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3812U -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 Google Patents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3812U
CN218703812U CN202223039743.9U CN202223039743U CN218703812U CN 218703812 U CN218703812 U CN 218703812U CN 202223039743 U CN202223039743 U CN 202223039743U CN 218703812 U CN218703812 U CN 218703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rm ring
outer side
bottle stopp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97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ing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ing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ing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ing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97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3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3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3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包括臂环、气筒、自动进水结构和气囊;气筒包括外壳、密封头、气瓶和瓶塞;外壳设置在臂环的一侧;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口;密封头设置在外壳的一端;气瓶设置在外壳和密封头内;瓶塞设置在外壳的另一端;瓶塞一端设置有进水槽;自动进水结构包括撞击杆、顶针、压缩弹簧和水溶片;撞击杆活动穿过瓶塞;顶针设置在撞击杆的一端,并且顶针伸入外壳正对气瓶的瓶口;压缩弹簧套设在撞击杆的外侧,并且压缩弹簧的一端顶压在瓶塞的内侧以及撞击杆的外侧之间;水溶片设置在压缩弹簧的外侧,并且水溶片过盈卡设在瓶塞的内壁;气囊的进气口套设在充气口的外侧。本申请有利于水域救援或找回无人机。

Description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域应急救援装备领域,具体涉及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背景技术
一方面,市场上已有的个人穿戴式水域应急救援装备如救生手环、救生臂环均需要人为动作才可启动充气。而可以遇水自充气的救生衣、救生腰带等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只可穿在肩背,不能做到体积更小、更轻便、穿戴在手腕或手臂。
另一方面,无人机进行水域协助救援或无人机掉在水里后无浮力支持,一旦沉入水中难以找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包括臂环、气筒、自动进水结构和气囊;所述气筒包括外壳、密封头、气瓶和瓶塞;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臂环的一侧;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密封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气瓶设置在所述外壳和密封头内;所述瓶塞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瓶塞一端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自动进水结构包括撞击杆、顶针、压缩弹簧和水溶片;所述撞击杆活动穿过所述瓶塞;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撞击杆的一端,并且所述顶针伸入所述外壳正对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撞击杆的外侧,并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顶压在所述瓶塞的内侧以及所述撞击杆的外侧之间;所述水溶片设置在所述压缩弹簧的外侧,并且所述水溶片过盈卡设在瓶塞的内壁;所述气囊的进气口套设在所述充气口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臂环包括臂环带、调节扣和车缝魔术贴;所述臂环带活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调节扣设置在所述臂环带的一端;所述车缝魔术贴设置在所述臂环带的另一端;所述车缝魔术贴穿过所述调节扣倒扣粘合套设在所述调节扣的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盖扣合在所述盒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盒盖的一侧与所述盒体的一侧铰接;所述盒盖的底部设置有扣环;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扣槽;所述扣环过盈卡接在所述扣槽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端口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上设置有密封口,该密封口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顶针通过所述密封口伸入所述外壳。
优选地,所述气筒还包括过盈套;所述过盈套一端旋合在所述密封槽内;所述过盈套另一端旋合在所述瓶塞内;所述过盈套套设在所述水溶片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撞击杆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压缩弹簧中部卡设在所述限位环的外侧;所述水溶片设置在所述限位环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撞击杆的一端设置有拉手环。
优选地,所述进水槽上设置有呈十字型的四个进水槽孔,并且所述瓶塞的外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进水槽孔的十字末端连通的四个进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市场上普通的防溺水救生手环的基础上,替代了人为动作启动杠杆式扳手触发充气,把触发装置重新设计成用水溶片顶住压缩弹簧蓄力,水溶片遇水溶解后将压缩弹簧力释放,带动撞击杆压下顶针,顶针向前刺破气瓶封口后将气瓶中的冷冻二氧化碳通过充气口迅速释放进气囊中,气囊充气自动形成充满气体具有浮力的膨胀气囊。因此,本实用新型携带轻便,且只要使用者或无人机一旦浸泡进水中,气囊就会迅速完全充满气体带来托浮力,方便救援或找回无人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充气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去气囊)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过盈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水溶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防漏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顶针以及气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瓶塞示意图。
标识说明:1-臂环,11-臂环带,12-调节扣,13-车缝魔术贴,2-气筒,21-外壳,22-密封头,23-气瓶,24-瓶塞,25-充气口,26-密封槽,27-密封口,28-过盈套,3-气囊,4-撞击杆,5-顶针,6-压缩弹簧,7-水溶片,8-固定座,9-收纳盒,91-盒体,92-盒盖, 93-漏水孔,10-拉手环,20-进水槽孔,30-进水孔,40-口哨,50-指南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或胶合连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
请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包括臂环1、气筒2、自动进水结构和气囊3;所述气筒2包括外壳21、密封头22、气瓶23和瓶塞24;所述外壳21设置在所述臂环1的一侧;所述外壳21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口25;所述密封头22设置在所述外壳21的一端;所述气瓶23设置在所述外壳21和密封头22内;所述瓶塞24设置在所述外壳21的另一端;所述瓶塞24一端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自动进水结构包括撞击杆4、顶针5、压缩弹簧6和水溶片7;所述撞击杆4活动穿过所述瓶塞24;所述顶针5设置在所述撞击杆4的一端,并且所述顶针5伸入所述外壳21正对所述气瓶 23的瓶口;所述压缩弹簧6套设在所述撞击杆4的外侧,并且所述压缩弹簧6的一端顶压在所述瓶塞24的内侧以及所述撞击杆4的外侧之间;所述水溶片7设置在所述压缩弹簧6 的外侧,并且所述水溶片6过盈卡设在瓶塞24的内壁;所述气囊3的进气口套设在所述充气口25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外壳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臂环1包括臂环带11、调节扣12和车缝魔术贴13;所述臂环带11活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调节扣12设置在所述臂环带11的一端;所述车缝魔术贴13设置在所述臂环带11的另一端;所述车缝魔术贴13穿过所述调节扣12倒扣粘合套设在所述调节扣12的外侧。通过车缝魔术贴13扣合一方面方便使用者快速的穿戴和拆解,另一方面可以将产品更贴合的绑在无人架的支架上而不会造成不牢固或晃动。进一步地,可以在臂环带11上设计一长条反光带,方便救援人员搜索。同时在臂环带11靠近调节扣12的一端设计一段5CM以内的松紧带,一方面让使用者佩戴在手臂或手腕时不会造成血管压迫太紧而不舒适,同时又能更方便调节使用者不同的佩戴尺寸。
具体地,还包括收纳盒9;所述收纳盒9包括盒体91和盒盖92;所述盒体91设置在所述外壳21的一侧;所述充气口25和所述气囊3设置在所述盒体91内;所述盒盖92的一侧与所述盒体91一体成型,且盒盖92的一侧与盒体91的一侧铰接;所述盒盖92的底部设置有扣环;所述盒体91的顶部设置有扣槽;所述扣环过盈卡接在所述扣槽内,使盒盖 92活动扣合在盒体91的顶部。气囊3收纳在硬质的收纳盒9内保护,可以防止尖锐物刺穿和刮伤气囊3,同时使用后的气囊3放气后折叠放回收纳盒9,换装气瓶23和水溶片7 后即可重复使用,可以更保质的多次重复使用。进一步地,收纳盒9底部设计有漏水孔93,不会造成有液体积留。
具体地,所述外壳21的端口设置有密封槽26;所述密封槽26上设置有密封口27,该密封口27与所述外壳21内部连通;所述顶针5通过所述密封口27伸入所述外壳21。当撞击杆4受弹簧力将顶针5向前推动顶破气瓶23封口的同时,撞击杆4前端顶靠封住密封口27,避免气体从瓶塞24处泄漏。
具体地,所述气筒2还包括过盈套28;所述过盈套28一端旋合在所述密封槽26内;所述过盈套28另一端旋合在所述瓶塞24内;所述过盈套28套设在所述水溶片7的外侧。当水溶片7装好后,过盈套28套在水溶片7外侧旋合进瓶塞24内,使得水溶片7将压缩弹簧6逐步压紧,同时带动撞击杆4后退。
具体地,所述撞击杆4外侧设置有限位环41;所述压缩弹簧6中部卡设在所述限位环 41的外侧,方便压缩弹簧6被挤压的时候带动撞击杆4后退;所述水溶片7设置在所述限位环41的外侧,方便水溶片7的安装。
具体地,所述撞击杆4的一端设置有拉手环10,可以让用户在拆换水溶片7时自动固定住装置内的压缩弹簧6和撞击杆4不掉落,也可外挂口哨40以方便用户在不打开气囊3时立即使用口哨40,和外挂激光射灯增加获救机会。
具体地,所述进水槽上设置有呈十字型的四个进水槽孔20,并且所述瓶塞24的外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进水槽孔20的十字末端连通的四个进水孔30,可以从八个方向往瓶塞24内注水,从而更快速溶解水溶片7。
进一步的,外壳21的外侧设置有指南针50。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携带轻便,并且极为有利于水域救援或找回无人机。
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实用新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臂环;
气筒;所述气筒包括外壳、密封头、气瓶和瓶塞;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臂环的一侧;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密封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气瓶设置在所述外壳和密封头内;所述瓶塞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瓶塞一端设置有进水槽;
自动进水结构;所述自动进水结构包括撞击杆、顶针、压缩弹簧和水溶片;所述撞击杆活动穿过所述瓶塞;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撞击杆的一端,并且所述顶针伸入所述外壳正对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撞击杆的外侧,并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顶压在所述瓶塞的内侧以及所述撞击杆的外侧之间;所述水溶片设置在所述压缩弹簧的外侧,并且所述水溶片过盈卡设在瓶塞的内壁;
气囊;所述气囊的进气口套设在所述充气口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臂环包括臂环带、调节扣和车缝魔术贴;所述臂环带活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调节扣设置在所述臂环带的一端;所述车缝魔术贴设置在所述臂环带的另一端;所述车缝魔术贴穿过所述调节扣倒扣粘合套设在所述调节扣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盖扣合在所述盒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的一侧与所述盒体的一侧铰接;所述盒盖的底部设置有扣环;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扣槽;所述扣环过盈卡接在所述扣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端口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上设置有密封口,该密封口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顶针通过所述密封口伸入所述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还包括过盈套;所述过盈套一端旋合在所述密封槽内;所述过盈套另一端旋合在所述瓶塞内;所述过盈套套设在所述水溶片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杆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压缩弹簧中部卡设在所述限位环的外侧;所述水溶片设置在所述限位环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杆的一端设置有拉手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上设置有呈十字型的四个进水槽孔,并且所述瓶塞的外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进水槽孔的十字末端连通的四个进水孔。
CN202223039743.9U 2022-11-14 2022-11-14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Active CN218703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9743.9U CN218703812U (zh) 2022-11-14 2022-11-14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9743.9U CN218703812U (zh) 2022-11-14 2022-11-14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3812U true CN21870381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9743.9U Active CN218703812U (zh) 2022-11-14 2022-11-14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3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57807B1 (en) Inflatable personal bodywear flotation device
US10040527B2 (en) Lifesaving device and lifesaving control method
CN107215440B (zh) 一种防溺水救生器
US5857881A (en) Automatically inflating bladder and line severing means for rod and reel
CN106184660A (zh) 救生手环
CN100491194C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装置
CN205469723U (zh) 便携式溺水救生装置
CN218703812U (zh) 浸水自充气防溺水救生手臂环
CN107161300A (zh) 一种安全救生腰带
CN110027686A (zh) 一种落水自救装置
CN105539778B (zh) 一种便捷式水中急救设备
CN208069983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罐
CN215245436U (zh) 一种自动充气的救生气囊
CN205440815U (zh) 游泳自动充气救生两用项圈
CN110920835B (zh) 一种穿戴式水下救生装置
CN209567059U (zh) 水中救生装置
KR102153627B1 (ko) 투척용 팽창 구명볼
CN105644741A (zh) 游泳自动充气救生两用项圈
CN210478985U (zh) 便携式救生衣
AU738157B3 (en) Personal flotation device
US10343751B2 (en) Water rescue device for personal items
CN201046772Y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装置
CN103661851B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2628416Y (zh) 自动充气式便携救生圈
CN115337868A (zh) 气体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