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3085U - 一种高低折叠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低折叠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3085U
CN218683085U CN202222927213.1U CN202222927213U CN218683085U CN 218683085 U CN218683085 U CN 218683085U CN 202222927213 U CN202222927213 U CN 202222927213U CN 218683085 U CN218683085 U CN 218683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racket
frame
connecting rods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72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sili Bab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sili Bab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sili Bab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sili Bab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72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3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3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3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折叠椅,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坐垫片,所述第一支架的中段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中段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段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段均设有一定弯折角度,所述坐垫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上横杆、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坐垫片有A面和B面;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呈X形展开后,所述第一支架的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弯折段呈相向弯折(此时坐垫片的B面朝上)或背向弯折(此时坐垫片的A面朝上)。与现有的高度可调折叠椅相比,仅依靠将支架设置一定的弯折角度就实现了高低调节和坐垫片的A面、B面的不同选择,省去了专门的调节结构,从而结构上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高低折叠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低折叠椅。
背景技术
折叠椅是现代生活不可缺的一种家具。目前市场上的折叠椅种类繁多,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及喜好、使用环境、使用季节等,可进行不同的产品选择。为了提高适用性,使折叠椅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实现一椅多用(至少两用),出现了具有高低可调节功能的折叠椅,该类折叠椅设置有专门的高度调节结构,虽然结构上并不复杂,但是毕竟增加了高度调节机构,导致该类折叠椅的成本增加。因此,亟需一种结构上更简单的折叠椅,不用设置专门的高度调节结构也能调节高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低折叠椅,以解决现有高度可调折叠椅由于设置有专门的高度调节机构而导致的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低折叠椅,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坐垫片,所述第一支架的中段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中段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段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段均设有一定弯折角度,所述坐垫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上横杆、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坐垫片有A面和与A面相背的B面;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呈X形展开后,所述第一支架的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弯折段呈相向弯折,此时所述坐垫片的B面朝上;或所述第一支架的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弯折段呈背向弯折,此时所述坐垫片的A面朝上。
可选地,所述坐垫片为软体坐垫片,所述软体坐垫片包括两个筒体和软连接体,两个所述筒体分别与第一支架上横杆、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软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筒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坐垫片为铰链坐垫片,所述铰链坐垫片包括前垫片和后垫片,所述前垫片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后垫片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前垫片的后端和所述后垫片的前端呈相互啮合的长城齿状且啮合处通过横向的铰接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坐垫片为滑动坐垫片,所述滑动坐垫片为硬质板,所述滑动坐垫片的前侧部设置条形孔以与所述第一支架上横杆滑动且轴接固定,所述滑动坐垫片的后端设置圆孔以与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支架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支架上横杆,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杆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架上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下段活动插入所述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侧部设有一个销孔,所述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的被插入段侧部设有两个销孔,通过在相对应的所述销孔内插设销轴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二支架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杆包括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下段活动插入所述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的插入段侧部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侧部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穿过所述条形孔的销轴。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根第二支架连接杆、两个固定套和一根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可滑动地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杆的上端,在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套下滑以保证所述固定套最低点位置的固定点。
可选地,所述高低折叠椅还包括背靠支架和背靠固定片,所述背靠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段轴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与背靠支架的铰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卡扣点,所述背靠固定片的一端与所述背靠支架的下段轴接固定,所述背靠固定片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扣点配合使用的卡口。
可选地,所述高低折叠椅还包括扶手支架和背靠支架,所述扶手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轴接固定,所述背靠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扶手支架的上端轴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设有卡扣点,所述背靠支架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卡扣点配合使用的卡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两个支架呈X形展开后,坐垫片也随之展开并使两个支架不至过分展开,坐垫片作为椅座承受臀部的压力,两个支架作为椅腿支撑椅座;由于两个支架的下段设有一定弯折角度,若展开时两个支架的弯折段是背向弯折状态,此时支架形成的椅腿较低,因此坐垫片的高度较低,形成低位折叠椅(此时坐垫片的A面朝上);若展开时两个支架的弯折段是相向弯折状态,此时支架形成的椅腿较高,因此坐垫片的高度较高,形成高位折叠椅(坐垫片的B面朝上)。与现有的高度可调折叠椅相比,仅依靠将支架设置一定的弯折角度就实现了高低调节,同时也实现了坐垫片的A面和B面的转换,省去了专门的调节结构,从而结构上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高低折叠椅在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高低折叠椅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高低折叠椅采用软体坐垫片在低位时的分解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高低折叠椅采用铰链坐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高低折叠椅采用铰链坐垫片的分解图;
图7为实施例1提供的高低折叠椅采用滑动坐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提供的高低折叠椅采用滑动坐垫片的分解图;
图9为实施例2提供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提供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分解图;
图11为实施例3提供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提供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分解图;
图13为实施例4提供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4提供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分解图;
图15为实施例5提供的具有椅背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5提供的具有椅背的高低折叠椅在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5提供的具有椅背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分解图;
图18为实施例6提供的具有椅背和扶手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6提供的具有椅背和扶手的高低折叠椅在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6提供的具有椅背和扶手的高低折叠椅在低位时的分解图。
图中:
1-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上横杆,12-第一支架连接杆,121-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122-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
2-第二支架,21-第二支架上横杆,22-第二支架连接杆,221-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222-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23-固定套,24-固定点,25-卡扣点;
3-坐垫片,31-软体坐垫片,311-筒体,312-软连接体,32-铰链坐垫片,321-前垫片,322-后垫片,33-滑动坐垫片,34-A面,35-B面;
4-背靠支架,5-背靠固定片,6-扶手支架,7-条形孔,8-销孔,9-销轴,10-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高低折叠椅,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坐垫片3。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类似长方形,第一支架1略小,套在第二支架2内,两者的中段通过铰接轴连接。之所以说类似长方形,是因为第一支架1的下段和第二支架2的下段均设有一定弯折角度,例如第一支架1的弯折角度为29°,第二支架2的弯折角度为35°。坐垫片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上横杆11、第二支架上横杆21轴接固定。当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呈X形展开后,第一支架1的弯折段和第二支架2的弯折段呈相向弯折(也称为向内弯折)或背向弯折(也称为向外弯折)。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方案中,坐垫片3为软体坐垫片31,软体坐垫片31包括两个筒体311和软连接体312,两个筒体311分别与第一支架上横杆11、第二支架上横杆21轴接固定,软连接体3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筒体311连接;其中,软连接体312可以是布料或者绳网。
如图5和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方案中,坐垫片3为铰链坐垫片32,铰链坐垫片32包括硬质的前垫片321和后垫片322,前垫片321的前端与第一支架上横杆11轴接固定,后垫片322的后端与第二支架上横杆21轴接固定,前垫片321的后端和后垫片322的前端呈相互啮合的长城齿状且啮合处通过横向的铰接轴连接。
如图7和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又一个可选方案中,坐垫片3为滑动坐垫片33,滑动坐垫片33为硬质板,滑动坐垫片33的前侧部设置条形孔7以与第一支架上横杆11滑动且轴接固定,滑动坐垫片33的后端设置圆孔(图中未标出)以与第二支架上横杆21轴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坐垫片3具有正反两面,分别为A面和B面。两个支架呈X形展开后,坐垫片3也随之展开并使两个支架不至过分展开,坐垫片3作为椅座承受臀部的压力,两个支架作为椅腿支撑椅座;由于两个支架的下段设有一定弯折角度,若展开时两个支架的弯折段是背向弯折状态,此时支架形成的椅腿较低,因此坐垫片3的高度较低,形成低位折叠椅,该状态下,坐垫片3的A面朝上;若展开时两个支架的弯折段是相向弯折状态,此时支架形成的椅腿较高,因此坐垫片3的高度较高,形成高位折叠椅,该状态下,坐垫片3的B面朝上。与现有的高度可调折叠椅相比,仅依靠将支架设置一定的弯折角度就实现了高低调节,同时也实现了坐垫片3的A面和B面的转换,省去了专门的调节结构,从而结构上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9和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支架连接杆12和第一支架上横杆11,第一支架连接杆12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121和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122,第一支架上横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121的上端连接,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121的下段活动插入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122的上端,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121的下端侧部设有一个销孔8,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122的被插入段侧部设有销孔8,通过在销孔8内插设销轴9以固定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121和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122的相对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设计,拔出销轴9,将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121向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122内再插入一段距离,从而使第一支架连接杆12的高度降低,可以使第一支架上横杆11能够从第二支架上横杆21的下方穿过,实现两个支架的位置互换,从而调节支架高度和坐垫片3的高度,完成折叠椅的高低转换调节;互换后将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121的位置复原,并插入销轴9。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1和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二支架连接杆22和第二支架上横杆21,第二支架连接杆22包括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221和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222,第二支架上横杆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221的上端连接,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221的下段活动插入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222的上端,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221的插入段侧部设有条形孔7,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222的上端侧部设有销孔8,销孔8内设置有穿过条形孔7的销轴9。
通过采用上述设计,可以上拉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221,从而使第二支架上横杆21能够从第一支架上横杆11的上方越过,实现两个支架的位置互换,从而调节支架高度和坐垫片3的高度,完成折叠椅的高低转换调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3和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包括两根第二支架连接杆22、两个固定套23和一根第二支架上横杆21,两个第二支架连接杆22平行设置,两个固定套23分别固定于第二支架上横杆21的两端,且两个固定套23分别可滑动地套设于两个第二支架连接杆22的上端,在第二支架连接杆2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固定套23下滑以保证固定套23最低点位置的固定点24。
通过采用上述设计,可以使第二支架上横杆21的上升一定高度,从而使第二支架上横杆21高于第一支架上横杆11,保证第一支架上横杆11能从第二支架上横杆21的下方穿过,实现两个支架的位置互换,从而调节支架高度和坐垫片3的高度,完成折叠椅的高低转换调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5至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高低折叠椅还包括背靠支架4和背靠固定片5,背靠支架4的下端与第二支架2的上段轴接固定,在第二支架2的与背靠支架4的铰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卡扣点25,背靠固定片5的一端与背靠支架4的下段轴接固定,背靠固定片5的另一端设有与卡扣点25配合使用的卡口10。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在实施例1的折叠椅上增加可折叠的背靠支架4作为椅背,使使用者更舒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8至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高低折叠椅还包括扶手支架6和背靠支架4,扶手支架6的下端与第一支架1的上端轴接固定,背靠支架4的上端与扶手支架6的上端轴接固定,第二支架2的上端设有卡扣点25,背靠支架4的下端设有与卡扣点25配合使用的卡口10。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在实施例1的折叠椅上增加可折叠的背靠支架4作为椅背,可以增加可折叠的扶手支架6最为扶手,使使用者更舒适。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是以第一支架小于第二支架进行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第二支架设计成大于第二支架,也是基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构思,依旧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坐垫片,所述第一支架的中段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中段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段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段均设有一定弯折角度,所述坐垫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上横杆、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坐垫片有A面和与A面相背的B面;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呈X形展开后,所述第一支架的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弯折段呈相向弯折,此时所述坐垫片的B面朝上;或所述第一支架的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弯折段呈背向弯折,此时所述坐垫片的A面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片为软体坐垫片,所述软体坐垫片包括两个筒体和软连接体,两个所述筒体分别与第一支架上横杆、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软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筒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片为铰链坐垫片,所述铰链坐垫片包括前垫片和后垫片,所述前垫片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后垫片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所述前垫片的后端和所述后垫片的前端呈相互啮合的长城齿状且啮合处通过横向的铰接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片为滑动坐垫片,所述滑动坐垫片为硬质板,所述滑动坐垫片的前侧部设置条形孔以与所述第一支架上横杆滑动且轴接固定,所述滑动坐垫片的后端设置圆孔以与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轴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支架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支架上横杆,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杆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架上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下段活动插入所述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侧部设有一个销孔,所述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的被插入段侧部设有两个销孔,通过在相对应的所述销孔内插设销轴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架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支架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二支架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杆包括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的下段活动插入所述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的插入段侧部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二支架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侧部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穿过所述条形孔的销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根第二支架连接杆、两个固定套和一根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横杆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可滑动地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杆的上端,在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套下滑以保证所述固定套最低点位置的固定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折叠椅还包括背靠支架和背靠固定片,所述背靠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段轴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与背靠支架的铰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卡扣点,所述背靠固定片的一端与所述背靠支架的下段轴接固定,所述背靠固定片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扣点配合使用的卡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折叠椅还包括扶手支架和背靠支架,所述扶手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轴接固定,所述背靠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扶手支架的上端轴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设有卡扣点,所述背靠支架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卡扣点配合使用的卡口。
CN202222927213.1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高低折叠椅 Active CN218683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7213.1U CN218683085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高低折叠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7213.1U CN218683085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高低折叠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3085U true CN218683085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7213.1U Active CN218683085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高低折叠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30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808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广州吉嗣利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折叠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808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广州吉嗣利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折叠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4199B2 (en) Mechanical stretching device for movable seat unit and seat unit
EP2100539A1 (en) Back rest device
US4555136A (en) Furniture construction
CN218683085U (zh) 一种高低折叠椅
WO2024093808A1 (zh) 一种高低折叠椅
CN206651592U (zh) 一种折叠式躺椅
CN2407652Y (zh) 多功能休闲椅架
CN201019330Y (zh) 能平躺睡觉、双靠背折叠、两侧扶手可做落地支架使用的椅子
CN212912436U (zh) 零靠墙贵妃椅的机械伸展装置及贵妃椅
CN209391482U (zh) 椅子及其椅架
CN207341490U (zh) 一种多功能平衡椅
CN109043936B (zh) 复合式座椅
CN219353432U (zh) 健康运动拉伸座椅
CN205963485U (zh) 用于座椅单元的伸缩机架及座椅单元
CN214595100U (zh) 一种躺睡摇椅
CN201079164Y (zh) 多功能休闲沙发椅
CN216797038U (zh) 一种坐卧两用式办公椅
CN2927857Y (zh) 轴控自动的床椅
CN219331117U (zh) 一种可调节躺卧姿势的折叠躺椅
CN219374193U (zh) 一种三折椅
CN204838685U (zh) 一种遮阳躺椅床
CN209995738U (zh) 一种可调节的简易躺床
CN209391465U (zh) 一种椅背椅座联动结构
CN213849677U (zh) 一种沙发的折叠式骨架
CN210185044U (zh) 躺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