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2162U - 颈椎牵引设备 - Google Patents

颈椎牵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52162U
CN218652162U CN202221823327.5U CN202221823327U CN218652162U CN 218652162 U CN218652162 U CN 218652162U CN 202221823327 U CN202221823327 U CN 202221823327U CN 218652162 U CN218652162 U CN 218652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ush rod
electric push
cervical
cervical verteb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233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才
王伟宏
王道雨
熊杰
简卓
易金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uod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uod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uod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uod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233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52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52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52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牵引设备,包括头部支撑与躯干支撑;若干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沿其伸缩方向的两末端分别通过多角度转向结构连接至所述头部支撑和所述躯干支撑。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新颖,可提供一种具有多维度训练模式的颈椎牵引设备,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广意义。

Description

颈椎牵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牵引设备。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大,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医学上针对颈椎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对颈椎牵引拉伸以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而对于目前市场上的颈椎治疗设备,几乎都为垂直牵引的训练。进行简单的垂直方向的牵引推伸训练,无法控制力与方向,这样的训练,对患者的颈椎康复牵引及训练会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设备牵引训练方向单一,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训练。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进行多维度颈椎训练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椎牵引设备以实现颈椎多维度的牵引训练,增加患者颈椎的训练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颈椎牵引设备,包括:
头部支撑与躯干支撑;
若干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沿其伸缩方向的两末端分别通过多角度转向结构连接至所述头部支撑和所述躯干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支撑包括用以贴合于人体下颚的颚部支撑与用以贴合于人体后颈的颈部支撑;
所述颚部支撑与颈部支撑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齿条与齿条锁止结构,所述齿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齿条锁止结构;
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颚部支撑或所述颈部支撑,所述齿条锁止结构对应固定于所述颈部支撑或所述颚部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躯干支撑包括前胸支撑板与后背支撑板;
所述前胸支撑板与后背支撑板上各连接有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设置于所述前胸支撑板和所述后背支撑板上用于贴合于人体的一侧;
连接于所述前胸支撑板上的所述固定绑带与连接于所述后背支撑板的所述固定绑带之间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节绑带;
所述调节绑带包括通过魔术贴连接的至少两部分并用于越过人体肩部以连接所述前胸支撑板与所述后背支撑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件包括有四个;
四个所述伸缩件用于与所述头部支撑连接的一端和用于与躯干支撑连接的一端均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且分布于四边形的四个角点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衬垫;
所述衬垫固定于所述头部支撑;
和/或
所述躯干支撑用于贴附于人体的一侧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件为电动推杆;
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的控制器;
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手持交互设备;
所述手持交互设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所述手持交互设备控制所述电动推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全限位结构与急停按钮;
所述安全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电动推杆自身以使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行程处于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
和/或
所述安全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多角度转向结构之间以使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多角度转向结构之间的相对转动处于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
所述急停按钮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设备,其伸缩件沿伸缩方向的两末端通过多角度转向结构连接至头部支撑与躯干支撑,根据此结构可实现颈椎的纵向牵引、左右侧屈、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多种训练模式,具有远优于现有技术的牵引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设备,其头部支撑包括用以贴合于人体下颚的颚部支撑与用以贴合于人体后颈的颈部支撑且二者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组件连接,具有更好的佩戴体验及广泛的适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设备,其伸缩件可被进一步地优选为是电动推杆且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可通过程序预设并控制实现多种训练运动模式,相对于现有技术,其训练模式更加合理高效,优选地方案中还设置有手持交互设备,提供更加丰富的操作体验。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设备,在电动推杆或电动推杆与多角度转向结构之间设置有安全限位结构以使电动推杆与多角度转向结构之间的相对转动处于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新颖,可提供一种具有多维度训练模式的颈椎牵引设备,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方式中头部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部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躯干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头部支撑100、颚部支撑101、颈部支撑102;
躯干支撑200、前胸支撑板201、后背支撑板202;
伸缩件300;
万向轴承400;
固定绑带500;
调节绑带600
衬垫700;
控制器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被阐述,包括头部支撑100、躯干支撑200以及若干的伸缩件300,其中若干的伸缩件300沿其伸缩方向的两末端分别通过多角度转向结构连接至所述头部支撑100和所述躯干支撑20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头部支撑100用于固定在患者的头部,而躯干支撑200固定在人体的躯干部分,所述的头部支撑100与躯干支撑200实质上是分别用于固定在颈椎的两端,以在伸缩件300伸缩时带动头部旋转或移动并以此实现颈椎的牵引训练,因此,在一般的实施例中,头部支撑100和躯干支撑200可以采用常见的固定件如头部绑带或躯干绑带等结构。当然地,头部支撑100在头部的位置以及躯干支撑200在躯干上的位置并不局限,优选地设置为尽量靠近颈椎两末端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设备在使用时,将头部支撑100与躯干支撑200分别在患者的头部位置和躯干位置固定,然后可单独或同步地操作每一个伸缩件300进行伸缩以发生长度变化,由于伸缩件300的两端是通过多角度转向结构以与头部支撑100和躯干支撑200进行连接。因此,各个伸缩件300之间不会产生长度变化上的干涉,不同长度变化的若干伸缩件300之间相互配合可使头部支撑100与躯干支撑200之间的角度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进一步地使颈椎被带动着产生相应的转动或拉伸,理论上而言,通过设置合理的伸缩件300数量以及合理的位置分布,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设备可以实现颈椎在任意维度上的牵引训练,极大地增加了患者颈椎的训练范围,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头部支撑100被具体地设置为是包括用以贴合于人体下颚的颚部支撑101与用以贴合于人体后颈的颈部支撑102,设置颚部支撑101或颈部支撑102的目的在于为伸缩件300与头部支撑100之间的连接提供稳定的连接位点,使伸缩件300的长度伸缩变化可以更为充分地反映在头部支撑100中。这部分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用于贴合于人体下颚的颚部支撑101或用于贴合于人体后颈的颈部支撑102被优选的设置为是更贴近于人体外形的仿生结构,其一方面为患者提供了进一步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便于更稳定地使头部支撑100固定于患者的头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牵引设备的灵敏性。当然地,在另外的一些变形实施例中,颚部支撑101或颈部支撑102还可被变形地替换为是其他符合人体结构的形状如适配于颧骨部分形状的颧骨支撑等结构,均应被认为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颚部支撑101与颈部支撑102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组件连接,可以使颚部支撑101与颈部支撑102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于不同的患者,针对同一患者也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条件提供不同的松紧度,提升佩戴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在颚部支撑101与颈部支撑102之间的连接组件可以优选的设置有多个,具有更灵活的调节效果。具体地,参考图3,连接组件可以是设置在颚部支撑101与颈部支撑102之间的魔术贴或者是如图4中所表示的,连接组件被优选的设置为是包括齿条与齿条锁止结构,所述齿条可拆卸地连接于齿条锁止结构,齿条固定于颚部支撑101或颈部支撑102,齿条锁止结构对应固定于颈部支撑102或颚部支撑101,分离齿条与齿条锁止结构即可使颚部支撑101与颈部支撑102远离或脱离以便于穿戴,将齿条连接于齿条锁止结构即可通过齿条与齿条锁止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调节颚部支撑101与颈部支撑102的相对距离以实现前述连接件所要实现的可调节效果。当然地,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组件还可以采用如螺栓螺母等具体调节功能的连接件,具有与本实施例中齿条和齿条锁止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躯干支撑200被具体地设置为是包括前胸支撑板201与后背支撑板202,可以理解的是,前胸支撑板201与后背支撑板202也可被设置为是符合人体外形的具有弧形侧面的形状以更好地适配于人体,前胸支撑板201与后背支撑板202上各连接有固定绑带500,通过固定绑带500之间的连接使前胸支撑板201与后背支撑板202形成整体的胸部支撑,这部分实施例中的前胸支撑板201或后背支撑板202设置的目的也在于为伸缩件300提供稳定的支撑位点,整体的躯干支撑200还可以优先选择固定在人体的腋下位置。还可以知道的是,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颈椎牵引设备中的躯干支撑200,其还起到作为整体设备基座的作用,即本实施例中的躯干支撑200需要被稳定的固定,以在颈椎被牵引转动或拉伸后,承担颈椎作用于本设备的反作用力,设置前胸支撑板201与后背支撑板202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避免躯干支撑200在固定于人体后产生位置上的变动,影响牵引训练的效果,在另一些的实施例中,前胸支撑板201与后背支撑板202还可以被变形地设置为是位于人体左右两侧的固定结构,也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可以容易想到的变形实施方式。
连接于所述前胸支撑板201上的所述固定绑带500与连接于所述后背支撑板202的所述固定绑带500之间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连接,一方面可以起到连接前胸支撑板201与后背支撑板202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躯干支撑200与人体之间的松紧程度,带来更好的佩戴体验。或者是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两固定绑带500之间还可以通过可调节长度的卡扣结构进行长度的调节。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固定绑带500设置于所述前胸支撑板201和所述后背支撑板202上用于贴合于人体的一侧,还可以起到与衬垫700相当的技术效果,更进一步地提高佩戴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优选地设置有调节绑带600,调节绑带600包括通过魔术贴连接的至少两部分并用于越过人体肩部以连接所述前胸支撑板201与所述后背支撑板202,既可以起到提拉躯干支撑200的作用,避免躯干支撑200在躯干位置没有支撑位点而产生下滑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所涉及的一种颈椎牵引设备与患者身体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前述的一种调节绑带600最好是设置有两处并设置于患者的双肩处,通过魔术贴的结构还具有更为灵活的调节效果。
在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涉及的多角度转向结构可以被具体地设置为是万向轴承,在该多角度转向结构被设置为万向轴承的实施例中,万向轴承可以设置在头部支撑100或躯干支撑200上,或者是设置于伸缩件300的两端。在前述头部支撑100被优选为包括颚部支撑101和后颈支撑的实施例中,万向轴承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在颚部支撑101与后颈支撑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万向轴承和颚部支撑101或万向轴承与后颈支撑还可以被预先设置为是一体结构,即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更方便于生产组装,还具有更为稳定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整体设备的使用效果。同样地,在前述躯干支撑200被优选的设置为是包括前胸支撑板201和后背支撑板202的实施例中,万向轴承也被优选地被设置为在前胸支撑板201和后背支撑板202上,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角度转向结构还可以选用另外的转向结构如万向轴承400等结构,具有类似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件300包括有四个,四个伸缩件300用于与所述头部支撑100连接的一端和用于与躯干支撑200连接的一端均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且分布于四边形的四个角点处,将四个伸缩件300与头部支撑100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同一平面且分布于四边形的四个角点有益效果为在形成一包围结构并可将待牵引训练的患者颈椎置于该四边形的内部,可提供颈椎角度与方向的更多变化。可举例地,如通过四个伸缩件300同时拉伸或收缩可实现颈椎的纵向牵引训练;通过位于人体左侧或右侧的同一侧的两伸缩件300伸缩可以实现颈椎的左右侧屈牵引训练;通过位于人体前侧或后侧的同一侧的两伸缩件300伸缩可以实现颈椎的前后侧屈牵引训练,通过四个伸缩件300以不同伸缩长度可实现交叉并进一步的实现颈椎的左右旋转牵引训练,通过不同的伸缩件300长度的变化可以实现多种运动训练模式的变化,具有远优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另外,四个伸缩件300与躯干支撑200连接的一端均也被设置为是位于同一平面且分布于四边形的四个角点处,既可以更好地与头部支撑100匹配,也可以降低伸缩件300的长度,进一步地降低整体设备的相对体积,使本设备具有更为精巧的结构外观。值得注意的是,伸缩件300位于四边形四个角点处的结构是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另外的一些变形实施例中,伸缩件300还可以设置有三个、五个或多个的情况,伸缩件300与头部支撑100连接的一端被对应设置为分布在三边形,五边形或多边形的各个角点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选配,具有类似的技术效果。
在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进一步地配设衬垫700;衬垫700被固定于所述头部支撑100和/或所述躯干支撑200用于贴附于人体的一侧面,以增加本设备的佩戴舒适度,避免对在颈椎牵引训练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
在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进一步地将伸缩件300选配为是电动推杆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颈椎牵引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的控制器800,电动推杆与控制器800电性连接并由控制器800所控制调节伸缩,相较于人力操作伸缩件300进行伸缩的方式,采用通过控制器800电动控制的电动推杆一方面具有更好的伸缩精度;另一方面,电动推杆具有电流反馈功能,通过电流反馈转换成力学反馈,可为患者提供柔性化的牵引训练。并且控制器800内还可以预设的设置有不同的牵引训练方案,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更好地帮患者恢复健康。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手持交互设备,手持交互设备与控制器800电性连接以通过手持交互设备控制电动推杆,一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交互模式,另一方面手持交互设备带有屏幕,通过旋转按钮可设置牵引力大小、牵引运动时间、选择多种运动训练模式,显示反馈数据,使设备具有与患者、治疗师的交互功能。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地设置安全限位结构以使本设备具有更加安全的使用效果,安全限位结构优选的可以设置于所述电动推杆自身以使电动推杆的伸缩行程处于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和/或安全限位结构设置于电动推杆与多角度转向结构之间以使电动推杆与多角度转向结构之间的相对转动处于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具体地,电动推杆与万向轴承连接,机械零件与卡簧限制本设备在设定安全范围内运动。其所述的安全范围即为本设备的牵引行程:颈椎向上的安全范围具体在0-100mm内,俯仰角度在-10°至25°范围之内,侧曲角度在-25°至25°范围之内,旋转角度在-15°至15°范围之内。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配设有急停按钮,急停按钮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800危险情况下可紧急暂停牵引并使电动推杆退回初始位置。
在采用电动推杆的实施例中,其实际的设备操作步骤可以是:患者佩戴好头部支撑100和躯干支撑200,调整好固定绑带500与调节绑带600,通过手持交互设备进行初始设置,选择牵引训练模式,设定牵引力,牵引训练时间后进行牵引训练,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部支撑与躯干支撑;
若干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沿其伸缩方向的两末端分别通过多角度转向结构连接至所述头部支撑和所述躯干支撑;
所述头部支撑包括用以贴合于人体下颚的颚部支撑与用以贴合于人体后颈的颈部支撑;
所述颚部支撑与颈部支撑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齿条与齿条锁止结构,所述齿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齿条锁止结构;
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颚部支撑或所述颈部支撑,所述齿条锁止结构对应固定于所述颈部支撑或所述颚部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躯干支撑包括前胸支撑板与后背支撑板;
所述前胸支撑板与后背支撑板上各连接有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设置于所述前胸支撑板和所述后背支撑板上用于贴合于人体的一侧;
连接于所述前胸支撑板上的所述固定绑带与连接于所述后背支撑板的所述固定绑带之间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节绑带;
所述调节绑带包括通过魔术贴连接的至少两部分并用于越过人体肩部以连接所述前胸支撑板与所述后背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件包括有四个;
四个所述伸缩件用于与所述头部支撑连接的一端和用于与躯干支撑连接的一端均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且分布于四边形的四个角点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衬垫;
所述衬垫固定于所述头部支撑;
和/或
所述躯干支撑用于贴附于人体的一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件为电动推杆;
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的控制器;
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手持交互设备;
所述手持交互设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所述手持交互设备控制所述电动推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椎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全限位结构与急停按钮;
所述安全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电动推杆自身以使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行程处于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
和/或
所述安全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多角度转向结构之间以使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多角度转向结构之间的相对转动处于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
所述急停按钮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CN202221823327.5U 2022-07-15 2022-07-15 颈椎牵引设备 Active CN218652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3327.5U CN218652162U (zh) 2022-07-15 2022-07-15 颈椎牵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3327.5U CN218652162U (zh) 2022-07-15 2022-07-15 颈椎牵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52162U true CN218652162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3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23327.5U Active CN218652162U (zh) 2022-07-15 2022-07-15 颈椎牵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52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58888A (zh) * 2024-04-19 2024-05-24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颈椎牵引矫形的理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58888A (zh) * 2024-04-19 2024-05-24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颈椎牵引矫形的理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323633B2 (en) Three-dimensional spine correction robot
TWI646949B (zh) 脊椎水平旋律運動裝置
US8790371B2 (en) Dynamic logarithmic spinal decompression table and method
CN108403371B (zh) 一种儿童腰椎体位固定床的工作方法
CN205107996U (zh) 胸腰椎与颈椎物理治疗一体机
CN218652162U (zh) 颈椎牵引设备
CN104983544B (zh) 一种可穿戴式颈椎康复医疗机器人
CN110314060B (zh) 一种外科手术固定装置
CN101637417A (zh) 一种俯卧式颈椎校正装置
CN203060000U (zh) 便携式颈椎牵引器
CN2084807U (zh) 颈椎牵引固定器
CN209437448U (zh) 骨科牵引装置
CN201257037Y (zh) 微电脑牵引治疗仪
CN218652161U (zh) 腰椎牵引设备
CN213430840U (zh) 一种便于调整牵引角度的中医正骨床
CN203169372U (zh) 一种脊椎矫正床
CN201453444U (zh) 一种俯卧式颈椎校正装置
CN212699393U (zh) 一种带气压式血液循环治疗仪的电动起立床
CN114631922A (zh) 一种骨科用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
CN211271469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
CN209984389U (zh) 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
CN211067261U (zh) 一种四维整脊牵引床
US70410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lumbosacral area
CN208339644U (zh) 一种背椎矫正机
CN219516719U (zh) 一种穿戴式脊柱牵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