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7881U -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7881U
CN218607881U CN202222380016.2U CN202222380016U CN218607881U CN 218607881 U CN218607881 U CN 218607881U CN 202222380016 U CN202222380016 U CN 202222380016U CN 218607881 U CN218607881 U CN 218607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arget
gripping
columnar
gras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00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靓艳
顾丽雯
刘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800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7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7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7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包括球状抓握模块、柱状抓握模块和目标触及模块,所述柱状抓握模块的顶面与球状抓握模块的下部可拆卸贴合连接,所述柱状抓握模块的底面与目标触及模块的上部可拆卸贴合连接,所述球状抓握模块、柱状抓握模块和目标触及模块由上至下垂直相连组合成一个三段式哑铃状整体,所述柱状抓握模块的正面居中嵌合设置有笔状抓握模块,所述目标触及模块内设置有可与笔状抓握模块配合的目标触及圆盘;拆分后各部件可单独或搭配完成抓握训练、持物训练、定向路径训练以及认知能力训练等多种任务,满足轻中度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的多种运动需求,提高康复的便捷性、有效性、多样性和科学性。

Description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脑卒中患者持续增长,患者的康复需求不断增加,科学的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改善生活质量。在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且严重导致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上肢作为人接触和操作周围环境的主要工具,持续科学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一款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上肢功能的训练设备十分必要。
上肢康复产品的原理可按照设备介入程度分为三种:被动运动、主被动相结合、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模式下,患者无法主动施力,需使用辅助的康复器械牵引肢体相应的肌肉和关节做反复屈伸旋转等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患侧肿胀;主被动相结合模式下,患者上肢具备基本的灵活性和力量,康复器械以半施力半助力方式辅助关节进行运动;在主动运动模式下,患者上肢可以自主完成规定的运动,这时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和手部精细度训练,同时训练大脑认知,弥补所遭受的神经损伤。
目前,前两种康复运动模式因为专业性较强,多在医院和康复中心等专业场所进行,而主动运动模式的康复阶段由患者及家属在家中或社区空间自主进行,缺乏科学有效的产品进行引导。纵观市场上的上肢康复产品存在器形大、使用难度高、功能单一的问题,无法系统性解决中轻度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训练后期的康复需求。因此,设计一种可系统性、科学性地提供关节活动训练、力量训练以及精细度训练的上肢康复一体化智能设备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满足轻中度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的多种运动需求,提高康复的便捷性、有效性、多样性和科学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包括球状抓握模块、柱状抓握模块和目标触及模块,所述柱状抓握模块的顶面与球状抓握模块的下部可拆卸贴合连接,所述柱状抓握模块的底面与目标触及模块的上部可拆卸贴合连接,所述球状抓握模块、柱状抓握模块和目标触及模块由上至下垂直相连组合成一个三段式哑铃状整体,所述柱状抓握模块的正面居中嵌合设置有笔状抓握模块,所述目标触及模块内设置有可与笔状抓握模块配合的目标触及圆盘。
优选的,所述球状抓握模块、柱状抓握模块、目标触及模块和目标触及圆盘均包括智能元件,具体为智能运动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球状抓握模块、柱状抓握模块、目标触及模块和目标触及圆盘均包括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具体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蜂窝网络模块
优选的,所述球状抓握模块内置有智能运动传感器、测重传感器、处理器和供电模块,其中运动传感器和测重传感器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运动传感器和测重传感器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球状抓握模块的顶面设置有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的充电口,所述球状抓握模块的正反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球状抓握模块呈球形,所述球状抓握模块的顶端连接有弹力绳,所述第一显示屏位于球状抓握模块的正面居中,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球状抓握模块的反面居中,所述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的外形均为平面圆形,且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的周缘均贴合设置有装饰结构曲线。
优选的,所述柱状抓握模块呈上下向外扩的圆柱形状,所述柱状抓握模块的顶部面和底部面分别与球状抓握模块和目标触及模块连接处弧面贴合,所述柱状抓握模块的外部表面设有粗糙纹理。
优选的,所述笔状抓握模块活动嵌合于柱状抓握模块的正面居中位置,所述笔状抓握模块呈长条状,且居中偏下方位置设置有笔状抓握模块开关。
优选的,所述目标触及模块呈竖向圆柱状,且圆柱直径与球状抓握模块相同,所述目标触及模块上部开口且目标触及圆盘并排设置于目标触及模块内部。
优选的,所述目标触及圆盘呈饼状且正面为圆形平面,所述目标触及圆盘的圆柱周侧设置有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所述目标触及圆盘内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所述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整体使用和分部件组合使用可以构成8种关节活动训练以及4种力量和技巧训练,包括整体哑铃可用作带有重量的关节活动训练设备,球状抓握模块可用作训练抓握力量和技巧,柱状抓握模块可用作训练持物,笔状抓握模块可训练使用者的精细操作能力,目标触及圆盘可以作为定点训练标志物,与柱状抓握模块和笔状抓握模块配合进行康复训练,组合一体式的哑铃整体以及哑铃拆解后的各个抓握模块部件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康复需求,形成持续性的康复步骤;配合智能元件对动作准确性的判别,达成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无线信息传输模块与医院信息网络进行联通,使在家中康复的脑卒中患者也能得到及时建议,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示意图。
其中:1、球状抓握模块;2、柱状抓握模块;3、笔状抓握模块;4、目标触及模块;5、弹力绳;6、第一显示屏;7、笔状抓握模块开关;8、第二显示屏;9、充电口;10、目标触及圆盘;11、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包括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和目标触及模块4,柱状抓握模块2的顶面与球状抓握模块1的下部可拆卸贴合连接,柱状抓握模块2的底面与目标触及模块4的上部可拆卸贴合连接,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和目标触及模块4由上至下垂直相连组合成一个三段式哑铃状整体,柱状抓握模块2的正面居中嵌合设置有笔状抓握模块3,目标触及模块4内设置有可与笔状抓握模块3配合的目标触及圆盘10,通过整体使用和分部件组合使用可以构成8种关节活动训练以及4种力量和技巧训练,包括整体哑铃可用作带有重量的关节活动训练设备,球状抓握模块1可用作训练抓握力量和技巧,柱状抓握模块2可用作训练持物;笔状抓握模块3可训练使用者的精细操作能力,目标触及圆盘10可以作为定点训练标志物,与柱状抓握模块2和笔状抓握模块3配合进行康复训练,组合一体式的哑铃整体以及哑铃拆解后的各个抓握模块部件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康复需求,形成持续性的康复步骤。
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和目标触及模块4选用轻质、触感好、易清洁且在医疗器材领域常用的ABS树脂进行制造,其可塑性强、坚固的特征适合于制成上肢训练器械,外表面选用使人心里产生平和宁静感的蓝绿色,增强设备的亲和力,尺寸参考了普通哑铃尺寸,符合人体工学以及《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GB 24436-2009》的国家标准,柱状抓握模块2的直径为35mm,长度为140mm左右,球状抓握模块1的直径为80mm,笔状抓握模块3的直径为10mm,为了防止使用者在抓握时掉落产品,弹力绳5可以套在手腕上防止意外发生。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目标触及模块4和目标触及圆盘10均包括智能元件,具体为智能运动传感器,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目标触及模块4和目标触及圆盘10均包括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具体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蜂窝网络模块,智能运动传感器可以对空间位置、时间、力量进行识别,采集使用者的训练次数、训练时常、训练强度等训练信息,无线信息传输模块与医院康复科医生端口进行联动,医生端口将返还康复报告以及训练建议给使用者,形成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球状抓握模块1内置有智能运动传感器、测重传感器、处理器和供电模块,其中运动传感器和测重传感器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运动传感器和测重传感器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球状抓握模块1的顶面设置有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的充电口9,球状抓握模块1的正反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显示屏6与第二显示屏8,第一显示屏6和第二显示屏8均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第一显示屏6和第二显示屏8均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球状抓握模块1可进行球状抓握训练,第一显示屏6和第二显示屏8,显示抓握力度以及剩余时长,可以对使用者持物的握力的大小、手指的抓握形态进行精准记录并提示训练效果,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球状抓握模块1呈球形,球状抓握模块1的顶端连接有弹力绳5,第一显示屏6位于球状抓握模块1的正面居中,第二显示屏8位于球状抓握模块1的反面居中,第一显示屏6与第二显示屏8的外形均为平面圆形,且第一显示屏6与第二显示屏8的周缘均贴合设置有装饰结构曲线,柱状抓握模块2呈上下向外扩的圆柱形状,柱状抓握模块2的顶部面和底部面分别与球状抓握模块1和目标触及模块4连接处弧面贴合,柱状抓握模块2的外部表面设有粗糙纹理,笔状抓握模块3活动嵌合于柱状抓握模块2的正面居中位置,笔状抓握模块3呈长条状,且居中偏下方位置设置有笔状抓握模块开关7,目标触及模块4呈竖向圆柱状,且圆柱直径与球状抓握模块1相同,目标触及模块4上部开口且目标触及圆盘10并排设置于目标触及模块4内部,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笔状抓握模块3、目标触及模块4和目标触及圆盘10可以通过组合搭配完成抓握训练、持物训练、定向路径训练以及认知能力训练。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目标触及圆盘10均包括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具体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蜂窝网络模块,目标触及圆盘10呈饼状且正面为圆形平面,目标触及圆盘10的圆柱周侧设置有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目标触及圆盘10内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患者手持笔状抓握模块3,面前摆放四个目标触及圆盘10,选择相应的目标触及圆盘10的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点击不同的目标触及圆盘10,从而训练患者的反应判断力、瞬时记忆力等认知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在使用上分为两种目的:关节活动训练以及力量与技巧训练,其中可以使用整体哑铃形式完成8种关节活动训练,拆分整体的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笔状抓握模块3、目标触及模块4和目标触及圆盘10可以通过组合搭配完成抓握训练、持物训练、定向路径训练以及认知能力训练;
使用方式一、在进行关节活动训练时,使用者可以手握整体设备中的中段柱状抓握模块2部分,完成肩关节外展内收、肩肘关节屈曲伸展、肘关节旋前旋后、腕关节外展内收等数十种训练,而设备内置的运动传感器可以对关节的活动范围、重复次数和训练时长进行精准记录和提示,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使用方式二、将整体设备的柱状抓握模块2取下,可进行柱状抓握的持物训练,是较为初级的抓握形式,也是最简单和日常生活中最通用的形状,通过柱状抓握模块2表面的纹理可以加大摩擦力,柱状抓握模块2内置的运动传感器可以对使用者持物的变化高度、持物时间进行精准记录并提示训练效果,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使用方式三、将设备整体的球状抓握模块1取下,可进行球状抓握训练,球状抓握需要每根手指外展一定角度后抓握球状抓握模块1,球状抓握模块1上的第一显示屏6以及第二显示屏8显示抓握力度以及剩余时长,球状抓握模块1内置的运动传感器可以对使用者持物的握力的大小、手指的抓握形态进行精准记录并提示训练效果,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使用方式四、将柱状抓握模块2正面的笔状抓握模块3取下,从目标触及模块4中取出4个目标触及圆盘10,组合可以完成定向路径移物训练,即通过摆放四个圆盘的位置和设定触及圆盘的顺序,手拿笔状抓握模块3可以在圆盘之间形成多种运动路径,笔状抓握模块3和目标触及圆盘10内置的运动传感器可以对目标触及圆盘10的位置进行识别,目标触及圆盘10内置的处理器对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的状态进行控制,对笔状握持模块3的路径进行记录和分析,精准记录训练过程并提示训练效果,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使用方式五、患者手持笔状抓握模块3,面前摆放四个目标触及圆盘10,选择相应的目标触及圆盘10外圈的标触及圆盘指示灯颜色,点击不同的目标触及圆盘10,从而训练患者的反应判断力、瞬时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目标触及圆盘10内置的处理器可以对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状态进行控制,对笔状握持模块3的点击时间、准确率进行记录和分析,精准记录训练过程并提示训练效果,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和目标触及模块(4),所述柱状抓握模块(2)的顶面与球状抓握模块(1)的下部可拆卸贴合连接,所述柱状抓握模块(2)的底面与目标触及模块(4)的上部可拆卸贴合连接,所述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和目标触及模块(4)由上至下垂直相连组合成一个三段式哑铃状整体,所述柱状抓握模块(2)的正面居中嵌合设置有笔状抓握模块(3),所述目标触及模块(4)内设置有可与笔状抓握模块(3)配合的目标触及圆盘(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目标触及模块(4)和目标触及圆盘(10)均包括智能元件,具体为智能运动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抓握模块(1)、柱状抓握模块(2)、目标触及模块(4)和目标触及圆盘(10)均包括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具体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蜂窝网络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抓握模块(1)内置有智能运动传感器、测重传感器、处理器和供电模块,其中运动传感器和测重传感器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运动传感器和测重传感器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抓握模块(1)的顶面设置有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的充电口(9),所述球状抓握模块(1)的正反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显示屏(6)与第二显示屏(8),所述第一显示屏(6)和第二显示屏(8)均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6)和第二显示屏(8)均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抓握模块(1)呈球形,所述球状抓握模块(1)的顶端连接有弹力绳(5),所述第一显示屏(6)位于球状抓握模块(1)的正面居中,所述第二显示屏(8)位于球状抓握模块(1)的反面居中,所述第一显示屏(6)与第二显示屏(8)的外形均为平面圆形,且第一显示屏(6)与第二显示屏(8)的周缘均贴合设置有装饰结构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抓握模块(2)呈上下向外扩的圆柱形状,所述柱状抓握模块(2)的顶部面和底部面分别与球状抓握模块(1)和目标触及模块(4)连接处弧面贴合,所述柱状抓握模块(2)的外部表面设有粗糙纹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状抓握模块(3)活动嵌合于柱状抓握模块(2)的正面居中位置,所述笔状抓握模块(3)呈长条状,且居中偏下方位置设置有笔状抓握模块开关(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触及模块(4)呈竖向圆柱状,且圆柱直径与球状抓握模块(1)相同,所述目标触及模块(4)上部开口且目标触及圆盘(10)并排设置于目标触及模块(4)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触及圆盘(10)呈饼状且正面为圆形平面,所述目标触及圆盘(10)的圆柱周侧设置有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所述目标触及圆盘(10)内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所述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与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目标触及圆盘指示灯(11)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CN202222380016.2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Active CN218607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0016.2U CN218607881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0016.2U CN218607881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7881U true CN21860788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6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0016.2U Active CN218607881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7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ndazzo et al. mano: A wearable hand exoskeleton fo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neurorehabilitation
Tong et al. An intention driven hand functions task training robotic system
Maciejasz et al. A survey on robotic devices for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McConnell et al. Robotic devices and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for hand rehabilitation post-stroke
Chen et al. Home-based therapy after stroke using the hand spring operated movement enhancer (HandSOME)
Bützer et al. PEXO-A pediatric whole hand exoskeleton for grasping assistance in task-oriented training
CN109481225A (zh) 一种轻量仿生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系统
US201402775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rosthetic device with non-tactile sensory feedback
Chen et al. Soft exoskeleton with fully actuated thumb movements for grasping assistance
CN110840708A (zh) 老年脑血管患者用的手部康复锻炼装置
Cardoso et al. Soft robotics 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dvances for restoring hand function in people with SCI: a narrative review, clinical guidelin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lnajjar et al. CHAD: Compact Hand-Assistive Device for enhancement of function in hand impairments
CN218607881U (zh)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CN110251364A (zh)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Ullah et al. A soft robotic glove for assistance and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affected patients
EP3895679B1 (en) Handheld-rehabilitation-device
Yang et al. Tangible interactive upper limb training device
CN201692577U (zh) 健手握力器
Mace et al. Comparison of flexible and rigid hand-grip control during a feed-forward visual tracking task
Yeh et al. Using a 3d-printed hand orthosis to improve three-jaw chuck hand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a feasibility study
CN116059579A (zh) 一种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的一体化智能设备
CN205548926U (zh) 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
Hussain et al. A modular sensor-based system for the rehabili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manipulation
CN209075373U (zh) 上肢减重分指运动训练康健器
CN206045301U (zh) 一种康复训练棒及包括该康复训练棒的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