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4899U -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4899U
CN218684899U CN202221337892.0U CN202221337892U CN218684899U CN 218684899 U CN218684899 U CN 218684899U CN 202221337892 U CN202221337892 U CN 202221337892U CN 218684899 U CN218684899 U CN 218684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ary half
half ring
outer tube
fixing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78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庄云强
黄迪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o 6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o 6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o 6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No 6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13378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4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4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4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包括两根可拆卸连接在手术床两侧的立柱,每根立柱上均设有与立柱垂直的伸缩杆,两根伸缩杆相向设置,每根伸缩杆上且远离立柱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半环,两个固定半环能够拼合成一个完整圆环,每个固定半环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部,位于其中一个固定半环上端的连接部上设有凸起,位于另一个固定半环上端的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卡接凸起的凹槽,位于两个固定半环下端的两个连接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辅助支架结构简单,位置固定,无法适用不同位置的肢体,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也不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骨科临床中,对有四肢创伤的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或对骨折患者进行包扎固定时,通常需要利用辅助支架对四肢进行支撑固定,不同的患者可能存在不同位置的骨折或创伤,例如左右手或左右脚,但现有的辅助支架结构简单,位置固定,无法适用不同位置的肢体,比如用于固定患者左脚的支架,若将其用于右脚骨折的患者,则会导致患者躺在病床上的位置偏左,造成患者的不适,也不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若需抬高患者肢体,则需要移动患者肢体,容易造成患者二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位置可调,对患者四肢均可灵活固定的骨科治疗用的肢体固定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包括两根可拆卸连接在手术床两侧的立柱,每根立柱上均设有与立柱垂直的伸缩杆,两根伸缩杆相向设置,每根伸缩杆上且远离立柱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半环,两个固定半环能够拼合成一个完整圆环,每个固定半环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部,位于其中一个固定半环上端的连接部上设有凸起,位于另一个固定半环上端的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卡接凸起的凹槽,位于两个固定半环下端的两个连接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具有以下优点:将两根立柱固定在手术床两侧,通过伸缩杆调整两个固定半环的位置,使两者位置与患者受伤肢体初步对应,将患者的受伤肢体先放入到其中一个固定半环中,再将两个固定半环通过凸起、凹槽以及第一固定螺栓固定,之后通过两根伸缩杆进一步调整两个固定半环的左右位置,使得患者的肢体以及身位均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位置,也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除此之外,每个固定半环均通过一根伸缩杆来连接一根立柱,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凸起、凹槽配合再结合第一固定螺栓固定两个固定半环,简化了两个固定半环的固定操作,提高了治疗效率。
作为改进,伸缩杆包括外管与内管,内管均为圆柱形,每根外管上沿轴向设有圆孔,内管滑动连接在圆孔内,外管连接立柱,内管连接固定半环,外管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将外管与内管固定的第二固定螺栓;患者肢体固定在两个固定半环上时往往需要抬高肢体,其肢体被抬高后,尤其是腿部,可能处于倾斜的状态,采用此种结构,选用圆柱形的内管和圆孔,可通过转动内管来改变固定半环的角度,使得固定半环亦处于一个倾斜的状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为改进,每根外管上沿径向设有第一通孔,外管通过第一通孔滑动连接在立柱上,外管上设有用于将外管与立柱固定的第三固定螺栓;采用此种结构,使得外管的高度可调,使得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抬高外管来改变固定半环的高度,避免直接移动患者肢体而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
作为改进,每根立柱下端均设有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均呈U型且开口相向设置,每个连接件上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将连接件与手术床固定的第四固定螺栓;采用此种结构,通过松开第四固定螺栓使得连接件能够移动,使得连接件能够安装在手术床的不同位置,以对不同位置的肢体进行固定。
作为改进,第四固定螺栓均连接在连接件下端,连接件上端内壁上设有滚轮;采用此种结构,滚轮能够减小与手术床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在调整连接件位置时更加轻松。
作为改进,每根立柱上均设有矩形的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通孔内插接有平行标尺;采用此种结构,在将立柱安装到手术床上时,在先固定好一个立柱之后,可在立柱的第二通孔内插入平行标尺,并将平行标尺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立柱上的第二通孔以确定另一个立柱的位置,保证两个立柱的安装位置与手术床宽度方向平行。
作为改进,每个固定半环上均设有气囊,每个气囊上通过气管连接有充气球;采用此种结构,在将患者肢体固定到两个固定半环上后,通过充气球给两个气囊充气使其鼓起,对患者肢体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行标尺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伸缩杆;21、外管;22、内管;3、固定半环;4、连接部;5、凸起;6、凹槽;7、第一固定螺栓;8、圆孔;9、第二固定螺栓;10、第一通孔;11、第三固定螺栓;12、连接件;13、滚轮;14、第二通孔;15、平行标尺;16、气囊;17、气管;18、充气球;19、第四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包括两根可拆卸连接在手术床两侧的立柱1,本实施例中,立柱1呈圆柱形,每根立柱1下端均设有连接件12,两个连接件12均呈U型且开口相向设置,即左侧的连接件12开口朝右,右侧的连接件12开口朝左,每个连接件12上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将连接件12与手术床固定的第四固定螺栓19;其中,第四固定螺栓19均连接在连接件12下端,连接件12上端内壁上设有滚轮13;连接件12连接手术床两侧的床沿,滚轮13下端低于连接件12上端的内壁,保证滚轮13能与手术床床面相贴,转动第四固定螺栓19使其与手术床底面相抵从而将连接件12与手术床固定;而为了保证两根立柱1平行于手术床宽度方向设置,如图2所示,每根立柱1上均设有矩形的第二通孔14,两个第二通孔14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通孔14内插接有平行标尺15,即保证在平行标尺15插接在两个第二通孔14中时,两个立柱1的圆心连线与平行标尺15平行。
如图1所示,每根立柱1上均设有与立柱1垂直的伸缩杆2,两根伸缩杆2相向设置,即两根伸缩杆2均为往靠近另一根伸缩杆2方向延伸,每根伸缩杆2上且远离立柱1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半环3,两个固定半环3能够拼合成一个完整圆环,每个固定半环3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部4,每个连接部4均沿固定半环3的径向方向往固定半环3外侧延伸并呈竖直方向设置,位于其中一个固定半环3上端的连接部4上设有凸起5,位于另一个固定半环3上端的连接部4上设有用于卡接凸起5的凹槽6,位于两个固定半环3下端的两个连接部4通过第一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半环3上均设有气囊16且气囊16设置在固定半环3的内侧,每个气囊16上通过气管17连接有充气球18,通过充气球18为气囊16充气使其鼓起,气囊16上还可设置放气口,放气口上螺纹连接一个端盖,通过旋开端盖对气囊16进行放气。
如图1所示,伸缩杆2包括外管21与内管22,内管22均为圆柱形,每根外管21上沿轴向设有圆孔8,内管22滑动连接在圆孔8内,外管21连接立柱1,内管22连接固定半环3,外管2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将外管21与内管22固定的第二固定螺栓9,第二固定螺栓9优选为设置在外管21上且靠近固定半环3的一端。每根外管21上沿径向设有第一通孔10,外管21通过第一通孔10滑动连接在立柱1上,即立柱1插接在第一通孔10中,外管21上设有用于将外管21与立柱1固定的第三固定螺栓11。
在将立柱1安装到手术床上时,在先固定好一根立柱1之后,可在立柱1的第二通孔14内插入平行标尺15,并将平行标尺15另一端穿过另一根立柱1上的第二通孔14以确定另一根立柱1的位置,此时再将另一根立柱1固定在手术床沿,保证两根立柱1的安装位置与手术床宽度方向平行,待立柱1安装完成后,即可抽出平行标尺15;通过两根伸缩杆2调整两个固定半环3的位置,使两者位置与患者受伤肢体初步对应,将患者的受伤肢体先放入到其中一个固定半环3中,再将两个固定半环3通过凸起5、凹槽6以及第一固定螺栓7固定,之后通过两根伸缩杆2进一步调整两个固定半环3的左右位置,使得患者的肢体以及身位均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位置,也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除此之外,每个固定半环3均通过一根伸缩杆2来连接一根立柱1,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凸起5、凹槽6配合再结合第一固定螺栓7固定两个固定半环3,简化了两个固定半环3的固定操作,提高了治疗效率;患者肢体固定在两个固定半环3上时往往需要抬高肢体,其肢体被抬高后,尤其是腿部,可能处于倾斜的状态,选用圆柱形的内管22和圆孔8,可通过转动内管22来改变固定半环3的角度,使得固定半环3亦处于一个倾斜的状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一种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可拆卸连接在手术床两侧的立柱(1),每根所述立柱(1)上均设有与所述立柱(1)垂直的伸缩杆(2),两根所述伸缩杆(2)相向设置,每根所述伸缩杆(2)上且远离所述立柱(1)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半环(3),两个所述固定半环(3)能够拼合成一个完整圆环,每个所述固定半环(3)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部(4),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半环(3)上端的所述连接部(4)上设有凸起(5),位于另一个所述固定半环(3)上端的所述连接部(4)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凸起(5)的凹槽(6),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半环(3)下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4)通过第一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包括外管(21)与内管(22),所述内管(22)均为圆柱形,每根所述外管(21)上沿轴向设有圆孔(8),所述内管(22)滑动连接在所述圆孔(8)内,所述外管(21)连接所述立柱(1),所述内管(22)连接所述固定半环(3),所述外管(2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外管(21)与所述内管(22)固定的第二固定螺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外管(21)上沿径向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外管(2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0)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柱(1)上,所述外管(21)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外管(21)与所述立柱(1)固定的第三固定螺栓(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立柱(1)下端均设有连接件(12),两个所述连接件(12)均呈U型且开口相向设置,每个所述连接件(12)上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将所述连接件(12)与手术床固定的第四固定螺栓(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螺栓(19)均连接在所述连接件(12)下端,所述连接件(12)上端内壁上设有滚轮(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立柱(1)上均设有矩形的第二通孔(14),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4)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4)内插接有平行标尺(1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半环(3)上均设有气囊(16),每个所述气囊(16)上通过气管(17)连接有充气球(18)。
CN202221337892.0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Active CN218684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7892.0U CN21868489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7892.0U CN21868489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4899U true CN21868489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7892.0U Active CN21868489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4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37901A (en) Apparatus for turning a patient from a supine to a prone position and vice-versa
CN207979935U (zh)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
CN218684899U (zh) 一种用于骨科治疗的肢体固定支架
CN111150536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骨科牵引装置
US2150314A (en) Orthopedic apparatus
CN215607358U (zh) 一种骨科的关节护理康复装置
CN214208778U (zh) 一种可调节的临床骨科支架
CN215350104U (zh) 一种专用于介入治疗手术后的车床
CN213047536U (zh) 一种脊柱侧弯石膏矫正支架
CN211244233U (zh) 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架
CN201127615Y (zh) 放射诊断固定床
CN213430873U (zh) 一种肘关节外部骨科固定器
CN220967617U (zh) 妇科临床手术辅助设备
CN213553069U (zh) 一种用于脊柱外科护理的辅助翻身装置
CN215691425U (zh) 一种中西医治疗骨科患者用辅助治疗器材
CN215081225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夹持装置
CN209966819U (zh) 一种骨科用具有腿部固定功能的病床
CN219166966U (zh) 一种用于手术定位装置
CN108433923A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腿部固定支撑装置
CN219001028U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护具
CN216222089U (zh) 一种医疗普外科用护理装置
CN213722742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临时夹板
CN216092111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CN214231774U (zh) 一种四肢损伤辅助恢复护理椅
CN215535431U (zh) 一种便携式骨科护理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