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8255U -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8255U
CN218528255U CN202220093418.1U CN202220093418U CN218528255U CN 218528255 U CN218528255 U CN 218528255U CN 202220093418 U CN202220093418 U CN 202220093418U CN 218528255 U CN218528255 U CN 218528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adjusting belt
pillow
connecting piece
bottom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34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丙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0934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8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8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8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包括枕面、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可拆卸、且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枕面底端,第二支撑板顶端转动连接到第一支撑板上,第三支撑板底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板顶端撑在枕面底端;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设有第一调节带,第一调节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板,伸出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调节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对应第一连接件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在达到现有的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下,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板壁减薄,减少支撑板材料的使用,减小支撑装置在收纳情况下的体积,便于存放和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午睡枕为了提高舒适度和适应各种使用人群,大多在睡枕本体下部设置便于折叠的支撑装置,但是由于人们在午休时,头部的重量都是压在睡枕本体和支撑装置上的,为了使支撑装置的结构达到支撑人体头部重量,现在大多是通过增加支撑装置的厚度来实现的,但是支撑装置厚度的增加在折叠后造成睡枕整体的体积较大,不利于收纳和携带。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在达到支撑人体头部重量的支撑装置的同时,减小体积、便于收纳的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包括枕面、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可拆卸、且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枕面底端,所述第二支撑板顶端转动连接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三支撑板底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顶端撑在枕面底端;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设有第一调节带,所述第一调节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板,伸出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调节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对应第一连接件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设有第二调节带,所述第二调节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另一端伸出第三支撑板,伸出第三支撑板的第二调节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对应第一连接件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枕面底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板底端两侧设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两侧设有与第二转轴孔匹配的第二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孔为条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子母扣,所述子母扣为魔术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带和所述第二调节带错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板匹配的折叠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未设置调节带的现有的只有两个支撑板的睡枕相比,本申请的第一调节带、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间组合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第二调节带、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间也组合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高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间的整体性、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间的整体性,使得睡枕的支撑装置整体结构增强。在达到现有的支撑板的结构强度下,本申请可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板壁减薄,减少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材料的使用,减小可调节装置在收纳情况下的体积,便于存放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调节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错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睡枕折叠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转轴和转轴孔结构示意图;
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201.折叠孔;3.第一调节带;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支撑板;7.第二调节带;8.枕面;9.第二转轴孔;10.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包括枕面8、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6;
第一支撑板1一端可拆卸、且转动的设置在枕面8底端,第二支撑板2顶端转动连接到第一支撑板1上,第三支撑板6底端与第一支撑板1底端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板6顶端撑在枕面8底端;
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间设有第一调节带3,第一调节带3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板2,伸出第二支撑板2的第一调节带3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4,第二支撑板2上对应第一连接件4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件5。
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间的第一调节带3,使第一调节带上第一连接件的不同位置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实现第一调节带的长度调节,最终实现第二支撑板沿第一支撑板转动,实现睡枕本体一侧的升高或降低,实现睡枕整体的角度调节。便于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人群,本申请可以在设计的范围内无挡位连续调整高度和角度,提高便捷性和适应性。
第三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2间设有第二调节带7,第二调节带7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2,另一端伸出第三支撑板6,伸出第三支撑板6的第二调节带7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4,第三支撑板6上对应第一连接件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件5。在调节第一调节带上第一连接件不同位置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后,再通过调节第二调节带7,使第二调节带7上的第一连接件与对应的第二连接件连接,加强了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间的连接强度,且在将睡枕的高度调节到位后,可保持睡枕的两端的高度不变,无需每次使用都调节,提高便捷性和适应性。
所述第一支撑板1顶端两侧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枕面底端,具体地,第一支撑板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转轴,枕面上对应的设置第一转轴孔,实现了第一支撑板顶端可沿枕面转动,便于收纳。
本申请中,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便于实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间的折叠,第三支撑板6底端两侧设有第二转轴孔9,第一支撑板1底端设有与第二转轴孔匹配的第二转轴10;本申请中的第二转轴孔9为条形孔,在天气较为寒冷的环境中使用睡枕时,可在枕面上活动的套棉套,棉套采用保暖材料制成,则枕面的厚度就相应的增加,在将枕面和棉套折叠放入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间时,则第一支撑板上1上的第二转轴10则可在条形孔内移动,使得第一支撑板1和第三支撑板6间的间距增大,便于睡枕的收纳,适应多种厚度的枕面。
本申请中,第三支撑板6顶端托在枕面8底端处,便于枕面脱出第三支撑板,便于实现各个支撑板的折叠,具体地,可将枕面折叠后放入第一支撑板1和第三支撑板6间,如图5和图6所示,实现睡枕整体的折叠收纳,减少空间的占用。
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6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4设置在凹槽内,避免第一连接件凸出对应的支撑板,提高可调节装置整体的美观性,也便于可调节装置的折叠,减小体积。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为子母扣,优选的,子母扣为魔术贴,使用魔术扣作为连接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更进一步的减小体积,避免可调节装置在折叠后体积大的情况,第一调节带3和第二调节带7错开设置,这样就避免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叠加在一起,有利于减少折叠后的可调节装置的空间的占用。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支撑板1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板2匹配的折叠孔201,在第一支撑板折叠后可匹配的放置在折叠孔内,减少折叠后的体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面、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可拆卸、且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枕面底端,所述第二支撑板顶端转动连接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三支撑板底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顶端撑在枕面底端;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设有第一调节带,所述第一调节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板,伸出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调节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对应第一连接件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设有第二调节带,所述第二调节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另一端伸出第三支撑板,伸出第三支撑板的第二调节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对应第一连接件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三支撑板底端两侧设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两侧设有与第二转轴孔匹配的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枕面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孔为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子母扣,所述子母扣为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带和所述第二调节带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可折叠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板匹配的折叠孔。
CN202220093418.1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Active CN218528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3418.1U CN218528255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3418.1U CN218528255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8255U true CN218528255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3418.1U Active CN218528255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8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87625A (en) Adjustable personal support apparatus
US9283878B2 (en) Supporting devices to enhance user comfort in a seated position
US20130232693A1 (en) Multi-Position Travel Pillow
US5438715A (en) Lounger for pregnant women
US8176586B2 (en) Arm-positioning cushion and pillow
US20190380517A1 (en) Neck Pillow
CN218528255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睡枕
US8434176B1 (en) Back support pillow system
US20080164745A1 (en) Body support that promotes upright posture
CN210842513U (zh) 一种午休趴枕
CN211633799U (zh) 一种颈托
CN219845721U (zh) 一种折叠椅
CN210125070U (zh) 一种多功能搁手板
CN215502303U (zh) 一种桌面休息枕
CN219813635U (zh) 一种午睡枕
JP3047525U (ja) 寝具用補助装置
CN214016953U (zh) 一种坐立式午睡抱枕
JPH0759807A (ja) いびき防止具
CN215347917U (zh) 一种可调式午休枕
CN217137305U (zh) 一种无极调节午睡枕
CN212995826U (zh) 折叠午睡枕
CN214127915U (zh) 一种沉香枕头
CN209235595U (zh) 婴儿随身躺坐托枕
CN212289592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腰靠
CN214595100U (zh) 一种躺睡摇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