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0689U -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0689U
CN218730689U CN202222791191.0U CN202222791191U CN218730689U CN 218730689 U CN218730689 U CN 218730689U CN 202222791191 U CN202222791191 U CN 202222791191U CN 218730689 U CN218730689 U CN 218730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relay
magnetic circuit
circuit system
arma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11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叔明
代文广
李方能
郑增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11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0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0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0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包括线圈架和衔铁组件,线圈架上固定有两轭铁,两轭铁的第一端分别位于线圈架的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衔铁组件包括两衔铁和永磁体,永磁体固定在两衔铁之间并与两衔铁组成工字形或H字形;所述两轭铁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衔铁组件由工字形或H字形形成的两个开口内;各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分别设有凸部,或者,各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之一分别设有凸部,且两个开口内的凸部位于不同的衔铁上;所述凸部位于其所在的开口内的轭铁的第一端与所述永磁体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衔铁与轭铁的磁间隙,从而在不增加线圈组件尺寸、衔铁组件尺寸的基础上,提高磁回路的磁效率,增加线圈的吸力。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组件和衔铁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线圈主体和设置于该线圈主体的两轭铁,衔铁组件包括两衔铁和永磁体,永磁体固定在两衔铁之间并与两衔铁组成工字形;其中一轭铁的第一端配合在两衔铁的第一端之间,另一轭铁的第一端配合在两衔铁的第二端之间。当线圈通额定电压驱动时,各衔铁的其中一端与轭铁产生斥力,另一端与轭铁产生吸力,实现旋转切换功能。通过提高继电器的磁回路的磁效率,可以提高继电器的闭合和/或分断速度,同时降低继电器的动作和/或复归电压,实现降低漆包线重量,大大降低继电器成本的目的。但在不增大线圈组件尺寸、衔铁组件尺寸的基础上,现有技术的磁保持继电器无法提高磁回路的磁效率,无法增加线圈吸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其通过对衔铁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来减少衔铁与轭铁的磁间隙,从而提高磁回路的磁效率,增加线圈吸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架和衔铁组件,线圈架上固定有两轭铁,两轭铁的第一端分别位于线圈架的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衔铁组件包括两衔铁和永磁体,永磁体固定在两衔铁之间并与两衔铁组成工字形或H字形;所述两轭铁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衔铁组件由工字形或H字形形成的两个开口内;各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分别设有凸部,或者,各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之一分别设有凸部,且两个开口内的凸部位于不同的衔铁上;所述凸部位于其所在的开口内的轭铁的第一端与所述永磁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呈长条形,并沿其所在的衔铁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由其所在的衔铁相应的部位由外向内冲压而成,或者,所述凸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衔铁上,且所述凸部的材质与所述衔铁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架中穿设有铁芯,所述两轭铁的第二端分别与铁芯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轭铁分别呈L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衔铁组件还包括绝缘件,该绝缘件与所述两衔铁、永磁体注塑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的材质与所述衔铁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
进一步的,还包括壳体部分、接触系统和推动卡,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设置于壳体部分,并相互配合;所述线圈架设置于壳体部分,所述衔铁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部分,并通过所述推动卡与所述动簧部分相联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部分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上下相连接配合,以围成包容所述接触系统、推动卡和磁路系统的壳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衔铁上设置所述凸部,能够降低衔铁与轭铁的磁间隙,从而在不增加线圈组件尺寸、衔铁组件尺寸的基础上,能够提高磁回路的磁效率,增加线圈的吸力,进而提高继电器的闭合和/或分断速度,降低继电器的动作和/或复归时间,同时降低继电器的动作和/或复归电压,降低漆包线的重量,达到降低继电器成本的目的。此外,所述凸部位于其所在的开口内的轭铁的第一端与所述永磁体之间,使得所述凸部能够避开衔铁与轭铁的搭接面,在不影响衔铁保持力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继电器的动作、复归行程不变,并且使得轭铁无需做相应的让位,从而使轭铁加工更便捷。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不含绝缘件);
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俯视图(不含绝缘件);
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衔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俯视图(不含绝缘件);
图5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衔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俯视图(不含绝缘件);
图7是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不含上壳);
图8是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和推动卡在组合状态的俯视图;
其中,1、轭铁,2、衔铁,21、凸部,3、永磁体,4、线圈,5、线圈架,6、绝缘件,7、动簧部分,8、静簧部分,9、推动卡,10、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架5和衔铁组件,线圈架5上固定有两轭铁1,两轭铁1的第一端分别位于线圈架5的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衔铁组件包括两衔铁2和永磁体3,永磁体3固定在两衔铁2之间并与两衔铁2组成工字形或H字形;所述两轭铁1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衔铁组件由工字形或H字形形成的两个开口内;各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分别设有凸部21,所述凸部21位于其所在的开口内的轭铁1的第一端与所述永磁体3之间,且所述凸部21的材质与所述衔铁的材质相同。因此,各衔铁2的两端处分别设有所述凸部21,如图3所示。当所述磁路系统以卧态安装,且所述衔铁组件的转动轴线位于上下方向上时,所述衔铁组件即呈工字形;当所述磁路系统以立态安装,且所述衔铁组件的转动轴线位于水平方向上时,所述衔铁组件即呈H字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部21由其所在的衔铁2相应的部位由外向内冲压而成,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凸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衔铁上,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铆接或焊接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各凸部21分别呈长条形,并沿其所在的衔铁2的宽度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所述凸部21的长度分别小于所述衔铁2的宽度,并在所述衔铁2的宽度方向上居中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架5上缠绕有线圈4,所述线圈架5中穿设有铁芯,所述两轭铁1的第二端分别与铁芯的两端采用铆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两轭铁1分别呈L字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组件还包括绝缘件(如图8所示),该绝缘件与所述两衔铁2、永磁体3注塑在一起,并将所述永磁体3包容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两衔铁2分别设置所述凸部21,使得两衔铁 2与轭铁1之间的磁间隙分别为L1、L2,如图2所示,与现有技术未设置所述凸部21的磁路系统相比,显然,本实用新型的衔铁2与轭铁1的磁间隙更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线圈组件尺寸、衔铁组件尺寸的基础上提高了磁回路的磁效率,从而增加了线圈4的吸力,进而提高了继电器的闭合和分断速度,降低了继电器的动作和复归时间,同时降低继电器的动作和复归电压,降低漆包线的重量(经试验研究表明,本实用新型可将漆包线的直径降低0.02mm,即,与现有技术的磁路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可采用直径比现有技术小0.02mm的漆包线作为线圈),达到降低继电器成本的目的。此外,由于所述凸部21 避开了衔铁2与轭铁1的搭接面,因而不会影响衔铁2的保持力,能够保证继电器的动作、复归行程不变,并且轭铁1无需做相应的让位,从而不会增加轭铁1的加工工序,减小零件修模或共模成本。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各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之一分别设有凸部21,且两个开口内的凸部21位于不同的衔铁2上,因此,两个衔铁2分别只有一端设有所述凸部21,且两个衔铁2上的凸部21 设在不同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衔铁2中,靠近线圈架5的衔铁的右端内侧面设有所述凸部21,远离线圈架5的衔铁的左端内侧面设有所述凸部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使得衔铁2与轭铁1在动作状态的磁间隙更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线圈组件尺寸、衔铁组件尺寸的基础上提高了磁回路的磁效率,从而增加了线圈4的吸力,进而提高了继电器的闭合速度,降低了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同时降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此外,所述凸部21避开了衔铁2与轭铁1的动作时的搭接面,因而不会影响衔铁2动作时的保持力,能够保证继电器的动作行程不变,并且轭铁1无需做相应的让位,从而不会增加轭铁1的加工工序,减小零件修模或共模成本。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两个衔铁2中,靠近线圈架5的衔铁的左端内侧面设有所述凸部21,远离线圈架5的衔铁的右端内侧面设有所述凸部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使得衔铁2与轭铁1在复归状态的磁间隙更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线圈组件尺寸、衔铁组件尺寸的基础上提高了磁回路的磁效率,从而增加了线圈4的吸力,进而提高了继电器的分断速度,降低了继电器的复归时间,同时降低继电器的复归电压。此外,所述凸部21避开了衔铁2与轭铁1的动作时的搭接面,因而不会影响衔铁2复归时的保持力,能够保证继电器的复归行程不变,并且轭铁1无需做相应的让位,从而不会增加轭铁1的加工工序,减小零件修模或共模成本。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部分、接触系统和推动卡9,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7和静簧部分8,所述动簧部分7和静簧部分8分别设置于壳体部分,并相互配合;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所述线圈组件卧置于壳体部分,所述衔铁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部分,并通过所述推动卡9与所述动簧部分7相联动配合,具体,所述推动卡9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衔铁组件的绝缘件,所述推动卡9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簧部分7的动簧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部分包括上壳(图中未体现)和下壳10,上壳和下壳10上下相连接配合,以围成包容所述接触系统、推动卡9和磁路系统的壳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有关继电器的磁路系统的构造及原理,请参照前面对其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架和衔铁组件,线圈架上固定有两轭铁,两轭铁的第一端分别位于线圈架的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衔铁组件包括两衔铁和永磁体,永磁体固定在两衔铁之间并与两衔铁组成工字形或H字形;所述两轭铁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衔铁组件由工字形或H字形形成的两个开口内;其特征在于:各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分别设有凸部,或者,各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之一分别设有凸部,且两个开口内的凸部位于不同的衔铁上;所述凸部位于其所在的开口内的轭铁的第一端与所述永磁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呈长条形,并沿其所在的衔铁的宽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由其所在的衔铁相应的部位由外向内冲压而成,或者,所述凸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衔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架中穿设有铁芯,所述两轭铁的第二端分别与铁芯的两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轭铁分别呈L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组件还包括绝缘件,该绝缘件与所述两衔铁、永磁体注塑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材质与所述衔铁的材质相同。
8.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部分、接触系统和推动卡,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设置于壳体部分,并相互配合;所述线圈架设置于壳体部分,所述衔铁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部分,并通过所述推动卡与所述动簧部分相联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分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上下相连接配合,以围成包容所述接触系统、推动卡和磁路系统的壳腔。
CN202222791191.0U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Active CN218730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1191.0U CN218730689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1191.0U CN218730689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0689U true CN21873068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9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1191.0U Active CN218730689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0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7382B2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US5515019A (en) Polarized power relay
US5815057A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witching device
CN218385019U (zh) 继电器
CN115083837A (zh) 电磁继电器
KR102606007B1 (ko) 직류 릴레이
CN208027981U (zh) 密封式高压直流磁保持接触器
JP2023546233A (ja) 高い沿面距離を有する超小型リレー
CN218730689U (zh)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磁保持继电器
JP2005026183A (ja) 電磁開閉装置
KR860000545B1 (ko) 전자계전기(電磁繼電器)
US5084688A (en) Miniaturized power relay for printed circuits
US4366459A (en) Miniature magnetic latch relay
CN218730704U (zh) 继电器
WO2022179430A1 (zh) 一种高可靠绝缘的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CN213845169U (zh) 磁保持继电器
KR102628377B1 (ko) 릴레이
US4482875A (en)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midget relay
CN218039034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206471294U (zh) 紧凑型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19842931U (zh) 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
GB1038665A (en)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interrupter
JP2585421B2 (ja) 回路遮断器
CN214505389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JPS58181227A (ja) 有極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