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6861U - 移动补坑机 - Google Patents

移动补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6861U
CN218596861U CN202222114435.1U CN202222114435U CN218596861U CN 218596861 U CN218596861 U CN 218596861U CN 202222114435 U CN202222114435 U CN 202222114435U CN 218596861 U CN218596861 U CN 218596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mbustion
pit
loading
patch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44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剑波
张姝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44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6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6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6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补坑机包括:载具、装载装置、压路装置、补坑机和料箱。装载装置、压路装置、补坑机和料箱均设置在载具上,装载装置用于对压路装置和补坑装置进行装卸。压路装置适用于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料进行压平。补坑机设有壳体、燃烧喷嘴、移动装置和扶手。壳体的一侧面设有开口。燃烧喷嘴贯穿壳体的侧壁设置,燃烧喷嘴与料箱连通。补坑机适用于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料进行加热,压路装置适用于对补坑机加热过的沥青混料进行压平,通过设置载具,使本申请具长距离移动能力,通过设置装载装置,便于对补坑机及压路装置进行装卸。

Description

移动补坑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补坑机。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在交通载荷与气候影响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会出现坑槽、裂纹和剥落等情况。因此,需要使用沥青混合料对路面进行修补。
传统的修补方式大都是将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后填装到待修补位置,再使用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平。
但是,现有的沥青混合料加热设备都较大,十分不便于在较长的公路上进行移动作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移动补坑机,通过将便于携带的补坑机、料箱和压路装置设置在载具上,便于进行移动作业,载具上设有装载装置,便于对补坑机及压路装置进行装卸。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补坑机,包括:
载具、装载装置、压路装置、补坑机和料箱;
所述装载装置、所述压路装置、所述补坑机和所述料箱均设置在所述载具上,所述装载装置用于对所述压路装置和所述补坑装置进行装卸;
所述压路装置适用于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料进行压平;
所述补坑机设有壳体、燃烧喷嘴、移动装置和扶手;
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设有开口;
所述燃烧喷嘴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燃烧喷嘴适用于通入燃料;
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所述移动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设有开口的旁侧,所述移动装置适用于驱动所述壳体移动;
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
所述料箱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料箱适用于放置所述沥青混合料,所述加热装置适用于对所述料箱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板;
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开口设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体中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面分别朝向所述壳体相对两端的开口,将所述壳体的内部腔体分为安装腔和燃烧腔;
所述燃烧喷嘴贯穿所述安装板设置,所述燃烧喷嘴适用于将所述燃料喷入所述燃烧腔进行燃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燃烧喷嘴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燃烧喷嘴排布在所述安装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还设有通气孔;
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燃烧腔和所述壳体的外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燃烧控制盒和控制组件;
所述燃烧控制盒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燃烧控制盒分别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燃烧喷嘴连通,所述燃烧控制盒适用于将所述燃料分配至两个以上的所述燃烧喷嘴;
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燃烧控制盒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燃烧控制盒对所述燃料的分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坑机还设有支撑框架和吊环;
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一侧;
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背离所述壳体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坑机还设有盖板;
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所述盖板还设有电源接口和燃料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燃烧控制盒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适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对所述燃烧控制盒进行供电,所述燃料接口与所述燃烧控制盒连通,所述燃料接口适用于与燃料罐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坑机还设有支撑部和调节部;
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设有开口的旁侧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
所述移动装置通过所述调节部与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壳体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载体设有装载腔体;
所述装载装置、所述压路装置、所述补坑机和所述料箱均设置在所述装置腔体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载装置可滑动设置在所述装载腔体的内壁,所述装载装置用于装卸所述压路装置和所述补坑机。
本申请适用于对沥青路面进行修补。补坑机适用于对沥青路面或填装到待修补位置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适用于扣设在待加热路面或待加热沥青混合料处,燃料从燃烧喷嘴位于壳体外侧通入燃烧喷嘴,燃料经过点燃后,在壳体体内部燃烧,对壳体开口朝向的路面或沥青混混合料进行加热,通过设置壳体,将待加热的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与外界隔离,保证施工效果,同时,降低了燃烧的热量流失,使燃烧所产生的温度可更有效的传导至沥青路面下方,进而有效加热。通过设置移动装置,使本申请具有移动能力,便于转场,移动装置位于壳体设有开口的旁侧,使本申请可在壳体的开口一侧保持朝向下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的状态下进行移动,进而扩大补坑机的加热范围。通过设置扶手,便于对补坑机进行移动。压路装置适用于对补坑机加热过的沥青混料进行压平,完成补坑。通过将补坑机和压路装置设置在载具上,使本申请具长距离移动能力,可对较长的公路上的坑洼进行修补,通过设置装载装置,便于对补坑机及压路装置进行装卸,便于使用。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补坑机的主体结构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补坑机的主视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补坑机的俯视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补坑机另一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补坑机的主体结构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补坑机的主视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补坑机的俯视图。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补坑机另一状态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补坑机包括:载具100、装载装置500、压路装置300、补坑机200和料箱400。装载装置500、压路装置300、补坑机200和料箱400均设置在载具100上,装载装置500用于对压路装置300和补坑装置进行装卸。压路装置300适用于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料进行压平。补坑机200设有壳体210、燃烧喷嘴220、移动装置240和扶手262。壳体210的一侧面设有开口。燃烧喷嘴220贯穿壳体210的侧壁设置,燃烧喷嘴220适用于通入燃料。移动装置240设置在壳体210外侧壁,移动装置240位于壳体210设有开口的旁侧,移动装置240适用于驱动壳体210移动。扶手262设置在壳体210的外侧壁。料箱400设有加热装置,料箱400适用于放置沥青混合料,加热装置适用于对料箱400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载具100装载装置500压路装置300补坑机200料箱400装载装置500压路装置300补坑机200料箱400载具100装载装置500压路装置300压路装置300补坑机200壳体210燃烧喷嘴220移动装置240扶手262壳体210燃烧喷嘴220壳体210燃烧喷嘴220料箱400移动装置240壳体210移动装置240壳体210移动装置240壳体210扶手262壳体210
本申请适用于对沥青路面进行修补。补坑机200适用于对对沥青路面或填装到待修补位置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210适用于扣设在待加热路面或待加热沥青混合料处,燃料从燃烧喷嘴220位于壳体210外侧通入燃烧喷嘴220,燃料经过雾化点燃后,在壳体210体内部燃烧,对壳体210开口朝向的路面或沥青混混合料进行加热,通过设置壳体210,将待加热的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与外界隔离,保证施工效果,同时,降低了燃烧的热量流失,使燃烧所产生的温度可更有效的传导至沥青路面下方,进而有效加热。通过设置移动装置240,使本申请具有移动能力,便于转场,移动装置240位于壳体210设有开口的旁侧,使补坑机200可在壳体210的开口一侧保持朝向下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的状态下进行移动,进而扩大补坑机200的加热范围。通过设置扶手262,便于对补坑机200进行移动。料箱400适用于放置沥青混合料,料箱400设置的加热装置适用于对料箱400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避免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固化不便从料箱400中取出。压路装置300适用于对补坑机200加热过的沥青混料进行压平,完成补坑。通过将补坑机200和压路装置300设置在载具100上,使本申请具有长距离移动能力,可对较长的公路上的坑洼进行修补,通过设置装载装置500,便于对补坑机200及压路装置300进行装卸,便于使用。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压路装置300为手扶式压路机,手扶压路机就是双手扶持进行压实作业的压路机,要求操作便捷,轻巧,适宜于狭窄区域,大型压路机无法驶入的场合进行压实作业,此处对手扶式压路机的具体型号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210设有安装板。壳体210的相对两端开口设置,安装板设置在壳体210的腔体中部,安装板的两侧面分别朝向壳体210相对两端的开口,将壳体210的内部腔体分为安装腔和燃烧腔。燃烧喷嘴220贯穿安装板设置,燃烧喷嘴220适用于将燃料喷入燃烧腔进行燃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210设有安装板。壳体210的相对两端开口设置,安装板设置在壳体210的腔体中部,安装板的两侧面分别朝向壳体210相对两端的开口,将壳体210的内部腔体分为安装腔和燃烧腔。燃烧喷嘴220贯穿安装板设置,燃烧喷嘴220适用于将燃料喷入燃烧腔进行燃烧。设置在壳体210内部的安装板将壳体210的内部腔体分为安装腔和燃烧腔,安装板的四周端面均与壳体210的内侧壁连接,将安装腔和燃烧腔完全分隔。燃烧腔的开口方向朝向待加热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将燃烧喷嘴220火焰产生的热量导向待加热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安装腔的开口方向与燃烧腔的开口方向相反,用于安装燃气管路及其他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燃烧喷嘴220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燃烧喷嘴220排布在安装板上。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燃烧喷嘴220,以加强燃烧腔内的火焰强度,可更快的对待加热沥青路面及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210还设有通气孔270。通气孔270设置在壳体210的侧壁上,通气孔270连通燃烧腔和壳体210的外部。通当燃气喷嘴在燃烧腔内对点燃燃料进行燃烧时,过设置通气孔270平衡燃烧腔内部与外部连通,以平衡燃烧腔内外的压强,使加热过程更加安全。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壳体210在其开口方向的投影呈矩形,相匹配的,安装在壳体210内部安装部也为矩形,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便于运输。优选的,燃烧喷嘴220设置六个,六个燃烧喷嘴220分为两组,每组三个燃烧喷嘴220,每组的三个燃烧喷嘴220沿安装板的体长方向直线排布,两组燃烧喷嘴220分别两两相对设置,使六个燃烧喷嘴220呈矩形排布在矩形的安装板上,进而使燃烧喷嘴220的加热更加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燃烧控制盒和控制组件280。燃烧控制盒设置在安装腔内,燃烧控制盒分别与两个以上的燃烧喷嘴220连通,燃烧控制盒适用于将燃料分配至两个以上的燃烧喷嘴220。控制组件280与燃烧控制盒电连接,控制组件280用于控制燃烧控制盒对燃料的分配。燃烧控制盒分别管路与外部的燃料供给装置和所用的燃烧喷头连通,燃烧控制盒将燃料供给装置的燃料分配给燃烧喷头,便于对燃烧喷头进行控制。控制组件280与燃烧控制盒电连接,控制组件280用于对燃烧控制盒进行控制,控制燃烧控制盒对各燃烧喷头的燃料供给量,使点燃的燃料可以充分燃烧产生红色火焰,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以及实现对待加热沥青路面或沥青混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和对各燃烧喷嘴220进行点火。通过设置控制组件280和燃烧控制盒,使本申请便于对燃烧喷嘴220产生的火焰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坑机200还设有支撑框架250和吊环261。支撑框架250设置在壳体210上,支撑框架250位于安装腔的开口一侧。吊环261设置在支撑框架250的背离壳体210一侧。通过设置支撑架,对设置在安装腔内部的燃烧控制盒、管路以及燃烧喷头进行保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磕碰或重物砸落对安装腔内部的燃烧控制盒、管路以及燃烧喷头造成伤害,延长本申请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吊环261,使补坑机200便于通过装载装置500进行吊装装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盖板263。盖板263设置在支撑框架250上,控制组件280设置在盖板263上。通过在支撑框架250上设置盖板263,进一步提升对安装腔内部各装置的保护能力,将控制组件280设置在盖板263上,便于使用者对控制组件280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盖板263还设有电源接口和燃料接口,电源接口与燃烧控制盒电连接,电源接口适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对燃烧控制盒进行供电,燃料接口与燃烧控制盒连通,燃料接口与料箱400连通。将电源接口和燃料接口设置在盖板263上,便于与外部的电源和料箱400连通,操作较为方便。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安装板为冲孔网板,轻量化设计,便于本申请进行运输及移动。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支撑框架250的主体呈网状结构,支撑架扣设于壳体210的安装腔一侧,轻量化设计,便于本申请进行运输及移动。
进一步的,盖板263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盖板263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250网状结构的空隙处,覆盖所对应的空隙,控制组件280、电源接口和燃料接口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盖板263上,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还包括总开关,总开关与燃烧控制盒电连接,总开关设置在盖板263上,且靠近控制组件280,总开关用于控制燃烧控制盒的开启或关闭,通过单独设置总开关对燃烧控制盒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安全性能,可及时关闭燃烧喷嘴220产生的火焰。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通入燃烧控制盒的燃料为液化石油气,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由于其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操作使用方便,已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此外,液化石油气还用于切割金属,用于农产品的烘烤和工业窑炉的焙烧等。与其他燃料比较,具有以下独特的优点。污染少、发热量高、易于运输、压力稳定且储存简单。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盖板263还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位于控制组件280处,保护装置覆盖控制组件280设置,对设置在盖板263上的控制组件280提供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框架250包括第一支撑架251、第二支撑架252、第三支撑架253和支撑梁254。第一支撑架251和第二支撑架252的竖直方向投影呈X形,水平方向投影呈拱形,使第一支撑架251和第二支撑架252拥有良好的支撑性能。第一支撑架251和第二支撑架252沿矩形壳体210的体长方向排布,第一支撑架251的两个支脚分别位于矩形壳体210体宽一侧的相邻两角处,第一支撑架251的另两个支脚位于壳体210的中部,与第二支撑架252的两个支脚相邻,第二支撑架252的另两个支脚分别位于矩形壳体210另一体宽一侧的相邻两角处。第三支撑架253也为X形结构,第三支撑架253位于第一支撑架251和第二支撑架252之间,第三支撑架253的两个支脚分别与第一支撑架251连接,第三支撑架253的另外两个支脚分别与第二支撑架252连接。支撑梁25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251的X形结构的中部交点和第二支撑架252的X形结构中部交点连接,支撑梁254的中部与第三支撑架253的X形结构的中部交点连接,这样,使所形成的支撑框架250拥有良好的支撑性能。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两个以上的盖板263,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51、第二支撑架252、第三支撑架253和支撑梁254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吊环261位于支撑框架250的背离壳体210一侧的中部,通过设置吊环261,使本申请便于通过吊装进行运输,加强了本申请的便携性能。
进一步的,吊环261设置在第三支撑架253的X形结构的中部交点处,使吊装过程中,支撑框架250的受力更加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扶手262为两个。两个扶手262均设置在支撑骨架的背离壳体210一侧,两个扶手262相互背离设置。通过设置两个扶手262,使本申请便于进行移动,可分别从两侧使用扶手262对本申请进行驱动。
进一步的,两个分别朝向矩形壳体210的体长方向设置,且朝向安装腔的开口方向倾斜设置,便于使用者对扶手262进行握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两个扶手262均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其中一扶手262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点处与第一支撑架251的X形结构的中部交点处连接,另一扶手262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点处与第二支撑架252的X形结构的中部交点处连接,两个扶手262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底边分别朝向壳体210的体长方向相对两侧,整体结构较为交单,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通气孔270设置矩形的壳体210的体长一侧侧壁上,使通气孔270与扶手262的朝向方不同,进而在使用者握持扶手262驱动本申请时,通气孔270位于燃烧腔一侧产生的热量不会通过通气孔270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增强本申请的安装性。
进一步的,通气孔270设有八个,其中四个通气孔270设置在矩形的壳体210的体长一侧侧壁上,另四个通气孔270设置在矩形的壳体210的另一体长一侧侧壁上,可更加高效的平衡燃烧腔内外部的空气压强。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移动装置240为万向轮。万向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万向轮围绕壳体210的设有开口一侧排布。通过设置万向轮,使本申请实现水平方向上各方向的移动,进一步提升了本申请的移动性能。
进一步的,万向轮设有四个,四个万向轮分别设置在壳体210竖直方向矩形投影的四个角处,对壳体210进行支撑及移动,使壳体210在移动或加热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坑机200还设有支撑部230和调节部。支撑部230的一端与壳体210的设有开口的旁侧连接,支撑部230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壳体210的方向。移动装置240通过调节部与支撑部230的远离壳体210一端连接。通过设置支撑部230,使万向轮在对壳体210提供支撑和移动能力的同时可远离燃烧腔的外侧壁,进而使燃烧腔产生的高温不会对万向轮造成伤害,延长本申请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和万向轮,使壳体210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便于本申请进行移动,但是,当间隙过大时,会加速燃烧腔内的热量流失,降低加热效率,当间隙过小时,在申请移动过程中壳体210会与地面发生摩擦,对壳体210造成伤害。因此,通过设置调节部,对支撑部230与万向轮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壳体210与地面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壳体210在工作过程中尽量靠近地面,提高加热效率,在移动过程中尽量远离地面,便于移动。
进一步的,支撑部230的数量与万向轮的数量一致,支撑部230与万向轮一一对应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部230围绕壳体210的设有开口一侧排布,万向轮设置在对应的支撑部230的远离壳体210一端。通过设置支撑部230,使万向轮在对壳体210提供支撑和移动能力的同时可远离燃烧腔的外侧壁,进而使燃烧腔产生的高温不会对万向轮造成伤害,延长本申请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支撑部230为四个,四个支撑部230分别设置在矩形的外侧壁,排布在壳体210竖直方向矩形投影的四个角处,提高对壳体210的支撑性能。
进一步的,支撑部230为板状结构,支撑部230板状结构的所在平面与燃烧腔的开口一端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即支撑部230竖直设置在壳体210的外侧壁上,支撑部230的一端与壳体210的外侧壁连接,支撑部230的另一端与万向轮连接,万向轮的朝向方向与燃烧腔的开口方向一致,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具有良好的支撑性。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支撑部230与壳体210之间可旋转连接,四个支撑部230均可在燃烧腔的开口一端所在平面上转动,使四个支撑部230分别位于如图3所示位置和如图4所示位置,使使用者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各支撑部230的朝向方向,以增强万向轮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调节部为螺栓,支撑部230远离壳体210的一端设有与螺栓相匹配螺纹孔,螺栓贯穿螺纹孔设置,螺栓的头部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朝向一致,螺栓的另一端与万向轮连接,进而,通过旋转螺栓,即可实现万向轮与支撑部230之间的距离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载具100设有装载腔体。装载装置500、压路装置300、补坑机200和料箱400均设置在装置腔体的内部。优选的,装载装置500选用厢式货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载装置500可滑动设置在装载腔体的内壁,装载装置500用于装卸压路装置300和补坑机200。装载装置500设置在厢式货车的装载腔体顶部侧壁,装载装置500包括安装架510、驱动电机520和挂钩530。安装架510和滑动设置在装载腔体的顶部侧壁,安装架510的滑动方形朝向厢式货车装载腔体的出入口。驱动电机520可滑动设置在安装架510上,驱动电机520的滑动方向朝向厢式货车装载腔体的出入口。驱动电机520通过钢索与挂钩530连接,驱动电机520通过收放钢索控制挂钩530靠近或远离驱动电机520,挂钩530与吊环261相匹配。厢式货车装载腔体的出入口设有箱门,打开箱门,驱动装置控制挂钩530下降,挂钩530挂在补坑机200的吊环261上,驱动装置控制挂钩530上升,带动补坑机200上升,再将安装架510朝向厢式货车装载腔体的出入口处滑动,使安装架510部分探出厢式货车装载腔体,将驱动装置滑动至安装架510的探出厢式货车装载腔体部分,使补坑机200移出装载腔体,驱动装置控制挂钩530落下,使补坑机200落至地面,相较于人工搬动,装载装置500可更加安装的对补坑机200进行装卸。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对补坑机200的装载。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压路装置300也可通过装载装置500使用上述方法进行装载。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520设有两个,两个驱动电机520均可滑动的设置在安装架510上,相匹配的挂钩530也设有两个,两个挂钩530与两个驱动装置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扩大了本申请的适用范围。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具、装载装置、压路装置、补坑机和料箱;
所述装载装置、所述压路装置、所述补坑机和所述料箱均设置在所述载具上,所述装载装置用于对所述压路装置和所述补坑机进行装卸;
所述压路装置适用于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料进行压平;
所述补坑机设有壳体、燃烧喷嘴、移动装置和扶手;
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设有开口;
所述燃烧喷嘴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燃烧喷嘴适用于通入燃料;
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所述移动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设有开口的旁侧,所述移动装置适用于驱动所述壳体移动;
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
所述料箱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料箱适用于放置所述沥青混料,所述加热装置适用于对所述料箱内的所述沥青混料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板;
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开口设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体中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面分别朝向所述壳体相对两端的开口,将所述壳体的内部腔体分为安装腔和燃烧腔;
所述燃烧喷嘴贯穿所述安装板设置,所述燃烧喷嘴适用于将所述燃料喷入所述燃烧腔进行燃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喷嘴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燃烧喷嘴排布在所述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通气孔;
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燃烧腔和所述壳体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控制盒和控制组件;
所述燃烧控制盒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燃烧控制盒分别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燃烧喷嘴连通,所述燃烧控制盒适用于将所述燃料分配至两个以上的所述燃烧喷嘴;
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燃烧控制盒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燃烧控制盒对所述燃料的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坑机还设有支撑框架和吊环;
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一侧;
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背离所述壳体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坑机还设有盖板;
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所述盖板还设有电源接口和燃料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燃烧控制盒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适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对所述燃烧控制盒进行供电,所述燃料接口与所述燃烧控制盒连通,所述燃料接口适用于与燃料罐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坑机还设有支撑部和调节部;
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设有开口的旁侧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
所述移动装置通过所述调节部与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壳体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设有装载腔体;
所述装载装置、所述压路装置、所述补坑机和所述料箱均设置在所述装载腔体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补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可滑动设置在所述装载腔体的内壁,所述装载装置用于装卸所述压路装置和所述补坑机。
CN202222114435.1U 2022-08-09 2022-08-09 移动补坑机 Active CN218596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4435.1U CN218596861U (zh) 2022-08-09 2022-08-09 移动补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4435.1U CN218596861U (zh) 2022-08-09 2022-08-09 移动补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6861U true CN218596861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4435.1U Active CN218596861U (zh) 2022-08-09 2022-08-09 移动补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6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1114B1 (ko) 프리히터 및 리사이클러를 구비한 현장 표층 재생 아스팔트 포장장치
KR101254955B1 (ko) 현장 가열 아스팔트 도로 보수장비
CN210712492U (zh) 沥青路面微波养护车
CN218596861U (zh) 移动补坑机
KR102250882B1 (ko) 고체 폐기물의 재활용품 제조 방법
KR20170126253A (ko) 프리히터 및 리사이클러를 구비한 현장 표층 재생 아스팔트 포장장치
CN105908613A (zh) 一种沥青道路微波移动加热设备
CN115162125A (zh) 移动补坑机
JP6879633B2 (ja) 電動小型フィニッシャ
CN103993537B (zh) 移动式沥青混合料再生设备
CN111411567B (zh) 一种沥青路面加热机
CN217758184U (zh) 路面加热装置
CN217758275U (zh) 补坑机
CN115162124A (zh) 补坑机
KR102191112B1 (ko) 현장 표층 재생 아스팔트 포장장치의 프리히터 장비
CN115162102A (zh) 路面加热装置
JP6496701B2 (ja) コークス炉の補修用のモジュールブロックを運搬する炉上台車
KR20170126247A (ko) 현장 표층 재생 아스팔트 포장장치의 프리히터 장비
KR100411691B1 (ko) 폐아스콘을 이용한 재생 혼합물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CN209891024U (zh) 沥青混合料就地冷再生设备
CN201180252Y (zh) 沥青路面综合维修设备
KR100892038B1 (ko) 이동식 화장 설비용 소각로
KR200235445Y1 (ko) 폐아스콘을 이용한 재생혼합물 제조 장치
KR102145038B1 (ko) 현장 표층 재생 아스팔트 포장장치의 가열판
KR100621739B1 (ko) 용광로 부생가스 자동점화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