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7787U -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67787U CN218567787U CN202222849603.1U CN202222849603U CN218567787U CN 218567787 U CN218567787 U CN 218567787U CN 202222849603 U CN202222849603 U CN 202222849603U CN 218567787 U CN218567787 U CN 2185677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connecting part
- shading
- backlight
- rub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背光源包括胶铁、包边胶和灯条,以及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胶铁中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片和遮光胶;胶铁设置有用于装配灯条的胶铁光源端;灯条包括胶铁连接部和导光连接部,胶铁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胶铁光源端上,导光连接部设置于导光板上;遮光胶设置有遮光光源端,遮光光源端设置于导光连接部上;包边胶包覆于胶铁光源端的底面和侧面,以及包覆于胶铁连接部和遮光光源端上。通过控制导光板以外的灯条上端仅仅覆盖包边胶,降低光源端处的叠加面积,既降低了背光源的光源端的厚度,进避免损伤所述液晶玻璃的结构,又保障了背光源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设备和移动终端越来越倾向于超薄化趋势,对于显示设备和移动终端的显示核心部件背光源也需要满足超薄化需求;但是,现有背光源结构为了避免出现光源端亮度不均的显示不良问题,往往是需要将遮光胶延伸至所述胶铁的端部,进而整体覆盖光源端,然后为了保障灯条的装配稳定性,又通过包边胶将光源端的胶铁、灯条和遮光胶整体包覆在一起,但是这就导致了包边胶和遮光胶在光源端的重叠,进而增加了背光源的厚度,并且在应用于背光模组时,该位置高度高于背光源其他位置,也容易导致液晶玻璃结构受损。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背光源包边胶和遮光胶无法满足超薄化需求,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源包边胶和遮光胶无法满足超薄化需求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光源,其包括:
胶铁、包边胶和灯条,以及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胶铁中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片和遮光胶;
所述胶铁设置有用于装配灯条的胶铁光源端;
所述灯条包括胶铁连接部和导光连接部,所述胶铁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胶铁光源端上,所述导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
所述遮光胶设置有遮光光源端,遮光光源端设置于所述导光连接部上;
所述包边胶包覆于所述胶铁光源端的底面和侧面,以及包覆于所述胶铁连接部和遮光光源端上。
可选的,所述包边胶包括:
胶铁底面连接部,所述胶铁底面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胶铁光源端的底端面上;
侧面连接部,所述侧面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胶铁光源端的侧端面和灯条的侧端面上;
灯条连接部,所述灯条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胶铁连接部上;
遮光连接部,所述遮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遮光光源端上。
可选的,所述遮光胶还包括遮光本体,所述遮光光源端设置于所述遮光本体朝向所述灯条的一端;其中,所述遮光连接部覆盖于所述遮光光源端,以及覆盖与所述遮光本体与所述遮光光源端连接处,所述遮光连接部和所述遮光光源端相对所述遮光本体的叠加高度为0.07±0.001mm。
可选的,所述灯条包括:
FPC膜片,所述胶铁连接部和导光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FPC膜片的两端处;
若干LED芯片,若干所述LED芯片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FPC膜片上;
其中,若干所述LED芯片均位于所述胶铁连接部和导光连接部之间,且均与所述导光板的侧端面抵接。
可选的,所述增光片包括自下至上依次一体成型的下增光层和上增光层。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丝印油墨层,所述丝印油墨层设置于所述扩散片朝向所述导光板的端面上,且位于靠近所述灯条的一端处;
扩散黑条,所述扩散黑条设置于所述扩散片背离所述导光板的端面上,且位于靠近所述灯条的一端处。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源。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源。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源。
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通过控制胶铁光源端处的包边胶和遮光胶的相对位置,具体的将遮光胶仅仅延伸到导光板靠近灯条的一端的上端的灯条上,然后在将包边胶直接包覆在灯条的其它区域上,并且同时包覆灯条上的遮光胶,进而使得导光板以外的灯条上端仅仅覆盖包边胶,而不同时覆盖遮光胶和包边胶,进而有效的降低光源端处的叠加面积,既降低了背光源的光源端的厚度,进避免损伤所述液晶玻璃的结构,又保障了背光源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背光源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背光源;11、胶铁;12、包边胶;13、灯条;14、反射片;15、导光板;16、扩散片;17、增光片;18、遮光胶;111、胶铁光源端;121、胶铁底面连接部;122、侧面连接部;123、灯条连接部;124、遮光连接部;131、胶铁连接部;132、导光连接部;133、FPC膜片;134、LED芯片;181、遮光光源端;182、遮光本体;191、丝印油墨层;192、扩散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他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背光源10,其包括:胶铁11、反射片14、导光板15、扩散片16、增光片17、遮光胶18、包边胶12和灯条13;所述反射片14、导光板15、扩散片16、增光片17和遮光胶18依次自下至上设置于所述胶铁11中;所述胶铁11设置有用于装配灯条13的胶铁光源端111;所述灯条13包括胶铁连接部131和导光连接部132,所述胶铁连接部131设置于所述胶铁光源端111上,所述导光连接部132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5上;所述遮光胶18设置有遮光光源端181,遮光光源端181设置于所述导光连接部132上,也就是说,所述遮光胶18不在延伸覆盖在所述胶铁光源端111的端部,进而有效的降低所述包边胶12与所述遮光胶18的叠加面积;所述包边胶12包覆于所述胶铁光源端111的底面和侧面,以及包覆于所述胶铁连接部131和遮光光源端181上。
可以理解,通过控制胶铁光源端111处的包边胶12和遮光胶18的相对位置,具体的将遮光胶18仅仅延伸到导光板15靠近灯条13的一端的上端的灯条13上,然后在将包边胶12直接包覆在灯条13的其它区域上,并且同时包覆灯条13上的遮光胶18,进而使得导光板15以外的灯条13上端仅仅覆盖包边胶12,而不同时覆盖遮光胶18和包边胶12,进而有效的降低光源端处的叠加面积,既降低了背光源10的光源端的厚度,进避免损伤所述液晶玻璃的结构,又保障了背光源1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边胶12包括:胶铁底面连接部121、侧面连接部122、灯条连接部123和遮光连接部124;所述胶铁底面连接部121连接于所述胶铁光源端111的底端面上;所述侧面连接部122连接于所述胶铁光源端111的侧端面和灯条13的侧端面上;所述灯条连接部123连接于所述胶铁连接部131上;所述遮光连接部124连接于所述遮光光源端181上。可知,所述包边胶12以近似U形结构包覆于所述背光源10的光源端,进而有效的将所述灯条13和遮光胶18固定于所述胶铁11上,在保障降低所述背光源10的厚度的同时,提升所述背光源10的装配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胶18还包括遮光本体182,所述遮光光源端181设置于所述遮光本体182朝向所述灯条13的一端;其中,所述遮光连接部124覆盖于所述遮光光源端181,以及覆盖与所述遮光本体182与所述遮光光源端181连接处,所述遮光连接部124和所述遮光光源端181相对所述遮光本体182的叠加高度为0.07±0.001mm。可知,所述包边胶12与所述遮光胶18仅仅在所述导光板15上部的局部区域有重叠,并且位于导光板15厚度变薄过渡区,进而可以相对于现有背光源10可以降低30%左右的厚度,进一步的提升所述背光源10的顶面的平整性,避免损伤所述液晶玻璃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灯条13包括:FPC膜片133和若干LED芯片134,所述胶铁连接部131和导光连接部132分别设置于所述FPC膜片133的两端处,进而有效的增加所述FPC膜片133的装配稳定性;若干所述LED芯片134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FPC膜片133上;其中,若干所述LED芯片134均位于所述胶铁连接部131和导光连接部132之间,且均与所述导光板15的侧端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光片17包括自下至上依次一体成型的下增光层和上增光层。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所述增光片17的厚度,更进一步的降低所述背光源10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源10还包括:丝印油墨层191和扩散黑条192;所述丝印油墨层191设置于所述扩散片16朝向所述导光板15的端面上,且位于靠近所述灯条13的一端处;所述扩散黑条192设置于所述扩散片16背离所述导光板15的端面上,且位于靠近所述灯条13的一端处。通过设置所述丝印油墨层191和扩散黑条192,进而有效的避免所述背光源10的光源端出现灯眼或亮线等亮度显示不良的问题,进而保障所述背光源10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中所述的背光源10。所述背光模组通过采用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源10,进而能够在有效的降低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并且避免损伤所述液晶玻璃的结构。
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中所述的背光源10。所述显示设备通过采用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源10,而能够在有效的降低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并且避免损伤所述液晶玻璃的结构。
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中所述的背光源10。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采用如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源10,而能够在有效的降低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并且避免损伤所述液晶玻璃的结构。
综上,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所述背光源包括:胶铁、包边胶和灯条,以及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胶铁中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片和遮光胶;所述胶铁设置有用于装配灯条的胶铁光源端;所述灯条包括胶铁连接部和导光连接部,所述胶铁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胶铁光源端上,所述导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遮光胶设置有遮光光源端,遮光光源端设置于所述导光连接部上;所述包边胶包覆于所述胶铁光源端的底面和侧面,以及包覆于所述胶铁连接部和遮光光源端上。通过控制胶铁光源端处的包边胶和遮光胶的相对位置,具体的将遮光胶仅仅延伸到导光板靠近灯条的一端的上端的灯条上,然后在将包边胶直接包覆在灯条的其它区域上,并且同时包覆灯条上的遮光胶,进而使得导光板以外的灯条上端仅仅覆盖包边胶,而不同时覆盖遮光胶和包边胶,进而有效的降低光源端处的叠加面积,既降低了背光源的光源端的厚度,进避免损伤所述液晶玻璃的结构,又保障了背光源的显示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铁、包边胶和灯条,以及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胶铁中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片和遮光胶;
所述胶铁设置有用于装配灯条的胶铁光源端;
所述灯条包括胶铁连接部和导光连接部,所述胶铁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胶铁光源端上,所述导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
所述遮光胶设置有遮光光源端,遮光光源端设置于所述导光连接部上;
所述包边胶包覆于所述胶铁光源端的底面和侧面,以及包覆于所述胶铁连接部和遮光光源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胶包括:
胶铁底面连接部,所述胶铁底面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胶铁光源端的底端面上;
侧面连接部,所述侧面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胶铁光源端的侧端面和灯条的侧端面上;
灯条连接部,所述灯条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胶铁连接部上;
遮光连接部,所述遮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遮光光源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还包括遮光本体,所述遮光光源端设置于所述遮光本体朝向所述灯条的一端;其中,所述遮光连接部覆盖于所述遮光光源端,以及覆盖与所述遮光本体与所述遮光光源端连接处,所述遮光连接部和所述遮光光源端相对所述遮光本体的叠加高度为0.07±0.0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包括:
FPC膜片,所述胶铁连接部和导光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FPC膜片的两端处;
若干LED芯片,若干所述LED芯片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FPC膜片上;
其中,若干所述LED芯片均位于所述胶铁连接部和导光连接部之间,且均与所述导光板的侧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片包括自下至上依次一体成型的下增光层和上增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丝印油墨层,所述丝印油墨层设置于所述扩散片朝向所述导光板的端面上,且位于靠近所述灯条的一端处;
扩散黑条,所述扩散黑条设置于所述扩散片背离所述导光板的端面上,且位于靠近所述灯条的一端处。
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8.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49603.1U CN218567787U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49603.1U CN218567787U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67787U true CN218567787U (zh) | 2023-03-03 |
Family
ID=85319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49603.1U Active CN218567787U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67787U (zh) |
-
2022
- 2022-10-26 CN CN202222849603.1U patent/CN2185677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87744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0082961B (zh) | 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859358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uniform luminance | |
US20190129229A1 (en) | Narrow fr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6896578A (zh) |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17094840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13625488A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1258138A (zh) | 液晶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面板 | |
CN106970485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18567787U (zh) |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218332998U (zh) | 一种背光源结构、移动终端和显示设备 | |
CN114220358B (zh) | 拼接屏及显示终端 | |
CN113641039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20240160065A1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plicing display device | |
CN113744645B (zh) | 显示设备 | |
KR101992891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11294116B2 (en) |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diffusion fil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0295069U (zh) | 一种窄边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 |
CN216902109U (zh) | 一种fpc膜片、背光源、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213814206U (zh) | 窄边框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218848512U (zh) | 一种具有轻薄包边结构的液晶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219245901U (zh) | 一种短光程背光结构、液晶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218567786U (zh) | 一种遮光胶、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218567785U (zh) | 一种全面屏背光源、液晶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219435471U (zh) | 一种窄边框背光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