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2268U -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2268U
CN218542268U CN202221357360.3U CN202221357360U CN218542268U CN 218542268 U CN218542268 U CN 218542268U CN 202221357360 U CN202221357360 U CN 202221357360U CN 218542268 U CN218542268 U CN 218542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cover plate
protection
falling rocks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73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锦强
王海林
陈志刚
杨雄
陈兆
蒋胜波
傅立新
孙玉龙
李拼
谭师好
胡久羡
谢也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Pub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enter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Pub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enter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Pub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enter,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Pub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13573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2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2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2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既有隧道的仰坡上的悬臂支撑组件和落石防护组件;其中,悬臂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沿横向间隔排布的悬臂梁,悬臂梁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悬臂梁的固定端固定于既有隧道的仰坡上,悬臂梁的自由端自固定端向外延伸并悬挑布设;落石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盖板和防护支架,防护支架沿横向支撑在悬臂梁之间,防护盖板设于防护支架上,以通过防护盖板遮盖在既有隧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传统棚洞需立柱落底,通过以锚代撑解决高陡仰坡支撑无法落地的问题,同时可在不干扰高速公路既有线运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设置,并且还可以安装于传统棚洞无法实现安装的地势陡峭的地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许多运营多年的既有线上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害,尤其在山地分布广泛的西南地区,由于隧道洞口风化岩层的剥落,不仅制约了既有线的扩能改造,而且危及行车的运营安全,必须得到有效及时的整治。
现有技术中针对隧道洞口风化岩层的剥落采用的棚洞结构通常需要立柱落底,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运营干扰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地势陡峭的地区,传统棚洞结构形式通常无法有效解决风化岩层剥落的防护问题。
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棚洞结构需要立柱落底,存在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运营干扰较大,难以适用于地势陡峭地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既有隧道的仰坡上的悬臂支撑组件和落石防护组件;其中,
所述悬臂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沿横向间隔排布的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悬臂梁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既有隧道的仰坡上,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自所述固定端向外延伸并悬挑布设;
所述落石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盖板和防护支架;所述防护支架沿横向支撑在所述悬臂梁之间,所述防护盖板设于所述防护支架上,以通过所述防护盖板遮盖在所述既有隧道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悬臂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悬臂梁一一对应设置的斜撑杆组;每组所述斜撑杆组包括倾斜布设的斜撑杆;其中,所述斜撑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用于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的仰坡上,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自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倾斜向上延伸用于从所述悬臂梁的底部支撑所述悬臂梁。
优选地,所述悬臂支撑组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悬臂梁;所述防护支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防护支架沿所述悬臂梁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
优选地,所述悬臂支撑组件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横向支撑在两个所述悬臂梁之间,多根所述横梁沿所述悬臂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悬臂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支架为开口朝下设置的钢拱架,所述钢拱架具有两个拱脚,所述拱脚与所述悬臂梁一一对应布设以使所述钢拱架支撑在两根所述悬臂梁之间。
优选地,所述防护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内侧,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形状与所述钢拱架相匹配,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预留有隔层空间,所述第一盖板搭接于所述钢拱架的顶部,所述第二盖板通过螺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隔层空间内填充有轻质材料。
优选地,所述悬臂支撑组件还包括加强框梁和多根预应力锚索,所述加强框梁的形状与所述钢拱架相匹配,所述加强框梁通过所述预应力锚索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的仰坡上,所述悬臂梁的所述固定端通过所述加强框梁固定于所述隧道仰坡上。
优选地,所述落石防护组件还包括设于两根所述悬臂梁之间的加强板组件;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既有隧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的加强钢板;所述加强钢板搭接于所述横梁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斜撑杆的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设置。
优选地,所述落石防护组件还包括防护网和多根锚杆,所述锚杆用于将所述防护网固定于所述既有隧道的仰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通过在既有隧道洞口上方处的既有隧道仰坡延伸设有多根悬臂梁,在所述悬臂梁上设置有防护支架与防护盖板,从而配合形成悬臂式棚洞结构遮盖于既有隧道的上方,如此设置的悬臂式棚洞结构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棚洞需要立柱落底,通过以锚代撑解决高陡仰坡支撑无法落地的问题,同时可在不干扰高速公路既有线运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设置,并且还可以安装于传统棚洞无法实现安装的地势陡峭的地区。此外,在所述悬臂梁的正下方设置斜撑,在悬臂梁之间加设横梁,并在横梁上架设用于二次防护的加强钢板,同时在悬臂梁的固定端设置加强框梁,能够大幅提高整个悬臂式棚洞结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稳定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另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的应用场景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10、既有隧道;20、仰坡;30、悬臂支撑组件;310、悬臂梁;311、固定端;312、自由端;320、斜撑杆;321、第一端;322、第二端;330、横梁;340、加强框梁;341、预应力锚索;40、落石防护组件;410、防护盖板;420、防护支架;430、加强钢板;440、防护网;441、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附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包括设置于既有隧道10上方的悬臂支撑组件30和落石防护组件40。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的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棚洞结构需要立柱落底,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运营干扰较大,并且在一些既有运营线天窗时间短,地势陡峭的地区,传统棚洞结构形式通常无法满足严苛的施工环境,从而导致传统棚洞结构形式难以实现在这些地区的广泛性应用。本申请通过设置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棚洞结构存在的上述缺陷,其中,
所述悬臂支撑组件30包括至少两根沿横向间隔排布的悬臂梁310,所述悬臂梁310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311和自由端312,所述悬臂梁310的固定端311固定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上,所述悬臂梁310的自由端312自所述固定端311向外延伸并悬挑布设。
具体的,所述悬臂支撑组件30用于支撑所述落石防护组件40,其中,所述悬臂支撑组件30包括多根悬臂梁310,所述悬臂梁310沿所述既有隧道10的横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悬臂梁310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便于施工,能够保证结构强度;所述悬臂梁310的数量可是两根或两根以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悬臂梁310的数量还可以是一根,例如,在一根所述悬臂梁310的上方直接搭设防护板用于防护落石,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及实用性,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采用两根间隔设置的所述悬臂梁310,两根所述悬臂梁310沿所述既有隧道10的横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能够节省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既有隧道10的横向是指垂直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延伸方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悬臂梁310的固定端311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是通过锚固固定、打孔灌浆固定或者预埋钢筋悬挑固定等其他固定方式,考虑到所述仰坡20的岩体容易脱落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悬臂梁310的固定端311通过锚固件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的岩体内,其锚固长度满足相关力学计算及规范构造要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内容,此处不作详细赘述。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梁310的自由端312自所述固定端311向外延伸并悬挑布设,所述悬臂梁310的自由端312与所述仰坡20可呈夹角设置,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悬臂梁310的自由端312自所述固定端311与所述仰坡20呈垂直角度向外延伸。
所述落石防护组件40包括防护盖板410和防护支架420,所述防护支架420沿横向支撑在所述悬臂梁310之间,所述防护盖板410设于所述防护支架420上,以通过所述防护盖板410遮盖在所述既有隧道10的上方。
详细的,所述落石防护组件40用于防护所述既有隧道10洞口风化岩层的剥落,其中,所述落石防护组件40包括用于防护落岩的防护盖板410,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防护盖板410的防护支架420,所述防护支架420沿所述既有隧道10的纵向间隔排布,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既有隧道10的纵向是指所述既有隧道10的延伸方向。
在其他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板410可以是架设于所述防护支架420上,例如,所述防护支架420设置为框架结构,所述防护盖板410直接搭接于所述防护盖板410上,同时防护盖板410靠近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仰坡20上,如此能够防护落石。或者,所述防护盖板410还可以是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上,如此的连接方式可脱离所述防护盖板410与所述防护支架420以及所述悬臂梁310的连接,通过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仰坡20上以防护落石,考虑到整个结构的稳固程度以及施工方便,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板410通过高强螺栓与所述防护支架420固定连接,其施工方便,且所述防护盖板410可更稳固地与所述防护支架420连接,如此形成悬臂式棚洞结构以遮盖在所述既有隧道10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支撑组件30还包括与所述悬臂梁310一一对应设置的斜撑杆组(图未标识);每组所述斜撑杆组包括倾斜布设的斜撑杆320;其中,所述斜撑杆3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所述斜撑杆320的第一端321用于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上,所述斜撑杆320的第二端322自所述斜撑杆320的第一端321倾斜向上延伸用于从所述悬臂梁310的底部支撑所述悬臂梁31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斜撑杆组用于进一步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和抗震能力,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撑杆组设置于所述悬臂梁310的正下方,如此可更大限度地提升支撑强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撑杆组还可以设置于所述悬臂梁310的斜下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定。所述斜撑杆组设置的数量与所述悬臂梁310设置的数量一一对应,换而言之,每个所述悬臂梁310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可以理解的是,每组所述斜撑杆组包括的所述斜撑杆320的数量可以是多根,也可以是一根,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斜撑杆320的数量越多,使结构越稳定,考虑到加工成本及施工的难易程度,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斜撑杆320组包括一根所述斜撑杆320。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杆320的第一端321可以设置为锥形扩展基础,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的岩壁内,相比于普通的锚固件,如此设置的目的可使其锚固于岩壁中的抗拔能力更强,不易脱落。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悬臂梁310与所述斜撑杆320的连接处预先设有预埋钢板(图未示出),所述预埋钢板上开设有供螺栓贯穿的连接孔,所述斜撑杆320的第二端322通过螺栓贯穿所述预埋钢板的连接孔与所述悬臂梁310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支撑组件30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悬臂梁310;所述防护支架42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防护支架420沿所述悬臂梁310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防护支架420的数量也可以是两根或者两根以上,考虑到所述悬臂梁310的长度有限以及所述防护盖板410的尺寸大小,优选地,所述防护支架420的数量为三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视情况而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支撑组件30还包括横梁330;所述横梁330沿横向支撑在两个所述悬臂梁310之间,多根所述横梁330沿所述悬臂梁31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33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悬臂梁310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横梁330用于减少所述悬臂梁310的水平力,从而加大所述悬臂梁310的稳固程度。进一步地,所述横梁330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结构等其他结构,考虑到加工成本及施工难易程度,所述横梁330采用工字钢,其具有重量轻、施工方便的优点,所述横梁330的数量与所述防护支架420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横梁330通过上述悬臂梁310内预设的预埋钢板与所述防护支架420及所述悬臂梁31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支架420为开口朝下设置的钢拱架(图未标识),所述钢拱架具有两个拱脚(图未标识),所述拱脚与所述悬臂梁310一一对应布设以使所述钢拱架支撑在两根所述悬臂梁310之间。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防护支架420还可以是三角钢架、矩形钢架等其他形状,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支架420采用钢拱架,所述钢拱架开口朝下设置,所述钢拱架具有跨度大、结构美观等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定。所述钢拱架沿所述既有隧道10的横向设置于所述悬臂梁310上,所述钢拱架可以采用螺栓、焊接等其他形式与所述悬臂梁310连接,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钢拱架通过上述悬臂梁310内预设的预埋钢板与所述悬臂梁31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板410第一盖板(图未示出)和第二盖板(图未标识),所述第一盖板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内侧,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形状与所述钢拱架相匹配,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预留有隔层空间(图未示出),所述第一盖板搭接于所述钢拱架的顶部,所述第二盖板通过螺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隔层空间内填充有轻质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安装并且达到最优的防护效果,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形状与所述钢拱架相匹配设置;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可以为混凝土板、铁板或钢板等其他材质,考虑到防护强度以及建造成本,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为拱形钢板,所述第二盖板为波纹钢板,其中,波纹钢板具有自重轻且承载力较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通过螺杆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外侧,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预留有隔层空间,所述隔层空间内填充有轻质材料,轻质材料通常可以是水泥隔板、加气混凝土、玻璃纤维等,其均具有增加抗冲击力且重量轻的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支撑组件30还包括加强框梁340和多根预应力锚索341,所述加强框梁340的形状与所述钢拱架相匹配,所述加强框梁340通过所述预应力锚索341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上,所述悬臂梁310的所述固定端311通过所述加强框梁340固定于所述隧道仰坡20上。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悬臂梁结构,承受弯矩负载最大的位置是位于所述悬臂梁310的固定端311处,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整体结构的结构强度,在所述悬臂梁310的固定端311处加设所述加强框梁340。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框梁340采用环框梁,所述环框梁的形状与所述钢拱架相匹配,所述环框梁设置于所述悬臂梁310的固定端311,所述环框梁以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的岩壁成槽,模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环框梁可以预留有预应力锚索孔(图未示出),所述预应力锚索341通过所述预应力锚索孔将所述环框梁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内,并且所述环框梁与所述悬臂梁310直接通过钢筋焊接构成整体,如此可大幅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落石防护组件40还包括设于两根所述悬臂梁310之间的加强板组件(图未标识);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既有隧道10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的加强钢板430;所述加强钢板430搭接于所述横梁330的顶部。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加强板组件是针对规模大、动能高、冲击力大的落石而设置的二次防护结构,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多块加强钢板430,所述加强钢板430设置于所述防护盖板410和所述防护支架420的下方,在本申请中,所述加强钢板430的数量与所述防护盖板410的数量相对应设置,为减轻对结构的承重压力并能同时保证足够的抗冲击强度,较优地,所述加强钢板430采用轻型钢板。此外,所述加强钢板430与所述横梁330可以是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钢板430与所述横梁330通过螺栓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视情况而定。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杆320的所述第二端322靠近所述悬臂梁310的自由端312设置。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斜撑杆320的第二端322靠近于所述悬臂梁310的自由端312设置可更好地提高对结构的支撑强度,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撑杆320的第二端322连接于所述悬臂梁310的2/3处,如此设置能更好地提高所述斜撑杆320对结构的悬挑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工程实际确定最佳受力点,以提高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落石防护组件40还包括防护网440和多根锚杆441,所述锚杆441用于将所述防护网440固定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上。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防护网440为钢丝绳网,所述钢丝绳网按照网格状布置,所述钢丝绳网通过预张拉,对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的坡面施加一定的法向预紧力,以提高表层岩土的稳定性,并能限制落石的空间运动轨迹。所述锚杆441将所述防护网440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10的仰坡20上,所述锚杆441的打设角度垂直于岩石节理面,并满足规范及受力要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内容,此处不作详细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既有隧道的仰坡上的悬臂支撑组件和落石防护组件;其中,
所述悬臂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沿横向间隔排布的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悬臂梁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既有隧道的仰坡上,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自所述固定端向外延伸并悬挑布设;
所述落石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盖板和防护支架;所述防护支架沿横向支撑在所述悬臂梁之间,所述防护盖板设于所述防护支架上,以通过所述防护盖板遮盖在所述既有隧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悬臂梁一一对应设置的斜撑杆组;每组所述斜撑杆组包括倾斜布设的斜撑杆;其中,所述斜撑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用于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的仰坡上,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自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倾斜向上延伸用于从所述悬臂梁的底部支撑所述悬臂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撑组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悬臂梁;所述防护支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防护支架沿所述悬臂梁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撑组件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横向支撑在两个所述悬臂梁之间,多根所述横梁沿所述悬臂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悬臂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支架为开口朝下设置的钢拱架,所述钢拱架具有两个拱脚,所述拱脚与所述悬臂梁一一对应布设以使所述钢拱架支撑在两根所述悬臂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内侧,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形状与所述钢拱架相匹配,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预留有隔层空间,所述第一盖板搭接于所述钢拱架的顶部,所述第二盖板通过螺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隔层空间内填充有轻质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撑组件还包括加强框梁和多根预应力锚索,所述加强框梁的形状与所述钢拱架相匹配,所述加强框梁通过所述预应力锚索锚固于所述既有隧道的仰坡上,所述悬臂梁的所述固定端通过所述加强框梁固定于所述隧道仰坡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石防护组件还包括设于两根所述悬臂梁之间的加强板组件;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既有隧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的加强钢板;所述加强钢板搭接于所述横梁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的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石防护组件还包括防护网和多根锚杆,所述锚杆用于将所述防护网固定于所述既有隧道的仰坡上。
CN202221357360.3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Active CN218542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7360.3U CN21854226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7360.3U CN21854226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2268U true CN218542268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9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7360.3U Active CN21854226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22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7023A (zh) * 2023-10-10 2023-11-1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高位高陡悬空式危岩体桁架轻型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7023A (zh) * 2023-10-10 2023-11-1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高位高陡悬空式危岩体桁架轻型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7027023B (zh) * 2023-10-10 2023-12-1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高位高陡悬空式危岩体桁架轻型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69836A (en) Mobile home protector
CN218542268U (zh)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CN111549804B (zh) 一种路堑边坡加强型被动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66206U (zh) 一种悬挑落地两用脚手架
JPWO2001073204A1 (ja) 斜面に道路や工事用足場として有用な構造物を作設する方法
RU2459908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опоры подвесной канатной дороги
CN208486272U (zh) 一种双管斜撑支护深基坑的施工结构
CN110258627A (zh) 组合式锚拉路肩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JP5032255B2 (ja) 落石防護兼雪崩予防施設
CN213805443U (zh) 一种钢结构、框架梁结构、边坡加固结构及加固支护结构
CN212533734U (zh) 缆扣一体化塔架
CN112048987B (zh) 一种桥下空间受限条件下独塔空间索面地锚斜拉桥
CN211646635U (zh) 截污栈道悬挑支架结构
CN210104765U (zh) 一种软弱地质边坡的高大支挡结构
CN113279702A (zh) 一种竖井扩挖凿井井架的设计方法
CN111503373A (zh)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3448788B2 (ja) 衝撃緩衝式ロックフエンス
CN219691041U (zh) 施工支架系统
KR0138260Y1 (ko) 송전철탑용 록 앙카 구조물
CN219410603U (zh) 柔性固雪栅栏防护系统
JP3608829B2 (ja) アンカー装置
CN212358343U (zh) 一种高陡倒悬危岩边坡防护结构
CN215800924U (zh) 高空原位现浇桥梁
JP2013185356A (ja) 仕切り構造体
JP2869516B2 (ja) 吊式尖頭状防護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