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7372U - 智能起夜灯 - Google Patents

智能起夜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7372U
CN218587372U CN202222412426.0U CN202222412426U CN218587372U CN 218587372 U CN218587372 U CN 218587372U CN 202222412426 U CN202222412426 U CN 202222412426U CN 218587372 U CN218587372 U CN 218587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light
main control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24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婉婷
麦婧宇
杨礼芳
李梦伟
王斯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24124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7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7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7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起夜灯。该智能起夜灯包括照明电路、驱动电路、呼吸频率检测模块和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呼吸频率检测模块和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还与照明电路连接。智能起夜灯通过呼吸频率检测模块检测用户的呼吸频率,并输出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根据呼吸频率检测信号控制驱动电路工作,以驱动照明电路工作发光,实现了通过呼吸频率检测模块智能控制起夜灯。

Description

智能起夜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起夜灯。
背景技术
随着灯具的发展,起夜时方便、安全,尤其适合老年人使用,能够有效预防起夜跌倒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此需要灯具能够在用户晚上起夜时自动点亮、自动熄灭,可安放在卧室、卫生间、客厅过道等处,晚上再也不用摸黑开灯。然而,目前,大多数灯具无法达到此要求,或者仍需要依赖遥控等设备来控制,效率低不便于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起夜灯,旨在实现灯具的自动点亮、自动熄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起夜灯,所述智能起夜灯包括:
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用于在工作时发光;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照明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呼吸频率检测模块,所述呼吸频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呼吸频率并输出呼吸频率检测信号;
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呼吸频率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以驱动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在工作时发光;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发光元件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导通,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语音交互模块,所述语音交互模块与所述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用于识别用户所发出的声音信号并输出语音控制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语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包括:
拾音器件,所述拾音器件用于拾取用户所发出的所述声音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拾音器件包括: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所述声音信号;以及
音频放大电路,所述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麦克风连接,所述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音频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所述声音信号,并输出所述语音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以控制照明电路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摔倒检测模块,所述摔倒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摔倒检测模块包括多组对射开关,每组对射开关包括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所述摔倒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组对射开关中光电接收管的输出信号,输出摔倒检测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摔倒检测信号和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每组对射开关中的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正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光线检测模块,所述光线检测信号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光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线的强弱并输出光线检测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光线检测信号和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包括:
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用于检测光线的强弱并输出检测信号;
信号转换电路,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输出所述光线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触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主控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呼吸频率检测模块检测用户的呼吸频率,并输出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根据呼吸频率检测信号控制照明电路工作,从而实现通过呼吸频率检测模块对起夜灯的智能控制。具体而言,主控电路根据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路工作,以驱动照明电路工作发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起夜灯一实施例的整体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起夜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起夜灯的照明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起夜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起夜灯的摔倒检测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起夜灯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8406183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起夜灯通常由光感应和红外人体感应同时控制LED灯的开启,由延时开关控制LED灯的熄灭,即只有当在黑暗环境中且有人经过起夜灯时,才会点亮LED灯;人离开后,起夜灯将延时自动熄灭。但是该控制方式容易造成误判,例如当人在睡觉时,红外人体感应会检测到有人,就会点亮LED灯,但此时并不需要亮灯。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起夜灯,可准确的判断用户的亮灯需求以及时亮灯。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智能起夜灯包括:
照明电路40,所述照明电路40用于在工作时发光;
驱动电路30,所述驱动电路30与所述照明电路4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30用于驱动所述照明电路40工作;
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所述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用户的呼吸频率并输出呼吸频率检测信号;
主控电路20,所述主控电路20的受控端与所述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连接,所述主控电路20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电路30连接,所述主控电路20用于根据所述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30,以驱动所述照明电路40工作。
其中,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可采用任意可检测人的呼吸频率的呼吸传感器实现,本实施例中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可优选为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脉冲雷达,其无需通过任何电极或者传感器与人体接触,即可通过非接触式的呼吸频率检测以实现对人体呼吸频率的检测。具体而言,UWB脉冲雷达与主控电路20的受控端连接,通过UWB脉冲雷达对用户进行呼吸检测,并将呼吸频率检测信号反馈给主控电路20,以控制照明电路40。当用户睡觉时,呼吸频率检测信号对应的呼吸频率值低于呼吸频率设定值,即呼吸频率检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主控电路20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控制照明电路40不发光;当用户起夜时,呼吸频率检测信号对应呼吸频率值高于呼吸频率设定值,即呼吸频率检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主控电路20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照明电路40发光。相较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人体感应检测方式,准确度更高,降低了误判的可能性。具体而言,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有人则灯亮,没人则灯灭,但存在有人却不需要用灯的情况,例如用户需要休息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便控制灯亮,即造成误控;此外,当室内无人时,即亮灯需求,但是室内有小动物,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检测到小动物而控制灯亮,即造成误控且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实施例中的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通过UWB脉冲雷达检测呼吸频率可更为准确地控制照明电路40,从而减小误控的可能性。此外,UWB脉冲雷达不受环境温度、热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有效地穿透介质,从而使UWB脉冲雷达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驱动电路30可采用三极管或者MOS管等驱动电路30实现。驱动电路30位于主控电路20和照明电路40之间,用来对第一控制信号进行放大的中间电路,即放大第一控制信号使其能够驱动功率晶体管。在本实施例中,主控电路20和驱动电路30为分立设置,相比较集成驱动电路30和主控电路20为一体的控制电路,成本更低,散热更好。
主控电路20可以采用微控制器芯片实现,例如51单片机、ARM等微控制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检测用户的呼吸频率,并输出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至主控电路20,主控电路20根据呼吸频率检测信号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从而实现通过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对起夜灯的智能控制。具体而言,用户起夜时,通过呼吸频率检测模块10检测用户的呼吸频率并将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至主控电路20,主控电路20根据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30,以控制驱动电路30工作,驱动照明电路40工作以发光,为用户照明;在用户睡觉时,呼吸频率检测信号对应的呼吸频率值低于呼吸频率设定值,主控电路20便不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即照明电路40不工作,也即照明电路40不发光,即可实现自动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无需人为手动操作,提高灯具控制的便利性。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电路40包括:
发光元件42,所述发光元件42用于在工作时发光;
第一开关电路41,所述发光元件42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41的输入端与所述发光元件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41的输出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41的受控端与所述驱动电路30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41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导通,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42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发光元件42可采用LED灯等可发光的发光元件42实现。具体而言,当主控电路20输出高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30时,通过驱动电路30驱动第一开关电路41导通,从而点亮LED灯,当主控电路20输出低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30时,通过驱动电路30驱动第一开关电路41截止,从而熄灭LED灯。其中,第一开关电路4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一开关管Q1,具体连接关系参照图3,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用于限流,第三电阻R3用于下拉,第一开关管Q1可以是三极管或者MOS管,主控电路20通过输出高低电平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Q1开启或者截止,也即控制第一开关电路41的导通或者截止,以点亮或者熄灭LED灯。
参照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语音交互模块50,所述语音交互模块50与所述所述主控电路20连接,所述语音交互模块50用于识别用户所发出的声音信号并输出语音控制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20还用于根据所述语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电路40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语音交互模块50包括拾音器件51,所述拾音器件51用于拾取用户所发出的所述声音信号。进一步地,该拾音器件51包括:麦克风511,所述麦克风511用于采集所述声音信号;以及音频放大电路512,所述音频放大电路512的输入端与所述麦克风511连接,所述音频放大电路512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20连接,所述音频放大电路512用于放大所述声音信号,并输出所述语音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20,以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其中,音频放大电路512可以采用SC8022、TPA3110等芯片实现,以放大麦克风511所采集的声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语音交互模块50通过麦克风511采集用户的声音信号并输至音频放大电路512,声音信号经音频放大电路512进行放大后输出语音控制信号至主控电路20,以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具体而言,当用户有亮灯需求时,用户可说“把灯打开”,即可控制灯亮;当用户需要灭灯时,用户可以说“把灯关掉”,即可控制灯灭,使得控制更为方便,进而提高了起夜灯的易控性。
参照图2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摔倒检测模块60,所述摔倒检测模块60与所述主控电路20连接,所述摔倒检测模块60包括多组对射开关61,每组对射开关61包括光电发射管611和光电接收管612,所述摔倒检测模块60用于根据所述每组对射开关61中光电接收管612的输出信号,输出摔倒检测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20还用于根据所述摔倒检测信号和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照明电路40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在室内中的任意两边的墙壁上对应设置多组对射开关61(图5中的实心圆)。其中,对射开关6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安装过程中,需保证每组对射开关61中的光电发射管611和光电接收管612正对设置,以便光电接收管612能够接收到光电发射管611发射的光信号。当用户未摔倒时,由于受到用户的遮挡,多组对射开关61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光电接收管612将无法接收到来自对应的光电发射管611发射的光信号,此时,摔倒检测模块60将输出低电平信号至主控电路20,即用户未发生摔倒;但当用户摔倒时,由于多组对射开关61中所有对射开关61均失去遮挡,使得所有光电接收管612都能够接收到来自对应的光电发射管611发射的光信号,即摔倒检测模块60将输出高电平信号至主控电路20。
具体而言,当主控电路20所接收到的摔倒检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且呼吸频率检测信号也为高电平信号时,即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点亮发光元件42以照明,便于用户看清当下的环境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摔倒检测模块60与用户之间的零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多组对射开关61来实现摔倒检测,以保证用户在起夜时的安全,同时提高了摔倒检测的可靠性。
参照图2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光线检测模块70,所述光线检测信号与所述主控电路20连接,所述光线检测模块70用于检测光线的强弱并输出光线检测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20还用于根据所述光线检测信号和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照明电路40工作。
其中,光线检测模块70可以采用任意可检测光线强弱的光线检测模块70。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起夜灯不仅仅是应用于晚上,在光线极弱的白天也可使用,例如阴雨天气等。在实际应用中,当光线低于正常值时,光线检测模块70输出光线检测信号至主控电路20,即高电平信号,主控电路20可根据光线检测信号、呼吸频率检测信号和摔倒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以点亮。
进一步地,光线检测模块70包括:光敏电阻71,所述光敏电阻71用于检测光线的强弱并输出检测信号;信号转换电路72,所述信号转换电路72的输入端与所述光敏电阻71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72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20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72用于将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输出所述光线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20控制所述照明电路40工作。
本实施例通过光敏电阻71检测室内光线的强弱,并将检测信号输至信号转换电路72,再通过信号转换电路72将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光线检测信号至主控电路20,以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8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80与移动终端90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80与所述主控电路20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80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90发送的触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主控电路20;
所述主控电路20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电路40工作。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80可以采用蓝牙、WIFI或者RS485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80实现,无线通信模块80可以与移动终端90建立连接通信。移动终端90可以采用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90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该移动终端90绑定了特定的智能终端,即紧急联系人的智能终端,当用户摔倒或者有紧急情况时,可联系到紧急联系人,即可通过移动终端90呼叫特定的智能终端,通知紧急联系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以确保用户的安全。具体而言,当用户摔倒时,摔倒检测模块60检测到用户摔倒后,输出摔倒检测信号至主控电路20,主控电路20接收到摔倒检测信号后,根据摔倒检测信号输出的应急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80将应急信号输送至移动终端90,移动终端90即呼叫预先绑定的特定的智能终端,通知紧急联系人用户摔倒,以便及时处理;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例如心脏不适等,便可通过语音控制,语音交互模块50识别到用户的声音信号后输出语音控制信号至主控电路20,主控电路20接收到语音控制信号后,根据语音控制信号输出应急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80将应急信号输送至移动终端90,移动终端90即呼叫预先绑定的特定的智能终端,通知紧急联系人用户有紧急情况,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操作移动终端90以发送触发信号,智能起夜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80接收触发信号,主控电路20根据触发信号控制照明电路40工作,以点亮或者熄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起夜灯包括:
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用于在工作时发光;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照明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呼吸频率检测模块,所述呼吸频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呼吸频率并输出呼吸频率检测信号;
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呼吸频率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以驱动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在工作时发光;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发光元件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导通,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语音交互模块,所述语音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用于识别用户所发出的声音信号并输出语音控制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语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包括:
拾音器件,所述拾音器件用于拾取用户所发出的所述声音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件包括: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所述声音信号;以及
音频放大电路,所述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麦克风连接,所述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音频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所述声音信号,并输出所述语音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以控制照明电路工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摔倒检测模块,所述摔倒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摔倒检测模块包括多组对射开关,每组对射开关包括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所述摔倒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组对射开关中光电接收管的输出信号,输出摔倒检测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摔倒检测信号和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对射开关中的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正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光线检测模块,所述光线检测信号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光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线的强弱并输出光线检测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光线检测信号和呼吸频率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包括:
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用于检测光线的强弱并输出检测信号;
信号转换电路,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输出所述光线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起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起夜灯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触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主控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电路工作。
CN202222412426.0U 2022-09-09 2022-09-09 智能起夜灯 Active CN218587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2426.0U CN218587372U (zh) 2022-09-09 2022-09-09 智能起夜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2426.0U CN218587372U (zh) 2022-09-09 2022-09-09 智能起夜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7372U true CN218587372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2426.0U Active CN218587372U (zh) 2022-09-09 2022-09-09 智能起夜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7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57119B2 (ja) 照明装置における光センサーのウェークアップ
CN105516686A (zh) 省电摄像装置、智能猫眼及网络摄像头
CN215068544U (zh) 一种可检测环境光并自动调节灯光亮度的消防报警器
KR100975480B1 (ko) 열선 무선 송신기 및 무선 수신기
CN218587372U (zh) 智能起夜灯
CN212910126U (zh) 一种医院走廊照明系统
CN213906995U (zh) 一种多功能自感应台灯
CN108536088A (zh)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方法及智能开关
CN213907007U (zh) 一种数据监控处理平台
CN2577526Y (zh) 自动照明控制器
CN212101582U (zh) 一种电梯光幕
CN210431968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led灯控制系统
CN214429756U (zh) 一种无线红外感应灯带
CN203492222U (zh) 火警感应小夜灯电路
CN209806130U (zh) 一种智能感应灯具控制电路
CN216873423U (zh) 一种声光控小夜灯电路
CN202103645U (zh) 一种智能红外线感应开关电路
CN203270735U (zh) 一种小便池控制装置
CN210694436U (zh) 智能照明装置
JP2005227018A (ja) 物体検知センサ
CN215420866U (zh) 一种可测距智能灯控装置
CN214481397U (zh) 一种具有影像识别功能的灯具控制模块、开关和照明灯具
CN106714409A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楼梯间照明系统
CN219718530U (zh) 一种led灯具自动调光系统
CN217160058U (zh) 一种感应人体距离来调节亮度的楼道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