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0849U -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0849U
CN218660849U CN202222920227.0U CN202222920227U CN218660849U CN 218660849 U CN218660849 U CN 218660849U CN 202222920227 U CN202222920227 U CN 202222920227U CN 218660849 U CN218660849 U CN 218660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ntibacterial
stretch yarn
low stretch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02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珉
石晨
朱复清
张申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jing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jing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jing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jing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02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0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0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0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包括面料基层,面料基层的内部设置有涤纶低弹丝结构。该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设置抑菌层,因为抑菌层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且不会产生耐药性,使涤纶低弹丝主体具有抑菌性,设置光催化层,光催化层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菌功能,利用光催化层能进一步提高涤纶低弹丝主体的抗菌性和除臭性,当以涤纶低弹丝结构为经纱和棉涤混纺纱与高收缩涤纶纤维纱的混合纱作为纬纱编织成面层基层时,会使面料基层拥有一定的抑菌性与抗菌性,再通过设置抗菌层可以为面料提高抗菌能力,避免面料上细菌滋生,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低弹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背景技术
涤纶低弹丝是涤纶化纤的一种变形丝类型,它是以聚酯切片为原料,采用高速纺制涤纶预取向丝,再经牵伸假捻加工而成;具有流程短、效率高、质量好等特点。
涤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出的一种合成纤维,有着十分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布料等领域。涤纶丝作为十分常见的布料之一是针织或机织加工的理想原料,适宜制作服装面料、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如窗帘布、沙发布、贴墙布等,也是目前市面上十分常见的原料之一,而现有的涤纶低弹丝抗菌效果较差,在其制作成服饰面料及床上用品等产品后,由于其抗菌效果差容易导致使用者感染皮肤病,故而提出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具备通过抑菌层不会产生耐药性且能有效的起到抑菌作用,同时光催化层和抗菌层能进一步的使面料拥有较好的抗菌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涤纶低弹丝面料抗菌性较差,人们在使用其制作的服饰面料及床上用品时,容易感染皮肤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内部设置有涤纶低弹丝结构,所述涤纶低弹丝结构包括设置在面料基层内部的涤纶低弹丝主体,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的外表面粘接有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外表面粘接有抑菌层,所述纳米银抑菌层的外表面粘接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外表面粘接有除臭层,所述除臭层的外表面粘接有光催化层;
所述面料基层的底部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多根银锌复合物纳米抗菌丝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的底部粘接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底部粘接有防静电结构,所述防静电结构的底部粘合有绒布层。
进一步,所述面料基层的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5-1.2mm。
进一步,所述抑菌层由纳米银粒组成,所述除臭层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所述光催化层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
进一步,所述弹性层的成分为弹性纤维与涤纶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进一步,所述防静电结构包括粘接在弹性层底部的第一金属纤维层,所述第一金属纤维层的下方设有第二金属纤维层,所述第一金属纤维层与第二金属纤维层之间通过导电纤维缝接,所述导电纤维的内部设有碳纤维层,所述第一金属纤维层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依次贯穿第一金属纤维层、导电纤维、碳纤维层和第二金属纤维层并延伸至第二金属纤维层外部的透气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纤维层及所述第二金属纤维层均为金属银纤维,所述碳纤维层为石墨烯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首先通过设置抑菌层,因为抑菌层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且不会产生耐药性,使涤纶低弹丝主体具有抑菌性,设置光催化层,光催化层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菌、自洁、防污、除臭功能,所以利用光催化层能进一步提高涤纶低弹丝主体的抗菌性和除臭性,当以涤纶低弹丝结构为经纱和棉涤混纺纱与高收缩涤纶纤维纱的混合纱作为纬纱编织成面层基层时,会使面料基层拥有一定的抑菌性与抗菌性,再通过设置抗菌层可以为面料提高抗菌能力,避免面料上细菌滋生,减少对人体的危害,银锌复合物纳米抗菌丝具有优异的抗菌、抑菌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洗涤性。
2、该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通过设置防静电结构可以为面料提供抗静电性,金属银是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一种,导热性能同样优异,而且金属银还具有极佳的延展性,采用金属银纤维作为第一金属纤维层及第二金属纤维层,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同时,面料的手感也较为柔软,穿着舒适贴身,石墨烯是现有材料中导电性能极其优异的一种,采用石墨烯纤维作为碳纤维层,使面料的导电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石墨烯纤维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在面料长期褶皱揉搓中依旧保持初始形态,提高了面料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涤纶低弹丝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菌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静电结构正剖图。
图中:1面料基层、11涤纶低弹丝主体、12第一粘接层、13抑菌层、14第二粘接层、15除臭层、16光催化层、2抗菌层、3银锌复合物纳米抗菌丝、4弹性层、5防静电结构、51第一金属纤维层、52第二金属纤维层、53导电纤维、54碳纤维层、55透气孔、6绒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包括面料基层1,面料基层1的内部设置有涤纶低弹丝结构,面料基层1是以涤纶低弹丝结构为经纱和棉涤混纺纱与高收缩涤纶纤维纱的混合纱作为纬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面料基层1的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5-1.2mm,耐磨涂层能增加面料的耐磨性;
涤纶低弹丝结构包括设置在面料基层1内部的涤纶低弹丝主体11,涤纶低弹丝主体11的外表面粘接有第一粘接层12,第一粘接层12的外表面粘接有抑菌层13,抑菌层13由纳米银粒组成,抑菌层13的外表面粘接有第二粘接层14,第二粘接层14的外表面粘接有除臭层15,除臭层15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除臭层15的外表面粘接有光催化层16,光催化层16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设置抑菌层13,因为抑菌层13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使涤纶低弹丝主体11具有抑菌性,通过设置光催化层16,光催化层16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菌、自洁、防污、除臭功能,所以利用光催化层16能进一步提高涤纶低弹丝主体11的抗菌性和除臭性,当以涤纶低弹丝结构为经纱和棉涤混纺纱与高收缩涤纶纤维纱的混合纱作为纬纱编织成面层基层1时,会使面料基层1拥有一定的抑菌性与抗菌性。
本实施例中,面料基层1的底部设有抗菌层2,抗菌层2由多根银锌复合物纳米抗菌丝3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抗菌层2的底部粘接弹性层4,弹性层4的成分为弹性纤维与涤纶纤维交错编织而成,弹性纤维与涤纶纤维比例为1:1,弹性层4的底部粘接有防静电结构5,防静电结构5的底部粘合有绒布层6,设置通抗菌层2可以为面料提高抗菌能力,避免面料上细菌滋生,减少对人体的危害,银锌复合物纳米抗菌丝3具有优异的抗菌、抑菌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洗涤性。
本实施例中,防静电结构5包括粘接在弹性层4底部的第一金属纤维层51,第一金属纤维层51的下方设有第二金属纤维层52,第一金属纤维层51与第二金属纤维层52之间通过导电纤维53缝接,导电纤维53的内部设有碳纤维层54,第一金属纤维层51及第二金属纤维层52均为金属银纤维,导电纤维53为金属银纤维与尼龙纤维混编制成,碳纤维层54为石墨烯纤维,第一金属纤维层5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依次贯穿第一金属纤维层51、导电纤维53、碳纤维层54和第二金属纤维层52并延伸至第二金属纤维层52外部的透气孔55,设置防静电结构5可以为面料提供抗静电性,金属银是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一种,导热性能同样优异,而且金属银还具有极佳的延展性,采用金属银纤维作为第一金属纤维层51及第二金属纤维层52,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同时,面料的手感也较为柔软,穿着舒适贴身,石墨烯是现有材料中导电性能极其优异的一种,采用石墨烯纤维作为碳纤维层54,使面料的导电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石墨烯纤维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在面料长期褶皱揉搓中依旧保持初始形态,提高了面料的耐久性。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首先通过设置抑菌层13,因为抑菌层13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使涤纶低弹丝主体11具有抑菌性,通过设置光催化层16,光催化层16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菌、自洁、防污、除臭功能,所以利用光催化层16能进一步提高涤纶低弹丝主体11的抗菌性和除臭性,当以涤纶低弹丝结构为经纱和棉涤混纺纱与高收缩涤纶纤维纱的混合纱作为纬纱编织成面层基层1时,会使面料基层1拥有一定的抑菌性与抗菌性,再通过设置通抗菌层2可以为面料提高抗菌能力,避免面料上细菌滋生,减少对人体的危害,银锌复合物纳米抗菌丝3具有优异的抗菌、抑菌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洗涤性。
(2)通过设置防静电结构5可以为面料提供抗静电性,金属银是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一种,导热性能同样优异,而且金属银还具有极佳的延展性,采用金属银纤维作为第一金属纤维层51及第二金属纤维层52,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同时,面料的手感也较为柔软,穿着舒适贴身,石墨烯是现有材料中导电性能极其优异的一种,采用石墨烯纤维作为碳纤维层54,使面料的导电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石墨烯纤维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在面料长期褶皱揉搓中依旧保持初始形态,提高了面料的耐久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包括面料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的内部设置有涤纶低弹丝结构,所述涤纶低弹丝结构包括设置在面料基层(1)内部的涤纶低弹丝主体(11),所述涤纶低弹丝主体(11)的外表面粘接有第一粘接层(12),所述第一粘接层(12)的外表面粘接有抑菌层(13),所述抑菌层(13)的外表面粘接有第二粘接层(14),所述第二粘接层(14)的外表面粘接有除臭层(15),所述除臭层(15)的外表面粘接有光催化层(16);
所述面料基层(1)的底部设有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由多根银锌复合物纳米抗菌丝(3)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2)的底部粘接弹性层(4),所述弹性层(4)的底部粘接有防静电结构(5),所述防静电结构(5)的底部粘合有绒布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的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5-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13)由纳米银粒组成,所述除臭层(15)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所述光催化层(16)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4)的成分为弹性纤维与涤纶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结构(5)包括粘接在弹性层(4)底部的第一金属纤维层(51),所述第一金属纤维层(51)的下方设有第二金属纤维层(52),所述第一金属纤维层(51)与第二金属纤维层(52)之间通过导电纤维(53)缝接,所述导电纤维(53)的内部设有碳纤维层(54),所述第一金属纤维层(5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依次贯穿第一金属纤维层(51)、导电纤维(53)、碳纤维层(54)和第二金属纤维层(52)并延伸至第二金属纤维层(52)外部的透气孔(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纤维层(51)及所述第二金属纤维层(52)均为金属银纤维,所述碳纤维层(54)为石墨烯纤维。
CN202222920227.0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Active CN218660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0227.0U CN21866084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0227.0U CN21866084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0849U true CN218660849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0227.0U Active CN21866084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0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2895U (zh) 一种抗菌抗静电沙发面料
CN210454014U (zh) 一种抗菌抗污面料
CN218660849U (zh)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CN215040930U (zh) 一种抗菌毛巾
CN211764022U (zh) 一种亲水快干涤纶面料
CN214496634U (zh) 一种柔软性好的玉米纤维纺织面料
CN210881160U (zh) 一种多层复合防静电布料
CN210792295U (zh) 一种抗菌保暖服装
CN210911452U (zh) 具有吸汗、保健、除臭性能的保健纺织面料
CN211222359U (zh) 一种多功能护肤面料
CN211000273U (zh) 一种抗起球面料
CN220841711U (zh) 一种复合沙发面料
CN216550904U (zh) 一种高强度抗菌涤纶长丝
CN215593296U (zh) 一种抗菌型涤纶低弹丝面料
CN219338820U (zh) 一种耐洗抗皱的百丽新bh布料
CN214056747U (zh) 一种高针高密功能性针织面料
CN213830754U (zh) 一种防霉涤纶面料
CN210657310U (zh) 抑菌型毛巾面料
CN217073609U (zh) 一种石墨烯纤维混纺的服装面料
CN217993710U (zh) 一种具有抗静电发热抑菌功能的羽绒服面料
CN215551566U (zh) 一种便于肌肤接触的防静电舒适型布料
CN215970548U (zh) 一种防风抗菌涂层面料
CN214563396U (zh) 一种高密雪纺面料
CN219583703U (zh) 一种褶皱型防螨抗菌的涤纶面料
CN218577185U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损沙发布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