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4511U - 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4511U
CN218594511U CN202221831863.XU CN202221831863U CN218594511U CN 218594511 U CN218594511 U CN 218594511U CN 202221831863 U CN202221831863 U CN 202221831863U CN 218594511 U CN218594511 U CN 218594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fixedly connected
column
cylindrical
bu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18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桂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qiu Fishing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ongqiu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ongqiu Fishing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ongqiu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18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4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4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4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包括浮漂柱,所述浮漂柱的外端底端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透水孔成环形,且所述浮漂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钢索,所述钢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为柱形,所述浮漂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柱,所述缓冲柱为圆柱形,所述缓冲柱的侧面开设有柱形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装置的设置,在漂浮的过程中撞击到礁石或是暗礁时,通过固定杆、缓冲环、缓冲弹簧和圆柱形挡块的设置,使得缓冲弹簧受到挤压产生弹力,并将产生的弹力与撞击产生的撞击力相互抵消,减缓撞击力传递到浮漂上,造成浮漂损坏,对浮漂起到缓冲保护的功能,其次,通过防倾板与转动杆的设置,使浮漂在漂浮过程中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用浮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用浮漂是一种水面警示航标的浮体,海上专用浮漂多在港湾进口处和近岸开阔海面上使用大型灯浮标,直径10~15米,灯具高出水面约12 米,浮标上除安装强光源的灯具外,还有雷达应答标、无线电指向标、雾警信号和海洋调查仪器等设备,海上专用浮漂的形状、涂色、顶标、灯质都有规定的含义,要求达到类型简单,作用明确,特征明显,易于辨认,从而便于航海者使用。
申请人在申请本实用新型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其申请号为“202022747099.5”,该专利通过设置的浮漂柱与透水孔,将浮漂柱放在海中,海水通过透水孔进入到浮漂柱的内腔中,增大了浮漂柱的重量,从而减小浮漂柱与海水之间的浮力,增强了浮漂柱在海中的稳定性能。但是在礁石或暗礁较多的海域,在应对较大的海浪时,上述浮漂难以完全避免撞击到礁石或是暗礁造成损坏,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浮漂的缓冲性能和漂浮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包括浮漂柱,所述浮漂柱的外端底端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透水孔成环形,且所述浮漂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钢索,所述钢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为柱形;
所述浮漂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柱,所述缓冲柱为圆柱形,所述缓冲柱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形孔,所述柱形孔远离缓冲柱的侧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柱形孔远离缓冲柱的侧面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所述缓冲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圆筒,所述缓冲柱与缓冲圆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缓冲环位于缓冲圆筒内部,所述固定杆远离圆柱形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挡块,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套筒远离缓冲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挡板;
所述缓冲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桩,所述连接桩的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截面为梯形,且所述固定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光柱,所述透光柱为柱形结构;
所述缓冲挡板的中部设置有水平贯穿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同一个连接桩所连的套筒垂直分布,所述转动杆位于缓冲挡板外侧的部分转动连接有防倾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冲圆筒的内径大于柱形孔的直径,所述缓冲环的外径大于柱形孔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的套筒口内径小于圆柱形挡块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圆柱形挡块位于缓冲环远离柱形孔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冲柱的厚度小于缓冲挡板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圆柱形挡块与套筒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索位于浮漂柱底部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装置的设置,在漂浮的过程中撞击到礁石或是暗礁时,通过固定杆、缓冲环、缓冲弹簧和圆柱形挡块的设置,使得缓冲弹簧受到挤压产生弹力,并将产生的弹力与撞击产生的撞击力相互抵消,减缓撞击力传递到浮漂上,造成浮漂损坏,对浮漂起到缓冲保护的功能,其次,通过防倾板与转动杆31的设置,使浮漂在漂浮过程中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的缓冲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的连接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的透光柱的局部剖视图。
图例说明:
1、浮漂柱;2、透水孔;3、钢索;4、承重块;22、缓冲柱;23、缓冲圆筒;24、套筒;25、缓冲挡板;26、缓冲弹簧;27、缓冲环;28、固定杆;29、圆柱形挡块;30、缓冲装置;31、转动杆;32、防倾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包括浮漂柱1,浮漂柱1的外端底端开设有透水孔2,透水孔2设有多个,多个透水孔2成环形,且浮漂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钢索3,钢索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4,承重块4为柱形;将浮漂柱1投入海中,海水通过透水孔2进入到浮漂柱1的内腔中,使得浮漂柱1的重量增强,减小浮漂柱1与海面之间的浮力,增强了浮漂柱1在海水中的稳定性,从而减小浮漂柱1在海面上的摇晃程度,设置的承重块4通过钢索3沉入海中,进一步提高了浮漂柱1在海水中的稳定性能。
浮漂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30,缓冲装置30包括缓冲柱22,缓冲柱22为圆柱形,缓冲柱22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形孔,柱形孔远离缓冲柱22的侧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8,柱形孔远离缓冲柱22的侧面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杆2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6,缓冲弹簧2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环27,缓冲柱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圆筒23,缓冲柱22与缓冲圆筒23的轴线重合,缓冲环27位于缓冲圆筒23内部,固定杆28远离圆柱形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挡块29,固定杆28的侧面套设有套筒24,套筒24与固定杆28滑动连接,套筒24远离缓冲环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挡板25,通过缓冲装置的设置,在漂浮的过程中撞击到礁石或是暗礁时,通过固定杆、缓冲环、缓冲弹簧和圆柱形挡块的设置,使得缓冲弹簧受到挤压产生弹力,并将产生的弹力与撞击产生的撞击力相互抵消,减缓撞击力传递到浮漂上,造成浮漂倾倒或损坏,对浮漂起到缓冲保护的功能;
缓冲挡板25的中部设置有水平贯穿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31,转动杆31与同一个连接桩5所连的套筒24垂直分布,所述转动杆31位于缓冲挡板25外侧的部分转动连接有防倾板32,通过防倾板32与转动杆31的设置,使浮漂在漂浮过程中更加稳定。
缓冲柱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桩5,连接桩5的截面为梯形,连接桩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桩6,固定桩6的截面为梯形,且固定桩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光柱7,透光柱7为柱形结构。
连接桩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8,太阳能电板8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控制板9,控制板9固定连接于连接桩5的内腔中,且连接桩5的外端卡接有防水板10,防水板10与太阳能电板8位置对应,太阳能电板8在白天吸入阳光辐射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再通过控制板9在夜间对灯柱14进行供电。
固定桩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与控制板9之间电性连接,电机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贯穿固定桩6延伸至透光柱7的内部,且转轴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13,转板13与透光柱7之间转动连接,控制板9将数据传输给电机11,带动电机11进行工作,待机电机11带动转轴12一端固定的转板13进行转动,从而转板13带动灯柱14进行转动,设置的灯柱14能在夜间进行照明,为海上的航船进行指引,也可以在暴雨与暴风季节起到警示的作用。
透光柱7的外端卡接有透明卡环15,透明卡环15有四个,四个透明卡环15等距离排列于透光柱7的内腔中,灯柱14投射出来的光通过透明卡环15进行散热,设置的透明卡环15增强了透光柱7内腔的密封性,防止灯柱14受到海水的侵蚀。
浮漂柱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感光器16,感光器16与控制板9之间电性连接,且浮漂柱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感温器17,感温器17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温度数据传送器18,温度数据传送器18固定连接于浮漂柱1的外端,感光器16能够根据海面的光线强度调节灯柱14的开启与关闭,感温器17能够记录海上的温度,并通过温度数据传送器18进行传输。
透光柱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19,支杆19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风向感应器20,风向感应器20与控制板9之间电性连接,且风向感应器20的一端电性连接有风向数据传送器21,风向数据传送器21固定连接于连接桩5的外端,风向感应器20能够记录海面上的风向,并将检测的风向数据通过风向数据传送器21进行传输,以便使用者随时了解海上额风向信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包括浮漂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柱(1)的外端底端开设有透水孔(2),所述透水孔(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透水孔(2)成环形,且所述浮漂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钢索(3),所述钢索(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4),所述承重块(4)为柱形;
所述浮漂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30),所述缓冲装置(30)包括缓冲柱(22),所述缓冲柱(22)为圆柱形,所述缓冲柱(22)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形孔,所述柱形孔远离缓冲柱(22)的侧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8),所述柱形孔远离缓冲柱(22)的侧面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杆(2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6),所述缓冲弹簧(2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环(27),所述缓冲柱(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圆筒(23),所述缓冲柱(22)与缓冲圆筒(23)的轴线重合,所述缓冲环(27)位于缓冲圆筒(23)内部,所述固定杆(28)远离圆柱形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挡块(29),所述固定杆(28)的侧面套设有套筒(24),所述套筒(24)与固定杆(28)滑动连接,所述套筒(24)远离缓冲环(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挡板(25);
所述缓冲柱(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桩(5),所述连接桩(5)的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桩(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桩(6),所述固定桩(6)的截面为梯形,且所述固定桩(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透光柱(7),所述透光柱(7)为柱形结构;
所述缓冲挡板(25)的中部设置有水平贯穿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与同一个连接桩(5)所连的套筒(24)垂直分布,所述转动杆(31)位于缓冲挡板(25)外侧的部分转动连接有防倾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圆筒(23)的内径大于柱形孔的直径,所述缓冲环(27)的外径大于柱形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4)的套筒口内径小于圆柱形挡块(29)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挡块(29)位于缓冲环(27)远离柱形孔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22)的厚度小于缓冲挡板(25)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挡块(29)与套筒(24)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3)位于浮漂柱(1)底部中心位置。
CN202221831863.XU 2022-07-16 2022-07-16 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Active CN218594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1863.XU CN218594511U (zh) 2022-07-16 2022-07-16 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1863.XU CN218594511U (zh) 2022-07-16 2022-07-16 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4511U true CN218594511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4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1863.XU Active CN218594511U (zh) 2022-07-16 2022-07-16 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4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0559B (zh)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用浮标机构
CN101734357B (zh) 小水线面双体船式海洋监控浮标平台
CN105092810A (zh) 一种智能多参数监测浮标装置
CN111688866A (zh) 一种基于远程监测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浮标
CN111071391A (zh) 一种多功能航标
CN111038648B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理用智能测量装置
CN109760789B (zh) 海洋环境数据监测辅助装置
CN216443747U (zh) 一种新型海洋监测用浮标
CN110488346A (zh) 一种基于光纤水听器的海洋地震勘探垂直缆系统
CN109795625A (zh) 一种耐腐蚀的航标及其加工方法
CN218594511U (zh) 一种海洋工程用结构稳定的浮漂
CN209650479U (zh) 一种近海多功能浮标
CN207809706U (zh) 一种近水域水上漂浮光伏系统的锚固结构
CN210592332U (zh) 一种海上无人机的控制测量标识装置
CN210852810U (zh) 一种深水浮标
CN109131751B (zh) 海洋工程用海岸线暗礁提醒装置
CN209014598U (zh) 一种用于波浪滑翔器拖曳式垂向稳定流速剖面测量浮标
CN116639219A (zh) 一种海上风电场长期监测浮标系统
CN110758647B (zh) 浮标平台与感应耦合传输系统驳接装置
CN212828944U (zh) 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
CN213768897U (zh) 一种海洋工程用具有稳定结构的浮漂
CN212529985U (zh) 一种淡水水文气象浮标装置
CN211076260U (zh) 一种水文水利用浮标装置
CN209553443U (zh) 一种多功能浮标式天线
CN101210542A (zh) 整机向风浮动基础摆动式风力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