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5109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5109U
CN218645109U CN202222823436.3U CN202222823436U CN218645109U CN 218645109 U CN218645109 U CN 218645109U CN 202222823436 U CN202222823436 U CN 202222823436U CN 218645109 U CN218645109 U CN 218645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hole
base
supporting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34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学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34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5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5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5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设备、支承架和底座,显示设备具有正面以及与正面相背设置的背面;支承架沿显示设备的高度方向滑动安装于显示设备的背面;底座转动安装于支承架上,底座具有用于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并与支承架成夹角设置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支承架相平行的第二位置,当底座位于第二位置时,底座可随支承架收纳至显示设备的背面。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需要包装时,可以使底座处于第二位置,底座可随支承架收纳至显示设备的背面,支承架和底座可以随显示设备一起装于一个包装箱内,不用从显示设备上拆卸下来;当显示装置需要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时,将底座翻转并处于第一位置即可,不需要另外请人安装,能有效避免出现零部件丢失的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和平板显示器等电子显示设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办公环境中。目前,这些电子显示设备大多数都是采用固定式底座放置在桌面上。
这种固定式底座多具有旋转功能,结构复杂,在运输的过程中固定式底座都是拆开进行运输,需要进行单独包装,然后再在客户那里进行组装,但是,由于固定式底座包含有多个零部件,因此,在包装以及组装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零部件遗漏与丢失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电子显示设备大多数都是采用固定式底座放置在桌面上,固定式底座包含有多个零部件,在包装以及组装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零部件遗漏与丢失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设备,具有正面以及与所述正面相背设置的背面;
支承架,沿所述显示设备的高度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显示设备的背面;
底座,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底座具有用于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并与所述支承架成夹角设置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支承架相平行的第二位置,当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底座可随所述支承架收纳至所述显示设备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若干紧固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背面凸设有若干铆柱,所述支撑组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导向槽,所述铆柱滑动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铆柱上并可将所述支撑组件锁紧于所述显示设备上。
进一步地,所述铆柱包括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的底柱以及与所述底柱同轴设置连接的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外径小于所述底柱的外径,所述底柱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衔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两个定位组件,所述底板设有缺口以及两个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分别设于所述底板的两端并都与所述缺口连通,所述支撑组件插入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支撑组件对应设有衔接孔,所述两个定位组件分别穿设两所述安装孔中并均与所述衔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定位螺杆上的弹性件,所述定位螺杆包括杆头以及设于所述杆头一端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衔接孔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杆头、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光滑段、螺纹段以及第二光滑段,所述第一光滑段与所述杆头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光滑段上,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螺纹段的另一端可随所述第二光滑段位于所述衔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纳孔、限位孔与第一螺纹孔,所述收纳孔、限位孔以及第一螺纹孔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衔接孔包括光孔段以及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光孔段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
当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杆头位于所述收纳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孔,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光滑段位于所述光孔段内;
当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杆头位于所述收纳孔外,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光滑段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承板、第一支承柱、衔接杆以及第二支承柱,所述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均凸设于所述支承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的端部,所述衔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连接,所述衔接孔自所述第一支承柱的外壁依次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承柱、衔接杆以及第二支承柱,当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均抵接于所述支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若干可以调整显示设备仰角的胶垫,所述胶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喇叭,所述喇叭安装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喇叭与所述显示设备电性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需要包装时,可以使底座处于第二位置,底座可随支承架收纳至显示设备的背面,支承架和底座可以随显示设备一起装于一个包装箱内,不用从显示设备上拆卸下来;当显示装置需要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时,将底座翻转并处于第一位置即可,不需要另外请人安装,可以有效节约售后安装费用,该显示装置在包装以及安装的过程中能有效避免出现零部件丢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螺杆与弹性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与胶垫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显示设备;11、背面;12、铆柱;121、底柱;122、衔接柱;123、第三螺纹孔;20、支承架;21、支撑组件;211、导向槽;212、衔接孔;2121、光孔段;2122、第二螺纹孔;213、支承板;214、第一支承柱;215、衔接杆;216、第二支承柱;22、紧固件;30、底座;31、底板;311、缺口;312、安装孔;3121、收纳孔;3122、限位孔;3123、第一螺纹孔;32、定位组件;321、定位螺杆;3211、杆头;3212、杆体;3213、第一光滑段;3214、螺纹段;3215、第二光滑段;322、弹性件;40、胶垫;50、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设备10、支承架20以及底座30,底座30用于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支承架20的一端与显示设备10连接、另一端与底座30连接,显示设备10通过支承架20和底座30固定于支撑平台上,显示设备10可以优选为电视机或者显示屏,支撑平台可以优选为桌面。
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具有正面以及与正面相背设置的背面11,正面为显示设备10设有屏幕的一面,支承架20可沿显示设备10的高度方向滑动安装于显示设备10的背面11上,以便于当显示装置固定于支撑平台后,可调节显示设备10的高度,使得客户能有更好视角观看显示设备10。
支承架20包括支撑组件21以及若干紧固件22,支撑组件21与底座30转动连接,显示设备10的背面11凸设有若干铆柱12,支撑组件21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若干导向槽211,铆柱12滑动于导向槽211内,当显示设备10相对支撑组件21调节到适合的高度后,紧固件22安装于铆柱12上并可将支撑组件21锁紧于显示设备10上,以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显示设备10与支承架20之间出现移动。
铆柱12包括与显示设备10连接的底柱121以及与底柱121同轴设置连接的衔接柱122,衔接柱122的外径小于底柱121的外径,导向槽211的宽度与底柱121的宽度相匹配,底柱121位于导向槽211内,铆柱12设有第三螺纹孔123,紧固件22优选为螺钉,紧固件22与衔接柱122顶部上的第三螺纹孔123连接,在调节显示设备10相对支撑组件21滑动时,松动紧固件22后即可调节支撑组件21相对显示设备10的位置。
铆柱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铆柱12呈两并排设置,四个铆柱12间隔设于显示设备10的背面11上,导向槽211的数量也为两个,每两个铆柱12插入到一个导向槽211内,这样可以增强显示设备10在支承架20上滑动的稳定性。
当然,如果需要将显示设备10固定于墙体上,可以借助一个外部挂架,用外部螺丝将外部挂架固定于铆柱12上的第三螺纹孔123上,然后再将外部挂架固定于墙体上,从而将显示设备10安装于墙体上。
本实施例中,底座30转动安装于支承架20上,底座30具有用于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并与支承架20成夹角设置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支承架20相平行的第二位置,如图1所示,当底座30处于第一位置时,支承架20与支撑平台之间的夹角优选为90±1度,此时便于客户观看显示设备10;如图3所示,当底座30位于第二位置时,底座30可随支承架20一起滑动并收纳至显示设备10的背面11,此时显示装置可以进行打包。
请进一步参阅图1、图2、图5至图9,底座30包括底板31以及两个定位组件32,底板31设有缺口311以及两个安装孔312,缺口311凹设于底板31的一侧边的中部,两个安装孔312分别设于底板31的两端并都与缺口311连通,支撑组件21插入于缺口311内,支撑组件21对应设有衔接孔212,两个定位组件32分别穿设两个安装孔312中并均与衔接孔212连接,以将底板31固定于支承架20上。
定位组件32包括定位螺杆321以及弹性件322,定位螺杆321呈“T”形,定位螺杆321包括杆头3211以及设于杆头3211一端的杆体3212,弹性件322为环形,弹性件322套设于定位螺杆321的杆体3212上,杆体3212的一端与安装孔312连接、另一端与衔接孔212连接,弹性件322的一端抵接于杆头3211、另一端抵接于底座30,弹性件322可以防止固定后的定位螺杆321出现松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2优选为弹簧。
杆体32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光滑段3213、螺纹段3214以及第二光滑段3215,第一光滑段3213与杆头3211连接,弹性件322套设在第一光滑段3213上,当定位螺杆321通过安装孔312与衔接孔212连接后,螺纹段3214的一端与安装孔312连接,螺纹段3214的另一端可随第二光滑段3215位于衔接孔212内,弹性件322的一端抵接于杆头3211、另一端抵接于底座30。
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5至图7、以及图10,安装孔312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纳孔3121、限位孔3122与第一螺纹孔3123,收纳孔3121、限位孔3122以及第一螺纹孔3123的内径依次减小,衔接孔212包括光孔段2121以及两个第二螺纹孔2122,光孔段2121位于支承架20的中部位置,光孔段2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孔2122连接。
当底座30位于第一位置时,杆头3211位于收纳孔3121,弹性件322和第一光滑段3213均位于限位孔3122,螺纹段3214的一端与第一螺纹孔31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纹孔2122连接,第二光滑段3215位于光孔段2121内,此时定位螺杆321为拧紧状态,弹性件322可以使得定位螺杆321不反弹,保持显示设备10能平稳放置。
当底座30位于第二位置时,此时,定位螺杆321可以无需拧紧,杆头3211位于收纳孔3121外,弹性件322和第一光滑段3213可位于收纳孔3121内,螺纹段3214的一端位于限位孔3122内、另一端与第一螺纹孔3123连接,第二光滑段3215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2122内,以保证支撑组件21和底板31之间能转动,当然,在打包运输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定位螺杆321也可以部分拧进第二螺纹孔2122内。
支撑组件21包括支承板213、第一支承柱214、衔接杆215以及第二支承柱216,第一支承柱214和第二支承柱216均凸设于支承板213靠近底板31的一端的端部,衔接杆2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承柱214和第二支承柱216连接,衔接孔212自第一支承柱214的外壁依次贯穿于第一支承柱214、衔接杆215以及第二支承柱216,当底座30位于第一位置时,此时支撑组件21与支撑平台之间基本呈90度设置,即支撑组件21与底板31基本呈90度设置,第一支承柱214和第二支承柱216均抵接于支撑平台,以便于支撑显示设备10的重量,当然,如果底板31的重量足够,第一支承柱214和第二支承柱216也可以不抵接于支撑平台上。
请进一步参阅图图1和图11,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若干可以调整显示设备10仰角的胶垫40,胶垫40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30朝向支撑平台的一面,当底座30位于第一位置时,胶垫40固定于底座30的底部,通过改变胶垫40在底座30底部的位置,可以调整显示设备10的仰角,便于客户能有更好视角观看显示设备10。
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喇叭50,喇叭50安装于支承架20上,喇叭50与显示设备10电性连接,喇叭50可以增大显示设备10的声音,便于客户观看显示设备10。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工作原理:
在安装时,首先对显示设备10整机检测,将显示设备10平放,在显示设备10的背面11安装四个台阶式的铆柱12,然后将铆柱12插入到支撑组件21上的导向槽211内,再用紧固件22进行固定,检测支撑组件21上下滑动的灵活性,最后将底板31的缺口311向上,弹性件322套设在定位螺杆321上,带有弹性件322的定位螺杆321通过安装孔312固定于衔接孔212上,将底板31与支承板213连接。
当需要将显示装置固定于支撑平台上时,将显示设备10横放到支撑平台上,松开两个定位螺杆321,将定位螺杆321上的螺纹段3214旋转退出第二螺纹孔2122处,第二光滑段3215位于第二螺纹孔2122内,将底板31转动至第一位置处,再锁紧两个定位螺杆321,将显示装置立起来,然后松开紧固件22,手拿住显示设备10,上下调节显示设备10至合适高度,然后再锁紧紧固件22;
当需要调节显示设备10的观看仰角的角度时,调节底座30底部的四个胶垫40位置即可;
当需要将显示装置打包时,将显示设备10横放于支撑平台上,松开紧固件22和定位螺杆321,此时不要将紧固件22和定位螺杆321拧下来,只要支承架20可以相对显示设备10滑动以及底座30可以相对支承架20翻转即可,将底板31旋转至第二位置处,底板31随支撑组件21滑动并收纳至显示设备10的背面11,如果需要,再拧紧紧固件22和定位螺杆321,支承架20和底座30可同显示设备10一起装进一个包装箱内进行打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需要包装时,可以使底座30处于第二位置,底座30可随支承架20收纳至显示设备10的背面11,支承架20和底座30可以随显示设备10一起装于一个包装箱内,不用从显示设备10上拆卸下来;当显示装置需要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时,将底座30翻转并处于第一位置即可,不需要另外请人安装,可以有效节约售后安装费用,该显示装置在包装以及安装的过程中能有效避免出现零部件丢失的现象。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设备,具有正面以及与所述正面相背设置的背面;
支承架,沿所述显示设备的高度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显示设备的背面;
底座,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底座具有用于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并与所述支承架成夹角设置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支承架相平行的第二位置,当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底座可随所述支承架收纳至所述显示设备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若干紧固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背面凸设有若干铆柱,所述支撑组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导向槽,所述铆柱滑动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铆柱上并可将所述支撑组件锁紧于所述显示设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柱包括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的底柱以及与所述底柱同轴设置连接的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外径小于所述底柱的外径,所述底柱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衔接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两个定位组件,所述底板设有缺口以及两个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分别设于所述底板的两端并都与所述缺口连通,所述支撑组件插入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支撑组件对应设有衔接孔,所述两个定位组件分别穿设两所述安装孔中并均与所述衔接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定位螺杆上的弹性件,所述定位螺杆包括杆头以及设于所述杆头一端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衔接孔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杆头、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光滑段、螺纹段以及第二光滑段,所述第一光滑段与所述杆头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光滑段上,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螺纹段的另一端可随所述第二光滑段位于所述衔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纳孔、限位孔与第一螺纹孔,所述收纳孔、限位孔以及第一螺纹孔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衔接孔包括光孔段以及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光孔段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
当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杆头位于所述收纳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孔,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光滑段位于所述光孔段内;
当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杆头位于所述收纳孔外,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光滑段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承板、第一支承柱、衔接杆以及第二支承柱,所述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均凸设于所述支承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的端部,所述衔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连接,所述衔接孔自所述第一支承柱的外壁依次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承柱、衔接杆以及第二支承柱,当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均抵接于所述支撑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若干可以调整显示设备仰角的胶垫,所述胶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喇叭,所述喇叭安装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喇叭与所述显示设备电性连接。
CN202222823436.3U 2022-10-25 2022-10-25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8645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3436.3U CN218645109U (zh) 2022-10-25 2022-10-25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3436.3U CN218645109U (zh) 2022-10-25 2022-10-25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5109U true CN218645109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3436.3U Active CN218645109U (zh) 2022-10-25 2022-10-2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5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63296B2 (en) Rail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EP3327330B1 (en) Adjustable mounting plate assembly
US9578960B1 (en) Supporting rack
US7048242B2 (en) Tilter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bias assembly
US8693172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mount
US7178775B2 (en) Adjustable tilt mount
US8979040B2 (en) Supporting device
US20230068341A1 (en) Attachable display device
US20150351531A1 (en) Smartphone or tablet mount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090008349A1 (en) Shelf for Display Apparatus
US20040212552A1 (en) Computer monitor screen
US79865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rame with support mechanism
US11788671B2 (en) Supporting device
US20210199234A1 (en) Quick release assembly and support
US696231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djustable supporting device
US20150135998A1 (en) Shelf attachment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CN218645109U (zh) 显示装置
US20110180674A1 (en) Display Mount
US7331550B2 (en) Underbody mounting system
US11162631B1 (en) Television stabilizer
US20060245147A1 (en) Pole mounting system
US20110302750A1 (en) No Tools Quick Assembly Surface Fastening System
TW201730474A (zh) 支架
US80185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9778155U (zh) 一种支撑稳定的单分屏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