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9591U -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9591U
CN218559591U CN202222946030.4U CN202222946030U CN218559591U CN 218559591 U CN218559591 U CN 218559591U CN 202222946030 U CN202222946030 U CN 202222946030U CN 218559591 U CN218559591 U CN 218559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box
box
plate
hole
inn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60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涛
招志峰
刘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ommy Yixuan Consumer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ommy Yixuan Consumer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ommy Yixuan Consumer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ommy Yixuan Consumer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60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9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9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9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涉及日用品包装技术领域。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包括外盒和内盒,所述内盒通过所述外盒的开口以抽拉方式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盒内;所述内盒上设置有插口,插口包含端部向内盒外部延伸的弹性插舌;所述外盒上设置有通孔和取出凹口,所述外盒内壁上设置有卡销;所述通孔设置于卡销的一侧,取出凹口设置于卡销的另一侧;所述通孔与弹性插舌位置对应,所述弹性插舌的端部抵接卡销。本实用新型需要进行按压的同时,将内盒通过取出凹口抽出,才能够将纸盒打开,防止儿童误开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日用品包装盒,如洗衣凝珠的包装盒多是塑料或塑料和纸的复合袋,使用后难以降解,不利于环保;而且,通常是采用卡扣和拉链进行开启,实际使用中容易被儿童开启,进而出现儿童误食等安全事故。
因此,急需研究一种纸盒,具有防儿童开启的结构,能够防止儿童误开、误食,既安全又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利用外盒的通孔和内盒的插舌,以及外盒和内盒的折叠板的限位设计,还有外盒的取出凹口设置使得需要进行按压的同时,将内盒通过取出凹口抽出,才能够将纸盒打开,防止儿童误开情况的发生。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包括外盒和内盒,所述内盒通过所述外盒的开口以抽拉方式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盒内;
所述内盒上设置有插口,插口包含端部向内盒外部延伸的弹性插舌;
所述外盒上设置有通孔和取出凹口,所述外盒内壁上设置有卡销;所述通孔设置于卡销的一侧,取出凹口设置于卡销的另一侧;
所述通孔与弹性插舌位置对应,所述弹性插舌的端部抵接卡销。
优选的,所述外盒包括外盒主板,所述通孔设置于外盒主板上。
优选的,所述插口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外盒主板包括第一外盒主板和第二外盒主板,所述第一外盒主板和第二外盒主板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上;所述插口包括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中包含端部向内盒外部延伸的第一弹性插舌,所述第二插口中包含端部向内盒外部延伸的第二弹性插舌;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弹性插舌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弹性插舌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取出凹口包括第一取出凹口和第二取出凹口,所述第一取出凹口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上,所述第二取出凹口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上。
优选的,所述外盒包含外盒折叠主板,所述外盒折叠主板向外盒的内部折叠,外盒折叠主板的端部为所述的卡销。
优选的,所述外盒还包括外盒主板、外盒底板和外盒左侧板,所述外盒底板和外盒主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外盒的底面;所述外盒左侧板和外盒主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外盒的左侧面。
优选的,所述内盒还包括内盒主板、内盒底板、内盒左侧板和内盒右侧板,所述插舌设置于内盒主板上;所述内盒左侧板与内盒主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的左侧面;所述内盒底板与内盒左侧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的底面;所述内盒右侧板与内盒底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内盒主板包括第一内盒主板和第二内盒主板,所述第一内盒主板和第二内盒主板相对应;所述第一插口设置于第一内盒主板,第二插口设置于第二内盒主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利用外盒的通孔和内盒的插舌,以及外盒和内盒的折叠板的限位设计,使得需要进行按压才能够将纸盒抽出;同时外盒的取出凹口使得在未进行按压的情况下,难以暴力取出内盒,进一步防止儿童误开情况的发生。同时,该纸盒用后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盒的拆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盒的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盒的拆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盒的拆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27549010000041
Figure BDA000392754901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竖直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包括外盒1和内盒2,内盒2通过外盒1的开口以抽拉方式滑动套设于外盒1内,实现纸盒的开合。
内盒2上设置有插口21,插口21包含端部向内盒2外部延伸的弹性插舌;外盒1上设置有通孔11和取出凹口12,所述外盒内壁上设置有卡销;所述通孔11设置于卡销的一侧,取出凹口12设置于卡销的另一侧;所述通孔11与弹性插舌位置对应,所述弹性插舌的端部抵接卡销。
当内盒2的插口21的弹性插舌与外盒内壁的卡销相抵接时,内盒2和外盒1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可以通过通孔11按压内盒2的插口21,使内盒2的弹性插舌与外盒1内壁的卡销相互错开,实现解锁。
具体的,在按压的同时,通过取出凹口12将内盒2抽出,才可实现内盒2与外盒1的抽离、分开。即通过通孔11进行按压的操作与通过取出凹口12将内盒2抽出的操作同时进行,才能实现内盒2与外盒1的抽离、分开。
优选的,内盒的长度h小于等于外盒的长度H,同时大于或等于外盒的长度减去取出凹口的长度,即H-n≤h≤H;更为优选的,内盒的长度h小于外盒的长度H,同时大于外盒的长度减去取出凹口的长度,即H-n<h<H;当纸盒闭合时,内盒2完全嵌套于外盒1内,难以暴力取出,能够防止儿童暴力拆卸将纸盒打开。
对于外盒1内壁的卡销,可以通过在外盒1的内壁粘黏塑料、硬质纸等材料形成凸起,构成卡销结构,也可以通过外盒1的纸板向内折叠,形成凸痕。同时,还可以设置多条卡销,以达到限定内盒2抽拉位置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内盒2和外盒1的自锁和解锁,也能够限定内盒2的抽出程度,防止内盒2完全抽出从而导致内盒2内装有的物质倒出。
优选的,外盒1设置有外盒折叠主板181,外盒折叠主板181向外盒1的内部折叠,外盒折叠主板181的端部为所述的卡销。
所述外盒折叠主板181包含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所述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设置于内盒2抽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设置于内盒2抽拉方向的另一侧。
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向外盒1内壁折叠,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的端部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的端部均构成卡销结构,为所述卡销。所述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的端部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的端部的卡销相对应。
优选的,插口21包括第一插口211和第二插口212,第一插口211包含端部向内盒2外部延伸的第一弹性插舌,第一弹性插舌能够与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抵接;第二插口212包含端部向内盒2外部延伸的第二弹性插舌,第二弹性插舌能够与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抵接。
外盒1设置有通孔11和取出凹口12,具体的,外盒1包括外盒主板13,所述外盒主板13包括第一外盒主板131和第二外盒主板132,第一外盒主板131和第二外盒主板132相对应;所述通孔11和取出凹口12均设置于外盒主板上13。
进一步的,通孔11包括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第一外盒主板131设置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设置于外盒1内壁的卡销的一侧,位于第一外盒主板131上远离开口的一侧。
第二外盒主板132设置有第二通孔112,第二通孔112设置于外盒1内壁的卡销的一侧,位于第二外盒主板132上远离开口的一侧。
第一通孔111与第一弹性插舌位置对应,第二通孔112与第二弹性插舌位置对应。
具体的,第一弹性插舌弹性突出,可以顶住第一通孔111,并且与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抵接;同时,第二弹性插舌弹性突出,顶住第二通孔112与卡销抵接,并且与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抵接,实现自锁;因此,同时按压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进而按压第一弹性插舌和第二弹性插舌,使得插口21与卡销分离,即插口21与外盒折叠主板281形成的卡销错开,实现解锁。
具体的,按压通孔11处,使得内盒2的弹性插舌与外盒1内壁的外盒折叠主板281形成的卡销分离,同时通过取出凹口12抽拉内盒2,将内盒2从外盒1内抽出,开启纸盒。优选的,所述通孔11的尺寸大于成年人拇指大小,取出凹口12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成人拇指大小,为内盒2抽出提供着力点,但是为了防止儿童暴力拆开,其尺寸大小要小于限定年龄的儿童手掌大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可以不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两者形成的卡销不对应,且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更靠近开口时,可以仅设置一个通孔11(即第一通孔111,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131上,与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位置对应)以及两个插口21(即包括第一插口211和第二插口212),具体的,在内盒2的抽出过程中,先通过第一通孔111按压第一弹性插舌,使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与第一弹性插舌错开,然后第二弹性插舌能沿拉出方向与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抵接,以限制所述内盒2从所述外盒1中完全抽出;即内盒2可在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两者形成的卡销不对应,且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更靠近开口时,可以仅设置一个通孔11(即第二通孔112,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132上,与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位置对应)以及两个插口21(即包括第一插口211和第二插口212);在内盒2的抽出过程中,先通过第二通孔112按压第二弹性插舌,使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与第二弹性插舌错开,然后第一弹性插舌能沿拉出方向与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抵接,以限制所述内盒2从所述外盒1中完全抽出,即内盒2可在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不对应时,可以仅设置两个通孔11(即包括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以及两个插口21(即包括第一插口211和第二插口212),此时,能够实现内盒2与外盒1的自锁、解锁,且解锁后能够通过卡销使得内盒2部分抽出,然后经过再次解锁,使得内盒2完全抽出。具体的,当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更靠近开口时,在内盒2的抽出过程中,先通过第一通孔111按压第一弹性插舌,使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与第一弹性插舌错开,完成第一次解锁,然后第二弹性插舌能沿拉出方向与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抵接,以限制所述内盒2从所述外盒1中完全抽出;然后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12按压第二弹性插舌,使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与第二弹性插舌错开,实现第二次解锁,此时即可将内盒2从所述外盒1中完全抽出。当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更靠近开口时,与上述情况相同,可以先通过第二通孔112进行第一次解锁,再通过第二通孔112实现第二次解锁,将内盒2从所述外盒1中完全抽出。
在通过通孔11对插口21上的弹性插舌进行按压后,需要通过取出凹口12将内盒2抽出。取出凹口12设置于外盒主板13上,具体为一对,方便取出内盒2。
具体的,取出凹口12包括第一取出凹口121和第二取出凹口122。第一取出凹口121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131上,设置于卡销不含第一通孔111的一侧,位于第一外盒主板131上靠近开口的一侧;第二取出凹口122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132上,设置于卡销不含第二通孔112的的另一侧,位于第二外盒主板132上靠近开口的一侧。第一取出凹口121和第二取出凹口122相对应,可以通过第一取出凹口121和第二取出凹口122将内盒2抽出。
优选的,通孔11周围和插口21的弹性插舌内部还可以同时设置磁性材料作为磁性组件,两者的磁性组件磁性相反,具有相互吸引的作用,使得内盒2和外盒1锁住时磁性相吸,贴合更加紧密,同时磁性组件贴合时的声音,也能够提示纸盒的开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中,除可以在通孔11周围和插口21内部设置磁性材料外,为纯纸盒设计;纸盒使用后,还可将磁性材料以及纸盒其余部分回收再利用。
如图4-5,外盒1包括外盒主板13、外盒左侧板14、外盒底板15、外盒折叠板18。所述外盒底板15和外盒主板13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外盒1的底面;所述外盒左侧板14和外盒主板13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外盒1的左侧面。
外盒主板13包括第一外盒主板131和第二外盒主板132,外盒主板13上设置有通孔11和取出凹口12,优选的,通孔11包括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取出凹口12包括第一取出凹口121和第二取出凹口122。
优选的,第一外盒主板131设置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一取出凹口121,第一通孔111设置于外盒1内壁的卡销的一侧,第一取出凹口121设置于外盒1内壁的卡销的另一侧,具体的,第一取出凹口121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131上靠近开口的一侧,第一通孔111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131上远离开口的一侧。
第二外盒主板132设置有第二通孔112和第二取出凹口122,第二取出凹口122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132上靠近开口的一侧,第二通孔112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132上远离开口的一侧。
外盒折叠板18包括外盒折叠主板181,所述外盒折叠主板181包括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和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
外盒折叠主板181为外盒主板13的延伸折叠部,能够使外盒主板13双层设置,提高稳固性;同时外盒折叠主板181向内弯折后,与外盒主板13叠层设置,位于外盒主板13内壁,形成内侧卡销;具体的,外盒折叠主板181向上、向前弯折后,与外盒主板13叠层,位于外盒主板13内壁;优选的,可以通过胶水、黏合剂等,使外盒折叠主板181与外盒主板13粘合,叠层连接。
具体的,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是第一外盒主板131的延伸折叠部,与第一外盒主板131连接,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与第一外盒主板131设置的第一取出凹口121对应处相同设置,使得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与第一外盒主板131叠层时,第一取出凹口121能够相通。
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与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相同,是第二外盒主板132的延伸折叠部,与第二外盒主板132连接,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与第二外盒主板132设置的第二取出凹口122对应处相同设置,使得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与第二外盒主板132叠层时,第二取出凹口122能够相通。
同时,第一取出凹口121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131靠近开口的一端,第二取出凹口122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132靠近开口的一端,第一取出凹口121和第二取出凹口122相对应。
外盒左侧板14可以双层设置,使得外盒左侧板14更加稳固;外盒左侧板14包括第一外盒左侧板141和第二外盒左侧板142。第一外盒左侧板141与第一外盒主板131连接,具体的,位于第一外盒主板131左侧,与第一外盒主板131设有第一通孔111的一端相连;第二外盒左侧板142与第二外盒主板132连接,具体的,位于第二外盒主板132左侧,与第二外盒主板132设有第二通孔112的一端相连。
外盒底板15包括第一外盒底板151和第二外盒底板152;第一外盒底板151与第一外盒主板131连接;第二外盒底板152则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131和第二外盒主板132之间,连接第一外盒主板131和第二外盒主板132。第一外盒底板151弯折后形成外盒1的下底面,第二外盒底板152弯折后形成外盒1的上底面。
所述外盒1还可以包括外盒延伸板16、外盒连接板17。
外盒延伸板16包括第一外盒延伸板161和第二外盒延伸板162,外盒延伸板16的作用是连接外盒左侧板14和外盒底板16。具体的,第一外盒延伸板161是第一外盒底板151的延伸部,连接第一外盒底板151;第二外盒延伸板162是第二外盒底板152的延伸部,连接第二外盒底板152。
外盒延伸板16上可以通过胶水、黏合剂等,与外盒左侧板14叠合后粘合固定,使得外盒左侧板14和外盒延伸板16实现双层叠层设置,提高外盒左侧板14与外盒延伸板16的连接稳固性。具体的,第一外盒延伸板161向上弯折,将第一外盒底板向上弯折后,第一外盒延伸板161与向上弯折的第一外盒左侧板141接触,通过胶水、黏合剂等粘合固定。
而第二外盒延伸板162向上弯折,再将第二外盒底板162向上弯折后,然后将第一外盒左侧板141向上弯折,第一外盒左侧板141与第二外盒延伸板162、第一外盒延伸板161接触,通过胶水、黏合剂等粘合固定;然后将第二外盒主板132向上弯折,再将第二外盒左侧板142向上(或者向内)弯折后,使第二外盒左侧板142与第一外盒延伸板161、第二外盒延伸板162接触,通过胶水、黏合剂等粘合固定。
第一外盒延伸板161上还可以设置第一定位块1611,用于定位。
外盒连接板17与第一外盒底板151相连,用于连接第一外盒底板151和第二外盒主板132,具体的,外盒连接板17通过胶水、黏合剂等与第二外盒主板132粘合固定,从而连接第一外盒底板151和第二外盒主板132。
外盒折叠板18还可以包括外盒折叠底板182,所述外盒折叠底板182包括第一外盒折叠底板1821和第二外盒折叠底板1822。
外盒折叠底板182为外盒底板15的延伸折叠部,使外盒底板15双层设置,提高稳固性;外盒折叠底板182向上、向前弯折后,叠层设置于外盒底板15之上,位于外盒1内壁,优选的,可以通过胶水、黏合剂等与外盒底板15粘合,叠层连接。具体的,第一外盒折叠底板1821是第一外盒底板151的延伸折叠部,与第一外盒底板151连接;第二外盒折叠底板1822是第二外盒底板152的延伸折叠部,与第二外盒底板152连接。
外盒1的折叠方式为:
首先,将外盒连接板17、外盒折叠底板182、外盒延伸板16向上弯折,即将外盒连接板17、第一外盒折叠底板1821、第二外盒折叠底板1822、第一外盒延伸板161、第二外盒延伸板162向上弯折。
然后,将外盒折叠主板182和外盒左侧板14向上弯折,即将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第一外盒左侧板141、第二外盒左侧板142向上弯折。
接着,将外盒底板15向上弯折,即将第一外盒底板151和第二外盒底板152向上弯折,使得第一外盒左侧板141叠层于外盒延伸板16之上,形成空腔结构;同时,外盒折叠主板181也叠层于外盒折叠底板182之上。再将外盒折叠底板182向内弯折,叠层于外盒底板15之上;具体的,第一外盒折叠底板1821向内弯折,叠层于第一外盒底板151之上;第二外盒折叠底板1822向内弯折,叠层于第二外盒底板152之上。
最后,将第二外盒主板132向后弯折,覆于外盒连接板17之上,同时,第二外盒左侧板142覆于第一外盒左侧板141之上;再将外盒折叠主板181向内弯折,叠层于外盒主板13之上,具体的,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向内弯折,叠层于第一外盒主板131之上;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向内弯折,叠层于第二外盒主板132之上;构成外盒1。
如图6-7,内盒2包括内盒主板22、内盒左侧板23、内盒右侧板24、内盒底板25。内盒左侧板23与内盒主板22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2的左侧面;内盒底板25与内盒左侧板23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2的底面;内盒右侧板24与内盒底板25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2的右侧面。
内盒主板22包括第一内盒主板221和第二内盒主板222,第一内盒主板221和第二内盒主板222相对应;所述内盒主板22上设置有插口21,插口21包括第一插口211和第二插口212;具体的,第一内盒主板221设置有第一插口211,第一插口211能够与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抵接;第二内盒主板222设置有第二插口212,第二插口212能够与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开销抵接。其中,第一插口211与第一通孔111对应,第二插口212与第二通孔112对应。优选的,第一插口211和第二插口212对应。
第一插口211包含端部向内盒2外部延伸的第一弹性插舌,第二插口212包含端部向内盒2外部延伸的第二弹性插舌。具体的,第一弹性插舌能够与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抵接;第二弹性插舌能够与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抵接。
内盒左侧板23设置于第一内盒主板221和第二内盒主板222之间,与第一内盒主板221设置第一插口211一端连接,同时与第二内盒主板222设置第二插口212一端连接。将第一内盒主板221和第二内盒主板222向上弯折后,第一内盒主板221和第二内盒主板222对应。
内盒底板25与内盒左侧板23连接,内盒右侧板24与内盒底板25连接,即内盒底板25设置于内盒左侧板23和内盒右侧板24之间。
内盒2还可以包括内盒折叠板26、内盒延伸板27。
内盒折叠板26包括第一内盒折叠板261和第二内盒折叠板262,所述第一内盒折叠板261与内盒底板25连接,第二内盒折叠板262与内盒底板25连接,即内盒底板25设置于第一内盒折叠板261和第二内盒折叠板262之间。内盒折叠板26叠层设置于内盒主板22上,位于内盒主板22内壁,提高内盒主板22的稳定性。
内盒延伸板27包括第一内盒延伸板271和第二内盒延伸板272,内盒延伸板27是内盒折叠板26的延伸部,连接内盒折叠板26,用于连接内盒折叠板26和内盒右侧板24。具体的,第一内盒延伸板271与第一内盒折叠板261连接,第二内盒延伸板272与第二内盒折叠板262连接。所述内盒延伸板27的尺寸小于内盒右侧板24,可以用黏合剂、胶水等将内盒延伸板27与内盒右侧板24粘合固定。
内盒2还可以设置内盒连接板28,内盒连接板28为内盒左侧板23和内盒右侧板24的延伸部,用于内盒左侧板23和内盒右侧板24的叠层设置,使得内盒左侧板23和内盒右侧板24更加稳固。
内盒连接板28包括第一内盒连接板281和第二内盒连接板282,具体的,第一内盒连接板281为内盒右侧板24的延伸部,与内盒右侧板24连接,可以用黏合剂、胶水等将第一内盒连接板281与内盒右侧板24叠层粘合;第二内盒连接板282为内盒左侧板23的延伸部,与内盒左侧板23连接,可以用黏合剂、胶水等将第二内盒连接板282与内盒左侧板23叠层粘合。
第一内盒连接板281上还可以设置第二定位块2811,用于定位。
内盒2的折叠方式为:
首先,将内盒连接板28向上弯折,即第一内盒连接板281和第二内盒连接板282向上弯折。
然后,将内盒延伸板27向上弯折,然后将内盒折叠板26向上弯折,再将26内盒右侧板24向上弯折,使得内盒延伸板27与内盒右侧板24接触,即内盒延伸板27叠层于内盒右侧板24之上;即第一内盒延伸板271和第二内盒延伸板272向上弯折后,然后将第一内盒折叠板261和第二内盒折叠板262向上弯折,再将内盒右侧板24向上弯折。此时,已经形成内盒2未封闭的内部空腔结构,具体的,内部空腔的左侧还未封闭。
继续将第一内盒连接板281向前弯折,叠层于内盒折叠板26之上,具体的,与第一内盒折叠板261和第二内盒折叠板262相互接触、叠层。
接着,将第二内盒连接板282和内盒主板22向上弯折,即将第二内盒连接板282、第一内盒主板221和第二内盒主板222向上弯折。
最后,将内盒主板23向上弯折后,即将第一内盒主板231和第二内盒主板232向上弯折后,将内盒左侧板23向上弯折,内盒主板22覆于内盒折叠板26之上,内盒折叠板26位于内盒主板22内部;此时,已经形成内盒2的内部空腔结构;再将第二内盒连接板282向后弯折,即构成内盒2。
将折叠好的内盒2滑入上述折叠好的外盒1内,内盒2与外盒1套设,形成完整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外盒1的外盒折叠主板181形成的卡销和内盒2的插口21能够抵接、自锁,具体的,内盒2的第一插口211能够与第一外盒折叠主板1811形成的卡销抵接,内盒2的第二插口212能够与第二外盒折叠主板1812形成的卡销抵接,实现内盒2和外盒1的自锁。
外盒1的外盒折叠底板182还能对内盒2的内盒左侧板23形成内侧的卡合限位,具体的,外盒1的第一折叠底板1821和第二折叠底板1822时外盒1的开口处上底面和下底面均双层设置,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既能够防止内盒2快速滑入或者快速抽出导致盒内装入物质飞出,也能够保障外盒1与内盒2贴合紧密,除非进行按压,否则难以暴力抽出。
以上所述只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和内盒,所述内盒通过所述外盒的开口以抽拉方式滑动套设于所述外盒内;
所述内盒上设置有插口,插口包含端部向内盒外部延伸的弹性插舌;
所述外盒上设置有通孔和取出凹口,所述外盒内壁上设置有卡销;所述通孔设置于卡销的一侧,取出凹口设置于卡销的另一侧;
所述通孔与弹性插舌位置对应,所述弹性插舌的端部抵接卡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包括外盒主板,所述通孔设置于外盒主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主板包括第一外盒主板和第二外盒主板,所述第一外盒主板和第二外盒主板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上;所述插口包括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中包含端部向内盒外部延伸的第一弹性插舌,所述第二插口中包含端部向内盒外部延伸的第二弹性插舌;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弹性插舌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弹性插舌位置对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凹口包括第一取出凹口和第二取出凹口,所述第一取出凹口设置于第一外盒主板上,所述第二取出凹口设置于第二外盒主板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包含外盒折叠主板,所述外盒折叠主板向外盒的内部折叠,外盒折叠主板的端部为所述的卡销。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还包括外盒主板、外盒底板和外盒左侧板,所述外盒底板和外盒主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外盒的底面;所述外盒左侧板和外盒主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外盒的左侧面。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还包括内盒主板、内盒底板、内盒左侧板和内盒右侧板,所述插舌设置于内盒主板上;所述内盒左侧板与内盒主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的左侧面;所述内盒底板与内盒左侧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的底面;所述内盒右侧板与内盒底板连接,通过弯折形成内盒的右侧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主板包括第一内盒主板和第二内盒主板,所述第一内盒主板和第二内盒主板相对应;所述第一插口设置于第一内盒主板,第二插口设置于第二内盒主板。
CN202222946030.4U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Active CN218559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6030.4U CN218559591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6030.4U CN218559591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9591U true CN218559591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25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6030.4U Active CN218559591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9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11765A1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use in lockable containers
CN205098606U (zh) 一种连体自锁式折叠包装箱
US20120181204A1 (en) Paper shellpak container
CN218559591U (zh) 一种防儿童误开的按压式纸盒
CN210479339U (zh) 一种自锁式包装盒及盒坯
CN209814527U (zh) 纸板以及纸箱
CN213385155U (zh) 自封口不可逆包装盒
CN214731082U (zh) 一种防儿童误开纸盒
CN107117365B (zh) 具备儿童防护功能的三点开启式药品包装盒
CN209701302U (zh) 一种用于包装箱防盗开启的连接装置
CN217375590U (zh) 一种设有防盗扣的一次性环保餐盒
JP2018012528A (ja) 包装容器
CN110979967A (zh) 一种包装盒
CN217023584U (zh) 一种带按压式儿童锁的储物盒
CN208291836U (zh) 一种快递包装箱防盗锁
CN211568726U (zh) 一种蜂窝箱
CN215795032U (zh) 一种重复利用的折叠纸箱
CN211495191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1196911U (zh) 一种复式外卖盒
CN215664575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绿色零胶纸箱
CN220350510U (zh) 一种推拉式儿童锁礼盒
CN220263745U (zh) 一种具有儿童锁功能的一体式纸盒
CN218056066U (zh) 一种成型方便且可重复使用的环保防盗锁扣盒
CN212448458U (zh) 带内衬的翻盖快速卡扣的包装盒
CN213139398U (zh) 一种收纳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