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2161U - 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2161U
CN218722161U CN202222282349.1U CN202222282349U CN218722161U CN 218722161 U CN218722161 U CN 218722161U CN 202222282349 U CN202222282349 U CN 202222282349U CN 218722161 U CN218722161 U CN 218722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condensed water
combined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23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泽慧
贾敬芝
陈翠悟
汤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chaung Design Group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chaung Design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chaung Design Group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chaung Design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823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2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2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2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包括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冷凝水蓄水箱,冷却塔以及冷却水变频水泵,其中:组合空调箱冷凝水回水口、风机盘管末端管路连接冷凝水蓄水箱的进水口;冷凝水底部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管路连接组合空调箱预冷段和冷却塔供水口;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冷凝水蓄水箱,冷却塔以及冷却水变频水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多个管路阀门。本实用新型结合蓄水箱装置,实现对冷凝水的有效回收与储存。温度或液位满足条件时,优先供给组合式空调箱内可灵活抽拉的盘管,实现对新风的预冷,从而降低再冷段能耗,提高整机能效。可作为冷却水补水,提供更低温的冷却水,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冷凝水具有低温、清洁的高品质优势,夏季回收冷凝水,接至蓄水箱,用于组合式空调箱做预冷段,降低系统能耗,提高运行效率。回收的冷凝水也可作为冷却塔补水,实现对冷凝水的梯级回收利用。但是现有的空调冷凝水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不能形成资源的合理应用。
专利文献为CN21320819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在冷凝水收集箱的入口端的前端设置Y型过滤器及维修旁通阀,用于阻隔空调冷凝水中的悬浮尘埃杂质,并且在过滤器前端设置溢流口和排气口,用于过滤器脏堵时的应急排放溢流使用,排气口则保障管道不发生气堵现象。在所述冷凝水收集箱的顶部增设在线监测及水处理自动加药设备,其对回收的冷凝水进行处理使冷凝水的pH值在6.5-7.2之间、COD值低于100ppm且数值在小范围内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再用于冷却塔系统的补水水源;冷凝水收集箱采用电子液位计,除可直接外部观察液位,也起到液位控制作用,控制水泵根据水位要求输送到冷却塔。但是由于冷凝水的温度一般较低,接近露点温度,单一回收利用只供给冷却塔,并不能充分发挥冷凝水的作用,实现冷凝水的梯级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包括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冷凝水蓄水箱,冷却塔以及冷却水变频水泵,其中:
组合空调箱冷凝水回水口、风机盘管末端管路连接冷凝水蓄水箱的进水口;
冷凝水底部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管路连接组合空调箱预冷段和冷却塔供水口;
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冷凝水蓄水箱,冷却塔以及冷却水变频水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多个管路阀门。
优选地,所述冷凝水蓄水箱上还设置有连接外部的溢流管,冷凝水蓄水箱内的水量超过设定阈值时,冷凝水能够通过溢流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冷却塔设置在顶部楼层;冷凝水蓄水箱设置在底部楼层;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设置在多个楼层,多个楼层的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的冷凝水汇总进入所述冷凝水蓄水箱内。
优选地,所述冷凝水蓄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循环水泵、管路阀门电性连接;
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数据,并基于设定的工作模式控制循环水泵和管路阀门的运行。
优选地,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产生的冷凝水通过重力管路回流到蓄水箱。
优选地,所述设定模式包括如下工作模式:
第一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高于设定水位线H1时,经组合空调箱预冷段循环后的冷凝水输送至冷却塔作喷淋水;
第二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T1但蓄水箱内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线H1时,冷凝水回流至蓄水箱进行循环使用,优先满足组合空调箱1的预冷作用;
第三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线H1时,循环水泵停止运行,蓄水箱内仅蓄积冷凝水;
第四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高于设定水位线H1时,开启循环水泵,冷凝水输配至冷却塔作喷淋水。
优选地,所述组合空调箱预冷段采用可抽拉式组合空调箱预冷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合蓄水箱装置,实现对冷凝水的有效回收与储存。温度或液位满足条件时,优先供给组合式空调箱内可灵活抽拉的盘管,实现对新风的预冷,从而降低再冷段能耗,提高整机能效。
2、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冷却水补水,提供更低温的冷却水,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阀门和水泵的联动控制,实现对冷凝水温度和流量的双指标监测,分不同情况用于空调箱预冷或冷却塔喷淋,实现对冷凝水的梯级和多级利用,充分发挥冷凝水价值,节能效果显著。
4、本实用新型空调箱中,冷凝水预冷段为可抽拉式功能段,对于非全年供冷的场所,冬季或过渡季不产生冷凝水时,可随时抽取出来,减少空调箱运行阻力的同时便于对其清洗维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包括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冷凝水蓄水箱,冷却塔以及冷却水变频水泵,其中:组合空调箱冷凝水回水口、风机盘管末端管路连接冷凝水蓄水箱的进水口;冷凝水底部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管路连接组合空调箱预冷段和冷却塔供水口;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冷凝水蓄水箱,冷却塔以及冷却水变频水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多个管路阀门。冷凝水蓄水箱上还设置有连接外部的溢流管,冷凝水蓄水箱内的水量超过设定阈值时,冷凝水能够通过溢流管排出。冷却塔设置在顶部楼层;冷凝水蓄水箱设置在底部楼层;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设置在多个楼层,多个楼层的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的冷凝水汇总进入所述冷凝水蓄水箱内。冷凝水蓄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组合空调箱预冷段采用可抽拉式组合空调箱预冷段。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循环水泵、管路阀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数据,并基于设定的工作模式控制循环水泵和管路阀门的运行。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产生的冷凝水通过重力管路回流到蓄水箱。所述设定模式包括如下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高于设定水位线H1时,经组合空调箱预冷段循环后的冷凝水输送至冷却塔作喷淋水;第二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T1但蓄水箱内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线H1时,冷凝水回流至蓄水箱进行循环使用,优先满足组合空调箱1的预冷作用,充分冷凝水的价值。第三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线H1时,循环水泵停止运行,蓄水箱内仅蓄积冷凝水;第四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高于设定水位线H1时,开启循环水泵,冷凝水输配至冷却塔作喷淋水。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采用常规的
进一步详细说明,利用冷凝水回收来预冷的空调系统,应用前提为空调系统有较可观的冷凝水产生(夏季制冷工况)。主要设备包括中央空调系统末端,即组合空调箱1、风机盘管2,冷凝水蓄水箱3,冷却塔4,冷却水变频水泵309。
工作流程及原理:系统组合空调箱1、风机盘管2产生冷凝水,通过重力管路201、202、203回流到蓄水箱3中,冷却水泵309将蓄水箱3中冷凝水经由管路303,304,308输配到组合空调箱预冷段101中,对已被过滤的热空气进行预冷。蓄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302及温度传感器301通过对水箱内冷凝水的水量和温度进行测量判定后决定系统的运行模式。判别一,有以下两种工作模式。模式1:当冷凝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T1(预冷作用较好)且蓄水箱3内水位线高于设定水位线H1(水量充足)时,经组合空调箱1中预冷段101循环后的冷凝水经由管路310和管路401输送至冷却塔4作喷淋水,实现冷凝水的梯级利用;模式2:当冷凝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T1但蓄水箱3内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线H1(冷凝水水量不充足)时,冷凝水经由管路307、305回流至蓄水箱3进行循环使用,优先满足组合空调箱1的预冷功能,充分利用冷凝水的预冷作用。
当系统进行内循环时,随着预冷循环导致冷凝水温度上升,蓄水箱3内水位变化,进行判别二,有以下两种工作模式。模式3:当冷凝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T1(预冷作用变差)且蓄水箱3内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线H1时,水泵309停止运行,此时蓄水箱内仅蓄积冷凝水;模式4:当冷凝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3内水位线高于设定水位线H1时,水泵309开启,冷凝水经由管路303、306、401输配至冷却塔作喷淋水,在利用冷凝水的同时加快冷凝水的蓄水降温过程;当冷凝水温低于设定温度T1且工况条件稳定时,则返至判别一中条件来选定系统运行模式。
对应四种模式的阀门启闭状态分别为:模式1:阀门2、3、4、9开启,阀门1、5、7关闭;模式2:阀门1、2、4、7开启,阀门3、5、9关闭;模式3:阀门4、5、7、9均关闭,其余阀门维持原启闭状态;模式4:阀门5、9开启,阀门3、4、7关闭。四种模式对应中阀门8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当空调系统无冷凝水产生时则系统停止运行,阀门8关闭,且对于空调箱预冷段101,设置为可抽拉式功能段,当系统停止运行时,便于抽取拆卸,对其清洗维护,且减少空调箱其他工况运行阻力。
在一定时间段△T内,当系统运行的工况条件波动较大即系统运行不稳定时,为了避免水泵和阀门频繁启闭,对应判别一、二条件,应选定模式2和模式3来运行。当蓄水箱3中水量蓄满后多余冷凝水可通过溢流管311排至排水沟或用于灌溉等其他用途。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8)

1.一种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冷凝水蓄水箱,冷却塔以及冷却水变频水泵,其中:
组合空调箱冷凝水回水口、风机盘管末端管路连接冷凝水蓄水箱的进水口;
冷凝水底部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管路连接组合空调箱预冷段和冷却塔供水口;
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冷凝水蓄水箱,冷却塔以及冷却水变频水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多个管路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蓄水箱上还设置有连接外部的溢流管,冷凝水蓄水箱内的水量超过设定阈值时,冷凝水能够通过溢流管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设置在顶部楼层;冷凝水蓄水箱设置在底部楼层;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设置在多个楼层,多个楼层的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的冷凝水汇总进入所述冷凝水蓄水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蓄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循环水泵、管路阀门电性连接;
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数据,并基于设定的工作模式控制循环水泵和管路阀门的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组合空调箱、风机盘管产生的冷凝水通过重力管路回流到蓄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工作模式包括如下工作模式:
第一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高于设定水位线H1时,经组合空调箱预冷段循环后的冷凝水输送至冷却塔作喷淋水;
第二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T1但蓄水箱内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线H1时,冷凝水回流至蓄水箱进行循环使用,优先满足组合空调箱1的预冷作用;
第三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线H1时,循环水泵停止运行,蓄水箱内仅蓄积冷凝水;
第四工作模式:冷凝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T1且蓄水箱内水位线高于设定水位线H1时,开启循环水泵,冷凝水输配至冷却塔作喷淋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空调箱预冷段采用可抽拉式组合空调箱预冷段。
CN202222282349.1U 2022-08-29 2022-08-29 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Active CN218722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2349.1U CN218722161U (zh) 2022-08-29 2022-08-29 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2349.1U CN218722161U (zh) 2022-08-29 2022-08-29 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2161U true CN218722161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2349.1U Active CN218722161U (zh) 2022-08-29 2022-08-29 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2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55422U (zh) 相变换热和压缩制冷复合冷却系统
CN106247509B (zh) 一体式冷水机组
CN208832700U (zh)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及一体式空调设备
CN202328614U (zh) 一种带旁通的新型家用热回收型新风换气机
CN218722161U (zh) 利用冷凝水回收预冷的空调系统
CN103411283A (zh) 一种耦合冷淋器水循环和气流冷却器的水空调系统
CN203404909U (zh) 回收内机冷凝水冷量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3727649B (zh) 一种带辅助水冷装置的风冷式空调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CN108954577A (zh) 基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与溶液除湿的粮库通风降湿设备
CN107401786A (zh) 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及其除霜方法
CN108731240A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节能型空调新风装置
CN206660868U (zh) 一种酸雾净化塔处理装置
CN108444087A (zh) 制冷方法、装置及空调
CN208012045U (zh) 制冷装置及空调
CN209655543U (zh) 一种环保且使用方便的空调
CN206222688U (zh) 一种高效乏风源热泵系统
CN208936369U (zh) 一种自循环节能型水冷空调系统
CN106642418A (zh) 中央空调水系统
CN208635199U (zh) 一种无排放水的新型节能型分体空调
CN106440355A (zh) 一种高效乏风源热泵系统
CN206556226U (zh) 空调
CN206338194U (zh) 一种用于冷却水环式真空泵的冷却装置
CN206739678U (zh) 一体式双冷热泵机组
CN206929910U (zh) 冰蓄冷空调系统
CN112460693A (zh) 一种回收空调冷凝水新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