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5898U -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 Google Patents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5898U
CN218675898U CN202123449354.9U CN202123449354U CN218675898U CN 218675898 U CN218675898 U CN 218675898U CN 202123449354 U CN202123449354 U CN 202123449354U CN 218675898 U CN218675898 U CN 218675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water
case body
touch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93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勇
沈小杰
卢宗海
梁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unjian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unjian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unjian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unjian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93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5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5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5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中,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安装板、触控式显示器、水冷结构和透明盖板。机箱本体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安装开口和第二安装开口,且周壁开设有散热孔组,散热孔组将机箱本体的内部与机箱本体的外部连通;安装板设于机箱本体,第一安装开口和第二安装开口分别对应有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触控式显示器设于第一安装空间,且触控式显示器盖设于第一安装开口;水冷结构设于第二安装空间,包括循环泵、水冷管道和安装支架,循环泵与水冷管道连通,安装支架以支撑水冷管道使水冷管道悬设于第二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空气流道能够全覆盖机箱本体,进而提升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不断提升性能,但随之而来的风冷和自然散热的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有的设备的散热需求,尤其是在电路集成度高、线路复杂设备众多且空间狭小的机箱内部。
机箱内部的温度如若不能及时散去则会越发积蓄,最终导致机箱内部的设备处于一个极其高温的环境当中,进而影响到设备的工作性能,更有甚者会发生火灾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旨在使得空气流道能够全覆盖机箱本体,进而提升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安装板、触控式显示器、水冷结构和透明盖板。机箱本体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安装开口和第二安装开口,所述机箱本体的周壁开设有散热孔组,所述散热孔组将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与所述机箱本体的外部连通;安装板设于所述机箱本体,且所述安装板将所述机箱本体的部分空间分隔为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开口对应有所述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开口对应有第二安装空间;触控式显示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且所述触控式显示器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水冷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循环泵、水冷管道和安装支架,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水冷管道连通,所述安装支架以支撑所述水冷管道使所述水冷管道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透明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
可选地,所述机箱本体的底部设有底部散热组件和脚垫;所述底部散热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底壁,所述脚垫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底壁。
可选地,所述底部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和多个底部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孔组包括第一散热孔,所述散热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底部,且所述散热板开设有所述第一散热孔,所述底部散热风扇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于所述散热板,且所述底部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机箱本体内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散热孔组包括第二散热孔,所述机箱本体的顶壁和所述机箱本体的一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二散热孔;所述水冷结构设有多个水冷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机箱本体的顶壁的所述第二散热孔设有所述水冷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机箱本体的一侧壁的第二散热孔设有所述水冷散热风扇。
可选地,所述水冷结构还设有散热风道和散热管,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散热管对应所述水冷散热风扇设置;所述散热管穿设于所述散热风道,所述水冷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并将风吹向所述散热风道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机箱本体的另一侧壁设有活动门体,所述活动门体可旋转的设于所述机箱本体;所述散热孔组还包括第三散热孔,所述活动门体开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机箱本体形成有空气流路,空气从所述第三散热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流入所述机箱本体,再从所述第二散热孔流出所述机箱本体。
可选地,所述脚垫包括活动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中空设置且具有限位口,所述活动部一端与所述机箱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活动穿设于所述限位口;所述机箱本体与所述限位部之间设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活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弹簧,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限位部之间设有第二伸缩弹簧。
可选地,所述机箱本体还包括第三安装空间,所述机箱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三安装开口,所述第三安装开口对应有第三安装空间;所述机箱本体设有自动仓门,所述自动仓门可活动地设于第三安装开口,且覆盖于所述第三安装空间。
可选地,所述机箱本体的顶壁朝上设有多个把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AI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主板模块、功能设备和加固结构。主板模块设于所述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内;功能设备包括环境检测装置、5G模块、电源装置、电源安全装置和声音播放设备,且所述功能设备均设于所述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并均与所述主板模块电连接;加固结构包括主板加固装置,用以将所述主板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机箱本体的周壁开设有散热孔组以提升机箱本体的通风能力,使得散热效果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具体而言,安装板设于机箱本体得以将机箱本体的部分空间分隔为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机箱本体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安装开口和第二安装开口,第一安装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设置,第二安装开口对应所述第二安装空间设置。触控式显示器从第一安装口装入第一安装空间,水冷结构从第二安装口装入第二安装空间。触控式显示器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安装板传递至第二安装空间内,由于水冷结构中的安装支架将水冷管道悬设于第二安装空间,悬设的水冷管道可以从四周均匀吸收的热量,进而以最大的速率吸收存在于第二安装空间的热量。另外,若是需要最大程度的进行散热,可以将盖设于第二安装开口的透明盖板进行拆除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底部散热组件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空气流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一实施例的斜二测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脚垫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内存条散热装置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内存条散热装置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内存条保护壳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水冷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水冷结构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环境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SMS_1
Figure SMS_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
参考图1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1、安装板2、触控式显示器3、水冷结构4和透明盖板。机箱本体1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安装开口121和第二安装开口122,所述机箱本体1的周壁开设有散热孔组,所述散热孔组将所述机箱本体1的内部与所述机箱本体1的外部连通;安装板2设于所述机箱本体1,且所述安装板2将所述机箱本体1的部分空间分隔为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开口121对应有所述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开口122对应有第二安装空间;触控式显示器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且所述触控式显示器3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121;水冷结构4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水冷结构4包括循环泵41、水冷管道42和安装支架43,所述循环泵41与所述水冷管道42连通,所述安装支架43以支撑所述水冷管道42使所述水冷管道42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透明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12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机箱本体1的周壁开设有散热孔组以提升机箱本体1的通风能力,使得散热效果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具体而言,安装板2设于机箱本体1得以将机箱本体1的部分空间分隔为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机箱本体1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安装开口121和第二安装开口122,第一安装开口121对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设置,第二安装开口122对应所述第二安装空间设置。触控式显示器3从第一安装口装入第一安装空间,水冷结构4从第二安装口装入第二安装空间。触控式显示器3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安装板2传递至第二安装空间内,由于水冷结构4中的安装支架43将水冷管道42悬设于第二安装空间,悬设的水冷管道42可以从四周均匀吸收的热量,进而以最大的速率吸收存在于第二安装空间的热量。另外,若是需要最大程度的进行散热,可以将盖设于第二安装开口122的透明盖板进行拆除处理。
所述机箱本体1的底部设有底部散热组件11和脚垫15;参考图2,所述底部散热组件11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箱本体1的底壁,所述脚垫15设于所述机箱本体1的底壁。具体而言,所述底部散热组件11包括散热板113和多个底部散热风扇111;所述散热孔组包括第一散热孔131,所述散热板113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箱本体1的底部,且所述散热板113开设有所述第一散热孔131,所述底部散热风扇111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孔131设于所述散热板113,且所述底部散热风扇111靠近所述机箱本体1内部设置。底部散热风扇111可拆卸的安装于散热板113上,散热板113可拆卸的安装于机箱本体1的底部位置。由于底部散热组件11是设置在机箱本体1的底部,所以在机箱本体1内的尘埃更加容易积蓄、附着于底部散热组件11上,将底部散热风扇111和散热板113均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则可以轻易的将集满灰尘的底部散热组件11拆卸后进行清洗,以防止流动的空气将尘埃吹至机箱本体1的四处,从而影响到功能设备的正常工作。另外,为了防止底部散热扇在旋转散热的过程中撞击到散热板113,在底部散热风扇111和散热板113之间设置有隔板112。
脚垫15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抬升机箱本体1底壁距地面之间的距离,以使得空气的流通保持顺畅。具体地,参考图7,所述脚垫15包括活动部151和限位部152,所述限位部152中空设置且具有限位口,所述活动部151一端与所述机箱本体1连接,所述活动部15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活动穿设于所述限位口,所述机箱本体1与所述限位部152之间设有第一伸缩弹簧153,所述活动部151穿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弹簧153,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限位部152之间设有第二伸缩弹簧154。第一伸缩弹簧153和第二伸缩弹簧154共同作用可以降低机箱本体1和地面之间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机箱本体1内部的功能设备保持安全,减少外部震动对机箱本体1内部的功能设备的干扰和影响。
所述散热孔组包括第二散热孔132,所述机箱本体1的顶壁和所述机箱本体1的一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二散热孔132;所述水冷结构4设有多个水冷散热风扇44,靠近所述机箱本体1的顶壁的所述第二散热孔132设有所述水冷散热风扇44,靠近所述机箱本体1的一侧壁的第二散热孔132设有所述水冷散热风扇44。水冷散热风扇44可以将机箱本体1内部的高温气体从第二散热孔132排出到机箱本体1的外部,进而提升了机箱本体1的散热效果。于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结构4还设有散热风道45和散热管46,所述散热风道45和所述散热管46对应所述水冷散热风扇44设置;所述散热管46穿设于所述散热风道45,所述水冷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散热风道45的一侧,并将风吹向所述散热风道45的另一侧。通过设置有散热风道45和散热管46可以提升水冷结构4中的水冷液体的散热能力,具体地,水冷液体通过水冷管道42流经机箱本体1的大多数功能设备,将功能设备产生的热量吸收并带走,当时如果长时间只吸收不释放则水冷液体中的温度会持续升高,最终达到峰值,此时水冷液体将无法吸收功能设备产生的热量,而机箱本体1内的温度将持续升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水冷结构4设置有散热风道45和穿设于散热风道45的散热管46,散热管46与水冷管道42连通,高温的水冷液体流经水冷管会将热量残留在散热管46的位置,热量再从散热管46传递到散热风道45中,水冷散热风扇44设于散热风道45的一侧,可以将空气从散热风道45的一侧吹向另外一侧,顺带能够带走留在散热风道45中的热量,将该热量带出机箱本体1的内部。另外,所述水冷结构4还设有压力检测装置47和流量监测器48,均与所述主板模块6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控所述水冷管道42中的压力和流量。于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1,多根散热管46并联设置,且穿设于所述散热风道45。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2,一个散热管46弯曲设置,且穿设于所述散热风道45。
所述机箱本体1的另一侧壁设有活动门体14,所述活动门体14可旋转的设于所述机箱本体1;所述散热孔组还包括第三散热孔133,所述活动门体14开设有第三散热孔133;参考图3,所述机箱本体1形成有空气流路,空气从所述第三散热孔133和第一散热孔131流入所述机箱本体1,再从所述第二散热孔132流出所述机箱本体1。如此一来,实现了机箱本体1内部的空气流路的流通过程,进一步地完全将机箱本体1内部的功能设备产生的热量完全排出至机箱本体1的外部。
所述机箱本体1还包括第三安装空间,所述机箱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第三安装开口123,所述第三安装开口123对应有第三安装空间;所述机箱本体1设有自动仓门16,所述自动仓门16可活动地设于第三安装开口123,且覆盖于所述第三安装空间。自动仓门16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保护机箱本体1内部的功能设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打开自动仓门16的方式提升机箱本体1的散热效果。具体而言,所述机箱本体1开设有安装口,对应所述安装口设有固定框,固定框和所述自动仓门16形成有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声音播放设备75,所述自动仓门16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口。于本实施例中,自动仓门16为滑动式开合,但滑动方向并不做限制,包括但不限于左右滑动、上下滑动、前后滑动以及侧向滑动。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自动仓门16还可以是旋转式开合、伸缩式等等。于另一实施例,该安装空间还可以存放外部设备,例如:鼠标、键盘、耳机、U盘、路由器等外部设备。
为了提升机箱本体1的便携能力,在所述机箱本体1的顶壁朝上设有多个把手17。于本实施例中,把手1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机箱本体1顶部的相对两侧,把手17为金属弯把手17,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把手17还可以隐藏设置,且旋转显露于机箱本体1的顶部位置。机箱的底壁位置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用于将机箱本体1内部的高温气体排出至机箱本体1的外部。参考图4,所述触控屏的顶部还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78,该人脸识别模块78可以对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进而控制触控式显示屏的开启以及门锁的解锁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AI工作站,该AI工作站包括主板模块6、功能设备、加固结构8和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该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AI工作站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主板模块6设于所述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内;功能设备包括环境检测装置71、5G模块72、电源装置73、电源安全装置74和声音播放设备75,且所述功能设备均设于所述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并均与所述主板模块6电连接;加固结构8包括主板加固装置,用以将所述主板模块6固定于所述安装板2。
所述加固结构8包括内存条加固装置81,对应内存条设置,参考图8至图10,所述内存条加固装置81包括盖设于内存条的固定盖和设于所述固定盖内的内存条散热风扇8122;所述固定盖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换气的散热孔。通过内存条加固装置81对主板上的内存条进行保护,可以在机箱本体1遭受外部冲击的情况下避免内存条遭到损毁或掉落。具体而言,内存条由内存条保护壳811进行保护,内存条保护壳811的顶部还设有内存条散热装置812,使得本方案对内存条保护的同时还实现了散热的能力,进而延长内存条的使用寿命。内存条的散热包括两种方式,其一,内存条散热装置812具体包括散热架8121和第一散热风扇,所述散热架812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槽8123,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固定于所述散热架8121内。第一散热风扇将内存条保护壳811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机箱本体1内,最终再由机箱本体1排出至AI工作站外。其二,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内存条散热装置812的散热能力,所述散热架8121的外侧壁设有散热肋片8124,散热肋片8124侧向凸设,如此一来,内存条以及内存条保护壳811中积蓄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架8121传导至散热肋片8124进行散热。
所述功能设备还包括电源装置73和电源安全装置74,所述电源装置73和所述电源安全装置74设于所述机箱本体1的侧壁,且所述电源装置73与所述电源安全装置7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安全装置74用于监控和控制流经所述电源装置73的导线的通断,当电源安全装置74检测到电源装置73中的电路参数或电压参数存在异常,则会直接断开电源,使得整个AI工作站停止工作。
具体而言,电源安全装置74还与环境检测装置71通信连接,环境检测装置71设于机箱本体1,所述机箱本体1的侧壁还开设有用于换气的第二散热孔132,所述环境检测装置71靠近所述第二散热孔132设置,环境检测装置71可以直接对机箱本体1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当温度和湿度达到阈值时,有可能对电源电路、电子元件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电源安全装置74可以直接获取环境检测装置71的通讯信号,通过判断环境参数的值是否会直接影响到电源装置73的工作状态,若是环境值高于阈值则会直接断开电源,使得电源装置73停止工作。若是低于阈值则维持电源装置73的安全工作。参考图6,所述机箱本体1设有手动开关742和电源插口743,所述手动开关742与所述电源插口743电性连接。具体而言,电源安全装置74是断开电源插口743与电源装置73的通路,使得电源插口743停止对电源装置73的供电,从而使得整个AI工作站停止工作。为了进一步地提升该AI工作站的安全性能,在电源插口743旁设置有手动开关742,用以手动控制电源插口743的导通或者断路。另外,电源安全装置74还设有一个保护罩,将电源安全装置74中的元件与机箱本体1内的其他设备隔离开来,防止机箱本体1中的水冷结构4泄漏进而导致电源安全装置74停止工作。具体而言,电源安全装置74是包括有电流检测器和电压检测装置744,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电源装置73输送至不同功能设备的输出电流,电源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功能设备、包括电源装置73的输出电压,然电源检测装置的本质是一个控制器,在检测电压的同时还可以控制电路的开闭以及实时数值显示参数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本体1的侧壁还开设有I/O口741,所述I/O口741与所述主板模块6通信连接。I/O口741用于拓展AI工作站的功能,也即,该AI工作站可以直接与大型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连接,将图纸、流程、建模等信息直接传输至大型设备中,以便于实现大型设备的操作、工作、编程、修改参数等详细工作目的。
所述功能设备还包括5G模块72,通过5G模块72AI工作站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上传和下载,提升上网速率。另外,该5G模块72还包括有无线网卡,使得该AI工作站在具有便携性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联网。具体而言,所述5G模块72靠近所述第三散热孔133设置,5G模块72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顺着第三散热孔133进入的空气带出至机箱本体1的外部,进而使得5G模块72可以保持长时间工作并延长了5G模块72的使用寿命。对应该5G模块72机箱本体1还设有5G模块固定架82。
所述功能设备还包括双显卡装置,所述显卡装置包括第一显卡、第一固定架83、第二显卡、第二固定架84、交火桥接器77和第三固定架85;所述第一显卡固定架和所述第二显卡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且均开设有散热孔组,所述第一显卡与所述第一固定架8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显卡与所述第二固定架84固定连接,所述交火桥接器77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显卡和所述第二显卡,所述第三固定架85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并且固定所述交火桥接器77。
所述功能设备包括参数显示器,所述参数显示器与所述主板模块6通信连接,至少用以显示所述主板模块6的温度。具体而言,环境检测装置71与主板模块6通信连接,将检测到的环境参数传输至主板模块6,其中,环境检测装置71检测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大气压、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且相应的环境检测装置71内设有对应的参数检测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具体结构便不多阐述。于本实施例中,参数显示器背离所述触控屏设置,且机箱本体1的一侧采用透明盖板,用户可以透过参数显示器观察到参数显示器中的具体参数信息,且透明盖板还设有防盗系统,可监控所述透明盖板的安装和拆卸情况,并通过远程终端获取拆装信息。
另外,在机箱本体1内部还设有灯带和灯光控制器76。灯光控制器76在控制灯带的光线参数,具体包括控制灯带的颜色、亮度。进一步地,机箱本体1还设置有转速控制器(未图示),用于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并实时监控并上传散热风扇的转速。需要了解的是,用户可以根据参数显示器中获取到的机箱本体1内部的温度进而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以使得机箱本体1内的温度能够尽可能维持在安全范围。更进一步的,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程序,没当机箱本体1内的温度超过一个阈值便提高扇热风扇的转速,使得机箱本体1内的温度始终保持或更低的安全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本体,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安装开口和第二安装开口,所述机箱本体的周壁开设有散热孔组,所述散热孔组将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与所述机箱本体的外部连通;
安装板,设于所述机箱本体,且所述安装板将所述机箱本体的部分空间分隔为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开口对应有所述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开口对应有第二安装空间;
触控式显示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且所述触控式显示器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
水冷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循环泵、水冷管道和安装支架,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水冷管道连通,所述安装支架以支撑所述水冷管道使所述水冷管道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以及
透明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底部设有底部散热组件和脚垫;
所述底部散热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底壁,所述脚垫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底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和多个底部散热风扇;
所述散热孔组包括第一散热孔,所述散热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底部,且所述散热板开设有所述第一散热孔,所述底部散热风扇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于所述散热板,且所述底部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机箱本体内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组包括第二散热孔,所述机箱本体的顶壁和所述机箱本体的一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二散热孔;
所述水冷结构设有多个水冷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机箱本体的顶壁的所述第二散热孔设有所述水冷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机箱本体的一侧壁的第二散热孔设有所述水冷散热风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结构还设有散热风道和散热管,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散热管对应所述水冷散热风扇设置;
所述散热管穿设于所述散热风道,所述水冷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并将风吹向所述散热风道的另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的另一侧壁设有活动门体,所述活动门体可旋转的设于所述机箱本体;
所述散热孔组还包括第三散热孔,所述活动门体开设有第三散热孔;
所述机箱本体形成有空气流路,空气从所述第三散热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流入所述机箱本体,再从所述第二散热孔流出所述机箱本体。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包括活动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中空设置且具有限位口,所述活动部一端与所述机箱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活动穿设于所述限位口;
所述机箱本体与所述限位部之间设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活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弹簧,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限位部之间设有第二伸缩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还包括第三安装空间,所述机箱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三安装开口,所述第三安装开口对应有第三安装空间;
所述机箱本体设有自动仓门,所述自动仓门可活动地设于第三安装开口,且覆盖于所述第三安装空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的顶壁朝上设有多个把手。
10.一种AI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
主板模块,设于所述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内;
功能设备,包括环境检测装置、5G模块、电源装置、电源安全装置和声音播放设备,且所述功能设备均设于所述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并均与所述主板模块电连接;
加固结构,至少包括主板加固装置,用以将所述主板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板。
CN202123449354.9U 2021-12-31 2021-12-31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Active CN218675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9354.9U CN218675898U (zh) 2021-12-31 2021-12-31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9354.9U CN218675898U (zh) 2021-12-31 2021-12-31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5898U true CN218675898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4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9354.9U Active CN218675898U (zh) 2021-12-31 2021-12-31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5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9592U (zh) 一种云服务机箱散热监控系统
CN218675898U (zh)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CN106571593A (zh) 电力计量柜通风装置
CN205992206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器件安全维护装置
CN114967881A (zh) 触控式水冷散热机箱和ai工作站
CN212625481U (zh) 用于质谱仪的热平衡系统
CN212628964U (zh)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通信机散热柜
CN208795894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
CN208351476U (zh) 一种防盗计算机箱
CN220824426U (zh) 一种消防主机
CN216225882U (zh) 一种矿山机械智能控制装置
CN218634637U (zh) 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网络安全监控装置
CN214312828U (zh) 一种变压器机壳
CN213241037U (zh) 一种散热及具有防火功能的主板
CN214504312U (zh) 动环监控系统用简易数据采集器
CN220584634U (zh) 无线4g数据采集异构计算主机
CN213149527U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监控的远程异常监控系统
CN21977945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保护线路的配电柜
CN217008145U (zh)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CN216352166U (zh) 一种带有故障警报功能的计算机
CN219041074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
CN213112076U (zh) 一种电梯控制箱保护装置
CN215222674U (zh) 一种环境控制器
CN218182743U (zh) 一种ups电源保护外壳
CN210835988U (zh)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