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7783U - 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7783U
CN218567783U CN202222684198.2U CN202222684198U CN218567783U CN 218567783 U CN218567783 U CN 218567783U CN 202222684198 U CN202222684198 U CN 202222684198U CN 218567783 U CN218567783 U CN 218567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lamp beads
light
beads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841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雪
张亚珂
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uarui Intelligent Light Display Co ltd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uarui Intelligent Light Display Co ltd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uarui Intelligent Light Display Co ltd,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uarui Intelligent Light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841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7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7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7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背光单元包括基板和多个灯珠;基板划分为背光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周边区域围绕背光显示区域,灯珠包括多个第一灯珠和多个第二灯珠,第一灯珠设置于基板的背光显示区域,第二灯珠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域,用于补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的亮度。本方案通过使周边区域设置的第二灯珠发出的光去补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设置的第一灯珠发出的光,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的第一灯珠也可以受到四周的灯光亮度补偿,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亮度保持一致,从而使背光显示区域整体的亮度均匀。

Description

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单元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单元的功能在于供应足够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的显示影像。但是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的背光单元主要分为直下式背光和侧入式背光两种。其中直下式背光由于搭配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分区显示技术,能够实现高清显示,具有更高的色域、亮度、对比度,已成为高端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常规的直下式背光是将LED呈矩阵排列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正下方以直接形成面光源,背光中各个区域的LED灯珠间距保持均匀一致,但是由于靠近背光边缘的LED一侧是没有相邻LED灯的,从而导致背光边缘区域亮度比中心区域亮度低,显示屏出现亮度不均的现象,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以解决背光单元背光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区域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其包括基板和多个灯珠;所述基板划分为背光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围绕所述背光显示区域,所述灯珠包括多个第一灯珠和多个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背光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灯珠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域,用于补偿所述背光显示区域边缘的亮度。
可选地,所述背光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分区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第一灯珠;所述第二灯珠围绕所述第一灯珠设置,所述第二灯珠与相邻的所述发光分区内的所述第一灯珠串联。
可选地,所述第二灯珠与相邻的所述发光分区内的所述第一灯珠串联形成第一灯串;所述周边区域包括边缘区域、以及相邻边缘区域的顶角区域,所述顶角区域的每个所述第一灯串中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大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每个所述第一灯串中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
可选地,所述背光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分区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第一灯珠;所述第二灯珠围绕所述第一灯珠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灯珠串联为多个第二灯串。
可选地,所述第二灯串中第二灯珠的数量小于所述发光分区中第一灯珠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周边区域包括边缘区域、以及相邻边缘区域的顶角区域,所述顶角区域的每个所述第二灯串中所述第二灯珠数量大于等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每个所述第二灯串中所述第二灯珠数量。
可选地,沿第一方向,所述发光分区包括m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第一灯珠;沿第二方向,所述发光分区包括n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第一灯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仅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所述边缘区域连接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m;
仅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所述边缘区域连接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n;
所述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所述顶角区域连接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m+n+1。
可选地,沿第一方向,所述发光分区包括P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第一灯珠;沿第二方向,所述发光分区包括Q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第一灯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顶角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1,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顶角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或者,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顶角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顶角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1。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驱动芯片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出的背光单元;
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发光;
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均包括MiniLED。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基板划分为背光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并且周边区域围绕背光显示区域。由此,可以使周边区域设置的第二灯珠发出的光去补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设置的第一灯珠发出的光,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的第一灯珠也可以受到四周的灯光亮度补偿,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亮度一致,从而使背光显示区域整体的亮度均匀。另外,本方案的背光单元并未采用传统丝印荧光材料的技术手段实现解决背光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因此不会极大地增加背光单元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处于显示区域非边缘处的灯珠的灯光亮度补偿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处于显示区域边缘处的灯珠的灯光亮度补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发光板包括基板10和多个灯珠。其中,基板10包括显示区域11和边框区域12,多个灯珠20呈阵列式设置于显示区域11。
其中,处于显示区域11边缘处的灯珠20四周无法受到均匀的灯光亮度补偿,而处于显示区域11非边缘处的灯珠20四周可以受到均匀的灯光亮度补偿,因此会导致显示区域11边缘亮度和非边缘区域亮度不均匀。
示例性地,图2为图1中处于显示区域非边缘处的灯珠的灯光亮度补偿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中间的灯珠21为设置在显示区域11非边缘处的灯珠,位于中间的灯珠21亮度主要会受到上侧灯珠22、下侧灯珠23、左侧灯珠24以及右侧灯珠25的亮度补偿。图3为图1中处于显示区域边缘处的灯珠的灯光亮度补偿示意图,示例性的,仅给出图1中左侧边缘处灯珠的灯光亮度补偿示意图,如图3所示,灯珠26为设置在显示区域11边缘处的灯珠,灯珠26亮度主要会受到上侧灯珠27、下侧灯珠28以及右侧灯珠29的亮度补偿。对比图2和图3可知,设置在显示区域11边缘的灯珠26与设置在显示区域11中间的灯珠21相比,边缘灯珠26只能受到下侧灯珠28、上侧灯珠27以及右侧灯珠29的亮度补偿,其左侧没有灯珠的亮度补偿,因此会造成发光板显示区域11边缘亮度和非边缘区域亮度不均匀。
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在显示区域边缘做丝印的方式,以解决发光板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区域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也就是通过丝印技术在显示区域边缘丝印荧光材料,以增强显示区域边缘的亮度,从而解决发光板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区域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但是,丝印价格昂贵,会极大增加发光板的制造成本。
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背光单元,以解决背光单元背光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区域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并且不会极大地增加背光单元的制造成本。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背光单元包括基板110和多个灯珠120;基板110划分为背光显示区域111和周边区域112,周边区域112围绕背光显示区域111,灯珠120包括多个第一灯珠121和多个第二灯珠122,第一灯珠121设置于基板110的背光显示区域111,第二灯珠122设置于基板110的周边区域112,用于补偿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的亮度。
其中,背光单元主要由基板110和灯珠120构成,灯珠120呈阵列式排布在基板110上,且相邻灯珠120之间的距离相等,以提高背光单元发光亮度的均匀性。
具体地,基板110主要划分为背光显示区域111和周边区域112两大区域。周边区域112围绕背光显示区域111设置,第一灯珠121设置于背光显示区域111,第二灯珠122设置于周边区域112,也就是第二灯珠122围绕第一灯珠121设置。由此,第二灯珠122发出光的亮度可以补偿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的亮度,使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的第一灯珠121也可以受到四周的灯光亮度补偿,使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亮度和非边缘亮度一致,从而使背光显示区域111整体的亮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基板110划分为背光显示区域111和周边区域112,并且周边区域112围绕背光显示区域111。由此,可以使周边区域112设置的第二灯珠122发出的光去补偿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设置的第一灯珠121发出的光,使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的第一灯珠121也可以受到四周的灯光亮度补偿,使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亮度和非边缘亮度一致,从而使背光显示区域111整体的亮度均匀。另外,本方案的背光单元并未采用传统丝印荧光材料的技术手段实现解决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亮度和非边缘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因此不会极大地增加背光单元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背光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分区,每个发光分区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围绕第一灯珠设置,第二灯珠与相邻的发光分区内的第一灯珠串联。
具体地,每一发光分区的大小、形状、尺寸以及每一发光分区设置的第一灯珠均相等,相邻分区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第一灯珠之间的距离,所有发光分区呈阵列式排布。其中,每一发光分区至少包括两个第一灯珠,并且每一发光分区包括的所有的第一灯珠串联连接。另外,分布于背光显示区边缘的发光分区包括的第一灯珠与相邻的第二灯珠串联连接。
示例性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每一发光分区1111包括四个第一灯珠121,处于背光显示区域111边缘的发光分区1111内的第一灯珠121与相邻的第二灯珠122串联。处于背光显示区域111非边缘的发光分区1111内的四个第一灯珠121串联。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二灯珠与相邻的发光分区内的第一灯珠串联形成第一灯串;周边区域包括边缘区域、以及相邻边缘区域的顶角区域,顶角区域的每个第一灯串中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大于边缘区域的每个第一灯串中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
其中,分区内第一灯珠呈矩阵排列,若沿发光分区的长度方向,发光分区每行的第一灯珠数量为X,若沿发光分区的宽度方向,发光分区每列的第一灯珠数量为Y,则发光分区的第一灯珠的数量为X*Y。第二灯珠与相邻的发光分区内的第一灯珠串联形成第一灯串,顶角区域的每个第一灯串中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为(X+1)*(Y+1),边缘区域的每个第一灯串中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为(X+1)*Y或X*(Y+1)。由此可知,顶角区域的每个第一灯串中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大于边缘区域的每个第一灯串中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
示例性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图6,发光分区1111包括的第一灯珠121呈2*2矩阵排布。其中,顶角区域1122的每个第一灯串131中第一灯珠121和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之和为9,边缘区域1121的每个第一灯串131中第一灯珠121和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之和为6。显然,顶角区域1122的每个第一灯串131中第一灯珠121和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之和大于边缘区域1121的每个第一灯串131中第一灯珠121和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之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沿第一方向,发光分区包括m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灯珠;沿第二方向,发光分区包括n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灯珠;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仅沿第一方向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边缘区域连接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m;仅沿第二方向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边缘区域连接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n;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顶角区域连接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m+n+1。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5-图6,第一方向A为发光分区1111长度方向,第二方向B为发光分区1111宽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发光分区1111包括2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灯珠121;沿第二方向,发光分区1111包括2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灯珠121;仅沿第一方向发光分区1111与其相邻的边缘区域1121连接的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为2;仅沿第二方向发光分区1111与其相邻的边缘区域1121连接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2;发光分区1111与其相邻的顶角区域1122连接的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为5。
可选地,背光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分区,每个发光分区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围绕第一灯珠设置,多个第二灯珠串联为多个第二灯串。
具体地,每一发光分区的大小、形状、尺寸以及每一发光分区设置的第一灯珠均相等,相邻分区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第一灯珠之间的距离,所有发光分区呈阵列式排布。其中,每一发光分区至少包括两个第一灯珠,并且每一发光分区包括的第一灯珠串联连接。周边区域设置的第二灯珠围绕第一灯珠设置,由此第二灯珠发出的光可以补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的亮度,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的第一灯珠也可以受到四周的灯光亮度补偿,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亮度一致,从而使背光显示区域整体的亮度均匀。周边区域设置的第二灯珠串联连接形成第二灯串。
示例性,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每一发光分区1111包括四个第一灯珠121,每一发光分区1111内的四个第一灯珠121串联。周边区域112内的相邻的两个或三个第二灯珠122串联为多个第二灯串132。可选地,第二灯串132中第二灯珠122的数量小于发光分区1111中第一灯珠121的数量。
具体地,由于第二灯串132中第二灯珠122的数量小于发光分区1111中第一灯珠121的数量,由此第二灯串132所需的最大补偿电压不会超过一个发光分区1111所需的最大补偿电压,第二灯串132可以与发光分区1111共用公共电极,第二灯串132的亮度会随着发光分区1111亮度的变化而变化。
可选的,周边区域包括边缘区域、以及相邻边缘区域的顶角区域,顶角区域的每个第二灯串中第二灯珠数量大于等于边缘区域的每个第二灯串中第二灯珠数量。
示例性,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图9,发光分区1111包括的第一灯珠121呈2*2矩阵排布。其中,顶角区域1122的每个第二灯串132中第二灯珠122数量为2或3,边缘区域1121的每个第二灯串132中第二灯珠122数量为2,显然顶角区域1122的每个第二灯串132中第二灯珠122数量大于等于边缘区域1121的每个第二灯串132中第二灯珠122数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沿第一方向,发光分区包括P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灯珠;沿第二方向,发光分区包括Q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灯珠;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沿第一方向,边缘区域的第二灯串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沿第二方向,边缘区域的第二灯串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沿第一方向,顶角区域的第二灯串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1,沿第二方向,顶角区域的第二灯串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或者,沿第一方向,顶角区域的第二灯串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沿第二方向,顶角区域的第二灯串的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1。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7-图9,第一方向A为发光分区1111长度方向,第二方向B为发光分区1111宽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发光分区包括2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灯珠121;沿第二方向,发光分区1111包括2个等间距排布的第一灯珠121;图7和图8中,沿第一方向,边缘区域1121的第二灯串132的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为2。沿第二方向,边缘区域1121的第二灯串132的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为2。图8中,沿第一方向,顶角区域1122的第二灯串132的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为2,沿第二方向,顶角区域1122的第二灯串132的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为3。图9中,沿第一方向,顶角区域1122的第二灯串132的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为3,沿第二方向,顶角区域1122的第二灯串132的第二灯珠122的数量为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显示面板001包括驱动芯片003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002。驱动芯片003用于驱动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发光;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均包括MiniLED。
其中,驱动芯片003与背光单元002连接,驱动芯片003用于给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提供公共电极补偿电压,使第一灯珠发光和第二灯珠同时发光,实现第二灯珠对显示区域边缘处的第一灯珠的发光亮度进行补偿,使背光显示区域边缘亮度和非边缘亮度一致,从而使背光显示区域整体的亮度均匀。
此外,该显示面板001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002,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002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显示装置004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1,而显示面板001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单元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多个灯珠;所述基板划分为背光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围绕所述背光显示区域,所述灯珠包括多个第一灯珠和多个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背光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灯珠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域,用于补偿所述背光显示区域边缘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分区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第一灯珠;所述第二灯珠围绕所述第一灯珠设置,所述第二灯珠与相邻的所述发光分区内的所述第一灯珠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珠与相邻的所述发光分区内的所述第一灯珠串联形成第一灯串;所述周边区域包括边缘区域、以及相邻边缘区域的顶角区域,所述顶角区域的每个所述第一灯串中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大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每个所述第一灯串中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分区,每个所述发光分区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第一灯珠;所述第二灯珠围绕所述第一灯珠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灯珠串联为多个第二灯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串中第二灯珠的数量小于所述发光分区中第一灯珠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包括边缘区域、以及相邻边缘区域的顶角区域,所述顶角区域的每个所述第二灯串中所述第二灯珠数量大于等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每个所述第二灯串中所述第二灯珠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发光分区包括m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第一灯珠;沿第二方向,所述发光分区包括n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第一灯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仅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所述边缘区域连接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m;
仅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所述边缘区域连接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n;
所述发光分区与其相邻的所述顶角区域连接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m+n+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发光分区包括P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第一灯珠;沿第二方向,所述发光分区包括Q个等间距排布的所述第一灯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顶角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1,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顶角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或者,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顶角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P,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顶角区域的所述第二灯串的所述第二灯珠的数量为Q+1。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芯片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
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发光;
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均包括MiniLED。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22684198.2U 2022-10-10 2022-10-10 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8567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4198.2U CN218567783U (zh) 2022-10-10 2022-10-10 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4198.2U CN218567783U (zh) 2022-10-10 2022-10-10 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7783U true CN218567783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84198.2U Active CN218567783U (zh) 2022-10-10 2022-10-10 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7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913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ド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430088B2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4855934B2 (ja) 切り換え可能な2d/3dディスプレイ
US20100060820A1 (en) Screen structure for field emission device backlighting unit
CN106033656A (zh) 显示装置
US20070058358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678950A (zh) 有源矩阵驱动显示器和使用其的图像显示方法
CN1822288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218567783U (zh) 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20210157093A (ko) 마이크로 발광소자를 포함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261881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JP5307766B2 (ja) 電界放出装置
KR10208887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19609391U (zh) Led灯板及显示装置
US9733515B2 (en) Backlight unit
US9835903B2 (en) Backlight unit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white color coordinate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white color coordinate areas,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81845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led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0744633B1 (ko) 유기발광소자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포함하는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343567B1 (ko) 전계 방출 장치
KR101354226B1 (ko) 발광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면광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유닛
US8008848B2 (en) Field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EP4092658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micro led module
KR100823479B1 (ko) 발광 장치와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장치
KR20080025904A (ko) 면광원 장치, 그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유닛
CN114402254A (zh) 显示系统和用于操作显示系统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