件14的表面活动插入卡块5侧面开设的凹槽内,其端头延伸至接触顶块6表面开设的锥形卡槽,通过推压板13和插入锥杆件14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使其能够借助推按杆10的位移带动插入锥杆件14上下插接,通过与接触顶块6锥形的卡槽,保证活动推杆8与进行卡块5约束固定,活动推杆8位于外侧护板4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推滑块15,内推滑块15的侧面沿口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内圈套在活动推杆8的表面,复位弹簧16远离内推滑块15的一侧与外侧护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复位弹簧16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带动活动推杆8复位的效果,活动推杆8位于外侧护板4内部的一端插入有定位稳定插杆17,定位稳定插杆17的表面与活动推杆8的内壁滑动连接,定位稳定插杆17的另一端与外侧护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定位稳定插杆17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加强活动推杆8位移时的稳定性,内推滑块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件18,外侧护板4的表面开设有配合滑动件18使用的滑动穿槽,滑动件18的中部穿过外侧护板4开设的滑动穿槽,且延伸至外侧护板4的外部,滑动件18位于外侧护板4外部的一端与推动外套筒件3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滑动件18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便于对其对接插头2上的卡块5进行推压和锁定的效果。
使用时,母线槽本体1上的导插板插入对接插头2内部的同时,对接插头2上的卡块5与接触顶块6形成推压作用力,即带动活动推杆8向外侧护板4的内部伸缩位移,当母线槽本体1上的导插板插入对接插头2对接完成时,限位卡盘块9的侧面同步与外侧护板4侧面挤压接触,随后转动限位卡盘块9,使其内插限位滑块21旋转位移至外侧护板4表面的L形滑槽的卡槽内,并配合插入锥杆件14对插入卡块5内部的接触顶块6进行插接定位,从而使其母线槽本体1上的导插板插入对接插头2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约束固定,防止对接插头2在使用的过程由于拉扯或松弛等原因脱落,当需要拔开之间的连接时,即转动限位卡盘块9,将其内插限位滑块21旋转至外侧护板4表面开设的L形凹槽的横向槽内,随后即向外侧推送推动外套筒件3,即通过内推滑块15,同步带动上下两个活动推杆8向外侧推压接触顶块6,即借助卡块5,稳定的向外侧推送对接插头2,能够轻松的使其母线槽本体1上的导插板与对接插头2的插接分离,随后再同步向内侧按压上下两个按压拨块11,使其插入锥杆件14竖直向内侧位移,与接触顶块6锥形卡槽分离,然后即位移出接触顶块6则完成分离,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可得,该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通过推动外套筒件3的设置,以及外侧护板4、卡块5、接触顶块6、连接块件7、活动推杆8、推按杆10、压缩弹簧12、推压板13、插入锥杆件14、内推滑块15、定位稳定插杆17和滑动件18的配合使用,从而起到了通过推动外套筒件3在母线槽本体1的表面滑动位移,带动活动推杆8向外侧推动,即利用接触顶块6对其接触卡块5进行向外侧推压,使其对接插头2的插接处的顶部和底部均受到向外侧的作用力,便于能够快速稳定的将其对接插头2与母线槽本体1上的导插板稳定分离,同时可借助接触顶块6插入对接插头2上的卡块5的凹槽内,利用插入锥杆件14位移插入接触顶块6的锥形卡槽内,同时配合限位卡盘块9上的内插限位滑块21旋转位移至外侧护板4表面的L形滑槽的卡槽内,能够稳定的将其对接插头2与母线槽本体1上的导插板插接固定,避免了对接安装后脱离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了在实际使用时母线槽本体1的插拔对接更合理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外侧护板(4),所述母线槽本体(1)的两侧均插入有对接插头(2),所述母线槽本体(1)和外侧护板(4)的表面滑动套接有两个推动外套筒件(3),所述对接插头(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卡块(5)的侧面凹槽内插入有接触顶块(6),所述接触顶块(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件(7),所述连接块件(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推杆(8),所述活动推杆(8)的另一端插入母线槽本体(1)的外侧护板(4)的内部,且与外侧护板(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块(5)的内部插入有推按杆(10),所述推按杆(10)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推压板(13),所述推按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底部与卡块(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压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入锥杆件(14),所述插入锥杆件(14)的表面活动插入卡块(5)侧面开设的凹槽内,其端头延伸至接触顶块(6)表面开设的锥形卡槽,所述活动推杆(8)位于外侧护板(4)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推滑块(15),所述内推滑块(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件(18),所述外侧护板(4)的表面开设有配合滑动件(18)使用的滑动穿槽,所述滑动件(18)的中部穿过外侧护板(4)开设的滑动穿槽,且延伸至外侧护板(4)的外部,所述滑动件(18)位于外侧护板(4)外部的一端与推动外套筒件(3)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推杆(8)位于外侧护板(4)外部的表面转动套接有限位卡盘块(9),所述限位卡盘块(9)的侧面与外侧护板(4)的侧面接触,所述限位卡盘块(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U型连杆(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插限位滑块(21),所述外侧护板(4)的正面开设有配合内插限位滑块(21)使用的L形滑槽,所述内插限位滑块(21)的表面与外侧护板(4)表面开设的L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推滑块(15)的侧面沿口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内圈套在活动推杆(8)的表面,所述复位弹簧(16)远离内推滑块(15)的一侧与外侧护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推杆(8)位于外侧护板(4)内部的一端插入有定位稳定插杆(17),所述定位稳定插杆(17)的表面与活动推杆(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稳定插杆(17)的另一端与外侧护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动外套筒件(3)分别以母线槽本体(1)的中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推动外套筒件(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推移块(19)所述推按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拨块(11)。
CN202223019882.5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Active CN218733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9882.5U CN218733063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9882.5U CN218733063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3063U true CN21873306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7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9882.5U Active CN218733063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3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33063U (zh) 一种便于插拔安装的母线槽
CN214044168U (zh) 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的弹力接头装置
CN110714570A (zh) 一种新型顶面凹槽线条结构及安装方式
CN212032957U (zh) 一种拼接式继电器
CN211428835U (zh) 一种四通防爆接线盒
CN216773673U (zh) 一种方便快速拔插的电源插头
CN112838427B (zh) 一种可以插拔式三通连接的端子台
CN110994279A (zh) 一种自动化连接器
CN216595461U (zh) 一种线束连接器插接自检工装
CN211958677U (zh) 一种快速接线的电气接线箱
CN210430273U (zh) 一种防偏便于安装固定的接插件
CN208904350U (zh) 一种欧式连接器
CN216720861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绝缘管型母线槽
CN218733064U (zh) 一种母线槽对接的卡扣结构
CN217194939U (zh) 一种适配性强的零件加工用组装设备
CN219833632U (zh) 一种便于对接的穿线管
CN218824821U (zh) 一种防脱的sfp光模块
CN216015850U (zh) 一种连接方便的电线电缆
CN201804141U (zh) 光纤冷接续子
CN210272938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适配装置
CN214622746U (zh) 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
CN218695256U (zh) 一种焊接双极板用移送托盘
CN213125015U (zh) 一种具有插入自锁结构的线束端子
CN210279728U (zh) 一种芯片插针打胶治具
CN214478312U (zh) 一种弹性连接的type-c公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1

Address after: No. 603, Unit 1, Building 6, Huize Garden, Tonghui Jiayu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Li Hengxi

Address before: 330032 South Entrance, Maiyuan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Huawe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9

Address after: No. 6401A, 4th Floor, Building 6, No. 17 Yunshan South Roa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1011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engtong Meihe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603, Unit 1, Building 6, Huize Garden, Tonghui Jiayu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before: Li Hengx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