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6489U - 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6489U
CN218606489U CN202222959300.5U CN202222959300U CN218606489U CN 218606489 U CN218606489 U CN 218606489U CN 202222959300 U CN202222959300 U CN 202222959300U CN 218606489 U CN218606489 U CN 218606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accommodating groove
connecting piece
side wa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93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武
韩璞
乐毅
李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aozhix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aozhix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aozhix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aozhix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93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6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6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6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尘盒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一侧侧壁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容纳槽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件;在装配盒体时,将盒体通过抽拉口插入容纳槽内,当盒体插入到位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卡合,将盒体固定在容纳槽内;当需要取出盒体时,通过抽拉口将盒体从容纳槽内向外拉,此时通过拉力来破坏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卡合状态,可以将盒体从容纳槽内拉出;与现有的插销固定盒体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卡合结构实现对于盒体的固定,安装或拆卸盒体时,只需要通过抽拉口插入或者拉出盒体即可,操作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是一种智能清洁设备,因其清洁效率高,使用便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扫地机器人包括滚刷组件和尘盒机构,滚刷组件转动将垃圾扫入尘盒内,在垃圾装满后将尘盒机构取出,倾倒尘盒机构内的垃圾。
现有的尘盒机构通常为抽拉式,即在清洁机器人的上形成侧面开口的容纳槽,尘盒机构通过机架侧面的开口插入或者拉出所述尘盒机构,同时机架开口位置设置有插销,在尘盒机构插入容纳槽内后移动插销将尘盒机构固定在容纳槽内。
然而现有的尘盒机构在装配和拆卸时都需要进行抽拉尘盒机构和拨动插销两步操作,使用不便捷,并且插销位于外侧容易被磕碰导致插销被打开失效,进而导致尘盒窜出容纳槽。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尘盒机构通过插销进行固定,在装配和拆卸时都需要进行拨动插销和抽拉两步操作,使用不便捷;并且也存在插销被磕碰失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尘盒机构,用于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抽拉口,所述尘盒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一侧侧壁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容纳槽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盒体通过所述抽拉口插入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卡合;当通过所述抽拉口将所述盒体向所述容纳槽外侧抽出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脱离所述卡合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前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连通口,所述容纳槽前侧壁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通口的位置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容纳槽前侧壁的外壁之间形成安装区;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卡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区内,且所述限位部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容纳槽前侧壁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卡接部通过所述连通口插入或者脱出所述容纳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于所述盒体前侧壁外壁面上的卡槽,所述卡接部为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块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V型,所述卡槽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且所述卡槽的边缘平滑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部为所述卡块边缘向外侧弯折形成的翻边,所述翻边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复位件;
所述复位件用于施加给所述翻边一个朝向所述容纳槽方向移动的回复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竖板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容纳槽前侧壁的外壁面相抵;所述横板和所述容纳槽前侧壁外壁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边上对应设有第二通孔,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槽的前侧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栓上,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翻边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横板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盒体对应所述抽拉口位置的外壁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尘盒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尘盒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一侧侧壁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容纳槽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件;在装配盒体时,将盒体通过抽拉口插入容纳槽内,当盒体插入到位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卡合,将盒体固定在容纳槽内;当需要取出盒体时,通过抽拉口将盒体从容纳槽内向外拉,此时通过拉力来破坏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卡合状态,可以将盒体从容纳槽内拉出;与现有的插销固定盒体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卡合结构实现对于盒体的固定,安装或拆卸时,只需要通过抽拉口插入或者拉出盒体即可,操作更加便捷;同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卡合的位置没有裸露在外侧,也不容易被磕碰破坏卡合状态,因此盒体固定的更加可靠,可以避免出现盒体窜出容纳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除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尘盒机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尘盒机构与壳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标:1-壳体;11-连通口;12-抽拉口;13-容纳槽;
2-盒体;21-卡槽;22-把手;23-容纳腔;
3-固定板;31-横板;32-竖板;
4-复位弹簧;
5-第二连接件;51-翻边;52-卡块;
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除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尘盒机构,所述尘盒机构用于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槽13,所述容纳槽13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容纳槽13连通的抽拉口12,所述尘盒机构包括盒体2,所述盒体2一侧侧壁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容纳槽13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件5,所述壳体1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纳腔23,所述容纳腔23用于存储垃圾。在装配盒体2时,将盒体2通过抽拉口12插入容纳槽13内,当盒体2插入到位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5相卡合,将盒体2固定在容纳槽13内,此时壳体1朝向抽拉口12一侧的侧壁与抽拉口12平齐;当需要取出盒体2时,例如容纳腔23内存满垃圾需要倾倒,或者需要检修盒体2时,通过抽拉口12将盒体2从容纳槽13内向外拉,此时通过拉力来破坏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5的卡合状态,可以将盒体2从容纳槽13内拉出;与现有的插销固定盒体2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卡合结构实现对于盒体2的固定,安装或拆卸盒体2时,只需要通过抽拉口12插入或者拉出盒体2即可,操作更加便捷;同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5卡合的位置没有裸露在外侧,也不容易被磕碰破坏卡合状态,因此盒体2固定的更加可靠,可以避免出现盒体2窜出容纳槽13的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5设于所述容纳槽13的前侧壁上,其中所述容纳槽13的前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3连通的连通口11,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通口11的位置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和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之间形成安装区;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相连接的卡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区内,且所述限位部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卡接部通过所述连通口11插入或者脱出所述容纳槽13。在安装盒体2时,通过抽拉口12插入所述盒体2,此时卡接部位于所述容纳槽13内,而限位部位于安装区内,随着盒体2继续伸入到位后,卡接部与第一连接件相卡合,实现对于盒体2的固定;当需要将盒体2取出时,通过抽拉口12将盒体2向外抽出,通过拉力带动盒体2向外移动,盒体2移动带动卡合部由容纳槽13通过连通口11向外侧移动,此时卡合部和第一连接件之间的卡合关系被破坏,能够将盒体2拉出容纳槽13。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于所述盒体2前侧壁外壁面上的卡槽21,如图3所示,所述卡接部为与所述卡槽21配合的卡块52;所述卡块52能够从容纳槽13前侧壁上开设的连通口11伸入所述容纳槽13内,当盒体2从抽拉口12插入至容纳槽13内时,所述卡块52卡入所述卡槽21内,通过卡块52和卡槽21的卡合将盒体2固定于所述容纳槽13内;当将盒体2从容纳槽13内抽出时,抽拉力使卡块52和卡槽21分离,进而将盒体2从容纳槽13内抽出。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连接件为卡块52,而卡接部为卡槽21,此时卡槽21位于所述容纳槽13外侧的安装区内,所述盒体2前侧壁的外壁面上设有卡块52,所述卡块52能够穿过容纳槽13前侧壁上开设的连通口11伸入至卡槽21内,实现卡槽21与卡块52的卡合。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卡块52呈三角形或者V型,对应的所述卡槽21也为三角形凹槽,三角形的卡槽21的斜面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抽拉盒体2时可以保证卡块52能够顺利的从卡槽21内脱离;优选的,所述卡槽21的边缘平滑过渡,如卡槽21开口处的边角倒圆角,对应的卡块52的底部也倒圆角,以便于卡块52能够顺利的脱离卡槽21。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三角形所述卡块52的头部为圆弧形,能够进一步保证卡块52可以顺利的脱离卡槽21。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部为所述卡块52边缘向外侧弯折形成的翻边51,所述翻边51和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施加给所述翻边51一个朝向所述容纳槽13方向移动的回复力。
复位件在初始状态时是处于压缩状态或者自然状态,此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卡块52的头部穿过容纳槽13前侧壁的连通口11伸入至所述容纳槽13内,且翻边51与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面相抵;当通过抽拉口12插入盒体2时,盒体2的外侧壁与卡块52的头部接触,推动卡块52从连通口11处向外移动,随着盒体2的插入,卡槽21随着深入容纳槽13内,直至卡块52接触卡槽21,此时卡块52在复位件回复力的作用下滑入卡槽21内,盒体2插入到指定位置,复位件始终施加给卡块52一个朝向容纳槽13方向的回复力,以将卡块52压紧在卡槽21内,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盒体2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容纳槽13内。当作业人员向外侧拉盒体2时,拉力克服了复位件的回复力,此时卡块52脱离卡槽21,可以顺利地将盒体2从容纳槽13内取出。另外,本实施例中翻边51能够限制卡块52移动的位置,当翻边51移动至与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面接触时,容纳槽13的前侧壁能够限制翻边51进一步移动,进而限制卡块52卡入的深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板3包括横板31和竖板32,所述横板3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竖板32的一端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竖板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面相抵;所述横板31和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外壁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呈U型状,固定板3可以通过卡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容纳槽13的前侧壁相连,U型的固定板3的横板31、两块竖板32和容纳槽13的前侧壁之间形成安装区,第二连接件5的翻边51和复位件均设于所述安装区内。当插入盒体2时,盒体2的前侧壁与卡块52的头部接触,推力克服复位件的回复力,使卡块52沿着连通口11朝向横板31移动,当盒体2插入至预设位置时,卡块52在复位件回复力的作用下沿着卡块52朝向容纳槽13内移动并卡入卡槽21内,完成对于盒体2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板31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边51上对应设有第二通孔,螺栓6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槽13的前侧壁相连;固定板3通过螺栓6与容纳槽13的前侧壁相连,固定板3拆卸安装更加方便,并且固定板3与容纳槽13前侧壁连接更加可靠;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3为一体式结构,即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横板31一体制造成型;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横板31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套设于所述螺栓6上,所述复位弹簧4一端与所述翻边51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横板31相抵;所述复位弹簧4初始状态(也即是容纳槽13内没有插入盒体2时)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复位弹簧4施加给卡块52一个朝向容纳槽13方向的力,此时翻边51贴合在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上,卡块52位于容纳槽13内;插入盒体2时,盒体2的前侧壁与卡块52的头部接触,推力克服复位弹簧4的回复力,压缩复位弹簧4使卡块52沿着连通口11朝向横板31移动,当盒体2插入至预设位置时,复位弹簧4恢复形变,施加给卡块52朝向容纳槽13方向移动的回复力,卡块52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沿着连通口11朝向容纳槽13内移动并卡入卡槽21内,完成对于盒体2的固定。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盒体2对应所述抽拉口12位置的外壁上设有把手22,在插入或者拉出盒体2时,作业人员可以握住把手22进行操作,因此在抽拉盒体2是更加省力,操作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尘盒机构;其中,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壳体1和滚刷机构,所述壳体1内形成容纳槽13,所述尘盒机构插入所述容纳槽13内,并且滚刷机构也设于壳体1内,所述滚刷机构用于将地面的垃圾和灰尘扫入至盒体2形成的容纳腔23内;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两个容纳槽13,对应的所述尘盒机构也设有两组,每一组尘盒机构插入对应的容纳槽13内,所述滚刷机构也对应设有两组,每组所述盘刷机构对应一个尘盒机构。
下面结合附图1至3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尘盒机构插入和拉出的工作过程。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复位弹簧4初始状态(也即是容纳槽13内没有插入盒体2时)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4施加给卡块52一个朝向容纳槽13方向的力,此时翻边51贴合在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上,卡块52位于容纳槽13内;当作业人员握持把手22从抽拉口12向容纳槽13内推入盒体2时,盒体2的前侧壁与卡块52的头部接触,推力克服复位弹簧4的回复力,压缩复位弹簧4使卡块52从连通口11处朝向横板31移动,当盒体2插入至预设位置时,复位弹簧4恢复形变,施加给卡块52朝向容纳槽13方向移动的回复力,卡块52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沿着连通口11朝向容纳槽13内移动并卡入卡槽21内,完成对于盒体2的固定;当需要清理盒体2内的垃圾或者对盒体2进行检修时,握持把手22向外拉盒体2,卡块52在卡槽21侧壁导向的做用下慢慢向横板31的方向移动,拉力克服复位弹簧4施加给卡块52的回复力,直至卡块52脱离卡槽21,通过拉力破坏卡块52和卡槽21之间的卡合,进而将盒体2从容纳槽13内拉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尘盒机构,用于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槽(13),所述容纳槽(13)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容纳槽(13)连通的抽拉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机构包括盒体(2),所述盒体(2)一侧侧壁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容纳槽(13)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件(5);
当所述盒体(2)通过所述抽拉口(12)插入所述容纳槽(13)内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相卡合;
当通过所述抽拉口(12)将所述盒体(2)向所述容纳槽(13)外侧抽出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脱离所述卡合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3)的前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3)连通的连通口(11),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通口(11)的位置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和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之间形成安装区;
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相连接的卡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区内,且所述限位部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卡接部通过所述连通口(11)插入或者脱出所述容纳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于所述盒体(2)前侧壁外壁面上的卡槽(21),所述卡接部为与所述卡槽(21)配合的卡块(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2)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V型,所述卡槽(21)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且所述卡槽(21)的边缘平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所述卡块(52)边缘向外侧弯折形成的翻边(51),所述翻边(51)和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有复位件;
所述复位件用于施加给所述翻边(51)一个朝向所述容纳槽(13)方向移动的回复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包括横板(31)和竖板(32),所述横板(3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竖板(32)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竖板(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的外壁面相抵;所述横板(31)和所述容纳槽(13)前侧壁外壁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1)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边(51)上对应设有第二通孔,螺栓(6)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槽(13)的前侧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尘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套设于所述螺栓(6)上,所述复位弹簧(4)一端与所述翻边(51)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横板(31)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尘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对应所述抽拉口(12)位置的外壁上设有把手(22)。
10.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尘盒机构。
CN202222959300.5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8606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9300.5U CN218606489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9300.5U CN218606489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6489U true CN218606489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3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9300.5U Active CN218606489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6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PA01011584A (es) Ensamble de tratamiento para paquete de bateria de una herramienta impulsora de sujetadores.
EP1143576B1 (en) Connector mounting receptacles
CN218606489U (zh) 一种尘盒机构和清洁机器人
CN213993439U (zh) 可拆卸浮动滚刷结构
CN208423322U (zh) 一种带有自锁结构的连接器
EP1041679A1 (en) Push-pul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or for this assembly
JP3687537B2 (ja) 分割コネクタ
CN210685623U (zh) 一种基于浮动块的电磁铁锁具公插
CN211722414U (zh) 一种保洁柜
JPH10248779A (ja) 払掃機能を備えた真空掃除機用吸込み具
CN112208666A (zh) 躯干结构及四足机器人
CN217447640U (zh) 底盘机构及洗地机
CN218128363U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壳体结构及清洁设备
CN220255954U (zh) 刷头收纳盒
CN114080132A (zh) 数据存储装置固定结构及机柜
CN220109648U (zh) 手持式吸尘器
GB2105922A (en) Mounting a wiring appliance in an aperture
CN220089368U (zh) 一种清洁头机壳和清洁头
CN221060602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防撞缓冲结构
CN211632277U (zh) 一种内置固定板的组合柜
CN214382371U (zh) 清洁机器人
CN220514988U (zh) 治具
CN217471877U (zh) 滚刷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7790106U (zh) 一种扳手结构、机箱及通信产品
CN220459282U (zh) 一种电连接可靠的表面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