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4683U - 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04683U CN218604683U CN202222966709.XU CN202222966709U CN218604683U CN 218604683 U CN218604683 U CN 218604683U CN 202222966709 U CN202222966709 U CN 202222966709U CN 218604683 U CN218604683 U CN 2186046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plate
- inner cavity
- inner chamber
- box body
- in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包括盒体,盖体,盖体位于所述盒体上侧,内腔内侧上壁设有多组夹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三限位板,所存放槽;将其在传统带有内腔的盒体中设置多组夹料机构,同时设置的夹料机构采用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三限位板组成,同时两者之间会形成一和开口对开口的存放槽,便于木料的固定,保证其内侧放置的板状木料处于竖直靠近内腔内侧侧壁,配合连接内腔内侧上设置的诱蚁孔,使其收集监测白蚁更加高效便捷,有效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
背景技术
白蚁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它们不仅会对农作物、树木造成危害,甚至还会对房屋建筑、江河堤坝造成破坏。由于白蚁对建筑物的危害通常都是十分隐蔽的,如白蚁一般较喜欢在建筑物的底部基础或地面以下筑巢,通过墙基等筑蚁路蛀蚀门框、窗框、衣柜、文件柜、台椅等家具,特别是仓库的地台板货物等都经常受白蚁的侵蚀,所以当人们发现时,这些白蚁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对于这些危害迹象,都较难发现也较难找到白蚁的巢。在混凝土的建筑物里、厕所下面的回填土、走廊的花草、等都是白蚁喜欢做巢的地方。目前,白蚁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物防治,而药物防治会给环境产生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效的白蚁监测是科学防治白蚁、做到“针对性防治”、减少或避免化学用药的重要前提,对防治白蚁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白蚁监测装置,便于针对性的检测、诱杀白蚁。目前现有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结构通常包括带有内腔的外筒和顶盖,在外筒的侧面间隔地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筒体的通孔,外筒和内筒之间用于放置引诱白蚁的木料。但是,该白蚁监测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埋在地下的,所采用的木料直接放置与外筒内腔内侧,木料腐烂形成粉末直接堆积内腔内侧,使其设置的排水孔的堵塞,导致监测结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解决了木料直接放置与外筒内腔内侧,木料腐烂形成粉末直接堆积内腔内侧,使其设置的排水孔的堵塞,导致监测结果不理想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包括盒体,盖体,所述盖体位于所述盒体上侧,所述盒体内侧设有开口朝上的内腔,所述内腔内侧上壁设有多组夹料机构:
所述夹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内侧下壁设有向上延伸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腔内侧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所述内腔中心一侧设有且位于所述内腔内侧侧壁上的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形成以开口向上的存放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所述内腔中心一侧端面设有弯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所述内腔中心一侧端面设有朝向所述内腔中心侧延伸的第二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内腔内侧下壁形成一向下倾斜圆弧面,所述内腔内侧下壁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与所述盖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其在传统带有内腔的盒体中设置多组夹料机构,同时设置的夹料机构采用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三限位板组成,同时两者之间会形成一和开口对开口的存放槽,便于木料的固定,保证其内侧放置的板状木料处于竖直靠近内腔内侧侧壁,配合连接内腔内侧上设置的诱蚁孔,使其收集监测白蚁更加高效便捷,有效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为图1中沿“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整体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盒体-11;盖体-12;诱蚁孔-13;排水孔-14;内腔-15;夹料机构-21;第一限位板-201;第二限位板-202;第三限位板-203;弯折部-204;存放槽-205;稳定槽-2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包括盒体11,盖体12,所述盖体12位于所述盒体11上侧,所述盒体11内侧设有开口朝上的内腔15,所述内腔15内侧上壁设有多组夹料机构21:
所述夹料机构21包括位于所述内腔15内侧下壁设有向上延伸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腔15内侧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板201,所述第一限位板201远离所述内腔15中心一侧设有且位于所述内腔15内侧侧壁上的第三限位板203,所述第三限位板203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01之间形成以开口向上的存放槽205,在使用的过程中或者说是制造的过程中,将其在传统结构中的带有内腔15的盒体11,在其内侧下壁设置且一端连接侧壁延伸的第一限位板201,以及配合设置的第三限位板203,两者之间形成一开口的存放槽205。具体可以参照的图4中来说明其结构设置的作用与目的,设置的第一限位板201和第三限位板 203底端连接于内腔15的内侧下壁,一端侧壁上,这样形成的存放槽205实际上是开口朝上和另一端没有连接;进而配合多组设置,两组开口相对的夹料机构21之间就能形成一个对开口稳定槽206,用以实现对引诱白蚁的板状木料的固定存放,使其木料彻底腐烂之前都将其被夹料机构固定,避免因木料的腐烂堆积造成内腔一个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设置的第一限位板201不会大面积的侵占内腔15 内侧的空间存放量,同时也避免形成的存放槽205另一侧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内腔15中心侧,所述第一限位板201远离所述内腔15中心一侧端面设有弯折部 204,设置的弯折部204使其第一限位板201远离内腔15中心一侧的整体形成一个折叠部,保证第一限位板201未与所述内腔15内侧侧壁连接一端朝向内侧侧壁而不是内腔的中心侧,进而实现存放槽205开口方也能形成结构相同的存放槽205,便于对木料的固定。
更加具体的,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实现木料固定的存放的位置,也就是说保证的设置的夹料机构21空间利用率,所述第一限位板201靠近所述内腔 15中心一侧端面设有朝向所述内腔15中心侧延伸的第二限位板202,设置的第二限位板202可配合另一个第二限位板202形成第二个存放木料的空间,还可以的保证其第一限位板201的强度。
具体的,所述内腔15内侧下壁形成一向下倾斜圆弧面,所述内腔15内侧下壁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水孔14,将其内腔15内侧下壁设置倾斜圆弧面,使其内侧下壁变形类似“圆锥”状的底部,配合开设的排水孔14,有利于排水的。
具体的,所述内腔15内侧侧壁设有多组内外贯穿的诱蚁孔13,利用设置的诱蚁孔13,便于内侧放置的木料引诱白蚁,使其白蚁更好更加方便的进入内腔15内侧。
具体的,所述盒体11与所述盖体1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便于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包括盒体,盖体,所述盖体位于所述盒体上侧,所述盒体内侧设有开口朝上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侧上壁设有多组夹料机构:
所述夹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内侧下壁设有向上延伸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腔内侧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所述内腔中心一侧设有且位于所述内腔内侧侧壁上的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形成以开口向上的存放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所述内腔中心一侧端面设有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所述内腔中心一侧端面设有朝向所述内腔中心侧延伸的第二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侧下壁形成一向下倾斜圆弧面,所述内腔内侧下壁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与所述盖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66709.XU CN218604683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66709.XU CN218604683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04683U true CN218604683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23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66709.XU Active CN218604683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04683U (zh)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22966709.XU patent/CN2186046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695A (zh) | 检测和控制白蚁的系统 | |
US5201156A (en) | Water-shedding spacing mount for decks and fences | |
US8061090B2 (en) | Cavity-wall construction with insect barrier | |
KR102382234B1 (ko) | 목조건축물 벽체의 시공 구조 및 그 방법 | |
CN218604683U (zh) | 一种白蚁监测诱集盒 | |
US3835578A (en) | Method of treating soil for controlling termites and the like | |
JP3079777U (ja) | 換気型基礎パッキン | |
CN100344228C (zh) | 土、木栖性白蚁诱杀装置 | |
US2012651A (en) | Insect trapping and exterminating device | |
CN202456164U (zh) | 白蚁监测装置 | |
US4620990A (en) | Method of impregnating wood | |
JP2001112374A (ja) | 白蟻飼育ケース | |
CN213908100U (zh) | 一种白蚁引诱器 | |
CN206895629U (zh) |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 | |
CN209376523U (zh) | 一种白蚁诱杀器 | |
CN213486517U (zh) | 一种白蚁监测装置 | |
CN211510319U (zh) | 一种园林绿地白蚁诱杀盒 | |
JP2003137705A (ja) | シロアリ防除用器具 | |
CN218007816U (zh) | 一种便转移的白蚁灭杀设备 | |
CN217790681U (zh) | 一种果树栽培防虫网 | |
JP4180620B2 (ja) | 既設建築物の白蟻防除方法 | |
CN213848328U (zh) | 一种基于RFID和NBIoT通讯的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 |
CN213518542U (zh) | 一种智能白蚁隐患探测仪 | |
CN220326294U (zh) | 一种透气储粮仓 | |
CN213848331U (zh) | 一种电击式白蚁诱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