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0378U - 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0378U
CN218570378U CN202222881309.9U CN202222881309U CN218570378U CN 218570378 U CN218570378 U CN 218570378U CN 202222881309 U CN202222881309 U CN 202222881309U CN 218570378 U CN218570378 U CN 218570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verter
host interface
audio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13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贵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x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x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x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x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13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0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0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0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底端设置有转换器,且所述转换器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连接,所述转换器底端设置有主机接口外壳,且所述主机接口外壳与所述转换器相连接,所述主机接口外壳底端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且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主机接口外壳相连接;智能音频设备,特别对讲机差分音频模式的设备,有效方便地使用通用K型音频配件,有效转换为单端信号工作,如耳机,话咪,避免直接使用差分中的一端带来的POP音,底噪和功耗问题,转换器将转换电路内置在连接器内,并采用可更换模式,适应不同型式的主端机设备,转换器与外界相通相连都做防水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背景技术
语音通话模式转换,如对讲机外设接口多针多信号,差分音频,而通用音频配件,如K型耳机为单端模式。
目前很多智能音频设备功能强大,内部器件及性能完备,因而配备的外设接口全面,信号丰富,如多针接口对讲机。此类设备一般提供音频通信模式为差分信号,由机内D类功放输出,而D类功放特点为载波输出。基于此,如果终端配件使用通用且价格便宜的配件时,如耳机,此时直接使用差分输出的一端,无论正或负,一方面差分信号有直流偏置和载波,单端使用时无法相互正负抵消,即使在终端设备隔直处理也会产生底噪,并且主机浪费了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具备方便地使用通用K型音频配件和避免噪音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很多智能音频设备功能强大,内部器件及性能完备,因而配备的外设接口全面,信号丰富,如多针接口对讲机。此类设备一般提供音频通信模式为差分信号,由机内D类功放输出,而D类功放特点为载波输出。基于此,如果终端配件使用通用且价格便宜的配件时,如耳机,此时直接使用差分输出的一端,无论正或负,一方面差分信号有直流偏置和载波,单端使用时无法相互正负抵消,即使在终端设备隔直处理也会产生底噪,并且主机浪费了电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底端设置有转换器,且所述转换器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连接,所述转换器底端设置有主机接口外壳,且所述主机接口外壳与所述转换器相连接,所述主机接口外壳底端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且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主机接口外壳相连接,所述主机接口外壳内部设置有主接口连接器,且所述主接口连接器与所述主机接口外壳相连接,所述主机接口外壳内部前端设置有主接口防水垫,且所述主接口防水垫与所述主机接口外壳相连接,所述转换器外侧设置有防水垫,且所述防水垫与所述转换器相连接,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左侧设置连接有主PCB,且所述主PCB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主体内部靠近所述主PCB右侧设置有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且所述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主体内部靠近所述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右侧设置连接有电池,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右侧设置有壳体防水圈,且所述壳体防水圈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主体右侧设置有上盖,且所述上盖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设置有两个,上端为音频设备接口,下端为充电接口。
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和所述上盖空隙处设置有第二PCB。
优选的,所述防水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水垫对称设置在所述转换器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内部上下两端的所述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均采用直径为2.5mm的立体声接口。
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和外部物体通过所述固定螺丝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智能音频设备,特别对讲机差分音频模式的设备,有效方便地使用通用K型音频配件,有效转换为单端信号工作,如耳机,话咪,避免直接使用差分中的一端带来的POP音,底噪和功耗问题,转换器将转换电路内置在连接器内,并采用可更换模式,适应不同型式的主端机设备,转换器与外界相通相连都做防水处理,设置防水槽和防水圈防水垫结构,保证整体转换器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J1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2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J2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U3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U1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主体;2、转换器;3、主机接口外壳;4、主PCB;5、电池;6、第二PCB;7、壳体防水圈;8、上盖;9、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10、主接口防水垫;11、主接口连接器;12、固定螺丝;13、防水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包括外壳主体1,外壳主体1底端设置有转换器2,且转换器2与外壳主体1相连接,转换器2底端设置有主机接口外壳3,且主机接口外壳3与转换器2相连接,主机接口外壳3底端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12,且固定螺丝12与主机接口外壳3相连接,主机接口外壳3内部设置有主接口连接器11,且主接口连接器11与主机接口外壳3相连接,主机接口外壳3内部前端设置有主接口防水垫10,且主接口防水垫10与主机接口外壳3相连接,转换器2外侧设置有防水垫13,且防水垫13与转换器2相连接,外壳主体1内部左侧设置连接有主PCB4,且主PCB4与外壳主体1相连接,外壳主体1内部靠近主PCB4右侧设置有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且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与外壳主体1相连接,外壳主体1内部靠近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右侧设置连接有电池5,外壳主体1内部右侧设置有壳体防水圈7,且壳体防水圈7与外壳主体1相连接,外壳主体1右侧设置有上盖8,且上盖8与外壳主体1相连接。
具体的,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设置有两个,上端为音频设备接口,下端为充电接口。
具体的,外壳主体1和上盖8空隙处设置有第二PCB6。
具体的,防水垫13设置有两个,两个防水垫13对称设置在转换器2的上下两端。
具体的,外壳主体1内部上下两端的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均采用直径为2.5mm的立体声接口。
具体的,外壳主体1和外部物体通过固定螺丝12相连接。
工作时,接口J1为后端音频配件连接口,属于单端音频输出模式,输出信号为Speaker,其连接配件中的喇叭正极,喇叭负极接地,此为单端,其它信号分别为:MICphone连接配件唛克正极,唛克负极接地或者根据主机需求,也做成差分直接送回到主机端,PTT(Push-to-Talk)是按键控制信号,控制唛克的开启与关断,CHG是选用内置电池时充电用,接口J2为主机端差分信号输入模式,差分对为S+和S-来源于主机输出,MIC是送回主机端的唛克信号。PTTK是主机端识别按键控制信号,电池或主机取电后,经U3-RT9193-33的LDO调节并稳压在3.3V,向转换器2供电,U1的双路运放MAX97220,经过电荷泵产生负电压,加在U1上为正负电压,从而减少U1的噪声。来自于主机的差分音频位号对S+和S-作为U1输入,正负输入端的输入电阻R2和R3等值平衡,均为10kohm,输入电容C14和C15均为0.47uF。输出单端音频信号为SPK,输出反馈电阻R9为10kohm。输出输入放大倍数由R9和R2(及R3)决定,AV=R9/R2,这里不需要放大信号,故R2=R3=R9,放大倍数为1,并且成功将差分输入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由于来自主机的带偏置和载波的差分信号,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经过运算放大器已消除,有效的音频信号被运算放大器放在输出,从而减少了主机功耗,以及单端无法消除的载波噪声等,如果主机端无法提供可用电源,内置锂电池于转换器2中,此时需要当电池5电量不足时对其进行充电,充电电压为5V,由J1的CHG提供,为转换器2更小体积,充电共用音频输出接口的2.5mm立体声接口中的第3,4极,充电管理由图中U2的SG4056执行,由于内置电池容量小,一般为60至100mAh,故充电电流控制在100mA以内,充电电流大小由R13和R14决定,最后,转换器2体积小巧且防水设计,图2的内部结构图可以看到,转换器2所有与外界相接处都在做防水处理,后端连接音频配件的连接器处,与配件连接面有配置防水垫13,与主机相连接的主机接口外壳3表面也配有防水垫硅胶,当与主机连接时,锁紧固定螺丝12起到防水作用,转换器2主体上下壳中间配备壳体防水圈7,上下壳体组装后由锁紧螺丝固定而防水,主机连接器与转换器2接合处,首先设计为完整的圆孔,连接铰链固定胶上下分别装有防水圈,使用与主机连接器和转换器本体均密封,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包括外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底端设置有转换器(2),且所述转换器(2)与所述外壳主体(1)相连接,所述转换器(2)底端设置有主机接口外壳(3),且所述主机接口外壳(3)与所述转换器(2)相连接,所述主机接口外壳(3)底端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12),且所述固定螺丝(12)与所述主机接口外壳(3)相连接,所述主机接口外壳(3)内部设置有主接口连接器(11),且所述主接口连接器(11)与所述主机接口外壳(3)相连接,所述主机接口外壳(3)内部前端设置有主接口防水垫(10),且所述主接口防水垫(10)与所述主机接口外壳(3)相连接,所述转换器(2)外侧设置有防水垫(13),且所述防水垫(13)与所述转换器(2)相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内部左侧设置连接有主PCB(4),且所述主PCB(4)与所述外壳主体(1)相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内部靠近所述主PCB(4)右侧设置有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且所述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与所述外壳主体(1)相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内部靠近所述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右侧设置连接有电池(5),所述外壳主体(1)内部右侧设置有壳体防水圈(7),且所述壳体防水圈(7)与所述外壳主体(1)相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右侧设置有上盖(8),且所述上盖(8)与所述外壳主体(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设置有两个,上端为音频设备接口,下端为充电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和所述上盖(8)空隙处设置有第二PCB(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1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水垫(13)对称设置在所述转换器(2)的上下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内部上下两端的所述音频设备及充电接口(9)均采用直径为2.5mm的立体声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和外部物体通过所述固定螺丝(12)相连接。
CN202222881309.9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Active CN218570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1309.9U CN21857037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1309.9U CN21857037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0378U true CN218570378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8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1309.9U Active CN21857037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0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0114U (zh) 一种基于nfmi技术的蓝牙耳机
WO2017128494A1 (zh) 蓝牙耳机和智能hub音箱底座的组合体
WO2021022978A1 (zh) 一种高效率、稳定通信的充电仓及充电仓的通信方法
CN202551269U (zh) 手机外接的多功能音响装置
CN101170325A (zh) 蓝牙无线麦克风
CN207304859U (zh) 一种双通道主动降噪耳机
CN203574831U (zh) 耳塞式耳机
CN218570378U (zh) 一种音频差分转单端转换器
CN205960378U (zh) 一种音频转换器
CN207720371U (zh) 基于电源线通信的蓝牙耳机
CN205454036U (zh) 一种耳机转换器及耳机
CN205812334U (zh) 一种一体封装的蓝牙耳机模块
CN213186454U (zh) 一种无线麦克风
CN207399470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移动音箱
CN210536724U (zh) 一种手机壳音响
CN202737537U (zh) 一种带音响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充电装置
CN205987298U (zh) 助听耳机
CN103414070B (zh) 一种音频信号接收及转接装置
CN215379198U (zh) 一种8g骨传导耳机
CN219304830U (zh) 一种可降噪的对讲机
CN219761017U (zh) 一种对讲机用智能降噪手咪
CN206004900U (zh) 扬声设备及终端组件
CN220383223U (zh) 一种蓝牙助听系统及蓝牙助听器
CN212486696U (zh) 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无线蓝牙耳机
CN217849429U (zh) 无线音频数字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