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2467U -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2467U
CN218672467U CN202222579915.5U CN202222579915U CN218672467U CN 218672467 U CN218672467 U CN 218672467U CN 202222579915 U CN202222579915 U CN 202222579915U CN 218672467 U CN218672467 U CN 218672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heating
air
pipeline
conditioning
hea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799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宪强
董元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799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2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2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2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空调地暖系统包括:地暖模块;空调供热系统,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地暖模块连接;水箱供热系统,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地暖模块连接;以及调节阀组,配置为使空调供热系统与地暖模块连通,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与地暖模块断开;或使空调供热系统与地暖模块断开,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与地暖模块连通。空调地暖系统可以优先考虑通过空调供热系统对地暖模块进行供热,这样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当空调地暖系统进入化霜模式后,可以采用水箱供热系统对地暖模块进行供热。通过调节阀组切换地暖模块的供热方式,可以保证空调地暖系统在化霜过程中仍然可以对地暖模块进行供热。

Description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地暖空调器由于具有节能和加热方式比较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当室外温度较低时,例如到了冬季,地暖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有结霜,为了保证能够有效地制热,地暖空调器需要不定时地进行除霜,地暖空调器在除霜的过程中处于制冷状态,导致制热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化霜模式下仍然能够供热的空调地暖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地暖系统,包括:
地暖模块;
空调供热系统,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
水箱供热系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以及
调节阀组,配置为使所述空调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连通,并且使所述水箱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断开;或使所述空调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断开,并且使所述水箱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连通。
可选地,所述调节阀组包括:
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空调供热系统的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的位置;
第二截止阀,设置在所述水箱供热系统的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的位置;
第三截止阀,设置在所述水箱供热系统的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的位置;
第四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空调供热系统的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的位置;
所述调节阀组配置为使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四截止阀打开,所述第二截止阀和所述第三截止阀关闭,以使所述空调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连通,并且使所述水箱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断开;或使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四截止阀关闭,所述第二截止阀和所述第三截止阀打开,以使所述空调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断开,并且使所述水箱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调供热系统包括:
第一储水容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
压缩机;
换向阀,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入口连接;
换热器,其一端与所述换向阀连接;
导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容器中,且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储水容器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储水容器与所述换向阀连接。
可选地,所述换向阀配置为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通,且使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或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连通,且使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换向阀为四通阀。
可选地,所述水箱供热系统包括:
第二储水容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
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储水容器中。
可选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的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地暖模块为地暖套管,且所述地暖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
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所述外管套于所述内管的外部,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介质的腔体。
可选地,所述外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地暖系统可包括空调地暖系统可包括地暖模块、空调供热系统、水箱供热系统以及调节阀组。空调供热系统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地暖模块连接。水箱供热系统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地暖模块连接。一般情况下,空调地暖系统可以优先考虑通过空调供热系统对地暖模块进行供热,即调节阀组使空调供热系统与地暖模块连通,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与地暖模块断开,这样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当空调地暖系统进入化霜模式后,可以采用水箱供热系统对地暖模块进行供热,即调节阀组使空调供热系统与地暖模块断开,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与地暖模块连通。当空调地暖系统退出化霜模式后,可以继续通过空调供热系统对地暖模块进行供热。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阀组切换地暖模块的供热方式,可以保证空调地暖系统在化霜过程中仍然可以对地暖模块进行供热,从而保证了室内温度不会降低,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空调供热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换向阀使压缩机的出口与导热管的一端连通,且使压缩机的入口与换热器的一端连通,即冷媒从压缩机流出经换向阀到达导热管,与第一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然后到达换热器,再回到压缩机。空调供热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换向阀使压缩机的出口与换热器的一端连通,且使压缩机的入口与导热管的一端连通,即冷媒从压缩机流出经换向阀到达换热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再进入导热管与第一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然后再回到压缩机。上述根据空调供热系统的运行模式来通过换向阀改变冷媒的流向的方式,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第一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保证地暖模块能够稳定的为室内提供热量,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地暖模块可以为地暖套管,地暖模块在埋在屋底后,内管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外管套于内管的外部,与内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介质的腔体,可以增加地暖模块与屋底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与屋底的热交换效率,以便更快地升高室内的温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地暖套管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空调地暖系统10可包括地暖模块101、空调供热系统102、水箱供热系统105以及调节阀组106。空调供热系统102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与地暖模块101连接。水箱供热系统105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与地暖模块101连接。调节阀组106用于使空调供热系统102与地暖模块101连通,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105与地暖模块101断开;或使空调供热系统102与地暖模块101断开,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105与地暖模块10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地暖系统10也可以理解为热泵地暖系统。空调地暖系统10可包括地暖模块101、空调供热系统102、水箱供热系统105以及调节阀组106。空调供热系统102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与地暖模块101连接。水箱供热系统105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与地暖模块101连接。一般情况下,空调地暖系统10可以优先考虑通过空调供热系统102对地暖模块101进行供热,即调节阀组106使空调供热系统102与地暖模块101连通,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105与地暖模块101断开,这样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当空调地暖系统10进入化霜模式后,可以采用水箱供热系统105对地暖模块101进行供热,即调节阀组106使空调供热系统102与地暖模块101断开,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105与地暖模块101连通。当空调地暖系统10退出化霜模式后,可以继续通过空调供热系统102对地暖模块101进行供热。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阀组106切换地暖模块101的供热方式,可以保证空调地暖系统10在化霜过程中仍然可以对地暖模块101进行供热,从而保证了室内温度不会降低,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在空调地暖系统10刚刚启动时,调节阀组106还可以使空调供热系统102和水箱供热系统105同时和地暖模块101连通,同时对地暖模块101进行加热,以便快速地升高室内的温度,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调节阀组106可包括第一截止阀1061、第二截止阀1062、第三截止阀1063以及第四截止阀1064。第一截止阀1061设置在空调供热系统102的与第一管路103相连的位置。第二截止阀1062设置在水箱供热系统105的与第一管路103相连的位置。第三截止阀1063设置在水箱供热系统105的与第二管路104相连的位置。第四截止阀1064设置在空调供热系统102的与第二管路104相连的位置。调节阀组106用于使第一截止阀1061和第四截止阀1064打开,第二截止阀1062和第三截止阀1063关闭,以使空调供热系统102与地暖模块101连通,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105与地暖模块101断开;或使第一截止阀1061和第四截止阀1064关闭,第二截止阀1062和第三截止阀1063打开,以使空调供热系统102与地暖模块101断开,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105与地暖模块101连通。当然,在空调地暖系统10刚刚启动时,还可以使第一截止阀1061、第二截止阀1062、第三截止阀1063以及第四截止阀1064均处于打开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调供热系统102可包括第一储水容器1021、压缩机1022、换向阀1023、换热器1024和导热管1025。第一储水容器1021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与地暖模块101连接。换向阀1023分别与压缩机1022的出口和入口连接。换热器1024的一端与换向阀1023连接。导热管1025位于第一储水容器1021中,且一端穿过第一储水容器1021与换热器1024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储水容器1021与换向阀102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22、换向阀1023、换热器1024和导热管1025之间可以形成通路。冷媒可以在压缩机1022、换向阀1023、换热器1024和导热管1025形成的通路中流动。第一储水容器1021中可以承装有水。空调供热系统102可以通过导热管1025为第一储水容器1021中的水加热,从而将热水输送到地暖模块101为室内供热,这种为室内供热的方式比较节约能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换向阀1023用于使压缩机1022的出口与导热管1025的一端连通,且使压缩机1022的入口与换热器1024的一端连通;或使压缩机1022的出口与换热器1024的一端连通,且使压缩机1022的入口与导热管1025的一端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情况下,空调供热系统102处于制热模式时,换向阀1023使压缩机1022的出口与导热管1025的一端连通,且使压缩机1022的入口与换热器1024的一端连通,即冷媒从压缩机1022流出经换向阀1023到达导热管1025,与第一储水容器1021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然后到达换热器1024,再回到压缩机1022。空调供热系统102处于制冷模式时,换向阀1023使压缩机1022的出口与换热器1024的一端连通,且使压缩机1022的入口与导热管1025的一端连通,即冷媒从压缩机1022流出经换向阀1023到达换热器1024,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再进入导热管1025与第一储水容器1021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然后再回到压缩机1022。上述根据空调供热系统102的制热或者制冷运行模式来通过换向阀1023改变冷媒的流向的方式,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第一储水容器1021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保证地暖模块101能够稳定的为室内提供热量,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换向阀1023可以为四通阀。
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阀1023还可以用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阀门代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水箱供热系统105可包括第二储水容器1051和加热器1052。第二储水容器1051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与地暖模块101连接。加热器1052位于第二储水容器1051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储水容器1051中可以承装有水。加热器1052位于第二储水容器1051中,对第二储水容器1051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对地暖模块101供热。一般情况下,第二储水容器1051中可以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器根据温度测量装置测得的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加热器1052对第二储水容器1051中的水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地暖系统10还可包括水泵107。水泵107可设置在第一管路103或第二管路104的与地暖模块101连接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水泵107设置在第一管路103或第二管路104的与地暖模块101连接的位置,以便使水更加快速地流向地暖模块101,也能使水的温度更加均匀,以便更加快速地提高室内温度。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地暖套管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地暖模块101可以为地暖套管,且地暖套管可包括内管108和外管109。内管108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连接。外管109套于内管108的外部,与内管108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介质的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地暖模块101可以为地暖套管,地暖模块101在埋在屋底后,内管108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连接,外管109套于内管108的外部,与内管108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介质的腔体,可以增加地暖模块101与屋底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与屋底的热交换效率,以便更快地升高室内的温度。当然,地暖模块101也可以为单一管路,这个单一管路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连接,在埋于屋底后,对屋底进行加热。导热介质为可以流动的液体,例如,可以为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外管109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外管109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将外管109埋在屋底的时候,可以使椭圆形的长轴相对的一个区域朝下,长轴相对的另一个区域朝上,从而可以保证外管109有更多朝上的部分与屋底接触的同时避免外管109的高度过高,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内管108和外管109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同时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外管109的与其横截面的长轴相对的一侧区域可设置有隔热层110。
在本实施例中,外管109的与其横截面的长轴相对的一侧区域可设置有隔热层110,将外管109埋在屋底的时候,使具有隔热层110的区域朝下,不具有隔热层110的区域朝上,可以有助于腔体中的热量通过不具有隔热层110的区域向上传递,有助于更快地提高室内的温度,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隔热层110可以位于外管109的内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将外管109埋在屋底的时候,隔热层110可以位于外管109的内侧壁上,这样可以进一步促使热量向上传递,有助于更快地提高室内的温度,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外管109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为内管108的横截面的面积的1.4至6倍。
在本实施例中,外管109的横截面的面积如果太小,容易导致与屋底的接触面积不够,热交换效率不高,外管109的横截面的面积如果太大,容易导致腔体中的导热介质过多,不容易升高导热介质的温度,也容易导致室内温度不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外管109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为内管108的横截面的面积的1.4至6倍,例如,2倍、2.5倍、3倍、4倍或者5倍等,从而可以保证外管109与屋底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200。空调器200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空调地暖系统10。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供热系统10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室外机中,例如,压缩机1022和换热器1024可以位于室外机中。地暖模块101可以位埋于室内的屋底。
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任意组合,根据上述任意一个优选实施例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地暖系统10可包括空调地暖系统10可包括地暖模块101、空调供热系统102、水箱供热系统105以及调节阀组106。空调供热系统102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与地暖模块101连接。水箱供热系统105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03和第二管路104与地暖模块101连接。一般情况下,空调地暖系统10可以优先考虑通过空调供热系统102对地暖模块101进行供热,即调节阀组106使空调供热系统102与地暖模块101连通,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105与地暖模块101断开,这样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当空调地暖系统10进入化霜模式后,可以采用水箱供热系统105对地暖模块101进行供热,即调节阀组106使空调供热系统102与地暖模块101断开,并且使水箱供热系统105与地暖模块101连通。当空调地暖系统10退出化霜模式后,可以继续通过空调供热系统102对地暖模块101进行供热。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阀组106切换地暖模块101的供热方式,可以保证空调地暖系统10在化霜过程中仍然可以对地暖模块101进行供热,从而保证了室内温度不会降低,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限定,本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暖模块;
空调供热系统,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
水箱供热系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以及
调节阀组,配置为使所述空调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连通,并且使所述水箱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断开;或使所述空调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断开,并且使所述水箱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阀组包括:
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空调供热系统的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的位置;
第二截止阀,设置在所述水箱供热系统的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的位置;
第三截止阀,设置在所述水箱供热系统的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的位置;
第四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空调供热系统的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的位置;
所述调节阀组配置为使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四截止阀打开,所述第二截止阀和所述第三截止阀关闭,以使所述空调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连通,并且使所述水箱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断开;或使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四截止阀关闭,所述第二截止阀和所述第三截止阀打开,以使所述空调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断开,并且使所述水箱供热系统与所述地暖模块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供热系统包括:
第一储水容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
压缩机;
换向阀,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入口连接;
换热器,其一端与所述换向阀连接;
导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容器中,且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储水容器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储水容器与所述换向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配置为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通,且使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或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连通,且使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为四通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供热系统包括:
第二储水容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
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储水容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的与所述地暖模块连接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暖模块为地暖套管,且所述地暖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
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所述外管套于所述内管的外部,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介质的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地暖系统。
CN202222579915.5U 2022-09-28 2022-09-28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Active CN218672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9915.5U CN218672467U (zh) 2022-09-28 2022-09-28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9915.5U CN218672467U (zh) 2022-09-28 2022-09-28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2467U true CN218672467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0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79915.5U Active CN218672467U (zh) 2022-09-28 2022-09-28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2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4213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6352588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H07117290B2 (ja) 給湯装置
CN218672467U (zh)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CN201265981Y (zh) 柔性双级耦合相变蓄能化霜热泵热水装置
CN213514443U (zh) 水箱组件、供热系统
CN207050130U (zh) 一种定频储能式移动空调
CN113757773B (zh) 采暖炉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47272U (zh) 一种空调系统和卫生热水系统的复合系统
KR200238364Y1 (ko) 난방라인에서 온수사용이 가능한 축열식 보일러의 배관구조
CN112984799A (zh) 空气能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12471C (zh) 气压补液蓄能化霜冷暖空调系统
CN113432300A (zh) 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8349574U (zh) 相变储热式热水器
CN218495221U (zh) 空调地暖系统和空调器
CN111692682A (zh) 空调换热垫系统
CN206281049U (zh) 一种蓄热化霜的空调系统
CN206056009U (zh) 一种空调热水器循环系统
CN214746484U (zh) 空气能热水器
CN220689362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与燃气热水器组合热水装置
CN109373453A (zh) 空调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1236026A (zh) 一种空调热水器冷媒循环装置
CN211526617U (zh) 热回收热泵系统
CN215892768U (zh) 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
CN212618928U (zh) 温度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