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0830U -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0830U
CN218630830U CN202222055794.4U CN202222055794U CN218630830U CN 218630830 U CN218630830 U CN 218630830U CN 202222055794 U CN202222055794 U CN 202222055794U CN 218630830 U CN218630830 U CN 218630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terminal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57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镜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kou Bal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kou Bal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kou Bal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kou Bal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557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0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0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0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势捕捉结构及AI控制终端设备,属于AI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撑机构能够对手势捕捉摄像头进行支撑,且支撑机构中的调节部能够对手势捕捉摄像头的角度进行调节,且调节机构中的升降部能够对AI控制终端本体以及支撑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本申请的适用范围,利于使用;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和调节机构,正常使用时,防护机构和调节机构配合能够对AI控制终端本体进行支撑,而在运输时,调节机构能够与防护机构贴合,而防护机构和调节机构能够对AI控制终端本体进行防护,且整体更为平整,利于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I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I 控制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AI即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如通过手势捕捉结构捕捉用户手势再配合AI控制终端设备能够帮助人们学习、娱乐以及锻炼,但手势捕捉结以及AI控制终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手势捕捉结构以及AI控制终端设备多为固定式,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且AI控制终端设备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手势捕捉结构及AI控制终端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手势捕捉结构以及AI控制终端设备多为固定式,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且AI控制终端设备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手势捕捉结构及AI控制终端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一种手势捕捉结构,包括手势捕捉摄像头,所述手势捕捉摄像头外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手势捕捉摄像头上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承载部。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部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手势捕捉摄像头经调节部安装在容置槽中。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容置槽两侧壁上的转轴,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容置槽并延伸至支撑座一侧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与支撑座的侧面接触。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包括手势捕捉结构,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一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防护部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部顶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升降部,所述升降部上安装有AI控制终端本体,所述支撑座安装在AI控制终端本体的顶部。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部包括防护座,所述防护座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槽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座。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开设在防护座内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均穿出第二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二滑槽外部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腔室。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腔室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腔室靠近限位板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伸出腔室且与第二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放置在连接座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内槽,所述连接座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固定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入内槽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与内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部包括开设在支撑板一面的第三滑槽以及开设在第三滑槽内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位于内槽的一侧,且第四滑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穿出第四滑槽并延伸至支撑板顶端的外部,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AI控制终端本体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且与第二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撑机构能够对手势捕捉摄像头进行支撑,且支撑机构中的调节部能够对手势捕捉摄像头的角度进行调节,且调节机构中的升降部能够对AI控制终端本体以及支撑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本申请的适用范围,利于使用;
2.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和调节机构,正常使用时,防护机构和调节机构配合能够对AI控制终端本体进行支撑,而在运输时,调节机构能够与防护机构贴合,而防护机构和调节机构能够对AI控制终端本体进行防护,且整体更为平整,利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手势捕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手势捕捉结构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AI控制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AI控制终端设备的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AI控制终端设备的防护座的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AI控制终端设备的支撑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AI控制终端设备运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手势捕捉摄像头;
2、支撑机构;201、支撑座;202、转轴;203、调节手柄;
3、防护机构;301、防护座;302、第一滑槽;303、支撑杆;304、第一滑块;305、连接轴;306、连接座;307、凹槽;308、第一弹簧;309、第二滑槽; 310、连接板;311、限位板;312、腔室;313、第二弹簧;
4、调节机构;401、支撑板;402、连接槽;403、支撑轴;404、连接杆; 405、内槽;406、第三弹簧;407、第三滑槽;408、第四滑槽;409、丝杆;410、第二滑块;
5、AI控制终端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手势捕捉结构,包括手势捕捉摄像头1,手势捕捉摄像头1外侧设置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设置在手势捕捉摄像头1上的调节部,调节部上设置有承载部。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承载部包括支撑座201,支撑座201的顶部设置有容置槽,手势捕捉摄像头 1经调节部安装在容置槽中,支撑座201用于对手势捕捉摄像头1进行支撑。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节部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容置槽两侧壁上的转轴202,其中一个转轴 202的一端穿出容置槽并延伸至支撑座201一侧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 203,调节手柄203与支撑座201的侧面接触,依靠调节手柄203与支撑座201 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对调节手柄203进行限位,使得松开调节手柄203后手势捕捉摄像头1的角度能够保持。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如图3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包括手势捕捉结构,还包括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部,防护部一侧设置有限位部,防护部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在防护部顶部的支撑部,支撑部上设置有升降部,升降部上安装有AI控制终端本体5,支撑座201安装在 AI控制终端本体5的顶部,正常使用时,防护机构3和调节机构4配合能够对 AI控制终端本体5进行支撑,而在运输时,调节机构4能够与防护机构3贴合,而防护机构3和调节机构4能够对AI控制终端本体5进行防护,且整体更为平整,利于运输,AI控制终端本体5可以为智能触控屏。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防护部包括防护座301,防护座30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02,第一滑槽302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303,支撑杆30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04,第一滑块304的侧面与第一滑槽302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滑槽302能够对第一滑块304进行限位,使得第一滑块304移动时更加稳定,第一滑块304一侧开设有凹槽307,支撑杆30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308,第一弹簧308的一端与第一滑槽302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8的另一端与凹槽307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滑块304向远离限位板311的方向移动时,凹槽307能够用于容纳第一弹簧308。
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滑块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05,连接轴305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座306,使得连接座306能够进行转动,连接座306的底部与第一滑块304接触。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限位部包括两个开设在防护座301内的第二滑槽309,两个第二滑槽309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310,两个连接板310的一端均穿出第二滑槽309,两个连接板310 位于第二滑槽309外部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11,连接板310的中部开设有腔室312,通过连接板310和第二滑槽309的配合能够增加限位板311与防护座301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对支撑板401防护。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腔室312内设置有第二弹簧313,第二弹簧313的一端与腔室312靠近限位板311 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13的另一端伸出腔室312且与第二滑槽309 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13的作用力能够对连接板310进行牵引,第二弹簧313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308的弹力。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部包括放置在连接座306顶部的支撑板401,支撑板401内开设有内槽405,连接座306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402,连接槽402内固定安装有支撑轴403,支撑轴4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4,连接杆404的一端穿入内槽405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06,第三弹簧406、内槽405、连接杆404 以及支撑轴403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支撑板401与连接座30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第三弹簧406的顶端与内槽40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升降部包括开设在支撑板401一面的第三滑槽407以及开设在第三滑槽407内的第四滑槽408,第四滑槽408位于内槽405的一侧,且第四滑槽408 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409,丝杆409的顶端穿出第四滑槽408并延伸至支撑板401顶端的外部,丝杆40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410,AI控制终端本体5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407内且与第二滑块410的正面固定连接,转动丝杆409能够带动第二滑块410上下移动,通过第二滑块410能够调节AI控制终端本体5的高度,适用不同类型的用户。
具体的,本手势捕捉结构及AI控制终端设备在工作时/使用时:参照图3,转动丝杆409,丝杆409带动第二滑块410上下移动,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好AI 控制终端本体5的高度,转动调节手柄203,调节手柄203通过转轴202带动手势捕捉摄像头1转动,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好手势捕捉摄像头1的角度,用户站在AI控制终端本体5前,通过手势捕捉摄像头1捕捉用户手势并传递给AI控制终端本体5;
运输时,将本申请的形态由图3切换为图8,具体操作如下,先向上拉动支撑板401,然后以支撑轴403为中心转动支撑板401,使得支撑板401水平设置,且AI控制终端本体5朝下,然后拉动限位板311并以连接轴305为中心转动连接座306使得连接座306与限位板311平行,推动连接座306远离限位板311,然后松开限位板311,而限位板311在第二弹簧313的带动下与支撑板401接触,即可完成形态的切换,再次使用时,拉动限位板311并转动连接座306,然后拉动支撑板401并转动支撑板401使得支撑板401立起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包括手势捕捉摄像头(1),所述手势捕捉摄像头(1)外侧设置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设置在手势捕捉摄像头(1)上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支撑座(201),所述支撑座(201)的顶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手势捕捉摄像头(1)经调节部安装在容置槽中,所述调节部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容置槽两侧壁上的转轴(202),其中一个所述转轴(202)的一端穿出容置槽并延伸至支撑座(201)一侧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203),所述调节手柄(203)与支撑座(201)的侧面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一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防护部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在防护部顶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升降部,所述升降部上安装有AI控制终端本体(5),所述支撑座(201)安装在AI控制终端本体(5)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包括防护座(301),所述防护座(30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02),所述第一滑槽(302)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303),所述支撑杆(30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04),所述第一滑块(304)一侧开设有凹槽(307),所述支撑杆(30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308),所述第一弹簧(308)的一端与第一滑槽(302)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08)的另一端与凹槽(307)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05),所述连接轴(305)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座(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开设在防护座(301)内的第二滑槽(309),两个所述第二滑槽(309)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310),两个所述连接板(310)的一端均穿出第二滑槽(309),两个所述连接板(310)位于第二滑槽(309)外部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11),所述连接板(310)的中部开设有腔室(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312)内设置有第二弹簧(313),所述第二弹簧(313)的一端与腔室(312)靠近限位板(311)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13)的另一端伸出腔室(312)且与第二滑槽(309)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放置在连接座(306)顶部的支撑板(401),所述支撑板(401)内开设有内槽(405),所述连接座(306)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402),所述连接槽(402)内固定安装有支撑轴(403),所述支撑轴(4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4),所述连接杆(404)的一端穿入内槽(405)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06),所述第三弹簧(406)的顶端与内槽(40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开设在支撑板(401)一面的第三滑槽(407)以及开设在第三滑槽(407)内的第四滑槽(408),所述第四滑槽(408)位于内槽(405)的一侧,且第四滑槽(408)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409),所述丝杆(409)的顶端穿出第四滑槽(408)并延伸至支撑板(401)顶端的外部,所述丝杆(40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410),所述AI控制终端本体(5)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407)内且与第二滑块(410)的正面固定连接。
CN202222055794.4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 Active CN218630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5794.4U CN218630830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5794.4U CN218630830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0830U true CN218630830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5794.4U Active CN218630830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0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3259U (zh) 一种可收缩屏幕的计算机办公桌
CN209146675U (zh) 具有倾角调节机构的多角度显示装置
CN110292254A (zh) 一种带有智能升降系统的办公会议桌
CN111140748A (zh) 一种自动调节角度和风量的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8630830U (zh) 一种ai控制终端设备
CN206156681U (zh) 家用升降装置
CN203785640U (zh) 双升降式人物头像三维模型化信息采集装置
CN205802174U (zh) 一种重物移开器
CN209185889U (zh) 智能办公桌
CN209206245U (zh) 一种便于取模的五金模具
CN20746028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座机架
CN211344898U (zh) 一种led护眼台灯底座
CN212325799U (zh) 升降办公桌
CN211738539U (zh) 一种自动调节角度和风量的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09198987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计算机显示屏
CN208318716U (zh) 一种医院用防潮档案柜
CN206973214U (zh) 一种升降式计算机显示器
CN207370478U (zh) 自主脱穿鞋一体机的鞋拔子旋转装置
CN215303816U (zh) 一种带有多功能托盘的办公桌
CN216602003U (zh) 一种高度自动调节的智能学习桌
CN206900415U (zh) 一种可以实现升降的日常化妆品用放置装置
CN216134170U (zh) 一种电气开关柜用便于调节的支撑设备
CN214151649U (zh) 一种用于键盘的可调节支架
CN108669787A (zh) 一种多功能书桌
CN211499638U (zh) 一种室内设计放样平面定位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