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5850U - 一种抗菌织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织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5850U
CN218535850U CN202222693749.1U CN202222693749U CN218535850U CN 218535850 U CN218535850 U CN 218535850U CN 202222693749 U CN202222693749 U CN 202222693749U CN 218535850 U CN218535850 U CN 218535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meshbelt
antibiotic
antibiotic layer
suppor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37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Longxie Textile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Longxie Textile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Longxie Textile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Longxie Textile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37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5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5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5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cks And Pantyho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菌织带,属于织带技术领域,包括织带本体,织带本体包括基层以及抗菌层,抗菌层设置于基层的一侧,所述抗菌层由抗菌纱线针织而成,基层与抗菌层之间粘接有支撑条,支撑条使抗菌层产生弧状凸起,所述织带本体侧端面粘接有若干垫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菌织带,通过由抗菌纱线制成的抗菌层直接接触手部皮肤,一定程度提升手部皮肤产生的汗液浸入到织带内时的抗菌抑菌效果,而支撑条以及垫块的设置既让织带握持舒适,又提高了手部与织带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扩大织带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抗菌层抑菌抗菌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织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为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现代生产生活中,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现有技术中的织带在运用在手提包等需要提拿的部位时,需要考虑织带材料对汗液的吸收性能,避免汗液滞留在手部而与织带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从而较难拿稳织带,但是这些织带在对汗液进行吸收后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以及导致臭味的产生,所以提出一种较好吸收手汗以及具有抗菌抑菌效果的织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菌织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包括基层以及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设置于基层的一侧,所述抗菌层由抗菌纱线针织而成,所述基层与抗菌层之间粘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使抗菌层产生弧状凸起,所述织带本体侧端面粘接有若干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具有抗菌纱线制成抗菌层的织带,使得使用者在握持织带产生的汗液被织带吸收后,会由抗菌纱线进行一定程度的抑菌,从而一定程度减缓因汗液浸入织带而导致臭味的产生,而基层则将抑菌后的汗液从抗菌层导流过来,以此提高抗菌层对汗液的吸收性能,而支撑条的设置使得抗菌层与手指的接触面具有一定的变形,从而让使用者的手指皮肤与抗菌层的贴合面积增加,垫块的设置让手心与织带本体的侧端面不会完全的接触,而是通过垫块间隔有一定的空隙,从而增加手心部位与织带本体间的散热效果,以此来让织带达到更好的对汗液的吸收以及提高织带抗菌抑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由导湿纱线沉浮编织而成,所述导湿纱线包括芯纱和羽纱,所述羽纱包括抑菌纱和耐磨纱,所述抑菌纱并捻在耐磨纱上,所述羽纱缠绕加捻在芯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具有一定功能性的纱线加捻到具有导湿效果的芯纱上,使得芯纱在具有导湿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抑菌以及耐磨性能,从而让织带的总体性能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条成型有若干贯穿孔,若干所述贯穿孔截面均成型为正六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带向支撑条方向弯曲,且使用者的手指位于支撑条之间时,贯穿孔会被手指带动着向内压缩,而六边形的高可靠结构使得支撑条不会被完全压缩,让支撑条保有一定的截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条涂有疏水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涂层减少水洗滞留在支撑条上的水滴,提升整体织带的水洗后干燥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线粘附有细银粉,所述细银粉采用球状细银粉,且所述细银粉的半径为10um至20u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银粉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极少量的银粉便可以达到强效杀菌效果,抗菌性价比高且对人体无危害,在抗菌纱线上粘附细银粉,使得抗菌纱线的抗菌效果增强,相较于片状细银粉,球状细银粉能更稳固且也更容易地粘附在纱线上,且每次洗涤后细银粉的粘附留存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垫块沿织带本体厚度方向成型,且所述垫块成对布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垫块不仅让手心与织带本体的侧端面不会完全的接触,从而增加手心部位与织带本体间的散热效果,同时手指的顶端也能很好的嵌于成对布置的垫块之间,配合着支撑条与支撑条之间形成的凹面,有效增加手指握住织带本体时的防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由抗菌纱线制成的抗菌层直接接触手部皮肤,一定程度提升手部皮肤产生的汗液浸入到织带内时的抗菌抑菌效果,而支撑条以及垫块的设置既让织带握持舒适,又提高了手部与织带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扩大织带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抗菌层抑菌抗菌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菌织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菌织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织带本体以及支撑条的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湿纱线的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抗菌纱线的针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湿纱线的编织示意图。
图中:1、织带本体;2、支撑条;3、导湿纱线;4、抗菌纱线;5、垫块;11、抗菌层;12、基层;21、贯穿孔;31、芯纱;32、羽纱;321、抑菌纱;322、耐磨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抗菌织带,如图1、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外形主要包括织带本体1以及若干支撑条2,其中织带本体1包括基层12以及抗菌层11,抗菌层11设置于基层12的一侧,而抗菌层11由抗菌纱线4针织而成,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抗菌纱线4采用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这种纤维的内表层的纱线的铜离子可与皮肤很好地接触,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类皮肤疾病,且其为异形截面纤维,能够更多的与人体皮肤进行接触,若干支撑条2粘接于基层12与抗菌层11之间,支撑条2外形呈半圆柱条形,而支撑条2的柱向与织带的方向呈垂直布置,支撑条2使抗菌层11产生弧状的凸起,使用具有抗菌纱线4制成抗菌层11的织带,使得使用者在握持织带产生的汗液被织带吸收后,会由抗菌纱线4进行一定程度的抑菌,从而一定程度减缓因汗液浸入织带而导致臭味的产生,而基层12则将抑菌后的部分汗液从抗菌层11导流过来,以此提高抗菌层11对汗液的吸收性能,而支撑条2的设置使得抗菌层11与手指的接触面具有一定的变形,从而让使用者的手指皮肤与抗菌层11的贴合面积增加,以此来让织带达到更好的对汗液的吸收以及提高织带抗菌抑菌效果,在抗菌纱线4成型的过程中通过粘接方法在抗菌纱线4上附着上细银粉,因为细银粉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极少量的银粉便可以达到强效杀菌效果,抗菌性价比高且对人体无危害,在抗菌纱线4上粘附细银粉,使得抗菌纱线4的抗菌效果得到增强,其中细银粉采用球状细银粉,且细银粉的半径为10um至20um,相较于片状细银粉,球状细银粉能更稳固且也更容易地粘附在纱线上,且每次洗涤后细银粉的粘附留存率更高。
如图4以及图6所示,基层12由导湿纱线3沉浮编织而成,导湿纱线3包括芯纱31和羽纱32,羽纱32包括抑菌纱321和耐磨纱322,抑菌纱321并捻在耐磨纱322上,羽纱32缠绕加捻在芯纱31上,其中芯纱31采用摩维纤维纱线,摩维纤维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性,突出的吸放湿速率,优异的透湿导湿能力,抑菌纱321采用聚乳酸纤维纱线,聚乳酸纤维纱线有极好的悬垂性、滑爽性、吸湿透气性以及天然抑菌效果,耐磨纱322采用马海毛纱线,马海毛纱线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磨特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导湿效果,将具有一定功能性的纱线加捻到具有导湿效果的芯纱31上,使得芯纱31在具有导湿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抑菌以及耐磨性能,从而让织带的总体性能得到提高。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支撑条2成型有若干贯穿孔21,若干贯穿孔21截面均成型为正六边形,织带向支撑条2方向弯曲,且使用者的手指夹在支撑条2之间时,贯穿孔21会被手指带动着向内压缩,而六边形的高可靠结构使得支撑条2不会被完全压缩,从而使支撑条2保有一定的截面高度,且支撑条2涂有疏水涂层,疏水涂层减少水洗滞留在支撑条2上的水滴,提升整体织带的水洗后干燥速度。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织带本体1的侧端面粘接有若干垫块5,这些垫块5沿织带本体1厚度方向成型,垫块5的形状为由两个半球夹一个圆柱再对半切开所形成的不规则柱体,且垫块5成对布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条2之间,成对布置的两个垫块5内的间隔设置成在使用者握持织带时手指头两侧均能贴合垫块5,这样设置使垫块5不仅让手心与织带本体1的侧端面不会完全的接触,从而增加手心部位与织带本体1间的散热效果,同时手指的顶端也能很好的嵌于成对布置的垫块5之间,配合着支撑条2与支撑条2之间形成的凹面,有效增加手指握住织带本体1时的防滑效果,提升织带的握持舒适性。
通过由抗菌纱线4制成的抗菌层11直接接触手部皮肤,一定程度提升手部皮肤产生的汗液浸入到织带内时的抗菌抑菌效果,而支撑条2以及垫块5的设置既让织带握持舒适,又提高了手部与织带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扩大织带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抗菌层11抑菌抗菌的能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抗菌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1)包括基层(12)以及抗菌层(11),所述抗菌层(11)设置于基层(12)的一侧,所述抗菌层(11)由抗菌纱线(4)针织而成,所述基层(12)与抗菌层(11)之间粘接有支撑条(2),所述支撑条(2)使抗菌层(11)产生弧状凸起,所述织带本体(1)侧端面粘接有若干垫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2)由导湿纱线(3)沉浮编织而成,所述导湿纱线(3)包括芯纱(31)和羽纱(32),所述羽纱(32)包括抑菌纱(321)和耐磨纱(322),所述抑菌纱(321)并捻在耐磨纱(322)上,所述羽纱(32)缠绕加捻在芯纱(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2)成型有若干贯穿孔(21),若干所述贯穿孔(21)截面均成型为正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2)涂有疏水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线(4)粘附有细银粉,所述细银粉采用球状细银粉,且所述细银粉的半径为10um至20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带,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垫块(5)沿织带本体(1)厚度方向成型,且所述垫块(5)成对布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条(2)之间。
CN202222693749.1U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抗菌织带 Active CN218535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749.1U CN218535850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抗菌织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749.1U CN218535850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抗菌织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5850U true CN218535850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5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3749.1U Active CN218535850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抗菌织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5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35850U (zh) 一种抗菌织带
KR102753448B1 (ko) 항균마스크
CN211284698U (zh) 一种透气抗菌的复合纱线
CN218008355U (zh) 一种编织结构的头盔连接带
CN216635681U (zh) 一种防水抗菌型服装面料
CN213549944U (zh)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KR102704175B1 (ko) 마스크
US20230113123A1 (en) Mask
CN219153860U (zh) 一种亲肤抗菌织带
CN213061187U (zh) 一种高韧性防辐射纱线
CN212446579U (zh) 一种抗菌皮革
CN210362793U (zh) 一种抗菌功能性非织造布
CN214266865U (zh) 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
CN213704774U (zh) 抗菌防水防堆积的羽绒服布料结构
CN213733798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面料
CN213675788U (zh) 一种吸湿透气面料
CN219583676U (zh) 一种用于医用面料的抗静电无纺布
CN213383332U (zh)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CN218593888U (zh) 一种冰珀梦幻格休闲面料
CN113043672B (zh) 一种抑菌抗皱针织面料
CN212499275U (zh) 一种吸湿快干立体经编间隔面料
CN213767497U (zh) 一种环保除臭型转移印花面料
CN221272203U (zh) 一种吸湿能力强的抗菌面料
CN214491930U (zh) 一种具有高弹性的涤纱针织布
CN213383349U (zh) 一种新型沙发皮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