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3342U - 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3342U
CN218713342U CN202222986465.1U CN202222986465U CN218713342U CN 218713342 U CN218713342 U CN 218713342U CN 202222986465 U CN202222986465 U CN 202222986465U CN 218713342 U CN218713342 U CN 218713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proof
cast strip
post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64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晶
李冰茹
黄金星
王伟
刘正杰
罗莹莹
李延伟
王磊
邹浩
张伟华
郑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 Yu Wei Ye Beij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 Yu Wei Ye Beij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 Yu Wei Ye Beij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 Yu Wei Ye Beij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64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3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3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3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54Roof garden systems; Roof coverings with high solar reflect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32Roof garden system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包括顶板结构层、第一防水层、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和第三防水层和种植土层,第一防水层设置在顶板结构层的后浇带的裂缝上方,可以直接对后浇带的裂缝进行密封,避免水进入到裂缝内部,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设置在第一防水层的上方,起到对水的阻隔作用;第三防水层设置在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上方,起到对种植土层的阻隔作用,避免种植土中水渗透至顶板结构层内,通过自上之下依次设置的第三防水层、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和第一防水层的结合使用,可以起到对种植土层和顶板结构层中后浇带的裂缝处进行充分的密封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在解决超长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常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地下建筑在浇筑顶板时需留设后浇带,然后根据需要,在顶板上进行回填种植土、绿化景观的施工,然而后浇带处易渗水且强度不足,从而影响了地下建筑的防水性能及结构承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回填种植土的后浇带顶板的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顶板结构层;还包括第一防水层、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第三防水层和种植土层;
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在所述顶板结构层的后浇带的裂缝上方;
所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方;
所述第三防水层设置在所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上方;
所述种植土层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水层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层采用厚度为1.5mm-2mm自粘卷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层铺设范围为以后浇带的裂缝为中心的周围至少250mm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 2mm-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水层采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1.0mm-1.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该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顶板结构层、第一防水层、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和第三防水层和种植土层,第一防水层设置在顶板结构层的后浇带的裂缝上方,可以直接对后浇带的裂缝进行密封,避免水进入到裂缝内部,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设置在第一防水层的上方,起到对水的阻隔作用;第三防水层设置在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上方,起到对种植土层的阻隔作用,避免种植土中水渗透至顶板结构层内,通过自上之下依次设置的第三防水层、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和第一防水层的结合使用,可以起到对种植土层和顶板结构层中后浇带的裂缝处进行充分的密封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申请提供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结构层、2-第一防水层、3-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4-第三防水层、5-种植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顶板结构层1;还包括第一防水层2、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第三防水层4和种植土层5;
其中,第一防水层2设置在顶板结构层1的后浇带的裂缝上方;
可选地,第一防水层2采用厚度为1.5mm-2mm自粘卷材,将卷材展平铺设在顶板结构层1的上方,进而对裂缝进行密封。
实际应用时,第一防水层2铺设范围可以为:以后浇带的裂缝为中心的周围至少250mm范围内,这样可以对裂缝的周围进行密封,避免水经过第一防水层2与顶板结构层1的缝隙流入裂缝内,对顶板结构层 1的强度造成影响。
以图示为例,针对后浇带的两侧的裂缝,每一个裂缝分别配置一层第一防水层2,进行实现充分的密封效果。
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设置在第一防水层2的上方;可选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2mm-3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可以采用专利号为CN201711183357.8中公开的一种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阴离子硬质乳化沥青和聚合物胶乳,阴离子硬质乳化沥青的针入度为30 50;B组分包括促凝剂,具有拉伸强度高、耐热性能好和低温柔度低的特点,适用于高温施工环境和低温环境使用。
第三防水层4设置在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的上方;第三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1.2mm-1.5mm。本实施例中,第三防水层采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例如,可以采用现有的聚氯乙烯双面复合耐根穿刺防水卷材,以铜胎基作为阻根防水层,具有长期的耐植物根(或根状茎) 穿刺性能、粘结力强、稳定性好、低温柔性和耐热性好、耐化学腐蚀及抗辐射能力强的特点。
种植土层5设置在第三防水层4的上方,用于种植花草苗木。
本实施例提供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自上之下依次设置的第三防水层4、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和第一防水层2的结合使用,可以起到对种植土层5和顶板结构层1中后浇带的裂缝处进行充分的密封防水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而这些修改、替换或者组合,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顶板结构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水层、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第三防水层和种植土层;
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在所述顶板结构层的后浇带的裂缝上方;
所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方;
所述第三防水层设置在所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上方;
所述种植土层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水层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采用厚度为1.5mm-2mm自粘卷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铺设范围为以后浇带的裂缝为中心的周围至少250m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2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水层采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1.2mm-1.5mm。
CN202222986465.1U 2022-11-10 2022-11-10 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Active CN218713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6465.1U CN218713342U (zh) 2022-11-10 2022-11-10 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6465.1U CN218713342U (zh) 2022-11-10 2022-11-10 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3342U true CN21871334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6465.1U Active CN218713342U (zh) 2022-11-10 2022-11-10 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3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13342U (zh) 种植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CN214498105U (zh) 防水建筑屋顶
CN214993917U (zh) 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
CN205531052U (zh) 一种种植屋面非热熔防水应用系统
CN211200755U (zh) 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施工结构
CN205970176U (zh) 一种复合自粘环氧卷材
CN104675024A (zh) 一种具有防水隔热功能的新型屋顶绿化材质结构
CN210887330U (zh) 一种富水区域地下室顶板与围护墙体交界处防水结构
CN20992384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公路结构
CN209538419U (zh) 一种易安装的密封件及防水节点
CN208500847U (zh) 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CN219196060U (zh) 底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CN219343799U (zh) 一种防水卷材屋面的防水结构
CN217128760U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CN218117051U (zh) 一种装配式防水地面结构
CN214498104U (zh) 防水屋顶结构
CN214498126U (zh) 应用于建筑屋顶的防水结构
CN219011319U (zh) 隧道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6196069U (zh) 一种轻质混凝土屋面
CN211369272U (zh) 一种建筑预制板防水结构
CN218404022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CN217557008U (zh) 一种紧贴围护墙体的地下建筑防水结构
CN218713341U (zh) 地下底板导墙防水结构
CN218716858U (zh) 隧道复合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449740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所用防渗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