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6205U -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6205U
CN218676205U CN202222638014.9U CN202222638014U CN218676205U CN 218676205 U CN218676205 U CN 218676205U CN 202222638014 U CN202222638014 U CN 202222638014U CN 218676205 U CN218676205 U CN 218676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wall
diaphragm
rigid coupl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80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云霁
廖国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yuan Anti Sta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yuan Anti St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yuan Anti St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yuan Anti St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80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6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6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6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释放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静电释放报警,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间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安装有保护装置。通过支撑柱带动触摸球体和底座等结构移动至指定地点,并对此装置进行固定和连接,通过在支撑柱的中间设置第三横板,在第三横板上设置箱体和太阳能板,并通过电线将太阳能板与箱体内的设备连接,再将箱体内的供电结构与触摸球体内的结构连接,这样通过太阳能板便可以进行自主发电,并将电量用于触摸球体的使用,这样便可以较好的使用此装置,同时通过触摸球体、支撑柱、接地线等结构便可以组成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使此装置对人体静电进行安全释放或报警等。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释放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背景技术
静电释放报警也就是人体静电释放报警器,是适用于易燃、易爆及防静电场所的人体静电释放的仪器仪表,其特点在于设计合理的人体静电释放电阻,合理有效控制人体静电释放,延长人体静电释放时间,降低瞬间人体静电释放能量,能够使人体静电安全释放。
例如授权公告号CN 214410227 U的一种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该装置包括触摸球装置和支撑连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连接方式牢固,不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浇封材料老化脱落,造成电路模块的活动,连带改变了报警模块及其他电器元件的最佳放置位置,该改进提升了整个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但是,上述中的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上述中的触摸球装置设置在支撑连接装置上后,没有在触摸球装置的外壁设置包保护结构,这样在不使用时不能很好的对触摸球装置进行防护,从而会降低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使用时的灵敏度,同时上述中是在触摸球装的内部设置的电池,而电池内的电量是有限的,当电池内的电量用尽后便需要进行拆卸更换,但如果使用者身边没有多余的电池,便无法较好的使用此装置,也就不能对人体静电进行安全释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在使用时没有对触摸球装置外壁进行保护和电池无法充电,当没电时便无法使用此装置,而提出的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静电释放报警,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间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安装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触摸球体,所述触摸球体的下方与支撑柱相连接,所述触摸球的外壁设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的左右两侧外壁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下方固接有第一横板,且第一横板的内部与支撑柱相固接,左侧所述横杆的一端外壁固接有转头。
优选的,左侧所述竖板的外壁固接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内部安装有挡杆,且挡杆的上方和中间外壁分别与相邻横杆的圆形槽处内壁和第二横板的通孔处内壁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挡杆的下方外壁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外壁分别与挡杆和第二横板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中间外壁安装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三横板,所述第三横板的内部与支撑柱的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三横板的上方右侧通过多个螺栓螺纹连接有多个支架,且支架的上方固接有太阳能板,所述第三横板的上方中间固接有箱体。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接地线,且接地线的左端穿过支撑柱并与触摸球体的内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静电释放报警,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支撑柱带动触摸球体和底座等结构移动至指定地点,并对此装置进行固定和连接,通过在支撑柱的中间设置第三横板,在第三横板上设置箱体和太阳能板,并通过电线将太阳能板与箱体内的设备连接,再将箱体内的供电结构与触摸球体内的结构连接,这样通过太阳能板便可以进行自主发电,并将电量用于触摸球体的使用,这样便可以较好的使用此装置,同时通过触摸球体、支撑柱、接地线等结构便可以组成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使此装置对人体静电进行安全释放或报警等;
当使用完触摸球体后,可以向下拉动挡杆,使挡杆配合第二横板对弹簧进行拉伸,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当挡杆的上方离开左侧横杆的圆形槽时,转动转头,通过转头带动左侧的横杆进行转动,这样通过横杆便可以带动保护罩进行转动,使保护罩对触摸球体进行阻挡,再松开挡杆,使挡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进入左侧横杆的圆形槽处,将横杆进行阻挡,这样便可以防止左侧横杆转动,从而通过保护罩便可以对触摸球体进行防护,保证触摸球体使用时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触摸球体、第一横板和竖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挡杆、弹簧和横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三横板、支架和太阳能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保护装置,301、触摸球体,302、保护罩,303、横杆,304、竖板,305、第一横板,306、转头,4、充电装置,401、第三横板,402、支架,403、太阳能板,404、箱体,5、第二横板,6、挡杆,7、弹簧,8、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附图1-3,本实施例中,一种静电释放报警,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底座1的上方中间固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为空腔结构,支撑柱2的上方安装有保护装置3,保护装置3包括触摸球体301、保护罩302、横杆303、竖板304、第一横板305和转头306,触摸球体301的下方与支撑柱2相连接,触摸球体301的内部设置有报警灯、电路板和接线端子等结构,通过这些结构可以使触摸球体301对人体静电进行释放,此技术原理为本领域公开技术手段,详细原理可参考授权公告号CN 214410227 U的一种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故本申请不再过多赘述,触摸球301的外壁设有保护罩302,保护罩302为塑料材质,比较轻,且保护罩302的左右两侧外壁固接有横杆303,左侧的横杆303外壁加工有若干的圆形槽,横杆30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竖板304,竖板304的下方固接有第一横板305,且第一横板305的内部与支撑柱2相固接,左侧横杆303的一端外壁固接有转头306,左侧竖板304的外壁固接有第二横板5,第二横板5的内部安装有挡杆6,且挡杆6的上方和中间外壁分别与相邻横杆303的圆形槽处内壁和第二横板5的通孔处内壁间隙配合,通过挡杆6可以对上方的横杆303进行阻挡,挡杆6的下方外壁安装有弹簧7,且弹簧7的两端外壁分别与挡杆6和第二横板5相固接,当挡杆6向下移动时弹簧7会发生弹性形变,这样通过弹簧7的弹力性能可以使挡杆6复位;
通过支撑柱2带动触摸球体301和底座1等结构移动至指定地点,并对此装置进行固定和连接,通过在支撑柱2的中间设置第三横板401,在第三横板401上设置箱体404和太阳能板403,并通过电线将太阳能板403与箱体404内的设备连接,再将箱体404内的供电结构与触摸球体301内的结构连接,这样通过太阳能板403便可以进行自主发电,并将电量用于触摸球体301的使用,这样便可以较好的使用此装置,同时通过触摸球体301、支撑柱2、接地线8等结构便可以组成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使此装置对人体静电进行安全释放或报警等。
参照附图1、和4,支撑柱2的中间外壁安装有充电装置4,充电装置4包括第三横板401、支架402、太阳能板403和箱体404,第三横板401的内部与支撑柱2的外壁相固接,第三横板401的上方右侧通过4个螺栓螺纹连接有2个支架402,且支架402的上方固接有太阳能板403,太阳能板403的型号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第三横板401的上方中间固接有箱体404,箱体404的前端面通过4个螺栓螺纹连接有箱板,箱体404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电力转换器等相应结构,可以对太阳能板403的电力进行存储转换,并通过电线将电力传输至触摸球体301内,对触摸球体301提供所需电力,箱体404的下方设有接地线8,通过接地线8可以与相应结构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人体静电释放效果,且接地线8的左端穿过支撑柱2并与触摸球体301的内部相连接;
当使用完触摸球体301后,可以向下拉动挡杆6,使挡杆6配合第二横板5对弹簧7进行拉伸,使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当挡杆6的上方离开左侧横杆303的圆形槽时,转动转头306,通过转头306带动左侧的横杆303进行转动,这样通过横杆303便可以带动保护罩302进行转动,使保护罩302对触摸球体301进行阻挡,再松开挡杆6,使挡杆6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进入左侧横杆303的圆形槽处,将横杆303进行阻挡,这样便可以防止左侧横杆303转动,从而通过保护罩302便可以对触摸球体301进行防护,保证触摸球体301使用时的灵敏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静电释放报警时,首先操作人员通过支撑柱2带动触摸球体301和底座1等结构移动至指定地点,并对此装置进行固定和连接,通过在支撑柱2的中间设置第三横板401,在第三横板401上设置箱体404和太阳能板403,并通过电线将太阳能板403与箱体404内的设备连接,再将箱体404内的供电结构与触摸球体301内的结构连接,这样通过太阳能板403便可以进行自主发电,并将电量用于触摸球体301的使用,这样便可以较好的使用此装置,同时通过触摸球体301、支撑柱2、接地线8等结构便可以组成人体静电释放报警装置,使此装置对人体静电进行安全释放或报警等;
当使用完触摸球体301后,可以向下拉动挡杆6,使挡杆6配合第二横板5对弹簧7进行拉伸,使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当挡杆6的上方离开左侧横杆303的圆形槽时,转动转头306,通过转头306带动左侧的横杆303进行转动,这样通过横杆303便可以带动保护罩302进行转动,使保护罩302对触摸球体301进行阻挡,再松开挡杆6,使挡杆6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进入左侧横杆303的圆形槽处,将横杆303进行阻挡,这样便可以防止左侧横杆303转动,从而通过保护罩302便可以对触摸球体301进行防护,保证触摸球体301使用时的灵敏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5)

1.一种静电释放报警,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所述底座(1)的上方中间固接有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上方安装有保护装置(3),所述保护装置(3)包括触摸球体(301),所述触摸球体(301)的下方与支撑柱(2)相连接,所述触摸球体(301)的外壁设有保护罩(302),且保护罩(302)的左右两侧外壁固接有横杆(303),所述横杆(30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竖板(304),所述竖板(304)的下方固接有第一横板(305),且第一横板(305)的内部与支撑柱(2)相固接,左侧所述横杆(303)的一端外壁固接有转头(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报警,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竖板(304)的外壁固接有第二横板(5),所述第二横板(5)的内部安装有挡杆(6),且挡杆(6)的上方和中间外壁分别与相邻横杆(303)的圆形槽处内壁和第二横板(5)的通孔处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报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6)的下方外壁安装有弹簧(7),且弹簧(7)的两端外壁分别与挡杆(6)和第二横板(5)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报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中间外壁安装有充电装置(4),所述充电装置(4)包括第三横板(401),所述第三横板(401)的内部与支撑柱(2)的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三横板(401)的上方右侧通过多个螺栓螺纹连接有多个支架(402),且支架(402)的上方固接有太阳能板(403),所述第三横板(401)的上方中间固接有箱体(4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报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04)的下方设有接地线(8),且接地线(8)的左端穿过支撑柱(2)并与触摸球体(301)的内部相连接。
CN202222638014.9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Active CN218676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8014.9U CN218676205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8014.9U CN218676205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6205U true CN218676205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8014.9U Active CN218676205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6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3358B (zh) 一种用于户外的太阳能手机充电桩
CN205171366U (zh) 一种桥梁防护栏
CN218676205U (zh)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
CN203378445U (zh) 电力线路专用驱鸟器
CN20686517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复合充电装置
CN206349801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环保型充电桩
CN211973117U (zh) 一种道路桥梁防护栏
CN208168539U (zh) 一种适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栅栏
CN209126550U (zh) 一种用电安全的充电桩
CN208395714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道路施工指示装置
CN210977267U (zh) 一种储能电站的收折爬梯结构
CN212676397U (zh) 一种蓄电池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08078996U (zh) 一种太阳能电子监控装置
CN107745652B (zh) 一种用于停车棚的壁挂式汽车充电桩
CN220420028U (zh) 幼儿园用防护栏
CN212689738U (zh) 一种电气检修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2002639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围栏
CN212316774U (zh) 一种市政用护栏
CN218039548U (zh) 一种电瓶车电池模组防盗固定结构
CN22066718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防护装置
CN205188859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主动预警防撞桩
CN215185272U (zh) 一种配电箱防护装置
CN209896477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维护的防护型户外环网柜
CN21262726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agv充电站本体
CN211654182U (zh) 一种跨步电压安全宣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