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4477U - 一种猪饲料食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猪饲料食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4477U
CN218604477U CN202222854179.XU CN202222854179U CN218604477U CN 218604477 U CN218604477 U CN 218604477U CN 202222854179 U CN202222854179 U CN 202222854179U CN 218604477 U CN218604477 U CN 218604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ugh
trough body
pipeline
storage tank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41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浩然
肖平
查纯志
蒋瑞文
赵乃霖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ed Star Intelligent Agr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ed Star Intelligent Ag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ed Star Intelligent Agr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ed Star Intelligent Ag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541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4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4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4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猪饲料食槽,包括一个食槽本体、一个储料槽和PLC控制器,储料槽设置在食槽本体上方且呈漏斗形,储料槽底端与食槽本体连接,饲料可以从储料槽中流入食槽本体;食槽本体中设置颗粒干湿度感应器;本实用新型可以预先加入水或者液态添加剂将饲料搅拌完成后流入食槽,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增湿调节,保证食槽中饲料的湿度处在适合泌乳期的母猪食入的范围之内。

Description

一种猪饲料食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畜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猪饲料食槽。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对各类肉制品需求也日趋增加。母猪在泌乳期体重下降迅速,很难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为避免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泌乳期的采食量,缩短空怀期。而传统的营养调控及传统的粉料很难达到这一目的,并且因为饲料的干湿度会使得母猪的采食量下降。现有的猪饲料食槽中一旦发生饲料堆积过多,时间久了饲料的干湿度会发生很大变化,导致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下降,极大影响养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猪饲料食槽,可以预先加入水或者液态添加剂将饲料搅拌完成流入食槽,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增湿调节,保证食槽中饲料的湿度处在适合泌乳期的母猪食入的范围之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猪饲料食槽,包括:
一个食槽本体,食槽本体内侧壁设有一个颗粒干湿度感应器,且食槽本体底部设有重量感应器;
一个储料槽,设置在食槽本体上方且上端大下端小,储料槽底端与食槽本体连接;储料槽底部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与储料槽之间设有隔板形成隔绝;储液腔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储料槽内还设有一个搅拌器;储料槽还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朝上设置,并连接有盛放液体源第一容器,另一端通至储料槽内;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的一端朝上设置,并连接有盛放液体源第二容器,另一端通至储液腔内;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电磁阀;储料槽侧壁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可闭合的开口;
一个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储料槽外侧壁连接,颗粒干湿度感应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重量感应器、搅拌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PLC控制器预设搅拌时间,当一定量的饲料倒入储料槽时,PLC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电磁阀,第一容器中的一定量液体随重力流入储料槽,PLC控制器控制搅拌器进行搅拌,达到预设搅拌时间后,控制搅拌器停止搅拌;工作人员打开开口,储料槽中的饲料流入食槽本体;颗粒干湿度感应器感应到饲料的干湿度度达到阈值时,根据重量感应器测得的饲料重量,通过PLC控制器根据饲料重量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二容器中的一定量液体随重力流入储液腔,随后通过各个出水孔流入食槽本体;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用于加入水或者液态添加剂,供PLC控制器随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对其中的液体进行汲取。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连接杆,所连接杆与储料槽内侧壁连接,搅拌器与连接杆转动连接。该设置的有益效果为,搅拌器搅动更加稳定,防止搅拌不匀。
进一步地,食槽本体呈圆盘形,储料槽的底端与食槽本体的中心连接。该设置的有益效果为,食槽本体呈圆盘形,方便猪在任何角度进食。
进一步地,储料槽底端设有导管;导管底端与食槽本体的中心连接;开口设置于导管的侧壁上,隔板以及储液腔均设置于导管内。该设置的有益效果为,漏斗形可以更好地将饲料流入食槽本体,导管即漏斗的管部。
进一步地,开口为四个,分别等间距分布在导管的周向侧壁上。该设置的有益效果为,饲料流入食槽本体效率更高,且可以均匀分布在食槽本体上。
进一步地,每个封门均与导管侧壁铰接实现打开开口和关闭开口,每个开口下端均设有导道,导道的出口端朝向食槽本体内设置;当饲料从储料槽流下且开口打开时,饲料通过导道流入食槽本体。该设置的有益效果为,饲料流入食槽本体分散更均匀,不会只在一处产生堆积。
进一步地,出水孔直径为5mm。该设置的有益效果为,该直径的水孔可以将液体如花洒一样由内向外向四周洒出,均匀覆盖食槽本体上的饲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食槽本体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食槽本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PLC控制器,2-颗粒干湿度感应器,3-第一管道,3.1-第一容器,3.2-第一电磁阀,4-第二管道,4.1-第二容器,4.2-第二电磁阀,5-重量感应器,6-连接杆,100-食槽本体,200-储料槽,200.1-储液腔,201-开口,201a-封门,201a.1-转扣,202-导管,202.1-出水孔,202.2-拱形板,202.2a-导道,202.3-隔板,300-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1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前,X轴的反向代表后,Y轴的正向代表右,Y轴的反向代表左,Z轴的正向代表上,Z轴的反向代表下。
颗粒干湿度感应器2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780079318.5的专利文件中有公开,由于饲料颗粒加液体后和土壤性质相似,所以也可以使用土壤干湿度感应器代替,只需调整干湿度的值的判定条件即可,而土壤干湿度感应器在农林业领域已经广泛使用;另外,重量感应器5与体重秤原理实质相同,当饲料流入食槽本体上时,重量感应器5可以检测到饲料重量,而体重秤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东西;所以以下对颗粒干湿度感应器2和重量感应器5的原理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猪饲料食槽,包括:
一个食槽本体100,食槽本体100内侧壁设有一个颗粒干湿度感应器2,用于感应饲料的干湿度,如附图5所示,食槽本体100底部还设有重量感应器5,用于感应饲料的重量;
一个储料槽200,设置在食槽本体100上方且呈漏斗形,储料槽200底端与食槽本体100连接;储料槽200底部开设有储液腔200.1,储液腔200.1与储料槽200之间设有隔板202.3形成隔绝;储液腔200.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202.1;储料槽200内设有一个搅拌器300;储料槽200还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4;第一管道3的一端朝上设置,并连接有盛放液体源的第一容器3.1,另一端通至储料槽200内;第一管道3内设有第一电磁阀3.2;第二管道4的一端朝上设置,并连接有盛放液体源的第二容器4.1,另一端通至储液腔200.1内;第二管道4内设有第二电磁阀4.2;储料槽200侧壁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开口201,每个开口201均通过一个封门201a实现打开与关闭;
一个PLC控制器1,PLC控制器1与储料槽200外侧壁连接,颗粒干湿度感应器2、第一电磁阀3.2、第二电磁阀4.2、重量感应器5、搅拌器300均与PLC控制器1电连接。
具体的,第一容器3.1中盛放水或液态添加剂,第一电磁阀3.2打开时,水或液态添加剂可以通过重力流入第一管道3并随后流入储料槽200;第二容器4.1中盛放水或液态添加剂,第二电磁阀4.2打开时,水或液态添加剂可以通过重力流入第二管道4并随后流入储液腔200.1;第二管道4通过在储料槽200内壁或者外部专门设置一个导道或者一根水管单独与储液腔200.1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连接杆6,连接杆6与储料槽200内侧壁连接,搅拌器300与连接杆6中心转动连接。搅拌时更加稳定,防止搅拌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食槽本体100呈圆盘形,储料槽200底端设有导管202;导管202与食槽本体100的中心连接;开口201和封门201a均设置于导管202的侧壁上,隔板202.3以及储液腔200.1均设置于导管202内。
优选的,导管202底端外侧壁设有螺纹,食槽本体100中心设有用于与导管202底端连接的开孔,且开孔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使得导管202底端与食槽本体100的中心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开口201为四个,分别等间距分布在导管202的周向侧壁上。
具体的,因为开口201为四个,所以对应的封门201a也有四个,所以可以使得饲料搅拌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四个封门201a露出开口201,饲料直接从四个开口201中流出并随后流入食槽本体100。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封门201a均与导管202侧壁铰接实现打开开口201和关闭开口201,每个开口201下端均设有导道202.2a,导道202.2a的出口端朝向食槽本体100内设置;当饲料从储料槽200流下且开口201打开时,饲料通过导道202.2a流入食槽本体100。
具体的,封门201a设置为向外打开的门的形状,可以通过于导管202铰接完成打开与关闭,可以在封门201a内侧壁设置一个转动的转扣201a.1,封门201a外侧壁设置与转扣201a.1连接的把手,把手可以控制转扣201a.1旋转,当关上封门201a时,通过把手转动转扣使得转扣201a.1与导管202内壁卡接,当需要打开时,转动把手将转扣201a.1转开即可,以上操作由工作人员手动打开,即可把开口裸露出来,让饲料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出水孔202.1直径为5mm。该直径的出水孔202.1可以使得水或者液态添加剂像花洒一样由内向远洒入食槽本体100内。
使用时,PLC控制器1先预设搅拌时间,比如为30秒,时间可以根据储料槽200的大小以及导入的饲料量设定,当一定量的饲料倒入储料槽200时,打开电路开关,PLC控制器1控制第一电磁阀3.2打开,打开持续时间根据液体流速、第一容器3.1的容量、第一管道3直径以及第一容器3.1内部的液体量设定,第一电磁阀3.2打开后,第一容器3.1中的液体流入第一管道3并随后流入储料槽200,加入的液体不能超过饲料重量的12%,比如可以选择在储料槽200中刻画10KG饲料倒入的刻度线,每次使用时工作人员都清理掉食槽本体100中的饲料,再往储料槽200中倒入固定的10KG饲料,设定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3.2的打开时间从而加入不超过1.2KG的水,并控制搅拌器300开始搅拌,达到30秒后,PLC控制器控制搅拌器300停止搅拌;以上仅为说明初始加入的液体不能超过饲料重量的12%,而加入多少量的饲料和多少量的液体可以由工作人员自由设置第一容器3.1、第二容器4.1以及储料槽200的大小;搅拌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封门201a,储料槽200中搅拌完成的饲料通过开口201或者四个导道202.2a流入食槽本体100;颗粒干湿度感应器2设定干湿度阈值,如果饲料在食槽本体100中长时间堆积,当颗粒干湿度感应器2感应到饲料的干湿度达到阈值时,通知PLC控制器1启动重量感应器5测量此时饲料的重量,根据测得的饲料重量和干湿度,PLC控制器计算出需要加入多少液体,并控制第二电磁阀4.2对应的打开持续的时间,该时间根据液体流速、第二管道4直径、第二容器4.1大小以及第二容器4.1内的液体量设定,将液体输入至储液腔200.1随后通过储液腔200.1上的各个出水孔202.1向四周洒射入食槽本体100加湿饲料。
以上实施例中的饲料量以及不超过饲料量12%的液体量具体比例均可由工作人员根据乳猪的实际生长情况自由设置,所以在以上实施例中不做过多赘述。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猪饲料食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食槽本体(100),所述食槽本体(100)内侧壁设有一个颗粒干湿度感应器(2),且所述食槽本体(100)底部设有重量感应器(5);
一个储料槽(200),设置在所述食槽本体(100)上方且呈漏斗形,所述储料槽(200)底端与所述食槽本体(100)连接;所述储料槽(200)底部开设有储液腔(200.1),所述储液腔(200.1)与所述储料槽(200)之间设有隔板(202.3)形成隔绝;所述储液腔(200.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202.1);所述储料槽(200)内设有一个搅拌器(300);所述储料槽(200)还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4);所述第一管道(3)的一端朝上设置,并连接有盛放液体源的第一容器(3.1),另一端通至所述储料槽(200)内;所述第一管道(3)内设有第一电磁阀(3.2);所述第二管道(4)的一端朝上设置,并连接有盛放液体源的第二容器(4.1),另一端通至所述储液腔(200.1)内;所述第二管道(4)内设有第二电磁阀(4.2);所述储料槽(200)侧壁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开口(201),每个所述开口(201)均通过一个封门(201a)实现打开与关闭;
一个PLC控制器(1),所述PLC控制器(1)与所述储料槽(200)外侧壁连接,所述颗粒干湿度感应器(2)、第一电磁阀(3.2)、第二电磁阀(4.2)、重量感应器(5)、搅拌器(300)均与所述PLC控制器(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猪饲料食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所述储料槽(200)内侧壁连接,所述搅拌器(300)与所述连接杆(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猪饲料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本体(100)呈圆盘形,所述储料槽(200)的底端与所述食槽本体(100)的中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猪饲料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槽(200)底端设有导管(202);所述导管(202)底端与所述食槽本体(100)的中心连接;所述开口(201)设置于所述导管(202)的侧壁上,所述隔板(202.3)以及所述储液腔(200.1)均设置于所述导管(20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猪饲料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01)为四个,分别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导管(202)的周向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猪饲料食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封门(201a)均与所述导管(202)侧壁铰接实现打开所述开口(201)和关闭所述开口(201),每个所述开口(201)下端均设有导道(202.2a),所述导道(202.2a)的出口端朝向所述食槽本体(100)内设置;当所述饲料从所述储料槽(200)流下且所述开口(201)打开时,所述饲料通过所述导道(202.2a)流入所述食槽本体(100)。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一种猪饲料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202.1)直径为5mm。
CN202222854179.X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猪饲料食槽 Active CN218604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4179.XU CN21860447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猪饲料食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4179.XU CN21860447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猪饲料食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4477U true CN218604477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4179.XU Active CN21860447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猪饲料食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4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2802A (en) Animal feed dispenser system
CN218604477U (zh) 一种猪饲料食槽
CN210695452U (zh) 一种智能化养殖用粥料系统
CN207252501U (zh) 一种不锈钢自动智能喂料器
CN206576026U (zh) 一种防堵塞自动投料饲料槽
CN108157207A (zh) 一种自动水料机
JPS6156965B2 (zh)
CN205161474U (zh) 一种生猪自动喂料器
CN211558472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智能饲料供给装置
CN207185575U (zh) 自动上料猪食槽
CN207185581U (zh) 一种畜牧养殖业精准投料喂养设备
CN211861451U (zh) 一种畜牧用定量给料装置
CN210726350U (zh) 一种畜牧用自动加料饲料槽
CN206821646U (zh) 一种自动奶水机
CN210492130U (zh) 一种自动控制水量的畜牧用饮水槽
CN209732285U (zh) 一种用于养鸡定量喂养装置
CN217722361U (zh) 一种母猪采食用带有自动出水装置的定量桶
CN207285072U (zh) 一种养殖场液态有益菌智能化应用系统
CN207531627U (zh) 一种猪仔补奶机
CN112544480A (zh) 一种保育箱仔猪喂奶系统
CN213907932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饲料定量筒
KR20200114356A (ko) 액상 자동 급이기
CN109303015A (zh) 一种自动上料猪食槽
CN213881332U (zh) 一种宠物用陪伴型喂食器
CN211091228U (zh) 一种水食一体投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