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9321U -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9321U
CN218709321U CN202223339549.2U CN202223339549U CN218709321U CN 218709321 U CN218709321 U CN 218709321U CN 202223339549 U CN202223339549 U CN 202223339549U CN 218709321 U CN218709321 U CN 218709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base
slow release
unpowered
unpowered s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95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坚伟
陈繁
穆毅
易威
陈勇
邱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95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9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9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9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包括固定于设施井内部的底座,在底座的顶部支撑有相互连通的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污水管连接的排污口以及与雨水管连接的排水口;通过设置有固定于设施井内部的底座,相互连通的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支撑于底座的顶部,并将与污水管连接的排污口以及与雨水管连接的排水口设置于底座的两侧,从而将排污装置、无动力缓释装置、排水口及排污口分别集成于底座内部,整体成型,安装简单方便;底座选用预埋件,施工时先将底座预先埋入井底,待到设施井施工完成,再将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插入底座上对应位置的安装预留孔,相较其他缓释装置安装更为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背景技术
为控制面源污染、防洪减灾、及改善生态环境,雨水处理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正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降雨的随机性、短暂性和降雨强度的非均匀性,在实施雨水处理工程时,需要对雨水进行储存并对雨水水质进行净化以实现安全用水。
现有技术中,人们已经提出多种方式将储存的雨水从储水设施中缓慢释放并加以利用,例如可参见现有专利文件CN110306641A中就公开了一种无动力缓释器,其在排水过程中伴随着水位的持续下降保持从储水设施中缓慢均匀可控流量地释放水体,不需要借助外界额外动力,节能高效,利于环保。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无动力缓释器由于缺少底座等支撑装置,其仍然存在安装复杂,不便于施工,同时在排污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水倒灌等问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以有效解决上述缺陷与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设施井内部的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支撑有相互连通的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污水管连接的排污口以及与雨水管连接的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污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无动力缓释装置,所述排污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排水口,所述排污装置的出污口连接所述排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内部对应所述排污口的位置设置有止回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选用预埋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设施井的底部铺设有预埋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预先埋入所述预埋层中,所述污水管在所述预埋层中与所述排污口连接并伸出井壁外,所述雨水管在所述预埋层中与所述排水口连接并伸出井壁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污水管与所述雨水管分别位于所述井壁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对应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的安装预留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设施井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技术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通过设置有固定于设施井内部的底座,相互连通的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支撑于底座的顶部,并将与污水管连接的排污口以及与雨水管连接的排水口设置于底座的两侧,从而将排污装置、无动力缓释装置、排水口及排污口分别集成于底座内部,整体成型,安装简单方便;底座选用预埋件,施工时先将底座预先埋入井底,待到设施井施工完成,再将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插入底座上对应位置的安装预留孔,相较其他缓释装置安装更为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在底座的内部对应排污口的位置设置有止回阀,可以有效防止污水倒灌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其具体方案为:
如图1-5所示为本方案提供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包括固定于设施井7内部的底座4,在底座4的顶部支撑有相互连通的排污装置1和无动力缓释装置5,在底座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污水管73连接的排污口3以及与雨水管76连接的排水口6。作为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其中之一改进点,通过设置有固定于设施井内部的底座,相互连通的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支撑于底座的顶部,并将与污水管连接的排污口以及与雨水管连接的排水口设置于底座的两侧,从而将排污装置、无动力缓释装置、排水口及排污口分别集成于底座内部,整体成型,安装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排污装置1及无动力缓释装置5可以选用现有专利文件CN110306641A中公开的排污装置及无动力缓释器,排污装置1的进水口连接无动力缓释装置5,排污装置1的出水口连接排水口6,排污装置1的出污口连接排污口3,经无动力缓释装置5排出的水体从进水口进入排污装置1内部,再从排污装置1的出水口经排水口6排出,沉积于排污装置1底部的杂质经出污口从排污口3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另一改进点,底座4的内部对应排污口3的位置设置有止回阀2,止回阀2允许排污装置1内部的污水经由出水口从排水口6排出,却阻止污水从排水口6经由出水口回流至排污装置1内部,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污水倒灌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4选用预埋件,设施井7的内腔75底部铺设有预埋层72。底座4预先埋入预埋层72中,污水管73在预埋层72中与排污口3连接并伸出井壁71外,雨水管76在预埋层72中与排水口6连接并伸出井壁71外,底座4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对应排污装置1和无动力缓释装置5的安装预留孔。施工时先将底座预先埋入井底,待到设施井施工完成,再将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插入底座上对应位置的安装预留孔,相较其他缓释装置安装更为简单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底座4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底座4埋入预埋层72中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底座4的安装固定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污水管73与雨水管76分别位于井壁71的两侧,从而有效实现污水和雨水的分隔排放。
如图5所示,在设施井7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74,通过过滤网可以有效分离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具体工作时,经过滤网74进入设施井7内腔75的雨水落入预埋层72的顶部并随着降雨的持续进行设施井7内部液面逐步升高,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被无动力缓释装置5隔离在外部,雨水水体通过无动力缓释装置5从进水口进入排污装置1内部,再从排污装置1的出水口经排水口6排出,沉积于排污装置1底部的杂质经出污口从排污口3排出,止回阀2允许排污装置1内部的污水经由出水口从排水口6排出,却阻止污水从排水口6经由出水口回流至排污装置1内部,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污水倒灌的发生;通过设置有固定于设施井内部的底座,相互连通的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支撑于底座的顶部,并将与污水管连接的排污口以及与雨水管连接的排水口设置于底座的两侧,从而将排污装置、无动力缓释装置、排水口及排污口分别集成于底座内部,整体成型,安装简单方便;施工时先将底座预先埋入井底,待到设施井施工完成,再将排污装置和无动力缓释装置插入底座上对应位置的安装预留孔,相较其他缓释装置安装更为简单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设施井(7)内部的底座(4),在所述底座(4)的顶部支撑有相互连通的排污装置(1)和无动力缓释装置(5),在所述底座(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污水管(73)连接的排污口(3)以及与雨水管(76)连接的排水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无动力缓释装置(5),所述排污装置(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排水口(6),所述排污装置(1)的出污口连接所述排污口(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内部对应所述排污口(3)的位置设置有止回阀(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选用预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施井(7)的底部铺设有预埋层(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预先埋入所述预埋层(72)中,所述污水管(73)在所述预埋层(72)中与所述排污口(3)连接并伸出井壁(71)外,所述雨水管(76)在所述预埋层(72)中与所述排水口(6)连接并伸出井壁(71)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73)与所述雨水管(76)分别位于所述井壁(7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对应排污装置(1)和无动力缓释装置(5)的安装预留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施井(7)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74)。
CN202223339549.2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Active CN218709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9549.2U CN218709321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9549.2U CN218709321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9321U true CN218709321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9549.2U Active CN218709321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9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6718Y (zh)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211922818U (zh) 一种新型雨水收集装置
CN113152624B (zh) 一种可避免堵塞的市政雨水排泄装置及雨水排泄方法
CN20828026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8709321U (zh) 一种无动力缓释控污装置
CN201314059Y (zh)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926327Y (zh) 雨水及轻度污染水回收装置
CN102864835A (zh) 带有拦截器的预制井
CN205759936U (zh) 一种屋面雨水立式过滤装置
CN212865701U (zh) 一种带有收集雨水功能的市政道路绿化带
CN205314159U (zh) 一种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CN212405409U (zh)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CN103741785B (zh) 一种雨水弃流分流装置
CN209907537U (zh) 初期雨水截流井
CN208718043U (zh) 一种防堵死直通检查井
CN111305366A (zh) 一种城市景观雨水蓄水池系统
CN215563183U (zh) 一种公路道路施工下水道预埋槽井
CN205577012U (zh) 节能环保的雨水收集箱
CN220266800U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系统的排水槽
CN215053730U (zh) 一种雨水处理装置
CN216973498U (zh) 一种市政用井盖
CN218711923U (zh) 一种市政工程路面排水结构
CN216446124U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结构
CN211948220U (zh) 一种可排积水的水利工程挡土墙
CN215053478U (zh) 一种城市给排水用雨水收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