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8026U -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8026U
CN218608026U CN202221634949.3U CN202221634949U CN218608026U CN 218608026 U CN218608026 U CN 218608026U CN 202221634949 U CN202221634949 U CN 202221634949U CN 218608026 U CN218608026 U CN 218608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lock
main body
main part
building blocks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49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鑫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xing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xing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xing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xing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49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8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8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8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积木主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为可扣合设置,积木主体上设置有积木栓功能插口,积木主体的左右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动力输出孔、积木栓功能插口,动力输出孔位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总高度的垂直线的中心点位置,积木栓功能插口至少各一个等间距的水平分布在动力输出孔的左右两侧,至少各一个等间距的分布在动力输出孔的上下两侧相对对称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力输出口设置积木栓功能插口,与轮子结合后可以增加力矩,可以使机器人在站立平衡的过程更加流畅,且能够使用遥控器、app来控制它移动,利用卡柱和插销孔的结合,使外壳部的机动性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提高积木玩具的趣味性和教学性能,将计算机与积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发出积木机器人。现有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局限性大,机动性差,与轮子结合后平衡站立过程不流畅,经常因为提供的动力不足以带动整个壳体,发生打滑;且不能够使用遥控器、app来控制它移动,只能单纯的利用开关控制。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克服外壳部平衡站立过程不流畅且能够使用遥控器、app来控制它移动的积木机器人的外壳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积木机器人的外壳部局限性大、机动性差、与轮子结合后平衡站立过程不流畅、安装繁琐且不能够使用遥控器、app来控制它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积木机器人的外壳部,包括积木主体M,所述积木主体M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为可扣合设置,所述积木主体M上设置有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所述积木主体M的左右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动力输出孔3A、至少两个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3B和至少两个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所述动力输出孔3A位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总高度的垂直线的中心点位置,所述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3B等间距的水平分布在动力输出孔3A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等间距的分布在动力输出孔3A的上下两侧相对对称的位置;所述动力输出孔3A竖直方向上对应的第二主体2下方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主体2下方还包括水平结构。
优选地,所述积木主体M包括第三主体3、第四主体4,所述第四主体4 的结构与所述第三主体3相同,所述第三主体3与所述第四主体4对称设置于积木主体M左右侧面上,所述左右侧面的动力输出孔3A、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 3B和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分别设置于第三主体3、第四主体4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主体3与第四主体4为可开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1的顶面的等间距的分布设置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 S,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数量沿第一方向X设置至少为5个,沿与第一方向X 垂直的第二方向Y设置至少为9个。
优选地,所述积木主体M设置至少一个第五主体5,所述第五主体5凸起设置于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扣合后的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五主体5上设置有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所述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的方向与所述第一主体 1的顶面的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的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四周侧壁至少一面设置有第二积木栓功能插口R。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2分为第一区块2C、第二区块2E和第三区块2D,所述第二区块2E处的最低点高于第三区块2D的最低点,第一区块2C处的最低点高于第二区块2E处的最低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动力电机接口2H。
优选地,所述积木栓功能插口为积木插销口、定位卡柱或者积木插销口与定位卡柱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扣合后包围的空间形成为内置腔,所述内置腔内设置有电子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前现有积木机器人外壳部与轮子结合后平衡站立过程不流畅,经常因为提供的动力不足以带动整个壳体,发生打滑和不能够使用遥控器、app来控制它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力输出口设置积木栓功能插口,与轮子结合后可以增加力矩,同样的动力下,可以使机器人在站立平衡的过程更加流畅,内部设置有电子元器件,能够使用遥控器、app来控制它移动;且利用积木栓功能插口,使外壳部的机动性更加灵活,可以发挥想象、自由拼装,整体零部件数量较少,不容易丢失,也可以防止儿童误吞食,整体兼容性强,是易于操作、趣味性强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在动力输出口设置积木栓功能插口,与轮子结合后可以增加力矩,同样的动力下,可以使机器人在站立平衡的过程更加流畅;
第二、利用卡柱和插销孔的结合,使外壳部的机动性更加灵活,可以发挥想象、自由拼装、提升可玩性;
第三、弧形设计,触感更加柔和,不易伤手;
第四、内部设置有电子元器件,可以与能够使用遥控器、app来控制它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第二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第三实施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如图1-2所示,包括积木主体M,积木主体M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三主体3、第四主体4,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 为可扣合设置,扣合后包围的空间形成为内置腔,内置腔内设置有电子元器件,第四主体4的结构与所述第三主体3相同,第三主体3与第四主体4对称设置于积木主体M左右侧面上,第一主体1的顶面的等间距的分布设置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数量沿第一方向X设置为7个,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设置为15个,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为定位卡柱,积木主体M的左右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动力输出孔3A、两个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3B和两个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动力输出孔3A、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3B 和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分别设置于第三主体3、第四主体4上,动力输出孔 3A位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总高度的垂直线的中心点位置,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3B等间距的水平分布在动力输出孔3A的左右两侧,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等间距的分布在动力输出孔3A的上下两侧相对对称的位置;动力输出孔 3A竖直方向上对应的第二主体2下方为弧形结构,第二主体2下方还包括水平结构。所述左右侧面的,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四周侧壁设置有第二积木栓功能插口R,其中积木栓功能插口3B、3C、R为积木插销口,第二主体2分为第一区块2C、第二区块2E和第三区块2D,所述第二区块2E处的最低点高于第三区块2D的最低点,第一区块2C处的最低点高于第二区块2E处的最低点。
本实施例通过在动力输出口设置积木栓功能插口,在同样的动力下,与轮子结合后可以增加力矩,可以使机器人在站立平衡的过程更加流畅,利用电子元器件,可以与遥控器、APP结合控制它移动;四周侧面设计积木栓功能插口使外壳部的机动性更加灵活,可以发挥想象、自由拼装。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公开的积木主体M还包括四个第五主体5,第五主体 5凸起设置于第一主体1的左右侧面,且边角处设置为圆弧形状,第五主体5 上设置有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的方向与第一主体1 的顶面的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的方向相同,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为积木插销口,如图4所示,第三主体3与第四主体4为可开合设置,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在左右侧面设置的第五主体,不仅扩宽了壳体四周可以拼接的可能性,还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保护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第三主体3与第四主体4为可开合设置,可方便观察内部的结构。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实施例三公开的积木主体M还包括两个第五主体5,第五主体 5凸起设置于第一主体1的前后侧面,且相互对称,第五主体5上设置有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的方向与第一主体1的顶面的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的方向相同,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为积木插销口,如图5 所示,第一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动力电机接口2H,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在前后侧面设置的第五主体,不仅扩宽了壳体可以拼接的可能性,还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顶面设置有动力电机接口可以实现多个积木主体之间的联动。
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即可实践所述实施方案。因此,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这些描述并非旨在是穷举性的或将实施方案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鉴于上面的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行的。另外,当在本文中用于指部件的位置时,上文和下文的术语或它们的同义词不一定指相对于外部参照的绝对位置,而是指部件的参考附图的相对位置。
此外,前述附图和描述包括许多概念和特征,其可以多种方式组合以实现多种有益效果和优点。因此,可组合来自各种不同附图的特征,部件,元件和 /或概念,以产生未必在本说明书中示出或描述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方式。此外,在任何特定实施方案和/或实施方式中,不一定需要具体附图或说明中所示的所有特征,部件,元件和/或概念。应当理解,此类实施方案和/或实施方式落入本说明书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所述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包括积木主体(M),所述积木主体(M)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为可扣合设置,所述积木主体(M)上设置有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所述积木主体(M)的左右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动力输出孔(3A)、至少两个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3B)和至少两个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所述动力输出孔(3A)位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总高度的垂直线的中心点位置,所述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3B)等间距的水平分布在动力输出孔(3A)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等间距的分布在动力输出孔(3A)的上下两侧相对对称的位置;所述动力输出孔(3A)竖直方向上对应的第二主体(2)下方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主体(2)下方还包括水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木主体(M)包括第三主体(3)、第四主体(4),所述第四主体(4)的结构与所述第三主体(3)相同,所述第三主体(3)与所述第四主体(4)对称设置于积木主体(M)左右侧面上,所述左右侧面的动力输出孔(3A)、第四积木栓功能插口(3B)和第五积木栓功能插口(3C)分别设置于第三主体(3)、第四主体(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3)与第四主体(4)为可开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的顶面的等间距的分布设置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数量沿第一方向(X)设置至少为5个,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设置至少为9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木主体(M)设置至少一个第五主体(5),所述第五主体(5)凸起设置于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扣合后的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五主体(5)上设置有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所述第三积木栓功能插口(F)的方向与所述第一主体(1)的顶面的第一积木栓功能插口(S)的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四周侧壁至少一面设置有第二积木栓功能插口(R)。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2)分为第一区块(2C)、第二区块(2E)和第三区块(2D),所述第二区块(2E)处的最低点高于第三区块(2D)的最低点,第一区块(2C)处的最低点高于第二区块(2E)处的最低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动力电机接口(2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木栓功能插口为积木插销口、定位卡柱或者积木插销口与定位卡柱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机器人外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扣合后包围的空间形成为内置腔,所述内置腔内设置有电子元器件。
CN202221634949.3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Active CN218608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4949.3U CN218608026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4949.3U CN218608026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8026U true CN218608026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4949.3U Active CN218608026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8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35830A5 (zh)
CN218608026U (zh) 一种积木机器人外壳部
CN105251202A (zh) 多功能拼接积木构件及玩具
CN110180194A (zh) 一种磁性积木与塑胶积木混合拼插型积木组合
KR101324389B1 (ko) 조립식 블록 완구
CN206045424U (zh) 一种新型六角拼接积木
CN203123589U (zh) 一种插接式积木
CN203355298U (zh) 一种组合积木结构
CN207371118U (zh) 一种连结积木
CN207950666U (zh) 一种磁性积木与塑胶积木混合拼插型积木组合
CN2233770Y (zh) 井字架智力组合玩具
CN204864972U (zh) 一种带卡扣多功能玩具箱
KR200228514Y1 (ko) 조립식 도미노용 블럭
CN214319131U (zh) 拼装式形态转化玩具
CN213965143U (zh) 一种数字磁力拼接机器人
CN213407745U (zh) 一种带有磁性转接头的管道积木
CN213313345U (zh) 一种百变管道接头玩具
CN114499011B (zh) 一种可编程积木电机模块、积木组合体及设计方法
CN218652972U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模块化机器人玩具与教具控制系统
CN204671893U (zh) 一种三层组合玩具
CN218392239U (zh) 积木单元以及积木组合
CN209865319U (zh) 一种磁性方块积木
CN210904972U (zh) 一种积木玩具
CN213942086U (zh) 一种新型红外线玩具和游戏系统
KR102074860B1 (ko) 볼 조인트 타입의 연성프레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