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2394U - 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2394U
CN218592394U CN202223336971.2U CN202223336971U CN218592394U CN 218592394 U CN218592394 U CN 218592394U CN 202223336971 U CN202223336971 U CN 202223336971U CN 218592394 U CN218592394 U CN 218592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hub
swing arm
clamping
sliding rod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69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Globo Powert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Globo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Globo Powert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Globo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69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2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2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2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旨在解决离合器毂的装夹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上端可沿径向摆动调节,所述摆臂的上端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用于伸入离合器毂内周,通过摆臂向外摆动将离合器毂装夹。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离合器毂稳定装夹,并且方便对装夹的离合器毂进行加工,尤其方便对离合器毂的外周进行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毂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离合器毂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铸造铸造、辊压成型等多种方式进行加工成型,在初步加工成型后,形成离合器毂的毛坯件,而后需要通过打磨、去毛刺、开槽、打孔等多种处理工序进行加工处理,对其内外的尺寸进行精细化的加工,使其达到成品的精度要求。
在离合器毂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对于离合器毂的装夹是一个麻烦的问题,由于其形状相对特殊,无法采用简单的夹紧进行装夹,而且离合器毂的外周位置的壁厚相对浇薄,若采用局部夹持的方式,又会对离合器毂的轮廓产生压扁等影响。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能够对离合器毂稳定装夹,并且方便对装夹的离合器毂进行加工,尤其方便对离合器毂的外周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上端可沿径向摆动调节,所述摆臂的上端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用于伸入离合器毂内周,通过摆臂向外摆动将离合器毂装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臂设置有六组,且环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的外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呈中心对称分布,限位块朝外的一端形成与离合器毂内的卡簧槽适配的限位卡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上端形成支撑凹凸部,所述支撑凹凸部与离合器毂的内部端面相互适配,用于实现轴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块呈弧形结构,且弧形轮廓与离合器毂的内周轮廓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块的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摆臂的上端,夹持块可在水平面上摆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中空,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分别与各个摆臂联动,用于实现摆臂的上端同步打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杆、楔块和伸缩杆,所述支撑座外周对应于摆臂的位置开设滑道,所述滑道呈径向设置,且贯穿至内腔;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滑道内,滑杆的一端与摆臂连接,另一端伸入内腔,并与楔块联动;所述楔块滑动连接于内腔内部,并通过伸缩杆上下驱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滑杆、楔块的数量与摆臂一一对应,所述内腔内设置可上下升降调节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外周与所述楔块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上下驱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位于连接轴的下侧,所述摆臂的下端位置开设于滑杆走向一致的通孔;滑杆的外端通过螺栓与摆臂联动,螺栓穿过摆臂的通孔与滑杆端部螺纹连接,螺栓的外径小于通孔内径,并可在通孔内径向摆动调节;螺栓的头部大于通孔,滑杆通过螺栓的头部与摆臂联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可摆动调节的摆臂结合夹持块,可在离合器毂的内周位置协同撑开,可在离合器毂的内周形成向外撑开的作用力,进而可将离合器毂从内槽装夹支撑,尤其方便对离合器辊的外周面进行加工处理。
由于夹持块设置有多组,并且夹持块呈弧形结构,并具有一定的长度,在装夹时,能够增加与离合器毂的抵压稳定性,并且还能够减少对离合器毂周面位置的压力。
通过支撑筒和过支撑凹凸部,可离合器辊的内部端面结构进行支撑适配,可实现对离合器毂的轴向定位。而后在配合夹持块的径向装夹定位,可将离合器毂稳定且准确地装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装夹离合器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座;3、连接座;4、摆臂;5、夹持块;51、转轴;6、限位块;7、限位卡头;8、支撑筒;9、支撑凹凸部;10、连接轴;11、通孔;12、螺栓;13、滑道;14、滑杆;15、联动孔;16、内腔;17、楔块;18、升降座;19、伸缩杆;20、离合器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子支撑座2的外周均匀布置有多组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上转动连接有摆臂4,摆臂4通过连接轴10安装在连接座3上,在连接轴10的支撑作用下,摆臂4的上端可沿径向摆动调节,实现摆臂4上端的开合动作,并且在摆臂4的上端安装有夹持块5。
在装夹时,可将离合器毂20扣在摆臂4的上端位置,将各摆臂4均罩设在内,通过调节摆臂4的上端打开,可在离合器毂20的内周形成向外撑开的作用力,进而可将离合器毂20从内槽装夹支撑,进而方便对离合器辊的外周面进行加工处理。
一般情况下,摆臂4的数量可布置3-6组,并且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结构布置,进而可在撑开装夹过程中保持装夹的稳定性,如图中所示的为6组的摆臂4结构。
由于离合器毂20的内周形成有卡簧槽,卡簧槽会在装夹时产生干扰,需要将夹持块5朝外的一侧加工形成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轮廓与离合器毂20的内周轮廓适配。在装夹时,夹持块5与离合器毂20的小径处相抵,不嵌入卡簧槽的槽内。
夹持块5可固定连接在摆臂4的上端位置。或者,夹持块5也可转连接在摆臂4的上端位置,具体可通过转轴51连接,转轴51呈上下布置,使得支撑块可在水平平面上摆动调节,并且受到摆臂4与夹持块5之间的结构限制,使得夹持块5仅能够在很小的幅度内进行摆动调节,一般不超过10°范围。夹持块5形成可活动的状态,可在夹持过程中形成自动定心的作用,即使是在一开始存在一定的偏心,会在夹持块5向外撑开的过程只能够自动对中,能够避免在离合器毂20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固定的夹持块5与离合器毂20之间产生硬挤,而产生的工装和工件的表面磨损变形等。
在支撑座2的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筒8,支撑筒8的上端形成支撑凹凸部9,支撑凹凸部9与离合器毂20的内部端面相互适配。装夹时,离合器毂20扣装在支撑筒8当中,可通过支撑凹凸部9与离合器辊的内部端面结构进行支撑适配,可实现对离合器毂20的轴向定位。而后在配合夹持块5的径向装夹定位,可将离合器毂20稳定且准确地装夹。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离合器毂20的初始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可在支撑座2的外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6,两个限位块6呈中心对称分布,并且在两个限位块6朝外的一端加工形成限位卡头7,两个限位卡头7的位置与离合器毂20内部卡簧槽的最远的两个相互适配。在安装时,通过卡簧槽的位置与限位卡头7的位置进行对准即可实现大致安装,方便初步定位。限位卡头7的轮廓要小于卡簧槽当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余量,使得限位卡头7能够顺畅地嵌入对应卡簧槽内。
在该装夹工装当中,各摆臂4可通过伸缩杆19作为驱动的动力,一般可采用气动的气缸。各摆臂4可分别由单独伸缩杆19进行驱动,即在支撑座2的对应位置安装六组伸缩杆19,将伸缩杆19的活动端与摆臂4之间连接,即可实现摆臂4的开合摆动。或者,各摆臂4可有单个伸缩杆19进行驱动,并且在各个摆臂4之前通过联动组件进行连接,进而可实现各摆臂4同步开合,具有更好的同步性。
如图2所示,对于联动组件进行详细说明,该支撑座2的内部呈中空状,形成有内腔16,在该内腔16内当中安装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分别与各个摆臂4联动,进而能够实现摆臂4的上端同步打开。
联动组件具体包括滑杆14、楔块17和伸缩杆19,其中,在支撑座2外周对应于摆臂4的位置开设滑道13,滑道13呈径向布置,且贯穿至内腔16。在该滑道13当中安装滑杆14,滑杆14可在滑道13内滑动调节。该滑杆14的一端与摆臂4连接,另一端伸入内腔16,并与楔块17联动。该楔块17则滑动连接于内腔16内部,并通过伸缩杆19上下驱动。在工作时,伸缩杆19带动楔块17移动,进而通过楔块17上的斜面与滑杆14之间联动,可实现对滑杆14的调节。
其中滑道13、滑杆14、楔块17的数量与摆臂4一一对应,在楔块17与内腔16的侧壁之间开设适配的滑槽结构,能够保持楔块17的顺畅滑行。在内腔16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升降座18,升降座18的外周与各楔块17固定连接,升降座18与楔块17之间形成一个整体,能够确保在内腔16当中顺畅升降调节动作。伸缩则安装在底座1的下部,伸缩杆19的活动端伸入内腔16当中,与升降座18的中间连接,进而可实现升降调节。
该滑杆14与摆臂4之间可采用推动撑开,也可采用拉伸撑开两种。第一种,可将滑道13开设在连接轴10的上部,滑杆14与摆臂4之间采用相互抵压的联动,夹持时,伸缩杆19通过楔块17带动滑杆14向外移动,进而推动摆臂4,可将上端的夹持块5向外撑开,实现对离合器毂20的装夹,在图中未示出。
第二种,如图2所示,支撑座2上的滑道13位于连接轴10的下侧,摆臂4的下端位置开设于滑杆14走向一致的通孔11;在滑杆14的外端通过螺栓12与摆臂4联动,螺栓12穿过摆臂4的通孔11与滑杆14端部螺纹连接,螺栓12的外径小于通孔11内径,并可在通孔11内径向摆动调节,并且螺栓12的头部大于通孔11,滑杆14通过螺栓12的头部与摆臂4联动,在滑杆14向内收缩时,通过螺栓12的头部与摆臂4下端作用,可将摆臂4的下端向内拉,摆臂4的上端则将撑开,进而实现对离合器毂20的装夹。而且,螺栓12的外径小于通孔11,可供滑杆14与摆臂4可在摆动过程中适应性高度差调节。
通过调节螺栓12拧入滑杆14的长度,也可对摆臂4的撑开幅度进行调节,方便进行微调修正。
关于楔块17与滑杆14之间的结构,楔块17呈上大下小的楔形,并且朝向内腔16中间位置的一侧为斜面;在滑杆14伸入内腔16的一端开设上下贯通的联动孔15,联动孔15与楔块17的形状相互适配,楔块17伸入到联动孔15当中,并通过楔块17上的斜面与联动孔15内侧相互抵压。通过楔块17向下调节,即可带动滑杆14向内腔16的一端滑移调节,进而实现对摆臂4的调节,可对离合器毂20进行内周位置的装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的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上转动连接有摆臂(4),所述摆臂(4)的上端可沿径向摆动调节,所述摆臂(4)的上端连接有夹持块(5),所述夹持块(5)用于伸入离合器毂(20)内周,通过摆臂(4)向外摆动将离合器毂(20)装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4)设置有六组,且环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外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6),两个限位块(6)呈中心对称分布,限位块(6)朝外的一端形成与离合器毂(20)内的卡簧槽适配的限位卡头(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筒(8),所述支撑筒(8)的上端形成支撑凹凸部(9),所述支撑凹凸部(9)与离合器毂(20)的内部端面相互适配,用于实现轴向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5)呈弧形结构,且弧形轮廓与离合器毂(20)的内周轮廓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5)的中间位置通过转轴(51)转动连接于摆臂(4)的上端,夹持块(5)可在水平面上摆动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内部中空,开设有内腔(16),所述内腔(16)内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分别与各个摆臂(4)联动,用于实现摆臂(4)的上端同步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杆(14)、楔块(17)和伸缩杆(19),所述支撑座(2)外周对应于摆臂(4)的位置开设滑道(13),所述滑道(13)呈径向设置,且贯穿至内腔(16);所述滑杆(14)滑动连接于滑道(13)内,滑杆(14)的一端与摆臂(4)连接,另一端伸入内腔(16),并与楔块(17)联动;所述楔块(17)滑动连接于内腔(16)内部,并通过伸缩杆(19)上下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3)、滑杆(14)、楔块(17)的数量与摆臂(4)一一对应,所述内腔(16)内设置可上下升降调节的升降座(18),所述升降座(18)的外周与所述楔块(17)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19)上下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3)位于连接轴(10)的下侧,所述摆臂(4)的下端位置开设于滑杆(14)走向一致的通孔(11);滑杆(14)的外端通过螺栓(12)与摆臂(4)联动,螺栓(12)穿过摆臂(4)的通孔(11)与滑杆(14)端部螺纹连接,螺栓(12)的外径小于通孔(11)内径,并可在通孔(11)内径向摆动调节;螺栓(12)的头部大于通孔(11),滑杆(14)通过螺栓(12)的头部与摆臂(4)联动。
CN202223336971.2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Active CN218592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6971.2U CN218592394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6971.2U CN218592394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2394U true CN218592394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1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6971.2U Active CN218592394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2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1903B2 (ja) 縮径率の大きい多可変中空軸のコアレススピニング加工方法
CA2134607C (en) Rotary forging apparatus
CN110560587B (zh) 管端成型机
US3962896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V-belt pulleys and spinning lathe for carrying out such method
CN116329432A (zh) 一种新能源风力发电整体锻造法兰的碾环工艺
CN218592394U (zh) 一种离合器毂的内侧装夹工装
CN102601196A (zh) 钣金件旋压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US3831414A (en) Means for making pulleys
CN117086223A (zh) 一种环件胀形与缩径一体成形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CN207695480U (zh) 不锈钢型材整形定径装置
US322290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usive rolling of non-cylindrical hollow bodies
CN213134884U (zh) 一种大型环状锻件内径的仿形碾扩装置
CN214392266U (zh) 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
CN109570383B (zh) 环形件内侧环形凹槽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JP6130832B2 (ja) 圧延機のためのロールホールダカートリッジ
CN202006232U (zh) 钣金件旋压成型设备
JPH07275987A (ja) 回転鍛造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の製造方法
CN215588532U (zh) 一种合金加工辅助装置
US468840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al expansion of rings
CN216175810U (zh) 一种车圈胀圆机夹具机构
CN218363402U (zh) 一种薄板零件加工用辅助支撑夹具
CN219541442U (zh) 一种自动找正旋压轮装置
CN210334175U (zh) 一种用于外方沟轴承锻件仿形的辗扩
CN220611867U (zh) 一种钛合金细长杆环槽的温滚压模具
CN218860817U (zh) 一种主减齿轮淬火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