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2864U - 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2864U
CN218602864U CN202223196453.5U CN202223196453U CN218602864U CN 218602864 U CN218602864 U CN 218602864U CN 202223196453 U CN202223196453 U CN 202223196453U CN 218602864 U CN218602864 U CN 218602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necting end
resistor
capacit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64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2231964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2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2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2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涉及节能控制技术领域,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该节能电路适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和主机,该节能电路包括:感应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复位模块、控制模块、开关模块和电源模块;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复位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开关模块与显示器和主机相连接;电流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感应模块的感应信号和电流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利用开关模块控制主机和显示器的状态,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复位模块的复位信号利用开关模块控制显示器和主机的状态;电源模块与感应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复位模块、开关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相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背景技术
在全球节能减排背景下,积极探讨运用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对逐步推动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家金融系统积极体现社会担当,都提出了具体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金融系统的办公场所使用大量的电子化设备,每天消耗着大量的电能。目前市场上现有电脑显示器的电源切断是依靠人工轻触显示器按钮来关闭显示器的电源,电脑主机的电源切断常规是靠人工操作电脑或强制关闭电脑主机电源开关来实现的。显示器打开电源后,须要再次手动按下显示器轻触电源按钮才能切断显示器电源。操作系统中自带的关机只能实现低功耗的待机功能,无法真正关闭显示器电源,就是在电脑主机关机后,也须人工操作才能真正关闭显示器电源;另外,电脑操作系统或APP软件中的睡眠或关机功能存在人为因素无法完全可控。因此,探索发明一种可以节约电子化设备的消耗电能的装置,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促进金融系统实现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有着实际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节能电路,适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和主机,节能电路包括:感应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复位模块、控制模块、开关模块和电源模块;
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感应模块用于感应用户是否离开显示器,并将感应结果以感应信号的形式传输给控制模块;
复位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复位模块用于将复位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
开关模块与显示器和主机相连接;
电流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相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频率,并将检测结果转换为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感应信号和检测信号利用开关模块控制显示器和主机的状态,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复位信号利用开关模块控制显示器和主机的状态;
电源模块与感应模块、复位模块、开关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红外感应器的第一引脚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红外感应器的第二引脚接地;
第一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红外感应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第二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第二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红外感应器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复位模块包括:常开开关和第三电阻;
常开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相连接,常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第三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常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包括:交流滤波电路、AC-DC电源模块和直流滤波电路;
交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AC-DC电源模块的第二引脚与交流电源相连接,AC-DC电源模块的第三引脚接地,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引脚与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流检测电路;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与交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及AC-DC电源模块的第四引脚相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六电阻和第三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第五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第六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第六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交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
第五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一电感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第一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一电感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第一电感的第一连接端与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四电阻;
第二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第三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第四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第四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连接端与主机相连接,第一继电器的控制引脚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第二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与显示器相连接,第二继电器的控制引脚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电源指示灯;
电源指示灯的正极与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电源指示灯的负极与第四电阻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节能电路还包括保险丝;
保险丝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保险丝的第二连接端与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的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电路的电路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电路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以及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感应模块;20复位模块;30控制模块;40开关模块;50电源模块;51电流互感器;52电流检测电路;53交流滤波电路;54AC-DC电源模块;55直流滤波电路;60电流检测模块;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K1第一继电器;K2第二继电器;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S1常开开关;F1保险丝;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V2电源指示灯;L1第一电感;U2红外感应器;VCC电源正极;GND接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用以表示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这些部件在各个实施例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下面在对各实施例中的一种节能电路进行说明时不再赘述相同的部分,将仅对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此外,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应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的值。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正上方”、“正下方”、“两端”、“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下文中,将提供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以及功效将通过本实用新型所实用新型的内容而更为显著。在此说明所附的附图简化过且作为例示用。附图中所示的组件数量、形状及尺寸可依据实际情况而进行修改,且组件的配置可能更为复杂。本实用新型中也可进行其他方面的实践或应用,且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精神及范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以及调整。
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电路的结构框图。可以理解,图1中的一种节能电路的结构只是示意性的,用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仅限于此。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一种节能电路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电路的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节能电路适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和主机,该节能电路包括:感应模块10、复位模块20、控制模块30、开关模块40和电源模块50;感应模块10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感应模块10用于感应用户是否离开显示器,并将感应结果以感应信号的形式传输给控制模块30;复位模块20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复位模块20用于将复位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30;开关模块40与显示器和主机相连接;电流检测模块60与控制模块30和开关模块40相连接,电流检测模块60用于检测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频率,并将检测结果转换为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30;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感应信号和检测信号利用开关模块40控制显示器和主机的状态,控制模块30还用于根据复位信号利用开关模块40控制显示器和主机的状态;电源模块50与感应模块10、复位模块20、开关模块40、电流检测模块60以及控制模块30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电路适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主机和显示器,请参考图1,节能电路的开关模块40和电子设备的主机和显示器相连接,开关模块40还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控制模块30与感应模块10和复位模块20相连接,感应模块10用于感应用户是否离开电子设备,当感应模块10感应到用户离开电子设备时,将包含用户离开电子设备的感应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30,此时控制模块30可在第一预设时间之后利用开关模块40使显示器的电源断开,在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利用开关模块40使主机的电源断开,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节能电路还包括电流检测模块60,用于检测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频率,并将检测结果转换为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30,用户长时间未操作电子设备时,控制模块30根据感应信号和检测信号利用开关模块40控制显示器和主机电源断开,进入休眠状态。此外,当控制模块30接收到复位模块20传输的复位信号时,控制模块30将主机和/或显示器的电源恢复,使主机和/或显示器的电源接通。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电路的电路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感应模块10包括:红外感应器U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红外感应器U2的第一引脚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红外感应器U2的第二引脚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一连接端与红外感应器U2的第三引脚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连接端与电源模块50的正极、第二电阻R2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连接端与红外感应器U2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连接端与电源模块50的正极相连接。
请参考图2,红外感应器U2的第一引脚与控制模块30的第一引脚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红外感应器U2的第二引脚接地,红外感应器U2的第三引脚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连接端与电源模块50的正极VCC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连接端也与电源模块50的正极VCC相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复位模块20包括:常开开关S1和第三电阻R3;常开开关S1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源模块50的正极相连接,常开开关S1的第二连接端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连接端与常开开关S1的第二连接端、控制模块30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请参考图2,复位模块20包括一个常开开关S1和一个第三电阻R3,常开开关S1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源模块50的正极相连接,常开开关S1的第二连接端与控制模块30的第十三引脚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连接端与常开开关S1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连接端接地。当使复位模块20中的常开开关S1闭合后,即使此时的感应模块10传输的感应信号表示用户已离开显示器,控制模块30仍会将显示器和/或主机的电源接通。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电路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电源模块50包括:交流滤波电路53、AC-DC电源模块54和直流滤波电路55;交流滤波电路53的第二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二引脚与交流电源相连接,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三引脚接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与直流滤波电路55的输入端相连接;直流滤波电路55的输出端接地。
实际使用中电源通常都是220V的交流电,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电路的电源模块50包括交流滤波电路53、AC-DC电源模块54和直流滤波电路55,利用交流滤波电路53和直流滤波电路55使最终的AC-DC电源模块54输出的电压满足需求,本实施例中的AC-DC电源模块54为AC220V转DC5V电源模块。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流检测模块60包括电流互感器51和电流检测电路52;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与交流滤波电路53的第一输入端、开关模块40的第一输入端以及AC-DC电源模块54的第四引脚相连接,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流检测电路52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电流检测电路52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电流检测电路52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用户未离开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未操作电子设备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电路设置了电流互感器51和电流检测电路52,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未离开电子设备但长时间未操作电子设备,即检测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频率,当发现用户长时间未操作电子设备时,控制模块30可控制电子设备显示器和/或主机电源断开,进入休眠状态。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节能电路还包括保险丝F1;保险丝F1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保险丝F1的第二连接端与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相连接。
在电流互感器51与交流电源之间设置保险丝可以有效地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电路。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电流检测电路52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和第三二极管D3;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第六电容C6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
继续参考图3,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一端与220V的交流电源相连接,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与电流检测电路52相连接,具体地,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和第三二极管D3,其中,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5、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还与控制模块30的第九引脚相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交流滤波电路53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感L1;第五电阻R5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连接端与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连接端与开关模块4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请参考图3,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与交流滤波电路53相连接,具体地,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1,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连接端与开关模块4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直流滤波电路55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的第一连接端与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第一连接端与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第四电容C4的第一连接端与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连接端接地;第四电阻R4的第一连接端与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仍参考图3,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是电源模块50的正极VCC,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三引脚接地,直流滤波电路55与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具体地,直流滤波电路55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连接端均与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第二连接端均接地。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直流滤波电路55还包括电源指示灯V2,电源指示灯的等级与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电源指示灯V2的负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开关模块40包括: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连接端与主机相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控制引脚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连接端与显示器相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控制引脚与控制模块30相连接。
参考图2,开关模块40包括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继电器K1是负责主机电源开关的继电器,第二继电器K2是负责显示器的电源开关的继电器,电子设备主机和显示器采用不同的继电器控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控制显示器和主机的电源接通状态,例如,当用户离开电子设备较短时间(例如两分钟)时,可以只控制显示器进入休眠状态,主机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当用户离开显示器时间较长(例如十分钟)时,可以控制显示器和主机均进入休眠状态,能够实现精准控制,提高节能效果。
基于上述节能电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节能插座。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电路,适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和主机,包括:感应模块、复位模块、控制模块、开关模块和电源模块;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感应模块用于感应用户是否离开显示器,并将感应结果以感应信号的形式传输给控制模块;复位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复位模块用于将复位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开关模块与显示器和主机相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感应信号利用开关模块控制显示器的状态,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复位信号利用开关模块控制显示器和主机的状态;电源模块与感应模块、复位模块、开关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相连接。该节能电路可以实时的感应用户的状态,当用户离开显示器之后可以及时地调整显示器和主机的状态,从而实现节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电路可用于金融领域,也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实用新型对提供的一种节能电路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已经参照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和主机,所述节能电路包括:感应模块(10)、电流检测模块(60)、复位模块(20)、控制模块(30)、开关模块(40)和电源模块(50);
所述感应模块(10)与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所述感应模块(10)用于感应用户是否离开所述显示器,并将感应结果以感应信号的形式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30);
所述复位模块(20)与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所述复位模块(20)用于将复位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30);
所述开关模块(40)与所述显示器和所述主机相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60)与所述控制模块(30)和所述开关模块(40)相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60)用于检测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频率,并将检测结果转换为检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30);
所述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和所述检测信号利用所述开关模块(40)控制所述显示器和主机的状态,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复位信号利用所述开关模块(40)控制所述显示器和所述主机的状态;
所述电源模块(50)与所述感应模块(10)、所述复位模块(20)、所述开关模块(40)、所述电流检测模块(60)以及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10)包括:红外感应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红外感应器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的第二引脚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红外感应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50)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红外感应器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50)的正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模块(20)包括:常开开关和第三电阻;
所述常开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50)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常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常开开关的第二连接端、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50)包括:交流滤波电路(53)、AC-DC电源模块(54)和直流滤波电路(55);
所述交流滤波电路(53)的第二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二引脚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直流滤波电路(55)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直流滤波电路(55)的输出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60)包括电流互感器(51)和电流检测电路(52);
所述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滤波电路(53)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40)的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四引脚相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52)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52)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52)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52)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六电阻和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流互感器(51)的二次绕组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滤波电路(53)包括:第五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开关模块(4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滤波电路(55)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连接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40)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主机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显示器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模块(30)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滤波电路(55)还包括电源指示灯;
所述电源指示灯的正极与所述AC-DC电源模块(54)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灯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电路还包括保险丝;
所述保险丝的第一连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保险丝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51)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相连接。
12.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CN202223196453.5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Active CN218602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6453.5U CN21860286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6453.5U CN21860286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2864U true CN218602864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6453.5U Active CN21860286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2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0780Y (zh) 智能节电插座
CN205212098U (zh) 一种智能插座
TW201119172A (en) Capacitor energy discharging circuit for reducing power loss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using the same
CN203276006U (zh) 一种智能家电电源控制系统
JP2013168386A (ja) 待機電力遮断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217023A (zh) 显示器电源控制系统
CN102866769A (zh) 一种显示终端
CN218602864U (zh) 一种节能电路及利用该节能电路的节能插座
CN104269697A (zh) 一种节能电源插座控制系统
CN205427505U (zh) 零功耗待机电路及电子产品
CN207424583U (zh) 一种开关机管理电路及终端
CN213182362U (zh) 电源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5051569U (zh) 整流滤波电路和电器
CN205450962U (zh) 一种节能电脑系统
CN207164696U (zh) 一种低功耗电源
CN213960044U (zh) 一种人离断电开关装置
CN201622454U (zh) 电视待机控制器
CN110212906A (zh) 待机唤醒电路及具有该待机唤醒电路的料理装置
CN217087749U (zh) 一种可变输出电源控制电路
CN105717970A (zh) 待机电源管理电路和电子电器
CN110212380B (zh) 一种低耗能的智能插座
CN218383706U (zh) 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CN103107460A (zh) 能自动断电的电源插座
CN214045172U (zh) 一种空调电源切换电路及空调器
CN218162232U (zh) 一种低功耗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