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8716U - 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8716U
CN218608716U CN202223251318.6U CN202223251318U CN218608716U CN 218608716 U CN218608716 U CN 218608716U CN 202223251318 U CN202223251318 U CN 202223251318U CN 218608716 U CN218608716 U CN 218608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dsorption
activated carbon
pipe
desorption
adsorp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13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nda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onda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onda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onda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13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8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8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8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包括吸附组件、脱附组件、净化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有有机废气通入管、一级活性炭吸附箱、二级活性炭吸附箱、密闭风阀、净化管;所述有机废气通入管的一端通过密闭风阀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连通设置。通过将废气从有机废气通入管通入至一级活性炭吸附箱内,去除颗粒物后的废气,经过合理的均流通过固定吸附床内的活性炭层的过流截面,停留一定的时间,将废气中的有机成份吸附在活性炭中,从而使废气得到净化,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箱,废气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吸附后,气体中含有低浓度的有害废气,再经过二级活性炭吸附箱吸附净化后沿着净化管达标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简称VOCs)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它的毒性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苯类和多环芳烃,它们侵犯人的神经、呼吸、血液和生育系统,轻则使人头昏、眩晕、恶心,重则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致癌危及生命,故迫切需要治理。
化产品回收厂增加三套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及配套的活性炭再生设备(氮气加热器),用于现有VOC装置与粗苯放散气回收装置的应急放散期间放散气的净化处理,放散气经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
活性炭吸附除味净化装置是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设备,由箱体和吸附单元组成,管道式安装,主要通过活性炭来吸附有机废气分子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净化目的;适用于处理苯类、酚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醚类等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轻工、橡胶、机械、船舶、汽车、石油等行业喷漆、涂装车间的有机废气净化,也可与制鞋粘胶、化工塑料、油墨印刷、电缆、漆包线等生产流水线配套使用。
目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通常通过洗涤塔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现有的洗涤塔缺少清洗装置,长期使用后大量灰尘附着在洗涤塔的内壁上,影响后续使用,同时现有的洗涤塔的过滤能力较差,废气过滤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包括吸附组件、脱附组件、净化组件,
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有有机废气通入管、一级活性炭吸附箱、二级活性炭吸附箱、密闭风阀、净化管;
所述有机废气通入管的一端通过密闭风阀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连通设置,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箱、二级活性炭吸附箱之间通过密闭风阀连通设置,所述二级活性炭吸附箱通过密闭风阀与净化管连通设置,所述密闭风阀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脱附组件包括有脱附管一、脱附管二、脱附出气管;
所述脱附管一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连通设置,所述脱附管二与二级活性炭吸附箱连通设置,所述脱附管一、脱附管二的另一端均与脱附出气管连通设置,所述脱附出气管的一端与净化管连通设置;
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有氮气入管、蒸汽入管、冷却处理组件;
氮气入管的外壁上与压力表设置;
所述蒸汽入管的外壁与温度计、压力表设置;
所述冷却处理组件分别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与氮气蒸汽加热器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箱、二级活性炭吸附箱的内部均设置有卸爆装置。
优选的,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箱、二级活性炭吸附箱的出口端均设置有温度计、热点偶。
优选的,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箱、二级活性炭吸附箱的入、出口端均设置有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氮气入管上设置有两个分支管,具体为氮气脱附支管一、氮气脱附管二,且氮气脱附支管一的一端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连通设置,所述氮气脱附管二的一端与二级活性炭吸附箱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氮气入管上连通设置有氮气蒸汽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蒸汽入管上依次设置有截止阀一、Y型过滤器一、减压阀、排气阀。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上依次设置有截止阀二、Y型过滤器二、疏水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废气从有机废气通入管通入至一级活性炭吸附箱内,去除颗粒物后的废气,经过合理的均流通过固定吸附床内的活性炭层的过流截面,停留一定的时间,将废气中的有机成份吸附在活性炭中,从而使废气得到净化,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箱,废气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吸附后,气体中含有低浓度的有害废气,再经过二级活性炭吸附箱吸附净化后沿着净化管达标排放。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性炭的吸附容量经吸附饱和后,出口排放的浓度检测会出现超标,为此需要对活性炭进行解吸,使其转入脱附和再生操作,脱附再生后重新转入吸附操作。根据该设备的特点,一级活性炭吸附箱脱附的频率比二级活性炭吸附箱脱附的频率次数要多。脱附工作为单套脱附,轮换操作;不允许一级活性炭吸附箱与二级活性炭吸附箱同时脱附,这样会降低吸附剂的使用寿命,破坏吸附剂的晶体结构,同时会造成运行成本的提高,产生浪费。脱附的方法为升温脱附,将氮气从氮气入管导入至氮气蒸汽加热器内,同时间将蒸汽从蒸汽入管导入至氮气蒸汽加热器内,使用加热后≤120℃的氮气,在等压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特点,用升高吸附剂温度的办法使吸附质脱附,从而使吸附剂得以再生,以达到较低的残余负荷。脱附时需要严格控制床层温度,以防止吸附剂失活或晶体结构被破坏。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性炭经高温脱附解吸后,吸附箱内的温度需恢复到常温状态,该设备使用的冷却气源为常温氮气,将吸附箱内的吸附剂温度通过常温氮气强制冷却,使箱内的热量送入洁净气排放管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待吸附剂温度恢复到常温,再转入吸附操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视图;
图中:1吸附组件、2脱附组件、3净化组件、101有机废气通入管、102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3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4密闭风阀、105卸爆装置、106温度计、107热点偶、108压力表、109净化管、201脱附管一、202脱附管二、203脱附出气管、31氮气入管、32蒸汽入管、33冷却处理组件、311氮气蒸汽加热器、321截止阀一、322Y型过滤器一、323减压阀、324排气阀、331冷却管、332截止阀二、333Y型过滤器二、334疏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包括吸附组件1、脱附组件2、净化组件3,
吸附组件1包括有有机废气通入管101、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密闭风阀104、净化管109;
有机废气通入管101的一端通过密闭风阀104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连通设置,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之间通过密闭风阀104连通设置,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通过密闭风阀104与净化管109连通设置,密闭风阀104的数量为四个,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的内部均设置有卸爆装置105,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的出口端均设置有温度计106、热点偶107,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的入、出口端均设置有压力表108;
脱附组件2包括有脱附管一201、脱附管二202、脱附出气管203;
脱附管一201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连通设置,脱附管二202与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连通设置,脱附管一201、脱附管二202的另一端均与脱附出气管203连通设置,脱附出气管203的一端与净化管109连通设置;
净化组件3包括有氮气入管31、蒸汽入管32、冷却处理组件33;
氮气入管31上设置有两个分支管,具体为氮气脱附支管一、氮气脱附管二,且氮气脱附支管一的一端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连通设置,氮气脱附管二的一端与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连通设置,氮气入管31的外壁上与压力表108设置,氮气入管31上连通设置有氮气蒸汽加热器311;
蒸汽入管32上依次设置有截止阀一321、Y型过滤器一322、减压阀323、排气阀324,蒸汽入管32的外壁与温度计106、压力表108设置;
冷却处理组件33分别设置有冷却管331,冷却管331的一端与氮气蒸汽加热器311连通设置,冷却管331上依次设置有截止阀二332、Y型过滤器二333、疏水阀334。
在使用时,通过将废气从有机废气通入管101通入至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内,去除颗粒物后的废气,经过合理的均流通过固定吸附床内的活性炭层的过流截面,停留一定的时间,将废气中的有机成份吸附在活性炭中,从而使废气得到净化,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废气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吸附后,气体中含有低浓度的有害废气,再经过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吸附净化后沿着净化管109达标排放;通过在活性炭的吸附容量经吸附饱和后,出口排放的浓度检测会出现超标,为此需要对活性炭进行解吸,使其转入脱附和再生操作,脱附再生后重新转入吸附操作。根据该设备的特点,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脱附的频率比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脱附的频率次数要多。脱附工作为单套脱附,轮换操作;不允许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与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同时脱附,这样会降低吸附剂的使用寿命,破坏吸附剂的晶体结构,同时会造成运行成本的提高,产生浪费。脱附的方法为升温脱附,将氮气从氮气入管31导入至氮气蒸汽加热器311内,同时间将蒸汽从蒸汽入管32导入至氮气蒸汽加热器311内,使用加热后≤120℃的氮气,在等压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特点,用升高吸附剂温度的办法使吸附质脱附,从而使吸附剂得以再生,以达到较低的残余负荷。脱附时需要严格控制床层温度,以防止吸附剂失活或晶体结构被破坏;通过在活性炭经高温脱附解吸后,吸附箱内的温度需恢复到常温状态,该设备使用的冷却气源为常温氮气,将吸附箱内的吸附剂温度通过常温氮气强制冷却,使箱内的热量送入洁净气排放管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待吸附剂温度恢复到常温,再转入吸附操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包括吸附组件(1)、脱附组件(2)、净化组件(3),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组件(1)包括有有机废气通入管(101)、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密闭风阀(104)、净化管(109);
所述有机废气通入管(101)的一端通过密闭风阀(104)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连通设置,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之间通过密闭风阀(104)连通设置,所述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通过密闭风阀(104)与净化管(109)连通设置,所述密闭风阀(104)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脱附组件(2)包括有脱附管一(201)、脱附管二(202)、脱附出气管(203);
所述脱附管一(201)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连通设置,所述脱附管二(202)与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连通设置,所述脱附管一(201)、脱附管二(202)的另一端均与脱附出气管(203)连通设置,所述脱附出气管(203)的一端与净化管(109)连通设置;
所述净化组件(3)包括有氮气入管(31)、蒸汽入管(32)、冷却处理组件(33);
氮气入管(31)的外壁上与压力表(108)设置;
所述蒸汽入管(32)的外壁与温度计(106)、压力表(108)设置;
所述冷却处理组件(33)分别设置有冷却管(331),所述冷却管(331)的一端与氮气蒸汽加热器(311)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的内部均设置有卸爆装置(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的出口端均设置有温度计(106)、热点偶(1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的入、出口端均设置有压力表(1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入管(31)上设置有两个分支管,具体为氮气脱附支管一、氮气脱附管二,且氮气脱附支管一的一端与一级活性炭吸附箱(102)连通设置,所述氮气脱附管二的一端与二级活性炭吸附箱(103)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入管(31)上连通设置有氮气蒸汽加热器(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管(32)上依次设置有截止阀一(321)、Y型过滤器一(322)、减压阀(323)、排气阀(3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31)上依次设置有截止阀二(332)、Y型过滤器二(333)、疏水阀(334)。
CN202223251318.6U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Active CN218608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1318.6U CN218608716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1318.6U CN218608716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8716U true CN218608716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4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1318.6U Active CN218608716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8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37744U (zh) 一种活性炭床与低温等离子体一体化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CN110772987A (zh) 一种不稳定大气量VOCs废气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KR102136290B1 (ko) 에너지 절감형 농축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폐가스 처리 시스템
CN111672265A (zh)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处理系统
CN111298528A (zh) 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
CN101322916B (zh) 含硫化合物气体净化滤材装置与方法
CN218608716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CN102580523A (zh) 有机废气浓缩吸附催化燃烧装置
CN113368654A (zh) 一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脱附co催化氧化系统及其工艺
KR100889639B1 (ko) 휘발성 유기 화합물 처리장치
CN206082107U (zh) 一种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KR200255633Y1 (ko) 자동차 도장시설의 휘발성유기화합물질 처리장치
CN115318056A (zh) 一种VOCs沸石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CN211864494U (zh) 一种气体净化装置
CN210165400U (zh) 一种有害气体的吸附催化装置
CN213433700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211725246U (zh) 一种VOCs吸附-催化燃烧系统
CN211462626U (zh) 一种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
CN213824068U (zh) 一种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固体吸附和再生装置
CN111957195A (zh) 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
CN212081260U (zh) 一种VOCs废气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CN211328930U (zh) 一种不稳定大气量VOCs废气的处理系统
CN215570512U (zh) 一种高效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CN220321324U (zh) 天然气减排系统
CN215742746U (zh) 一种voc吸附和原位分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