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6275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6275U
CN218626275U CN202223135639.XU CN202223135639U CN218626275U CN 218626275 U CN218626275 U CN 218626275U CN 202223135639 U CN202223135639 U CN 202223135639U CN 218626275 U CN218626275 U CN 218626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isplay
piece
connecting piec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56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盛尊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56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6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6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6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调节高度时,操作复杂,不方便操作的问题。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转接件以及底座组件。显示主体具有显示面,转接件与显示主体连接。底座组件与转接件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显示主体,以使显示主体放置于承载面上。底座组件包括转动件以及底座。转动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转接件朝向承载面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底座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支撑部。第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画面。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家庭必备的一种家用电器,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主体和底座,显示主体通过底座进行固定。
为了适应不同的安装需求,显示主体和底座之间可以具有多个安装位置。这样,通过调节显示主体和底座之间的安装位置便可以实现安装高度的调节。
但是,显示主体和底座一般通过螺钉连接。这样,在调节显示装置的高度时,需要将螺钉拆卸下来,调整底座的安装位置后再使用螺钉固定,拆卸比较麻烦,不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调节高度时,操作复杂,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转接件以及底座组件。显示主体具有显示面,转接件与显示主体连接。底座组件与转接件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显示主体,以使显示主体放置于承载面上。底座组件包括转动件以及底座。转动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转接件朝向承载面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底座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支撑部。第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转动件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时,第二端与承载面抵靠,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沿竖向设置,进而使得显示主体距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转动件转动至第二安装状态时,底座的一侧与承载面抵靠,使得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横向设置,进而使得显示主体距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与第一高度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转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通过转接件与显示主体连接。由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端连接。这样,第二连接件转动时,底座也会随着转动。
通过第二连接件的转动,可以使得转动件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或者第二安装状态。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时,第二端与承载面抵靠,第一端和第二端沿竖向设置,显示主体距离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二安装状态时,底座的一侧与承载面抵靠,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横向设置,显示主体距离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这样,通过第二连接件的转动,便可以实现显示装置安装高度的调节,无需对底座组件进行拆卸和安装,调节过程简单、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主体具有侧边,侧边位于显示面的周侧。转接件位于侧边中朝向承载面的侧边所在的一侧,与显示主体连接。第一连接件位于转接件远离显示主体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件远离显示主体一侧的表面为抵靠面。抵靠面与显示面垂直。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固定于抵靠面。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线与显示面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靠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沿垂直于转动轴线,且平行于抵靠面的方向,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的两侧,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固定于第一区域。
第一端设有呈台阶状分布的第一截止部和第二截止部。第一截止部远离第二端的端面为连接面。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被固定于连接面。第二截止部远离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一截止面,且第一截止面相对连接面远离第二端。转接件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时,第一截止面与第二区域抵靠,以使底座通过转接件支撑显示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靠面具有凹槽。凹槽的槽底形成第一区域。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固定于槽底,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远离槽底。转动件转动至第二安装状态时,底座的一侧与第二区域抵靠,以使底座通过转接件支撑显示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转动轴线的方向,凹槽贯穿转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还包括转轴。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两个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转接件连接。两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位于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第四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以及底座的第一端连接。其中,转轴贯穿两个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以及两个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四连接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底座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内,与转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和转接件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与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和第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底座组件间隔设置,与显示主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在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组件与转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动件处于第一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动件处于第二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显示装置处于另一种安装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所示的转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转动件的分解图;
图9为图3所示的底座组件的爆炸图;
图10为显示主体中底座组件所在一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3所示底座组件以及转接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显示装置;10、显示主体;11、显示面板;111、显示面;12、背板;13、后壳;131、侧边;1311、安装槽;20、底座组件;21、转动件;211、第一连接件;2111、第一连接部;2112、第二连接部;2113、通孔;2114、第一连接孔;2124、第二连接孔;212、第二连接件;2121、第三连接部;2122、第四连接部;2123、加强筋;213、转轴;22、底座;221、第一端;2211、第一截止部;2212、第二截止部;222、第二端;223、支撑部;2231、子支撑部;23、第一紧固件;24、第二紧固件;25、第三紧固件;30、转接件;301、凸起部;302、安装孔;303、抵靠面;304、第一区域;305、第二区域;30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显示装置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显示设备,一般包括显示主体以及底座。底座用于支撑和固定显示主体。为了适应用户对应安装高度的不同需求,显示主体一般搭配可进行高度调节的底座。
相关技术中,显示主体和底座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为了调整显示装置的安装高度,需要先拆卸螺钉,并将底座与显示主体分离,然后通过调整底座与显示主体的安装位置来调整显示装置的安装高度。但是,对于用户来说,上述调整高度的方式太复杂,不方便操作。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显示主体10以及底座组件20。显示主体10具有显示面111,显示面111可用于显示画面。
底座组件20与显示主体10连接,可以用于支撑和固定显示主体10,以使显示主体10放置于承载面上。在放置显示装置100的时候,可以将底座组件20设置在承载面上,以方便显示主体10能够平稳的放置在承载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承载面为放置显示装置100的平面,例如,承载面可以为电视桌的桌面。
继续参照图1,显示主体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显示面板11具有上述显示面111。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1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
此外,如图2所示,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在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主体10还可以包括背板12以及后壳13。背板12位于显示面板11(图1)远离显示面111的一侧,与显示面板11(图1)连接。背板12可以用于支撑和固定显示面板11。
背板12和显示面板11之间可以形成安装腔,以方便相关部件的设置。示例性的,当显示面板11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背光源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11和背板12形成的安装腔内。
后壳13位于背板12远离显示面板11的一侧,与背板12连接。后壳13可以与底座组件20连接,进而使得底座组件20与显示主体10连接,以便支撑和固定显示主体10。此外,后壳13可以作为显示装置100的部分外观面。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后壳13连接于背板12的下半部分,覆盖一部分背板12。
为了方便底座组件20与显示主体10连接,如图3所示,图3为底座组件20与转接件3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转接件30,转接件30与显示主体10(图2)连接,底座组件20可通过转接件30与显示主体10(图2)连接。
为了方便用户调整显示主体10的高度,如图3所示,该底座组件20可以包括转动件21以及底座22。
如图3所示,转动件21可以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11以及第二连接件212。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与转接件30朝向承载面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件2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12的一端转动连接。这样,第二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能够相对转动。
继续参照图3,底座22包括第一端221、第二端222以及位于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之间的支撑部223。第一端221与第二连接件212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4所示,图4为转动件21处于第一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转动件21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时,第二端222与承载面抵靠,使得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沿竖向设置,进而使得显示主体10(图1)距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此时,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具有较高的安装高度。
如图5所示,图5为转动件21处于第二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转动件21转动至第二安装状态时,底座22的一侧与承载面抵靠,使得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沿横向设置,进而使得显示主体10(图1)距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与第一高度不同。此时,如图6所示,图6为显示装置100处于另一种安装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的安装高度较低。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与转接件30连接,第一连接件211通过转接件30与显示主体10连接。由于第二连接件2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212的另一端与底座22的第一端221连接。这样,第二连接件212转动时,底座22也会随着转动。
通过第二连接件212的转动,可以使得转动件21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或者第二安装状态。如图4所示,当转动件21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时,第二端222与承载面抵靠,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沿竖向设置,显示主体10(图1)距离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如图5所示,当转动件21转动至第二安装状态时,底座22的一侧与承载面抵靠,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沿横向设置,显示主体10(图6)距离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由此,通过第二连接件212的转动,便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安装高度的调节,无需对底座组件20进行拆卸和安装,调节过程简单、方便。
如图7所示,图7为图3中所示的转动件2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之间的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21还可以包括转轴213。第一连接件21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件212的一端通过转轴213转动连接。
这样,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便可以绕转轴213进行相对转动。通过转轴213来连接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可以使得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的转动更加方便。
当然,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也可以直接转动连接。例如,第一连接件211可以具有转轴凸起(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件212可以开设有转轴孔(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连接件211的转轴凸起和第二连接件212上的转轴孔也可以实现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的转动连接。
为了方便转轴213与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的连接,如图8所示,图8为图7所示的转动件21的分解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111和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第二连接件212可以包括第三连接部2121和第四连接部2122。
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2111与转接件30连接。如图8所示,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2111的相对两侧,与第一连接部2111连接。
如图7所示,第三连接部2121位于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之间,第四连接部2122与第三连接部2121连接。如图4所示,第四连接部2122与第一端221连接。
如图7所示,转轴213贯穿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以及第三连接部2121,与第三连接部2121和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转动连接。这样,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四连接部2122能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12能够相对转动。
为了方便转轴213的安装,如图8所示,第三连接部2121的内部可以为中空结构。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第三连接部2121可以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第四连接部2122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连接于第三连接部2121的周侧。
对应的,如图8所示,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通孔2113。示例性的,第一连接部2111以及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均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上开设有上述通孔2113。由此,转轴213可以依次穿设在两个第二连接部2112的通孔2113以及第三连接部2121的内部,转轴213的连接更加方便。
此外,为了加强第三连接部2121和第四连接部2122之间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件212还可以包括加强筋2123,加强筋2123设置于第三连接部2121和第四连接部2122的连接处。通过设置加强筋2123,可以降低第三连接部2121和第四连接部2122连接处的应力,避免连接处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
加强筋212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第三连接部2121和第四连接部2122的连接处间隔设置有三个加强筋2123,分别连接于第三连接部2121的两端以及中间位置,以使得第三连接部2121和第四连接部2122连接处的各个位置的应力保持均衡。
继续参照图8,为了方便转动件21与底座22(图3)以及转接件30(图3)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1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14,第四连接部2122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24。
对应的,参照图9,图9为图3所示的底座组件20的爆炸图,底座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一紧固件23以及第二紧固件24。第一紧固件2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114(图8)内,与转接件30连接。由此,通过第一紧固件23便可以将转动件21和转接件30连接起来。
类似的,第二紧固件24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24(图8)内,与第一端221连接。第二连接件212和第一端221通过第二紧固件24连接。由此,通过第二紧固件24便将转动件21和第一端221连接起来。示例性的,第一紧固件23和第二紧固件24可以为螺钉。
如图10所示,图10为显示主体10中底座组件20所在一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主体10还具有侧边131,侧边131位于显示面111的周侧。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转接件30位于侧边131中朝向承载面的侧边131所在的一侧,与显示主体10连接。第一连接件211位于转接件30远离显示主体10一侧。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11为矩形面板,后壳13的一部分位于显示面板11的一条长边的周侧,形成上述侧边131。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使用时,底座组件20位于显示主体10的下方。
这样,由于底座组件20位于显示主体10的下方,可以使得显示装置100整体的空间占用更加集中。在放置的时候,底座组件20相对靠近前方,显示装置100可以放置在距离墙面较近的位置。
当然,转接件30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的位置。例如,转接件30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1远离显示面111的一侧,与显示主体10连接,即转接件30可以位于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的背板12所在的一侧,与背板12或者后壳13连接。转接件30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参照图11,转接件30位于侧边131时,为了方便转接件30的连接固定,侧边131具有安装槽1311,转接件30设置于安装槽1311内。这样,通过设置安装槽1311,使得转接件30的位置相对固定。
如图2所示,当显示装置100在使用时,底座组件20位于显示主体10的下方,在显示主体10的重力的作用下,转接件30(图11)能够保持在安装槽1311(图11)内,不易脱落。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件30具有凸起部301。对应的,图11所示的安装槽1311的槽底可以设有定位槽或者定位孔(图中未示出)。这样,当转接件30位于安装槽1311内时,凸起部301可以位于定位槽或者定位孔内,对转接件30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
此外,如图11所示,转接件30可以开设有安装孔302。同时,如图9所示,底座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三紧固件25。第三紧固件25穿设于安装孔302(图11)内,并与显示主体10(图11)连接。
这样,通过第三紧固件25,使得转接件30与显示主体10固定连接。由此,在搬运显示装置的时候,可以一体搬运,搬运更加方便。当然,转接件30也可以不通过第三紧固件25与显示主体10连接。
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底座22的调节,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件30远离显示主体10(图1)一侧的表面为抵靠面303。抵靠面303与显示面111(图1)垂直。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被固定于抵靠面303。第二连接件212的转动轴线与显示面111(图1)垂直。第二连接件212可以绕着转动轴线向远离或者靠近抵靠面303的方向进行转动。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2111的一端被固定于抵靠面303,进而使得第一连接件211与转接件30相互连接。第四连接部2122可以绕着转轴213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使得第四连接部2122靠近或者远离抵靠面303。
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第二连接件212的转动轴线与显示面111(图1)垂直,转动件21由第一安装状态转动至第二安装状态过程中,底座22在图4和图5所示的左右方向摆动。
这样,在调节显示装置100的安装高度时,底座22在显示主体10的下方左右摆动,用户调整时更加方便,操作更加方便。当然,第二连接件212的转动轴线也可以与显示面111平行。此时,底座22会在显示主体10的下方前后摆动,也可以实现安装高度的调节。
其中,如图4所示,抵靠面303包括第一区域304和第二区域305。沿垂直于转动轴线,且平行于抵靠面303的方向,第二区域305位于第一区域304的两侧。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被固定于第一区域304,即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被固定在抵靠面303的中间位置处,以方便第一端221与两侧的第二区域305抵靠。
继续参照图4,第一端221设有呈台阶状分布的第一截止部2211和第二截止部2212。第一截止部2211远离第二端222的端面为连接面(即图4中第一截止部2211的上表面)。第二连接件212的另一端被固定于连接面。第二截止部2212远离第二端222的端面为第一截止面(第二截止部2212中与第二区域305贴合的上表面),且第一截止面相对连接面远离第二端222。
由于第一端221设有呈台阶状分布的第一截止部2211和第二截止部2212,且第一截止面相对连接面远离第二端222。这样,第二截止部2212形成凸起,底座22转动过程中,第一截止面能够更容易与抵靠面303抵靠。如图4所示,转动件21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时,第一截止面能够和第二区域305抵靠,以使底座22通过转接件30支撑显示主体10(图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抵靠面303具有凹槽306,凹槽306的槽底形成第一区域304。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被固定于凹槽306的槽底,第一连接件211的另一端远离槽底。凹槽306为第一连接件211提供了安装位置,进而方便了第二连接件212转动过程中,底座22能够更好的与抵靠面303抵靠。
如图5所示,转动件21转动至第二安装状态时,底座22的一侧与第二区域305抵靠,以使底座22能够通过转接件30支撑显示主体10(图1)。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22的一侧的侧面可以作为第二截止面,起到限制底座22转动的作用。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支撑部223一侧的侧面与第一截止部2211远离第二截止部2212一侧的侧面齐平,两者可以与第二区域305抵靠。支撑部223两侧的侧面可以相互平行,以便能够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沿转动轴线的方向,凹槽306可以贯穿转接件30。由于凹槽306贯穿转接件30,在将第一连接件211和转接件30连接的时候,可以方便将第一连接件211伸入到凹槽306内进行固定,安装更加方便。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抵靠面303也可以不设置凹槽306,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直接固定于抵靠面303上,也可以实现第一截止面以及底座22的一侧与抵靠面303之间的抵靠。此时,第二截止部2212相对第一截止部2211伸出的长度较长,图4中支撑部223左侧也可以相对第二连接件212伸出一部分,以便底座22能够更好的与抵靠面303抵靠。
参照图12,图12为图3所示底座组件20以及转接件30的侧视图,支撑部223可以包括两个子支撑部2231,两个子支撑部2231交叉设置。
由此,支撑部223在支撑固定显示主体10的时候,显示装置100主体位于两个子支撑部2231之间,支撑更加牢靠,进而保证显示主体10放置的稳定性。当然,支撑部223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支撑部223也可以为长方体状,利用长方体的不同的面与承载面抵靠,也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座组件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撑组件间隔设置,与显示主体10连接。这样,通过设置多个底座组件20,可以减少每个底座组件20所承受的压力,提升底座组件20的使用寿命。当然,当支撑面的面积较大时,底座组件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此时,一个底座组件20也能够稳定的支撑显示主体1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主体,具有显示面;
转接件,与所述显示主体连接;以及,
底座组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显示主体,以使所述显示主体放置于承载面上;
其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转动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承载面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以及,
底座,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支撑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承载面抵靠,使得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沿竖向设置,进而使得所述显示主体距所述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
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二安装状态时,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承载面抵靠,使得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沿横向设置,进而使得所述显示主体距所述承载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主体具有侧边;所述侧边位于所述显示面的周侧;所述转接件位于所述侧边中朝向所述承载面的侧边所在的一侧,与所述显示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转接件远离所述显示主体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远离所述显示主体一侧的表面为抵靠面;所述抵靠面与所述显示面垂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抵靠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显示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且平行于所述抵靠面的方向,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区域;
所述第一端设有呈台阶状分布的第一截止部和第二截止部;所述第一截止部远离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连接面;所述第二截止部远离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一截止面,且所述第一截止面相对所述连接面远离所述第二端;
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一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截止面与所述第二区域抵靠,以使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转接件支撑所述显示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槽底,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二安装状态时,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区域抵靠,以使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转接件支撑所述显示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所述凹槽贯穿所述转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
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转接件连接;以及,
两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
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以及,
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贯穿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
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以及,
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底座组件间隔设置,与所述显示主体连接。
CN202223135639.X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18626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639.XU CN21862627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639.XU CN21862627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6275U true CN218626275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0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5639.XU Active CN218626275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6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98718B1 (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thereon
US6525790B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US6108195A (en) Computer system having thin-profile display with remov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7651062B2 (en) LCD apparatus
US7965344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pivot mechanism
JP4396726B2 (ja) 表示装置
US20030189681A1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flat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thereof
EP2236902A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and housing assembly
US20060087596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8292692A (ja) 表示装置
CN21862627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040003312A (ko) 컴퓨터
CN215956485U (zh) 一种立式摄像装置
JPWO2005017858A1 (ja) 表示パネルの取付け構造
US80185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7244011U (zh) 用于淋浴设备的下固座
KR200253161Y1 (ko) 영상표시기기용 케이블 커넥터의 결합구조
CN21920626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折叠衣柜
CN218998524U (zh) 一种公共交通显示屏
CN219370265U (zh) 一种电脑一体机
KR100579551B1 (ko) 평판표시장치를 포함하는 컴퓨터
CN220601063U (zh) 支架
CN219352071U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220303251U (zh) 安装支架
CN218119232U (zh) 一种可旋转的led显示屏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