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7954U - 锁舌组件及锁具 - Google Patents

锁舌组件及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7954U
CN218597954U CN202222167670.5U CN202222167670U CN218597954U CN 218597954 U CN218597954 U CN 218597954U CN 202222167670 U CN202222167670 U CN 202222167670U CN 218597954 U CN218597954 U CN 218597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lock
locking
unit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76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笛
杨俊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taiyu Precision Hardware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x Lock (Ku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x Lock (Ku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x Lock (Ku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76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7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7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7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技术领域,尤其是锁舌组件及锁具,其中,锁舌组件将挡块单元与锁舌滑动连接,使挡块单元能够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在挡块单元处于解锁位置时,通过外力作用于锁舌使锁舌相对于锁舌支架转动;在挡块单元处于锁定位置时,挡块单元的至少部分置于锁定槽,使锁舌相对于锁舌支架固定。该锁舌组件的结构简单,可以将挡块单元设于两个锁舌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将挡块单元设置于两个相对放置的锁舌之间,实现相对设置的两个锁舌之间的原有闲置空间的充分利用,缩小了锁舌组件的占用空间,减小装备有这种锁舌组件的锁具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锁舌组件及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锁舌组件及锁具。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锁具配设有两个间隔布设的锁舌,每个锁舌配设一个挡块,挡块用于对对应的锁舌进行解锁或锁定,由于现有挡块对锁舌进行解锁或锁定的方式限制,每个挡块设于对应的锁舌背对另一锁舌的一侧,增大了整个锁具的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锁舌组件及锁具,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锁舌组件,包括:
锁舌支架;
锁舌,所述锁舌上设有锁定槽,所述锁舌转动连接于所述锁舌支架,所述锁舌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锁舌间隔布设;
挡块单元,所述挡块单元设于两个所述锁舌之间,且与所述锁舌支架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使所述挡块单元能够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所述挡块单元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挡块单元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锁定槽,以使所述锁舌相对于所述锁舌支架固定;
所述挡块单元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挡块单元退出所述锁定槽,使所述锁舌能够相对于所述锁舌支架转动。
作为上述锁舌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舌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锁舌一一对应的第一弹性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挡块单元退出所述锁定槽时驱动所述锁舌相对于所述锁舌支架转动。
作为上述锁舌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舌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使所述挡块单元具有由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运动的趋势;
所述挡块单元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挡块单元位于所述锁舌的一侧且与所述锁舌抵接。
作为上述锁舌组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舌支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挡块单元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锁具,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锁舌组件。
作为上述锁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具还包括锁壳及:
活动块和钥匙锁芯组件,所述钥匙锁芯组件的锁芯能够推动所述活动块相对于所述锁壳沿第二方向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使所述挡块单元被所述活动块由所述锁定位置推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和/或;
解锁块和密码锁芯组件,所述密码锁芯组件能够选择性地使所述解锁块处于相对于所述锁壳固定的锁定状态,或处于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壳滑动的解锁状态;所述解锁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锁壳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推动所述活动块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作为上述锁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上设有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是长轴方向为第二方向的长条孔;所述解锁块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锁定孔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锁定孔第二方向的一侧内壁抵接。
作为上述锁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上设有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二锁定孔是长轴方向为第二方向的长条孔,所述第二锁定孔和所述第一锁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钥匙锁芯组件的锁芯包括偏心设置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插入所述第二锁定孔内且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定孔第二方向的一侧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凸块能够转动使所述第二凸块推动所述活动块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作为上述锁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块单元上设有楔形面,所述活动块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楔形面滑动配合,以选择性地使所述活动块能够将所述挡块单元由所述锁定位置推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或使所述挡块单元能够将所述活动块由所述第二位置推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作为上述锁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码锁芯组件包括:
轴芯,所述轴芯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壳轴向移动,所述轴芯的一端与所述解锁块抵接;
至少两个密码轮组件,设于所述轴芯外且沿所述轴芯的轴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密码轮组件的内周壁和所述轴芯的外周壁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滑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密码轮组件能够在所述滑块退出所述第二滑槽时相对于所述轴芯转动;
第三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用于使所述轴芯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解锁块所在侧移动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锁舌组件及锁具,将挡块单元与锁舌滑动连接,使挡块单元能够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在挡块单元处于解锁位置时,通过外力作用于锁舌使锁舌相对于锁舌支架转动;在挡块单元处于锁定位置时,挡块单元的至少部分置于锁定槽,使锁舌相对于锁舌支架固定。该锁舌组件的结构简单,可以将挡块单元设于两个锁舌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将挡块单元设置于两个相对放置的锁舌之间,实现相对设置的两个锁舌之间的原有闲置空间的充分利用,缩小了锁舌组件的占用空间,减小装备有这种锁舌组件的锁具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舌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舌组件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舌组件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整体(无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整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舌组件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块单元底部楔形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芯组件和活动块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码锁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码轮组件轴向正视图。
图中:
1、锁舌组件;11、锁舌支架;111、安装孔;112、导向槽;12、锁舌;121、上锁钩;122、下锁钩;123、转轴;13、挡块单元;131、楔形面;132、限位块;14、锁定槽;15、第一弹性复位件;16、第二弹性复位件;
2、锁壳;21、活动块;211、推杆;212、第二锁定孔;213、第一锁定孔;22、钥匙锁芯组件;221、第二凸块;23、解锁块;231、第一凸块;24、拉链插孔;25、第一滑槽;
3、密码锁芯组件;31、轴芯;311、滑块;32、密码轮组件;321、第二滑槽;33、第三弹性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的锁具因锁舌与对锁舌进行解锁或锁定的挡块之间的结构限制,使锁具具有占用空间大的缺陷。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舌组件及锁具,其中,锁具包括锁舌组件1,通过锁舌组件1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减小锁舌组件1的占用空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锁舌组件1包括锁舌支架11、锁舌12以及挡块单元13。其中,锁舌12上设有锁定槽14。锁舌12转动连接于锁舌支架11,锁舌12设有两个,两个锁舌12间隔布设。挡块单元13设于两个锁舌12之间,且与锁舌支架11滑动配合,使挡块单元13能够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挡块单元13处于锁定位置时,挡块单元13的至少部分置于锁定槽14,以使锁舌12相对于锁舌支架11固定;挡块单元13处于解锁位置时,挡块单元13退出锁定槽14,使锁舌12能够相对于锁舌支架11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锁舌组件1结构简单,将挡块单元13设于两个锁舌12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将挡块单元13设置于两个相对放置的锁舌12之间,实现相对设置的两个锁舌12之间的原有闲置空间的充分利用,缩小了锁舌组件1的占用空间,减小装备有这种锁舌组件1的锁具的占用空间。
如图1所示,锁舌12的转动轴线沿第一方向(图1中所示的L1方向)延伸,两个锁舌12沿第二方向(图1中所示的L2方向)间隔布设,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可选的,锁舌12整体呈C字形,两个锁舌12的锁定槽14开口相对布设,锁舌1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锁钩121和下锁钩122,每个锁舌12的下锁钩122较上锁钩121靠近另一锁舌12。锁定槽14沿第一方向贯通设置,挡块单元13包括与锁定槽14一一对应的限位块132,限位块132可以沿第一方向进出对应的锁定槽14。
限位块132位于锁定槽14中时,下锁钩122的自由端位于限位块132的正下方,使锁舌12无法相对锁舌支架11向上转动,使锁舌12被锁定挡块单元13锁定。此时挡块单元13所处的位置视为锁定位置。锁舌组件1解锁过程中,限位块132退出锁定槽14,锁舌12在其转动方向上不再受限位块132阻挡,在外力作用下,锁舌12可以相对锁舌支架11向上转动,完成解锁动作,此时挡块单元13所处的位置视为解锁位置。
可选的,锁舌支架11上设有与锁舌12一一对应的U形安装槽,U形安装槽沿第二方向贯通设置,U形安装槽的相对两侧壁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U形安装槽的相对两侧壁设置同轴的安装孔111,每个锁舌12配设一个转轴123,锁舌12与转轴123固定连接,锁舌12的两端分别插入同轴的两个安装孔111内,转轴123与安装孔111转动连接,从而实现锁舌12与锁舌支架11转动连接。可选的,锁舌组件1还包括与锁舌12一一对应的第一弹性复位件15,用于在挡块单元13退出锁定槽14时驱动锁舌12相对于锁舌支架11转动。当锁舌组件1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弹性复位件15处于压缩状态。示例性地,第一弹性复位件15为扭簧。
锁舌支架11上设置有导向槽112,导向槽112位于两个锁舌12之间,导向槽112沿第一方向延伸,挡块单元13与导向槽112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使挡块单元13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可选的,挡块单元13处于解锁位置时,挡块单元13的限位块132位于所述锁舌12的一侧且与锁舌12抵接;锁舌组件1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16,用于使挡块单元13具有由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运动的趋势。当挡块单元13处于解锁位置时,第二弹性复位件16处于压缩状态。示例性地,第二弹性复位件16为压簧。
如图1至图3所示,当挡块单元13处于锁定位置时,限位块132位于锁定槽14内,下锁钩122被限位于限位块132的下方,锁舌12被限位块132限制转动,使锁舌12被挡块单元13锁定,第一弹性复位件15处于压缩状态。在挡块单元13沿第一方向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滑动时,限位块132逐渐离开锁定槽14,第二弹性复位件16逐渐被压缩。当挡块单元13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限位块132滑动至锁定槽14的一侧,锁舌12在其转动方向上失去了限位块132的约束,第一弹性复位件15逐渐复位,将驱动锁舌12相对锁舌支架11向上转动,锁舌12一侧与限位块132抵接,完成解锁动作。
在第一弹性复位件15的作用下复位后的锁舌12,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锁舌支架11转动,使下锁钩122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15的形变量逐渐增大,在限位块132正对锁定槽14时,限位块132失去锁舌12的限位作用,第二弹性复位件16复位将会推动挡块单元13由解锁位置沿第一方向滑动至锁定位置,使下锁钩122被限位于限位块132的下方,从而限制锁舌12相对于锁舌支架11转动,使锁舌11被挡块单元13锁定。
如图4和图5所示,锁具还包括锁壳2,锁舌组件1安装在锁壳22内的底部一端,锁壳2上壁,位于锁舌12下锁钩122自由端正上方,开设有拉链插孔24,拉链可以通过拉链插孔24伸入锁具,并抵在锁舌12下锁钩122的自由端。在将锁具应用于行李箱时,可以通过锁舌12对拉链进行解锁及锁定。具体地,在拉链的一端设有拉链孔,在锁舌12被挡块单元13锁定时,上锁钩121穿设于拉链孔,上锁钩121与限位块132的侧壁抵接,从而使锁定槽14的开口被限位块132封堵,使拉链无法脱离上锁钩121,实现拉链的锁定。在锁舌12被解锁后,第一弹性复位件15使锁舌12复位,从而使拉链可以脱离上锁钩121,实现拉链的解锁。
如图5至图7所示,锁具还包括活动块21和钥匙锁芯组件22,活动块21与锁壳2滑动连接,使活动块21能够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钥匙锁芯组件22的锁芯能够推动活动块21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使挡块单元13被活动块21由锁定位置推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具体地,锁壳2底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5,活动块21与第一滑槽25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实现活动块21与锁壳2滑动连接。活动块21一端设置有推杆211,挡块单元13底部设有与推杆211滑动配合的楔形面131。在钥匙锁芯组件22的锁芯推动活动块21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活动块21将会通过推杆211推动楔形面131,使挡块单元13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滑动。挡块单元13在第二弹性复位件16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由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挡块单元13将会通过楔形面131推动推杆211,使活动块21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滑动。
如图6和图8所示,活动块21上设有第二锁定孔212;钥匙锁芯组件22的锁芯包括偏心设置的第二凸块221,第二凸块221插入第二锁定孔212内且能够与第二锁定孔212第二方向的一侧内壁抵接。在钥匙作用于钥匙锁芯组件22时,第二凸块221将会转动,使第二凸块221推动活动块21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活动块21上设有第一锁定孔213,第二锁定孔212和第一锁定孔213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锁具还包括密解锁块23和密码码锁芯组件3,其中,钥匙锁芯组件22的锁芯转动安装于解锁块23,解锁块23与锁壳2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所述解锁块23连接有第一凸块231,第一凸块231的一端插入第一锁定孔213且能够与第一锁定孔213第二方向的一侧内壁抵接;密码锁芯组件3能够选择性地使解锁块23处于相对于锁壳2固定的锁定状态,或处于能够相对于锁壳2滑动的解锁状态。
在解锁块23处于解锁状态时,解锁块2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锁壳2沿第二方向滑动以通过第一凸块231推动活动块21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密码锁芯组件3包括轴芯31、至少两个密码轮组件32及第三弹性复位件33,其中,轴芯31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能够相对于锁壳2轴向移动,轴芯31的一端与解锁块23抵接;至少两个密码轮组件32设于轴芯31外且沿轴芯31的轴向依次间隔分布;密码轮组件32的内周壁和轴芯31的外周壁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滑槽321,另一个上设有与第二滑槽321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的滑块311;密码轮组件32能够在滑块311退出第二滑槽321时相对于轴芯31转动;第三弹性复位件33用于使轴芯31具有沿第二方向向解锁块23所在侧移动的趋势。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锁舌12被挡块单元13锁定时,第二凸块221抵接于第二锁定孔212的第二方向一侧内壁,第一凸块231抵接于第一锁定孔213的右侧内壁,实现利用密码锁芯组件3和钥匙锁芯组件22中的任一个均可以进行解锁,而且相互之间不会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密码锁芯组件3和钥匙锁芯组件22中的一个。
下面对锁具的解锁过程和锁定过程进行具体描述。
挡块单元13处于锁定位置时,锁舌12被锁定组件13锁定,第二凸块221抵接于第二锁定孔212的右侧内壁,第一凸块抵231接于第一锁定孔213的右侧内壁;解锁块23处于第一位置;第一弹性复位件15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复位件16处于自然状态,第三弹性复位件33处于自然状态。
密码锁芯组件3进行解锁的过程:旋转密码轮组件32至正确的密码数字,第二滑槽321与滑块311正对,外力拉动解锁块23沿第二方向沿密码轮组件32所在侧滑动,轴芯31被解锁块23推动使滑块311逐渐进入第二滑槽321内,第三弹性复位件33逐渐被压缩;同时解锁块23将会拉动活动块21沿第二方向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推杆211将会通过楔形面131推动的挡块单元13沿第一方向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滑动,第二弹性复位件16逐渐被压缩;在挡块单元13滑动至解锁位置时,限位块132位于锁舌12的一侧且在第二弹性复位件16的作用下抵接于锁舌12,同时,锁舌1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15的作用下复位,拉链可以脱离上锁钩121。
在作用于解锁块23的外力撤销后,轴芯在第三弹性复位件33的作用下复位,使滑块311退出第二滑槽321,同时推动解锁块23反向滑动复位。
密码锁芯组件3进行锁定的过程:拉链通过拉链插孔24伸入锁具中,拉链前端施加作用力于锁舌12下锁钩122的自由端,使锁舌12向下转动,第一弹性复位件15逐渐被压缩。随着锁舌12向下转动,锁舌12的上锁钩121将伸入拉链孔,在下锁钩122转动至限位块132下方时,限位块132正对锁定槽14,挡块单元13将会在第二弹性复位件16的作用下由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滑动;拉链被限制在锁舌12与限位块132形成闭环中。
在解锁块23复位后,旋转密码轮组件32即可使滑块311与第二滑槽321错位,使锁舌12能够保持被锁舌组件1锁定状态。
钥匙锁芯组件22进行解锁的过程:在钥匙作用于钥匙锁芯组件22使锁芯转动时,第二凸块221将会随着锁芯转动,使第二凸块221推动活动块21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活动块21上的推杆211将会通过楔形面131推动挡块单元13沿第一方向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滑动,第二弹性复位件16逐渐被压缩;在挡块单元13滑动至解锁位置时,限位块132位于锁舌12的一侧且在第二弹性复位件16的作用下抵接于锁舌12,同时,锁舌1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15的作用下复位,相对于锁舌支架11向上转动,拉链可以脱离上锁钩121。
沿解锁方向,反向转动钥匙,使得第二凸块221随着锁芯转动复位,第二凸块221与活动块21在第二方向上的抵接关系解除。
钥匙锁芯组件22进行锁定的过程:拉链通过拉链插孔24伸入锁具中,拉链前端施加作用力于锁舌12下锁钩122的自由端,使锁舌12向下转动,第一弹性复位件15逐渐被压缩。随着锁舌12向下转动,锁舌12的上锁钩121将伸入拉链孔,在下锁钩122转动至限位块132下方时,限位块132正对锁定槽14,挡块单元13将会在第二弹性复位件16的作用下由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滑动;拉链被限制在锁舌12与限位块132形成闭环中。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锁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舌支架(11);
锁舌(12),所述锁舌(12)上设有锁定槽(14),所述锁舌(12)转动连接于所述锁舌支架(11),所述锁舌(1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锁舌(12)间隔布设;
挡块单元(13),所述挡块单元(13)设于两个所述锁舌(12)之间,且与所述锁舌支架(11)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使所述挡块单元(13)能够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所述挡块单元(13)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挡块单元(13)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锁定槽(14),以使所述锁舌(12)相对于所述锁舌支架(11)固定;
所述挡块单元(13)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挡块单元(13)退出所述锁定槽(14),使所述锁舌(12)能够相对于所述锁舌支架(1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件(1)还包括与所述锁舌(12)一一对应的第一弹性复位件(15),用于在所述挡块单元(13)退出所述锁定槽(14)时驱动所述锁舌(12)相对于所述锁舌支架(1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件(1)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16),用于使所述挡块单元(13)具有由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运动的趋势;
所述挡块单元(13)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挡块单元(13)位于所述锁舌(12)的一侧且与所述锁舌(1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支架(11)上设有导向槽(112),所述导向槽(112)与所述挡块单元(13)滑动连接。
5.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锁舌组件(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锁壳(2)及:
活动块(21)和钥匙锁芯组件(22),所述钥匙锁芯组件(22)的锁芯能够推动所述活动块(21)相对于所述锁壳(2)沿第二方向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使所述挡块单元(13)被所述活动块(21)由所述锁定位置推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和/或;
解锁块(23)和密码锁芯组件(3),所述密码锁芯组件(3)能够选择性地使所述解锁块(23)处于相对于所述锁壳(2)固定的锁定状态,或处于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壳(2)滑动的解锁状态;所述解锁块(2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锁壳(2)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推动所述活动块(21)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1)上设有第一锁定孔(213),所述第一锁定孔(213)是长轴方向为第二方向的长条孔;所述解锁块(23)连接有第一凸块(231),所述第一凸块(231)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锁定孔(213)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锁定孔(213)第二方向的一侧内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1)上设有第二锁定孔(212),所述第二锁定孔(212)是长轴方向为第二方向的长条孔,所述第二锁定孔(212)和所述第一锁定孔(213)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钥匙锁芯组件(22)的锁芯包括偏心设置的第二凸块(221),所述第二凸块(221)插入所述第二锁定孔(212)内且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定孔(212)第二方向的一侧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凸块(221)能够转动使所述第二凸块(221)推动所述活动块(21)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单元(13)上设有楔形面(131),所述活动块(21)上设有推杆(211),所述推杆(211)与所述楔形面(131)滑动配合,以选择性地使所述活动块(21)能够将所述挡块单元(13)由所述锁定位置推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或使所述挡块单元(13)能够将所述活动块(21)由所述第二位置推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锁芯组件(3)包括:
轴芯(31),所述轴芯(31)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壳(2)轴向移动,所述轴芯(31)的一端与所述解锁块(23)抵接;
至少两个密码轮组件(32),设于所述轴芯(31)外且沿所述轴芯(31)的轴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密码轮组件(32)的内周壁和所述轴芯(31)的外周壁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滑槽(321),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321)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的滑块(311);所述密码轮组件(32)能够在所述滑块(311)退出所述第二滑槽(321)时相对于所述轴芯(31)转动;
第三弹性复位件(33),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用于使所述轴芯(31)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解锁块(23)所在侧移动的趋势。
CN202222167670.5U 2022-08-17 2022-08-17 锁舌组件及锁具 Active CN218597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7670.5U CN218597954U (zh) 2022-08-17 2022-08-17 锁舌组件及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7670.5U CN218597954U (zh) 2022-08-17 2022-08-17 锁舌组件及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7954U true CN218597954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7670.5U Active CN218597954U (zh) 2022-08-17 2022-08-17 锁舌组件及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7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3449B (zh) 门锁插芯
CN111119579A (zh) 锁具反锁机构及其锁具
CN218597954U (zh) 锁舌组件及锁具
EP3653813B1 (en) Lock with a long-travel deadbolt
CN214835518U (zh) 机械门锁
CN109577764B (zh) 应用于弹性转动门钩的门锁
CN107448068B (zh) 一种箱包锁及采用该锁的箱包
CN216949910U (zh) 解锁机构以及耗材柜
CN211567744U (zh) 一种isofix连接器
CN211598120U (zh) 一种边锁及应用该边锁的箱包
CN211313733U (zh) 一种按压解锁的指纹挂锁
CN211038147U (zh) 叶片锁芯以及锁具
CN114046095A (zh) 一种智能锁芯及锁具
CN209855461U (zh) 一种钥匙和机械密码开锁的双锁舌双边咬合挂锁
CN218759271U (zh) 一种锁芯解锁主锁舌机构
CN217233114U (zh) 电控自行车车头管锁
CN217812909U (zh) 一种锁芯结构、锁具及锁具套装
CN101457608B (zh) 防盗锁具
CN220828133U (zh) 一种门锁装置
CN218597972U (zh) 锁具以及智能门锁
CN219431593U (zh) 一种双锁钩密码锁
CN217557991U (zh) 一种智能锁芯及锁具
CN214615969U (zh) 插销带锁一体门扣
CN219931880U (zh) 一种自锁插销
CN110685502B (zh) 多功能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6

Address after: 215321 The first floor of the main factory building at No. 876 Huayuan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taiyu Precision Hardware (Kunsh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876 Huayuan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OX LOCK (KUNSH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